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经济型、中端都在涨价,高端酒店怎么不吭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经济型、中端都在涨价,高端酒店怎么不吭声?

低调发育的高端酒店。

文|增长会 许栀

大热的暑期刚刚过去,关于经济型、中端酒店化身“酒店刺客”,屡屡因价格赶超高端酒店而冲上热搜的大戏,也终于落下帷幕。在这场大戏中,经济型酒店与中端酒店赚尽眼球,而与之相对的高端酒店,却“低调”不少,甚至看上去有些“低迷”。

近期高端酒店的“低迷感”,很大一部分,是在与经济型与中端酒店的对比中产生的。

这个暑期,经济型与中端酒店的涨价,堪称疯狂,部分热门地段的经济型酒店售价,已接近千元甚至突破千元。

以上海为例,在热门的外滩地段,某如家酒店平时价格为369元一晚,暑假期间最高则为1029元一晚,某汉庭酒店普通大床房的价格为706元/晚,若选择暑假过后的9月1日入住,价格下降至408元/晚,而到了国庆期间,价格再次上涨至734元/晚。

中端酒店的涨价,也尤为明显,有媒体表示,全季、麗枫、桔子酒店每晚房价,北京价格多在600-700元,上海在400-600元不等,深圳基本在250-500元。

即使如吉林延吉这样并不十分热门的城市,亚朵酒店的价格,也涨到了六七百元。

在这一波暑期涨价潮下,高端酒店几乎无声。

而“低迷感”的另一来源,则在于高端酒店本身,看似有些发展不顺。

与经济型、中端这一边的涨价过热相比,近段时间高端酒店传出的消息中,却常常是破产清算或者被拍卖转让。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7月共有258家酒店进入拍卖流程,其中不乏希尔顿、万豪、雅高、洲际旗下的国际高端酒店品牌,仅8月就有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三亚海棠湾天房洲际度假酒店、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等先后进入拍卖市场。

尽管物业拍卖与品牌本身,关系不大,但挂着高端酒店的牌子,难免会让人对高端酒店品牌对于物业的附加值作用,打上一个问号。

外因与内因的双重作用下,高端酒店的光环,似乎因市场的“低迷”而缩小一圈。

表象之外,或许有着我们需要追寻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明明旅游业在大复苏,为什么国内高端酒店,反而感觉声量变小了?

一方面是大众复苏与高净值客群的外流。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3年的酒店市场,彼时主打商务与旅游的经济型与中端酒店,可谓愁云惨雾,相对的,是高端酒店稳坐“C位”。

浩华管理顾问公司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显示,从酒店星级来看,2020年Q3恢复性最好的并非是中端酒店,而是五星级酒店,经营收入恢复得最好的也是五星级酒店,以76%的恢复率排名第一。

2020年国庆期间数据显示,不少高端度假酒店表现,全面好于2019年疫情发生前的同期。

当时有业内人士预言,高端品牌酒店可能成为下一个住宿行业发展的风口。

高端酒店的稳健复苏,离不开受疫情影响的出境游。1.5亿海外游市场被转到国内,更关注生活品质的高净值旅行者回流,推动了国内高端酒店的恢复与发展。

而如今,这批高净值旅行者,又随着国家之间重新构建起的链接,再一次踏上旅途,自然也带走了一部分国内高端酒店的声量。

《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出境游目的地共计接待内地(大陆)游客4037万人次。短距离的出境游率先恢复,93.95%的游客集中在亚洲地区。

除了高净值客群的外流,覆盖面极广、选择价格更普适的大众化复苏,也减少了高端酒店的声量。

据携程数据,2023年暑假期间北京酒店均价同比2022年增长59%,同比2019年增长51%,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暑期第一周酒店预订服务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55%。彻底放开后的旅游业复苏,是全面的、大众化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率先回暖的,显然是占据更广阔市场的经济型与中端酒店。

STR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6月中端及中高端酒店领先恢复,国内龙头品牌表现韧性更强。全季、麗枫、桔子酒店、汉庭、如家等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品牌涨价幅度最为明显。

而从各家坐拥经济型与中端酒店的酒店集团财报来看,住宿价格的飞涨也助推了酒店集团的业绩大幅提升。锦江、华住2023Q1财报显示,中高端房间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分别涨了13%和17.9%,经济型酒店涨了16.7%和21.6%。

相比起来,本就价格偏高的高端酒店,一方面涨价空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即使涨价,也因“高端”二字,显得极为合理。因此,并没有如经济型与中端酒店一样,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另一方面,是地产下行引起的连锁反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星酒店存量市场中,80%的业主,都是地产商。克而瑞地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房企100强中,只有15家没有布局酒店业务。

地产商为何沉迷高星酒店?原因有二。一是与政府的“捆绑”,地产商通过向政府承诺引入高端酒店来勾地;二是为了提升开发地块的品牌价值,从而带动商业写字楼或者住宅的销售。

不过,地产手中虽然高端酒店众多,但大多不赚钱。据统计,2010年至2019年十年间,国内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分别为:五星级59.02%、四星级51.30%。

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根据2023年二季度49个城市共504家五星级酒店的基础数据,计算出平均每间可供房收入(平均房价乘平均出租率)为437.59元。

赵焕焱表示,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49个城市的504家高端酒店平均每间可供房收入水平整体并不理想。

在地产行业的辉煌时期,不赚钱的高端酒店,并不会影响地产公司整体的发展,而当地产开始下行,所属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时,这些高端酒店,就成了需被摆脱的负累。

近年来,包括富力、世茂、绿地、融创在内的大小房企,纷纷开始抛售旗下的高端酒店资产。

原本有钱的业主们开始后撤,对于高端酒店来说,无疑也到了需寻找新方向的时候。

2017 年,首旅如家董事长孙坚曾指出,当前的趋势和时机,可能是酒店行业重新回归的时候,回归到酒店的本质。

" 过去几十年,房地产主导了酒店物业本身的发展,某个区位适不适合做酒店,并没有很好地去论证,但在今天,我们对产品赋予新的定义,可以更加内容化、更加生活化。"

高端酒店只是声量不够大,并不是“失声”。在前两年获得了发展窗口期的国内高端酒店市场,或许早已在“暗中发育”,寻找新的方向。

在这之中,国际酒店品牌与国内酒店品牌,又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 国际高端:新品牌与新扩张

面对日益蓬勃的中国消费市场,国际酒店集团加快了旗下高端新品牌的引入与目的地的扩张。

近年引入国内或开出首店的国际高端新品牌,包括洲际旗下的金普顿、洲至奢选、凯悦旗下的Thompson、悦榕旗下的鸿居、希尔顿旗下的生活方式品牌Motto by Hilton与高端全服务酒店品牌Signia by Hilton等等,无疑进一步丰富了国内高端酒店市场,带来了新的旅宿体验。

另一方面,国际高端品牌的扩张,也在加速,数量更新之外,目的地也在不断刷新。

今年2月,洲际宣布将在大中华区推行一项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探索热门和新兴旅游胜地。其中,旗下相对“年轻”的生活方式品牌英迪格,开业速度颇令人惊叹。2022年,英迪格连开5家,今年又将在浙江新开三家酒店,广州则开业一家广州海心沙英迪格酒店。

进入国内不久的金普顿同样不甘落后,在苏州、上海两家分号接连开业后,无锡的金普顿酒店项目也有了新进展。

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毛怡冰也在集团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时分析指出,宾客愈发青睐在熟悉和新兴目的地获得更具意义和独特的旅行体验。万豪将继续延续“品牌+目的地”发展战略,以多元化的酒店布局不断提升宾客体验。

不难发现,高端酒店的选址,已不再聚集于国内一二线城市,而是转移至二、三线热门旅游城市及内陆新兴潜力城市,与新市场,实现新碰撞。

● 国牌高端:新形式与新逻辑

不同于已在高端领域发展多年的国际高端酒店,国牌高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之路,起步并不算久,因此也无法照搬国际高端的过往路径。

在自我生长中,国牌高端酒店,创造出了独属的新形式与新逻辑。

前段时间,华住旗下的花间堂品牌发布了精选度假系列——花间营,在花间堂之外,衍生出了“品质居停”和“探索自然”的野奢度假新定义,为高端度假市场注入了全新势能。

松赞则与专业户外装备品牌始祖鸟走到了一起,以相似的基因,从最初的ARC'TERYX始祖鸟香格里拉中心,到推出“卡瓦格博”系列联名产品,再到深入在地环境保护及文化传承。

国牌高端酒店,作为更懂国人的品牌,从模仿到自创的发展道路上,正逐渐形成自己的新逻辑,创造出更符合这片土地的生活方式。

如七尚酒店新推出的新品牌“七栩KAIPUU”,便以始于泉州的闽地文化为根基,以壤、茶、香、花为标志性体验,传承地缘文化,打造兼具当代元素与传统韵律的多维空间。

在中国精品酒店界一枝独秀的颐和品牌,则成为撑起城市历史的重要角色。从南京颐和公馆、颐和扬子饭店到颐和芥子园,为26栋公馆别墅抹去尘灰,让扬子饭店的法式风情焕发光彩,以清朝名士李渔的「芥子园」为魂,重现文人雅士们吟诗作画的那个清代名园。这一品牌,寻得了自己小众却重要的道路。

相比起近段时间尤为喧闹的经济型与中端酒店,高端酒店看似“无声”,但往往于无声中,或许更能爆裂出足够惊人的能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万豪

2.8k
  • 万豪豪华精选酒店品牌引入澳门,国泰航空开通香港至达拉斯新航线 | 一周旅行指南
  • 凯悦全球筹备中酒店客房数创历史新高,第12家宝格丽酒店落址土耳其 | 一周旅行指南

洲际酒店集团

1.5k
  • 【专访】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邱尤:深耕本土市场,用“彩丰楼”演绎地域文化的高品质餐饮
  • 人们为何偏爱清迈?答案藏在清迈美平洲际酒店里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经济型、中端都在涨价,高端酒店怎么不吭声?

低调发育的高端酒店。

文|增长会 许栀

大热的暑期刚刚过去,关于经济型、中端酒店化身“酒店刺客”,屡屡因价格赶超高端酒店而冲上热搜的大戏,也终于落下帷幕。在这场大戏中,经济型酒店与中端酒店赚尽眼球,而与之相对的高端酒店,却“低调”不少,甚至看上去有些“低迷”。

近期高端酒店的“低迷感”,很大一部分,是在与经济型与中端酒店的对比中产生的。

这个暑期,经济型与中端酒店的涨价,堪称疯狂,部分热门地段的经济型酒店售价,已接近千元甚至突破千元。

以上海为例,在热门的外滩地段,某如家酒店平时价格为369元一晚,暑假期间最高则为1029元一晚,某汉庭酒店普通大床房的价格为706元/晚,若选择暑假过后的9月1日入住,价格下降至408元/晚,而到了国庆期间,价格再次上涨至734元/晚。

中端酒店的涨价,也尤为明显,有媒体表示,全季、麗枫、桔子酒店每晚房价,北京价格多在600-700元,上海在400-600元不等,深圳基本在250-500元。

即使如吉林延吉这样并不十分热门的城市,亚朵酒店的价格,也涨到了六七百元。

在这一波暑期涨价潮下,高端酒店几乎无声。

而“低迷感”的另一来源,则在于高端酒店本身,看似有些发展不顺。

与经济型、中端这一边的涨价过热相比,近段时间高端酒店传出的消息中,却常常是破产清算或者被拍卖转让。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7月共有258家酒店进入拍卖流程,其中不乏希尔顿、万豪、雅高、洲际旗下的国际高端酒店品牌,仅8月就有天津丽思卡尔顿酒店、三亚海棠湾天房洲际度假酒店、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等先后进入拍卖市场。

尽管物业拍卖与品牌本身,关系不大,但挂着高端酒店的牌子,难免会让人对高端酒店品牌对于物业的附加值作用,打上一个问号。

外因与内因的双重作用下,高端酒店的光环,似乎因市场的“低迷”而缩小一圈。

表象之外,或许有着我们需要追寻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明明旅游业在大复苏,为什么国内高端酒店,反而感觉声量变小了?

一方面是大众复苏与高净值客群的外流。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过去3年的酒店市场,彼时主打商务与旅游的经济型与中端酒店,可谓愁云惨雾,相对的,是高端酒店稳坐“C位”。

浩华管理顾问公司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显示,从酒店星级来看,2020年Q3恢复性最好的并非是中端酒店,而是五星级酒店,经营收入恢复得最好的也是五星级酒店,以76%的恢复率排名第一。

2020年国庆期间数据显示,不少高端度假酒店表现,全面好于2019年疫情发生前的同期。

当时有业内人士预言,高端品牌酒店可能成为下一个住宿行业发展的风口。

高端酒店的稳健复苏,离不开受疫情影响的出境游。1.5亿海外游市场被转到国内,更关注生活品质的高净值旅行者回流,推动了国内高端酒店的恢复与发展。

而如今,这批高净值旅行者,又随着国家之间重新构建起的链接,再一次踏上旅途,自然也带走了一部分国内高端酒店的声量。

《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出境游目的地共计接待内地(大陆)游客4037万人次。短距离的出境游率先恢复,93.95%的游客集中在亚洲地区。

除了高净值客群的外流,覆盖面极广、选择价格更普适的大众化复苏,也减少了高端酒店的声量。

据携程数据,2023年暑假期间北京酒店均价同比2022年增长59%,同比2019年增长51%,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暑期第一周酒店预订服务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55%。彻底放开后的旅游业复苏,是全面的、大众化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率先回暖的,显然是占据更广阔市场的经济型与中端酒店。

STR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6月中端及中高端酒店领先恢复,国内龙头品牌表现韧性更强。全季、麗枫、桔子酒店、汉庭、如家等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品牌涨价幅度最为明显。

而从各家坐拥经济型与中端酒店的酒店集团财报来看,住宿价格的飞涨也助推了酒店集团的业绩大幅提升。锦江、华住2023Q1财报显示,中高端房间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分别涨了13%和17.9%,经济型酒店涨了16.7%和21.6%。

相比起来,本就价格偏高的高端酒店,一方面涨价空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即使涨价,也因“高端”二字,显得极为合理。因此,并没有如经济型与中端酒店一样,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

另一方面,是地产下行引起的连锁反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星酒店存量市场中,80%的业主,都是地产商。克而瑞地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房企100强中,只有15家没有布局酒店业务。

地产商为何沉迷高星酒店?原因有二。一是与政府的“捆绑”,地产商通过向政府承诺引入高端酒店来勾地;二是为了提升开发地块的品牌价值,从而带动商业写字楼或者住宅的销售。

不过,地产手中虽然高端酒店众多,但大多不赚钱。据统计,2010年至2019年十年间,国内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分别为:五星级59.02%、四星级51.30%。

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根据2023年二季度49个城市共504家五星级酒店的基础数据,计算出平均每间可供房收入(平均房价乘平均出租率)为437.59元。

赵焕焱表示,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49个城市的504家高端酒店平均每间可供房收入水平整体并不理想。

在地产行业的辉煌时期,不赚钱的高端酒店,并不会影响地产公司整体的发展,而当地产开始下行,所属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时,这些高端酒店,就成了需被摆脱的负累。

近年来,包括富力、世茂、绿地、融创在内的大小房企,纷纷开始抛售旗下的高端酒店资产。

原本有钱的业主们开始后撤,对于高端酒店来说,无疑也到了需寻找新方向的时候。

2017 年,首旅如家董事长孙坚曾指出,当前的趋势和时机,可能是酒店行业重新回归的时候,回归到酒店的本质。

" 过去几十年,房地产主导了酒店物业本身的发展,某个区位适不适合做酒店,并没有很好地去论证,但在今天,我们对产品赋予新的定义,可以更加内容化、更加生活化。"

高端酒店只是声量不够大,并不是“失声”。在前两年获得了发展窗口期的国内高端酒店市场,或许早已在“暗中发育”,寻找新的方向。

在这之中,国际酒店品牌与国内酒店品牌,又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 国际高端:新品牌与新扩张

面对日益蓬勃的中国消费市场,国际酒店集团加快了旗下高端新品牌的引入与目的地的扩张。

近年引入国内或开出首店的国际高端新品牌,包括洲际旗下的金普顿、洲至奢选、凯悦旗下的Thompson、悦榕旗下的鸿居、希尔顿旗下的生活方式品牌Motto by Hilton与高端全服务酒店品牌Signia by Hilton等等,无疑进一步丰富了国内高端酒店市场,带来了新的旅宿体验。

另一方面,国际高端品牌的扩张,也在加速,数量更新之外,目的地也在不断刷新。

今年2月,洲际宣布将在大中华区推行一项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探索热门和新兴旅游胜地。其中,旗下相对“年轻”的生活方式品牌英迪格,开业速度颇令人惊叹。2022年,英迪格连开5家,今年又将在浙江新开三家酒店,广州则开业一家广州海心沙英迪格酒店。

进入国内不久的金普顿同样不甘落后,在苏州、上海两家分号接连开业后,无锡的金普顿酒店项目也有了新进展。

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毛怡冰也在集团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时分析指出,宾客愈发青睐在熟悉和新兴目的地获得更具意义和独特的旅行体验。万豪将继续延续“品牌+目的地”发展战略,以多元化的酒店布局不断提升宾客体验。

不难发现,高端酒店的选址,已不再聚集于国内一二线城市,而是转移至二、三线热门旅游城市及内陆新兴潜力城市,与新市场,实现新碰撞。

● 国牌高端:新形式与新逻辑

不同于已在高端领域发展多年的国际高端酒店,国牌高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之路,起步并不算久,因此也无法照搬国际高端的过往路径。

在自我生长中,国牌高端酒店,创造出了独属的新形式与新逻辑。

前段时间,华住旗下的花间堂品牌发布了精选度假系列——花间营,在花间堂之外,衍生出了“品质居停”和“探索自然”的野奢度假新定义,为高端度假市场注入了全新势能。

松赞则与专业户外装备品牌始祖鸟走到了一起,以相似的基因,从最初的ARC'TERYX始祖鸟香格里拉中心,到推出“卡瓦格博”系列联名产品,再到深入在地环境保护及文化传承。

国牌高端酒店,作为更懂国人的品牌,从模仿到自创的发展道路上,正逐渐形成自己的新逻辑,创造出更符合这片土地的生活方式。

如七尚酒店新推出的新品牌“七栩KAIPUU”,便以始于泉州的闽地文化为根基,以壤、茶、香、花为标志性体验,传承地缘文化,打造兼具当代元素与传统韵律的多维空间。

在中国精品酒店界一枝独秀的颐和品牌,则成为撑起城市历史的重要角色。从南京颐和公馆、颐和扬子饭店到颐和芥子园,为26栋公馆别墅抹去尘灰,让扬子饭店的法式风情焕发光彩,以清朝名士李渔的「芥子园」为魂,重现文人雅士们吟诗作画的那个清代名园。这一品牌,寻得了自己小众却重要的道路。

相比起近段时间尤为喧闹的经济型与中端酒店,高端酒店看似“无声”,但往往于无声中,或许更能爆裂出足够惊人的能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