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莲花健康旧“伤”再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莲花健康旧“伤”再发

还有多少人买味精?

文|斑马消费 陈晓京

一笔17年前的旧债日前再度掀起波澜,莲花健康头上悬着的那颗雷,不知道何时才能安稳落下。

这无异于在公司旧伤上撒盐。同时,新的焦虑又不断袭来,味精主业疲软、转型出师未捷、复合调味品又来势汹汹。自重整完成后,公司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押宝“自嗨锅”折戟前后,公司曾多路出击找寻新业务。现在已经开始筹划卖高端水、卖预制菜和搞科技了。

旧债再起波澜

莲花健康(600186.SH)17年前一笔旧债悬而未决,成了公司的心腹大患。

昨日,公司公告收到来自周口中院的《执行裁定书》,撤销(2023)豫16执恢90号申请执行人国开行河南分行与被执行人莲花健康、莲花味精集团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对莲花健康的执行通知书。

这意味着17年前的那笔借款合同纠纷,还远不能划上句号。公司称对该案进入复议程序尚不确定,对公司带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2006年底,莲花健康、莲花味精集团与国开行河南分行借款合同纠纷在周口中院审理,判决莲花健康偿还国开行河南分行本息合计约1.02亿元,莲花味精集团承担连带责任。

2009年底,在周口相关部门调解下,莲花健康支付给国开行河南分行3000万元,后者对剩余借款本息核销,此案执行程序由此划上句号。

不过,这场纠纷并未真正完结。2021年3月,国开行河南分行针对该案申请恢复执行,认为莲花健康仅偿还3000万元,仍有7000多万元尚未偿还。

争议关键在于,国开行河南分行没在莲花健康破产重整时申报债权,另外,债权债务关系还是否存在?

这场官司从周口打到北京,兜兜转转,去年最高院将案件发回周口,今年7月周口中院对该案恢复执行,莲花健康对此提出异议。

这宗案件依然迷雾重重,14年前国开行河南分行对剩余借款核销究竟只是内部呆账核销处理,还是银行真正已放弃这笔债权?莲花健康恐怕至今仍一头雾水。

停滞的主业

相较旧债暗藏的待偿风险,莲花健康主业增长几乎停滞,才是这个曾经的“味精大王”,最大的焦虑所在。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5%和57.23%,业绩创近10年新高。这是在味精、鸡精“量价齐增”的状况之下得以实现。

公司2019年重整扭亏,之后4个财年营业收入规模均保持在17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均为正值,从破产重整与退市危机中,走出万里长征第一步。

味精主业的持续疲软,才是公司最大的“心病”。

据统计,2019年至2022年,公司味精年销量分别为12.28万吨、11.76万吨、11.86万吨和12.05万吨,同期,味精业务收入分别为10.41亿元、9.87亿元、11.43亿元和12.84亿元。

今年1-6月,味精业务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16.97%。上述4年及一期,味精均贡献公司6成以上营收。

今年上半年味精业务收入增长,和2022年类似,有赖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如果剔除这类因素,实际上公司味精主业已经看到天花板。

宏观上,整个味精行业已备受考验。中国味精消费市场总量从2013年的114.6万吨,降至2018年的89万吨,预计今年消费总量约77万吨。

总的市场蛋糕就这么大,莲花健康只能抢到一小块。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味精行情前三强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宁夏伊品,市场占有率合计90%以上,莲花健康市占率仅4.92%。

而在近年崛起的复合调味品强势挤压之下,味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大有被取代的趋势,以味精产品为主的莲花健康,生存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焦急的转型

客观地说,味精产品曾经一度被妖魔化,影响了市场销量,本质上,是消费者对更安全更健康的调味品诉求。

鸡精、蘑菇精等产品的出现,迎合了市场需求,但对味精厂商来说,转型不是靠一袋鸡精就能解决的,特别是在当下调味品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之下。

一方面,味精厂商船大难调头,另一方面开拓新业务中的试错成本,让不少厂家望而怯步。

莲花健康的味精业务,已向购买半成品加工方向转变,同时也推出了鸡精、料酒等调味品,可所占公司收入比重还不太大。

鸡精等复合调味品2019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1.91亿元、2.22亿元、2.19亿元和1.89亿元,营收贡献基本维持在10%-13%区间。

采用OEM生产模式的料酒等液态调味品业务,就更不用说了,2022年收入仅509.35万元,为近3年来最高。

鸡精、料酒这点收入规模,都难填得调味品巨头的牙缝,要增加收入还得出奇招。

今年3月,公司披露将收购杭州金羚羊不低于20%股权,该公司旗下“自嗨锅”等品牌的吸金能力,早已羡煞旁人。

但外界并不看好,一方面这笔交易预计耗资3-6亿元,溢价率970%-2000%,公司得自筹资金支付对价;另一方面杭州金羚羊去年通过压缩品牌及运营费用得以扭亏,收入已大降17%,且自热食品玩家众多,就连海底捞都布局了自热食品产品。

在长达5个月的权衡之下,公司最终宣告收购终止。

除此之外,公司今年以来在非味精业务领域动作不断。4月,布局高端水饮产品、电解质水、矿泉水等业务,后来又披露筹划预制菜产品;6月底,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莲花科技,业务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研发等。不过,截至目前尚未有实质性业务开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莲花健康

  • 莲花控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69.15%-79.72%
  • 莲花控股回复问询函:莲花紫星全年能否盈利存在不确定性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莲花健康旧“伤”再发

还有多少人买味精?

文|斑马消费 陈晓京

一笔17年前的旧债日前再度掀起波澜,莲花健康头上悬着的那颗雷,不知道何时才能安稳落下。

这无异于在公司旧伤上撒盐。同时,新的焦虑又不断袭来,味精主业疲软、转型出师未捷、复合调味品又来势汹汹。自重整完成后,公司真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押宝“自嗨锅”折戟前后,公司曾多路出击找寻新业务。现在已经开始筹划卖高端水、卖预制菜和搞科技了。

旧债再起波澜

莲花健康(600186.SH)17年前一笔旧债悬而未决,成了公司的心腹大患。

昨日,公司公告收到来自周口中院的《执行裁定书》,撤销(2023)豫16执恢90号申请执行人国开行河南分行与被执行人莲花健康、莲花味精集团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对莲花健康的执行通知书。

这意味着17年前的那笔借款合同纠纷,还远不能划上句号。公司称对该案进入复议程序尚不确定,对公司带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2006年底,莲花健康、莲花味精集团与国开行河南分行借款合同纠纷在周口中院审理,判决莲花健康偿还国开行河南分行本息合计约1.02亿元,莲花味精集团承担连带责任。

2009年底,在周口相关部门调解下,莲花健康支付给国开行河南分行3000万元,后者对剩余借款本息核销,此案执行程序由此划上句号。

不过,这场纠纷并未真正完结。2021年3月,国开行河南分行针对该案申请恢复执行,认为莲花健康仅偿还3000万元,仍有7000多万元尚未偿还。

争议关键在于,国开行河南分行没在莲花健康破产重整时申报债权,另外,债权债务关系还是否存在?

这场官司从周口打到北京,兜兜转转,去年最高院将案件发回周口,今年7月周口中院对该案恢复执行,莲花健康对此提出异议。

这宗案件依然迷雾重重,14年前国开行河南分行对剩余借款核销究竟只是内部呆账核销处理,还是银行真正已放弃这笔债权?莲花健康恐怕至今仍一头雾水。

停滞的主业

相较旧债暗藏的待偿风险,莲花健康主业增长几乎停滞,才是这个曾经的“味精大王”,最大的焦虑所在。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5%和57.23%,业绩创近10年新高。这是在味精、鸡精“量价齐增”的状况之下得以实现。

公司2019年重整扭亏,之后4个财年营业收入规模均保持在17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均为正值,从破产重整与退市危机中,走出万里长征第一步。

味精主业的持续疲软,才是公司最大的“心病”。

据统计,2019年至2022年,公司味精年销量分别为12.28万吨、11.76万吨、11.86万吨和12.05万吨,同期,味精业务收入分别为10.41亿元、9.87亿元、11.43亿元和12.84亿元。

今年1-6月,味精业务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16.97%。上述4年及一期,味精均贡献公司6成以上营收。

今年上半年味精业务收入增长,和2022年类似,有赖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如果剔除这类因素,实际上公司味精主业已经看到天花板。

宏观上,整个味精行业已备受考验。中国味精消费市场总量从2013年的114.6万吨,降至2018年的89万吨,预计今年消费总量约77万吨。

总的市场蛋糕就这么大,莲花健康只能抢到一小块。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味精行情前三强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宁夏伊品,市场占有率合计90%以上,莲花健康市占率仅4.92%。

而在近年崛起的复合调味品强势挤压之下,味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大有被取代的趋势,以味精产品为主的莲花健康,生存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焦急的转型

客观地说,味精产品曾经一度被妖魔化,影响了市场销量,本质上,是消费者对更安全更健康的调味品诉求。

鸡精、蘑菇精等产品的出现,迎合了市场需求,但对味精厂商来说,转型不是靠一袋鸡精就能解决的,特别是在当下调味品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之下。

一方面,味精厂商船大难调头,另一方面开拓新业务中的试错成本,让不少厂家望而怯步。

莲花健康的味精业务,已向购买半成品加工方向转变,同时也推出了鸡精、料酒等调味品,可所占公司收入比重还不太大。

鸡精等复合调味品2019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1.91亿元、2.22亿元、2.19亿元和1.89亿元,营收贡献基本维持在10%-13%区间。

采用OEM生产模式的料酒等液态调味品业务,就更不用说了,2022年收入仅509.35万元,为近3年来最高。

鸡精、料酒这点收入规模,都难填得调味品巨头的牙缝,要增加收入还得出奇招。

今年3月,公司披露将收购杭州金羚羊不低于20%股权,该公司旗下“自嗨锅”等品牌的吸金能力,早已羡煞旁人。

但外界并不看好,一方面这笔交易预计耗资3-6亿元,溢价率970%-2000%,公司得自筹资金支付对价;另一方面杭州金羚羊去年通过压缩品牌及运营费用得以扭亏,收入已大降17%,且自热食品玩家众多,就连海底捞都布局了自热食品产品。

在长达5个月的权衡之下,公司最终宣告收购终止。

除此之外,公司今年以来在非味精业务领域动作不断。4月,布局高端水饮产品、电解质水、矿泉水等业务,后来又披露筹划预制菜产品;6月底,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莲花科技,业务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研发等。不过,截至目前尚未有实质性业务开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