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脱发、肥胖加失眠,药企瞄准当代打工人的“暗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脱发、肥胖加失眠,药企瞄准当代打工人的“暗伤”

受众广泛、带有些许“消费者属性”的医药需求,正在越来越多地走上制药企业的研发桌。

图片来源:pexels-Andres Ayrton

文|MedTrend医趋势

“头秃腰圆、疲惫失眠。二十岁生猛犹如程咬金,三十岁柔弱堪比林黛玉。”

以上,是网络上对于当代打工人健康状况的总结。这一总结直指当代打工人的“三件套”——脱发、肥胖、失眠。

不过,当代打工人的这些健康痛点,越来越多的成为制药企业研发立项的来源。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从去年火到今年,原因就在于在减肥领域有“奇效”;辉瑞治疗脱发药物Litfulo(利特昔替尼)今年6月在美国上市即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老牌制药企业先声药业在去年年底花费3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允诺额外的里程碑款以及销售分成,以从瑞士生物制药企业Idorsia引入一款抗失眠创新药。

制药企业的主流研发方向正在慢慢变得多元化。

一方面,肿瘤和自免领域研发过热,多种重磅产品的专利悬崖逼近,制药企业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美国市场上《通胀削减法案》(IRA)带来的“药价谈判”,让制药企业努力寻找“可以更快收回成为成本,获得更高ROI”的领域。

毕竟,从礼来和诺和诺德两款新的减肥药来看,这些具有C端属性的产品,比传统意义上的药物放量来的更为迅猛。

由此,受众广泛、带有些许“消费者属性”的医药需求,正在越来越多地走上制药企业的研发桌。

01 脱发、肥胖、失眠,药企的新淘金圣地

药企新瞄准的这个“矿源”,一个首要的特征就在于对应潜在消费群体数量庞大。

就拿“中产三件套”来讲,这三种疾病的患者在国内都以亿为单位:中国脱发人群超2.5亿(男1.63,女0.88)、睡眠障碍人群超3亿,肥胖患者更是全球最高,达到了6亿人口。睁眼看去,周围随随便便都能找到一大批对号入座的人。

与此同时,这些医疗需求的“消费属性”,决定了对应人群对于价格的“相对不敏感”,这意味着目标受众愿意为此支付较高的价格,更重要的,来自政策对价格和利润率的干预手段会相对少很多。具体可以类比医美行业。

众所周知,医美行业是一个高毛利的行业。

比如以“童颜针”、玻尿酸、肉毒素等产品为主营的医美企业爱美客,在2023年上半年营收14.59亿元,同比增长64.93%;净利润9.63亿元,同比增长64.66%;毛利率达95.41%,超越了茅台(91.8%)。与此同时,因为这些“治疗”是非必需品,以医保为代表的支付机构,也不会去干预其价格体系。

非常不严谨地说,对于脱发、肥胖的治疗,也是一种“医美”举措,毕竟都是关于“颜值”的事情。而人们通常愿意为“美”付出更高的溢价。

当“变美”这件事能靠医学手段解决,国内外的制药企业自然便都盯上了这些“金矿”。

目前看来,人群最为庞大的减肥药吸金能力最强。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的报告,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4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228.5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1%。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是当之无愧的“黑马”,上市后销售额涨势迅猛。司美格鲁肽共有三款产品在售,分别为Ozempic(注射用降糖药)、Rybelsus(口服降糖药)、Wegovy(注射用减重药),2022年销售额合计达到109.42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其中,用于减重的Wegovy(2021年6月获FDA批准上市)销售额8.7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Wegovy快速放量,以17.59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367%。

礼来替尔泊肽(Tirzepatide)的销售也表现强劲。2022年5月经美国FDA批准上市,首年即获得4.83亿美元的销售业绩;今年上半年营收15.48亿美元。礼来预计这款药物在2023年的销售额将突破40亿美元。要注意到,在上半年获得15.48亿美元营收时,替尔泊肽的适应症尚且只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减重适应症尚未获批。

国内市场上,今年7月,华东医药、仁会生物的GLP-1类减肥药物先后在国内上市,礼来制药GLP-1R/GIPR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注射液的减重适应症也在国内申报上市了。恒瑞医药、信立泰、甘李药业、联邦制药、诺博特生物、双鹭药业、鸿运华宁等十余家企业布局,竞争较为激烈。

要知道,三年前,这批公司立项最迫切的还是靶向抗体以及PD-1。

除了减肥,脱发也是药企发力的主战场之一,因为药物是也是打工人寄望摆脱秃头困境的一大“神器”。

虽然“秃头”星人可以选择佩戴假发,但到底不如自己原生态的好。假发闷热,还有突然被大风/人掀翻头顶盖的风险。

根据华泰证券分析,全球脱发主流用药为非那雄胺与米诺地尔。

其中,非那雄胺已纳入国家集采、市场规模有限;米诺地尔2020年米诺地尔中国销售额约6亿元,随着加大教育力度与电商渠道放量,有望于2031年超百亿,2021年-2031年这10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

AR拮抗剂(雄脱)、JAK抑制剂(斑秃)、WNT激动剂(雄脱)等在研药品与中胚层疗法有望进一步填补未满足的市场需求。

据Coherent Market Insights估计,2020年全球脱发治疗市场的价值为36亿美元,预计在预测期内(2020-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

今年3月,礼来的JAK抑制剂艾乐明(巴瑞替尼片)获批在中国上市,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目前,这款处方药目前在网络渠道上价格为每盒28片1050元。根据礼来财报数据,2022年,巴瑞替尼收入8.31亿美元。

今年6月,辉瑞JAK3抑制剂利特昔替尼胶囊(Ritlecitinib)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斑秃。在不计任何折扣的情况下,患者使用利特昔替尼的年费用约为4.9万美元,以此计算,月费用约为4083美元(约合人民币2.95万元)。

目前,在国内,恒瑞医药、泽璟制药、科伦制药等都布局了斑秃治疗药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可见一斑。

与已经有新药上市的肥胖、秃头领域相比,失眠人群对于新药更为渴望。

虽然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国内获批上市的抗失眠药物却非常有限,目前主要是地西泮、氯硝西泮等在内的苯二氮卓类,以及唑吡坦(国内1995年上市)、右佐匹克隆(国内2007年上市)为代表的新型非苯二氮卓类。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空间。

自2007年右佐匹克隆上市后十六年无新药推出,临床需求及市场有望随新药推出得到释放。先声药业高价引入的Daridorexant已在美国以商品名QUVIVIQ上市销售,或能够在中国市场快速推进;本土京新药业的安达西尼、扬子江药业的YZJ-1139以及东阳光药的HEC83518都是进展较快的药物。

失眠类药物大多跟神经系统有关,精麻类药物在我国无论是流通还是研发,监管壁垒一直很高,这是该类药物一大掣肘原因之一。

然而,也正是因为壁垒高,或许对于有实力的药企,尚算一个还可以去挖掘的方向。

毕竟,据Mordor Intelligence估计,失眠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34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43.7亿美元,预测期内(2023-2028)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16%。

02 全球第一大市场巨变,驱动制药业逻辑变化

类似肥胖、脱发、失眠这些领域,制药企业在以往也有布局,但现在,这些领域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因为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正在发生巨变。

美国市场对于全球TOP药企的重要性,从美国市场的营收占比就可以凸显出来。

根据2022年营收数据,辉瑞美国市场营收占据总营收的43%,艾伯维79%,罗氏51%,强生54%,默沙东48%,诺华35%,BMS 69%,赛诺菲43%,阿斯利康 43%,GSK 50%。

如此之高的比例,可以想见,一旦美国市场上有什么变动,将极大地影响到这些企业的营收构成。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的持续推进,使得支撑美国医药市场的关键假设正在经受考验。

IRA的条例里,与制药企业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① 限制超过通货膨胀的药品价格上涨,② 围绕最昂贵的医疗保险药品的强制性最低折扣的价格“谈判”,也就是美国式“医保谈判”的推进。这两项打破了美国市场上一直以来坚守的“定价自由”。

8月29日,即便遭遇了多家制药企业的起诉,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官网依然如期发布了——医疗保险D部分10种被纳入首批医疗保险药品价格谈判的处方药名单。

这10款药物覆盖糖尿病、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等多个疾病领域,涉及百时美施贵宝(BMS)、辉瑞、强生、默沙东、诺华、安进、诺和诺德等多家全球头部制药企业。

IRA所导致的结果是,这些重磅药物的投资回收期缩短。

现实世界里,制药公司通过专利丛林来保护并延长重磅药物的“市场独占期”,艾伯维的修美乐就是典型的案例。

IRA的出现,撕破了这种做法可能的获益性。药企需要计算出哪种方式损失最小:与仿制药的竞争?还是与CMS的谈判?

虽然诸如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等企业已经开启了针对性诉讼,但这些诉讼是否以及何时会影响IRA是另一个未知数。IRA也不太可能撤回:控制药品价格是美国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达成一致的目标。

除了IRA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外,制药公司一系列专利悬崖引发的商业问题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全球药王Humira今年将在美国失去保护;Keytruda、Opdivo和Eliquis在2022年的总销售额超过420亿美元,但到2028年都将失去独家经营权。

药企正在加大推动更高效、更快地开发差异化疗法的力度。IRA施行后,企业可能会尝试首先在最大的市场推出产品,以便在9年或13年的独占期内尽快收回成本,一些较小的适应症可能会被放弃。

未来,尽管肿瘤药物仍占主导地位,心血管代谢、中枢神经系统(CNS)和炎症性疾病、肥胖等广泛存在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更受欢迎的研发领域。

Evaluate Pharma预计,从长期来看,肥胖症、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发展将推动该行业营收的不断增长。

肥胖、秃头、失眠三大超千亿的赛道,势必会有一批批药企玩家前赴后继的加入;现在的蛋糕还足够大,先来的或许能吃上一口,但是蛋糕不够分的时候,就是考验各家的本领了;最终市场会做出最终的检验,政策、资本、患者也会给到相应的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脱发、肥胖加失眠,药企瞄准当代打工人的“暗伤”

受众广泛、带有些许“消费者属性”的医药需求,正在越来越多地走上制药企业的研发桌。

图片来源:pexels-Andres Ayrton

文|MedTrend医趋势

“头秃腰圆、疲惫失眠。二十岁生猛犹如程咬金,三十岁柔弱堪比林黛玉。”

以上,是网络上对于当代打工人健康状况的总结。这一总结直指当代打工人的“三件套”——脱发、肥胖、失眠。

不过,当代打工人的这些健康痛点,越来越多的成为制药企业研发立项的来源。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从去年火到今年,原因就在于在减肥领域有“奇效”;辉瑞治疗脱发药物Litfulo(利特昔替尼)今年6月在美国上市即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老牌制药企业先声药业在去年年底花费3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允诺额外的里程碑款以及销售分成,以从瑞士生物制药企业Idorsia引入一款抗失眠创新药。

制药企业的主流研发方向正在慢慢变得多元化。

一方面,肿瘤和自免领域研发过热,多种重磅产品的专利悬崖逼近,制药企业迫切需要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美国市场上《通胀削减法案》(IRA)带来的“药价谈判”,让制药企业努力寻找“可以更快收回成为成本,获得更高ROI”的领域。

毕竟,从礼来和诺和诺德两款新的减肥药来看,这些具有C端属性的产品,比传统意义上的药物放量来的更为迅猛。

由此,受众广泛、带有些许“消费者属性”的医药需求,正在越来越多地走上制药企业的研发桌。

01 脱发、肥胖、失眠,药企的新淘金圣地

药企新瞄准的这个“矿源”,一个首要的特征就在于对应潜在消费群体数量庞大。

就拿“中产三件套”来讲,这三种疾病的患者在国内都以亿为单位:中国脱发人群超2.5亿(男1.63,女0.88)、睡眠障碍人群超3亿,肥胖患者更是全球最高,达到了6亿人口。睁眼看去,周围随随便便都能找到一大批对号入座的人。

与此同时,这些医疗需求的“消费属性”,决定了对应人群对于价格的“相对不敏感”,这意味着目标受众愿意为此支付较高的价格,更重要的,来自政策对价格和利润率的干预手段会相对少很多。具体可以类比医美行业。

众所周知,医美行业是一个高毛利的行业。

比如以“童颜针”、玻尿酸、肉毒素等产品为主营的医美企业爱美客,在2023年上半年营收14.59亿元,同比增长64.93%;净利润9.63亿元,同比增长64.66%;毛利率达95.41%,超越了茅台(91.8%)。与此同时,因为这些“治疗”是非必需品,以医保为代表的支付机构,也不会去干预其价格体系。

非常不严谨地说,对于脱发、肥胖的治疗,也是一种“医美”举措,毕竟都是关于“颜值”的事情。而人们通常愿意为“美”付出更高的溢价。

当“变美”这件事能靠医学手段解决,国内外的制药企业自然便都盯上了这些“金矿”。

目前看来,人群最为庞大的减肥药吸金能力最强。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的报告,全球抗肥胖药物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4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228.5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6.1%。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是当之无愧的“黑马”,上市后销售额涨势迅猛。司美格鲁肽共有三款产品在售,分别为Ozempic(注射用降糖药)、Rybelsus(口服降糖药)、Wegovy(注射用减重药),2022年销售额合计达到109.42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其中,用于减重的Wegovy(2021年6月获FDA批准上市)销售额8.7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Wegovy快速放量,以17.59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367%。

礼来替尔泊肽(Tirzepatide)的销售也表现强劲。2022年5月经美国FDA批准上市,首年即获得4.83亿美元的销售业绩;今年上半年营收15.48亿美元。礼来预计这款药物在2023年的销售额将突破40亿美元。要注意到,在上半年获得15.48亿美元营收时,替尔泊肽的适应症尚且只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减重适应症尚未获批。

国内市场上,今年7月,华东医药、仁会生物的GLP-1类减肥药物先后在国内上市,礼来制药GLP-1R/GIPR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注射液的减重适应症也在国内申报上市了。恒瑞医药、信立泰、甘李药业、联邦制药、诺博特生物、双鹭药业、鸿运华宁等十余家企业布局,竞争较为激烈。

要知道,三年前,这批公司立项最迫切的还是靶向抗体以及PD-1。

除了减肥,脱发也是药企发力的主战场之一,因为药物是也是打工人寄望摆脱秃头困境的一大“神器”。

虽然“秃头”星人可以选择佩戴假发,但到底不如自己原生态的好。假发闷热,还有突然被大风/人掀翻头顶盖的风险。

根据华泰证券分析,全球脱发主流用药为非那雄胺与米诺地尔。

其中,非那雄胺已纳入国家集采、市场规模有限;米诺地尔2020年米诺地尔中国销售额约6亿元,随着加大教育力度与电商渠道放量,有望于2031年超百亿,2021年-2031年这10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

AR拮抗剂(雄脱)、JAK抑制剂(斑秃)、WNT激动剂(雄脱)等在研药品与中胚层疗法有望进一步填补未满足的市场需求。

据Coherent Market Insights估计,2020年全球脱发治疗市场的价值为36亿美元,预计在预测期内(2020-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

今年3月,礼来的JAK抑制剂艾乐明(巴瑞替尼片)获批在中国上市,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目前,这款处方药目前在网络渠道上价格为每盒28片1050元。根据礼来财报数据,2022年,巴瑞替尼收入8.31亿美元。

今年6月,辉瑞JAK3抑制剂利特昔替尼胶囊(Ritlecitinib)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斑秃。在不计任何折扣的情况下,患者使用利特昔替尼的年费用约为4.9万美元,以此计算,月费用约为4083美元(约合人民币2.95万元)。

目前,在国内,恒瑞医药、泽璟制药、科伦制药等都布局了斑秃治疗药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可见一斑。

与已经有新药上市的肥胖、秃头领域相比,失眠人群对于新药更为渴望。

虽然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国内获批上市的抗失眠药物却非常有限,目前主要是地西泮、氯硝西泮等在内的苯二氮卓类,以及唑吡坦(国内1995年上市)、右佐匹克隆(国内2007年上市)为代表的新型非苯二氮卓类。需求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空间。

自2007年右佐匹克隆上市后十六年无新药推出,临床需求及市场有望随新药推出得到释放。先声药业高价引入的Daridorexant已在美国以商品名QUVIVIQ上市销售,或能够在中国市场快速推进;本土京新药业的安达西尼、扬子江药业的YZJ-1139以及东阳光药的HEC83518都是进展较快的药物。

失眠类药物大多跟神经系统有关,精麻类药物在我国无论是流通还是研发,监管壁垒一直很高,这是该类药物一大掣肘原因之一。

然而,也正是因为壁垒高,或许对于有实力的药企,尚算一个还可以去挖掘的方向。

毕竟,据Mordor Intelligence估计,失眠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34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43.7亿美元,预测期内(2023-2028)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16%。

02 全球第一大市场巨变,驱动制药业逻辑变化

类似肥胖、脱发、失眠这些领域,制药企业在以往也有布局,但现在,这些领域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因为全球第一大医药市场正在发生巨变。

美国市场对于全球TOP药企的重要性,从美国市场的营收占比就可以凸显出来。

根据2022年营收数据,辉瑞美国市场营收占据总营收的43%,艾伯维79%,罗氏51%,强生54%,默沙东48%,诺华35%,BMS 69%,赛诺菲43%,阿斯利康 43%,GSK 50%。

如此之高的比例,可以想见,一旦美国市场上有什么变动,将极大地影响到这些企业的营收构成。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的持续推进,使得支撑美国医药市场的关键假设正在经受考验。

IRA的条例里,与制药企业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① 限制超过通货膨胀的药品价格上涨,② 围绕最昂贵的医疗保险药品的强制性最低折扣的价格“谈判”,也就是美国式“医保谈判”的推进。这两项打破了美国市场上一直以来坚守的“定价自由”。

8月29日,即便遭遇了多家制药企业的起诉,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官网依然如期发布了——医疗保险D部分10种被纳入首批医疗保险药品价格谈判的处方药名单。

这10款药物覆盖糖尿病、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等多个疾病领域,涉及百时美施贵宝(BMS)、辉瑞、强生、默沙东、诺华、安进、诺和诺德等多家全球头部制药企业。

IRA所导致的结果是,这些重磅药物的投资回收期缩短。

现实世界里,制药公司通过专利丛林来保护并延长重磅药物的“市场独占期”,艾伯维的修美乐就是典型的案例。

IRA的出现,撕破了这种做法可能的获益性。药企需要计算出哪种方式损失最小:与仿制药的竞争?还是与CMS的谈判?

虽然诸如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等企业已经开启了针对性诉讼,但这些诉讼是否以及何时会影响IRA是另一个未知数。IRA也不太可能撤回:控制药品价格是美国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达成一致的目标。

除了IRA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外,制药公司一系列专利悬崖引发的商业问题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全球药王Humira今年将在美国失去保护;Keytruda、Opdivo和Eliquis在2022年的总销售额超过420亿美元,但到2028年都将失去独家经营权。

药企正在加大推动更高效、更快地开发差异化疗法的力度。IRA施行后,企业可能会尝试首先在最大的市场推出产品,以便在9年或13年的独占期内尽快收回成本,一些较小的适应症可能会被放弃。

未来,尽管肿瘤药物仍占主导地位,心血管代谢、中枢神经系统(CNS)和炎症性疾病、肥胖等广泛存在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更受欢迎的研发领域。

Evaluate Pharma预计,从长期来看,肥胖症、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发展将推动该行业营收的不断增长。

肥胖、秃头、失眠三大超千亿的赛道,势必会有一批批药企玩家前赴后继的加入;现在的蛋糕还足够大,先来的或许能吃上一口,但是蛋糕不够分的时候,就是考验各家的本领了;最终市场会做出最终的检验,政策、资本、患者也会给到相应的挑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