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亚洲区域内贸易逐步升温,新的全球贸易趋势已开始形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亚洲区域内贸易逐步升温,新的全球贸易趋势已开始形成

世行官员建议,亚洲国家决策者在国内应该扩大支持私人消费能力的政策,对外则要降低区域贸易壁垒,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深化。

9月6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盟-韩国峰会举行。图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子象

周亚洲两场峰会成为全球焦点,东盟领导人年度系列活动正在印尼举行,周末还将迎来印度G20峰会。与此同时,亚洲的区域内贸易升温,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经贸联系加深,同样引起外界关注。有观察人士表示,下一波贸易趋势已开始形成。

周二,外媒援引汇丰银行编制的12个月移动平均线数据称,亚洲区域内贸易活跃,中国对东南亚联盟(东盟)成员国的出口额已飙升至每月近6000亿美元,规模远远领先美国和欧盟。

中国已连续14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东盟则连续3年成为前者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达到9753亿美元,是十年年前的2.2倍。今年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519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5.3%。

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诺伊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通道已成全球主要贸易走廊之一,亚洲内部贸易正在升温,而在发达市场需求下滑之际,东盟与中国更紧密的联系还有助于稳定全球贸易。

他认为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机制于去年正式生效,是全球体量最大的自由贸易联盟,降低了关税和简化了海关手续。除了东盟十国,RCEP还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另外,在诺伊曼看来,这也证明了全球供应链在重组,即来自中国的零部件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东南亚进行最后组装,然后再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

其他经济学家更早的时候就观察到了这种趋势。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局副局长艾卡思(Sebastian Eckardt)等人在今年3月曾撰文称,东亚新兴经济体正在全球贸易中崛起,如今已占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的17%,其贸易占GDP比的平均值为105%,远高于拉丁美洲(73.2%)、南亚(61.4%)和非洲(73.0%),仅次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138.0%)。

普遍意义上的东亚新兴经济体(Emerging East Asia)指的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尼、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

与此同时,这些经济体之间的区域内贸易也在过去20年中“急剧”扩大。在过去十年,区域内贸易增长占东亚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长总量的一半多一点,而对欧盟、日本和美国的出口约占30%。

艾卡思表示,最初这种贸易一体化主要是由快速增长的产业内贸易推动的,而产业内贸易又反映了全球化价值链的扩散,其纵向专业化程度更高,生产流程在整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更加分散,而这导致了各经济体间的中间产品贸易急剧增长,而欧盟、日本和美国仍然是最终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汇丰银行南亚和东南亚商业银行业务主管墨菲(Amanda Murphy)表示,东南亚显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制造业基地,其日益先进的供应链和高技能劳动力吸引着全球企业,同时其内部消费能力的增强也值得更多国际企业的关注。

世界银行的艾卡思也特别指出了这种趋势。他表示,虽然亚洲新兴经济体通常被视为世界工厂,但他们内部的消费市场也在迅速扩大,并已开始形成下一波区域内和全球贸易趋势。区域内贸易不再主要反映生产模式的变化,而是正受到最终产品的内部消化能力增长的支撑。

他援引数据称,2000年亚洲新兴经济体每创造1美元的出口值中,只有约12美分最终满足了区域内的消费或投资需求,而如今,这一比例已提升至超过30美分。

这主要得益于收入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中产阶级迅速崛起。据布鲁金斯学会的预测,新兴的东亚经济体有望在本十年的某个时候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艾卡思提醒亚洲地区的决策者关注这一趋势变化,并支招称,在国内应该扩大支持私人消费能力的政策,而对外,则要降低区域贸易壁垒,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深化。他指出,虽然区域内的大多数商品关税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各种非关税壁垒依然严重,而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多边贸易协定为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提供了机会。

跨国公司也更加看重东南亚的投资前景。据汇丰银行周三发布的另一项调查,跨国公司正计划通过并购手段扩大在东南亚的业务。

受访的企业预计未来12个月内的地区销售额将增长23.2%,高于去年调查的20.1%的增幅 。而近四分之一公司表示计划在今年大幅增加并购,十分之三的受访者预计在明年实现这一目标。而亚太国家的公司更有可能计划收购,其中,中国公司的意愿最强。65%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更有可能到2024年通过并购大幅提高地区增长,而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这一比例不到50%。 

这项调查于7月25日至8月2日进行。受访者来自中国、印度、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东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3509家公司的关键决策者,受访公司的销售额至少为500万美元,并且在至少一个东盟市场拥有商业利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亚洲区域内贸易逐步升温,新的全球贸易趋势已开始形成

世行官员建议,亚洲国家决策者在国内应该扩大支持私人消费能力的政策,对外则要降低区域贸易壁垒,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深化。

9月6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盟-韩国峰会举行。图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子象

周亚洲两场峰会成为全球焦点,东盟领导人年度系列活动正在印尼举行,周末还将迎来印度G20峰会。与此同时,亚洲的区域内贸易升温,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经贸联系加深,同样引起外界关注。有观察人士表示,下一波贸易趋势已开始形成。

周二,外媒援引汇丰银行编制的12个月移动平均线数据称,亚洲区域内贸易活跃,中国对东南亚联盟(东盟)成员国的出口额已飙升至每月近6000亿美元,规模远远领先美国和欧盟。

中国已连续14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东盟则连续3年成为前者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达到9753亿美元,是十年年前的2.2倍。今年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5190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5.3%。

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诺伊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通道已成全球主要贸易走廊之一,亚洲内部贸易正在升温,而在发达市场需求下滑之际,东盟与中国更紧密的联系还有助于稳定全球贸易。

他认为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机制于去年正式生效,是全球体量最大的自由贸易联盟,降低了关税和简化了海关手续。除了东盟十国,RCEP还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另外,在诺伊曼看来,这也证明了全球供应链在重组,即来自中国的零部件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东南亚进行最后组装,然后再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

其他经济学家更早的时候就观察到了这种趋势。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局副局长艾卡思(Sebastian Eckardt)等人在今年3月曾撰文称,东亚新兴经济体正在全球贸易中崛起,如今已占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的17%,其贸易占GDP比的平均值为105%,远高于拉丁美洲(73.2%)、南亚(61.4%)和非洲(73.0%),仅次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138.0%)。

普遍意义上的东亚新兴经济体(Emerging East Asia)指的是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尼、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

与此同时,这些经济体之间的区域内贸易也在过去20年中“急剧”扩大。在过去十年,区域内贸易增长占东亚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长总量的一半多一点,而对欧盟、日本和美国的出口约占30%。

艾卡思表示,最初这种贸易一体化主要是由快速增长的产业内贸易推动的,而产业内贸易又反映了全球化价值链的扩散,其纵向专业化程度更高,生产流程在整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更加分散,而这导致了各经济体间的中间产品贸易急剧增长,而欧盟、日本和美国仍然是最终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汇丰银行南亚和东南亚商业银行业务主管墨菲(Amanda Murphy)表示,东南亚显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制造业基地,其日益先进的供应链和高技能劳动力吸引着全球企业,同时其内部消费能力的增强也值得更多国际企业的关注。

世界银行的艾卡思也特别指出了这种趋势。他表示,虽然亚洲新兴经济体通常被视为世界工厂,但他们内部的消费市场也在迅速扩大,并已开始形成下一波区域内和全球贸易趋势。区域内贸易不再主要反映生产模式的变化,而是正受到最终产品的内部消化能力增长的支撑。

他援引数据称,2000年亚洲新兴经济体每创造1美元的出口值中,只有约12美分最终满足了区域内的消费或投资需求,而如今,这一比例已提升至超过30美分。

这主要得益于收入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中产阶级迅速崛起。据布鲁金斯学会的预测,新兴的东亚经济体有望在本十年的某个时候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艾卡思提醒亚洲地区的决策者关注这一趋势变化,并支招称,在国内应该扩大支持私人消费能力的政策,而对外,则要降低区域贸易壁垒,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深化。他指出,虽然区域内的大多数商品关税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各种非关税壁垒依然严重,而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多边贸易协定为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提供了机会。

跨国公司也更加看重东南亚的投资前景。据汇丰银行周三发布的另一项调查,跨国公司正计划通过并购手段扩大在东南亚的业务。

受访的企业预计未来12个月内的地区销售额将增长23.2%,高于去年调查的20.1%的增幅 。而近四分之一公司表示计划在今年大幅增加并购,十分之三的受访者预计在明年实现这一目标。而亚太国家的公司更有可能计划收购,其中,中国公司的意愿最强。65%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更有可能到2024年通过并购大幅提高地区增长,而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这一比例不到50%。 

这项调查于7月25日至8月2日进行。受访者来自中国、印度、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东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3509家公司的关键决策者,受访公司的销售额至少为500万美元,并且在至少一个东盟市场拥有商业利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