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不像人的人,比不像沙鼠的沙鼠好不了多少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像人的人,比不像沙鼠的沙鼠好不了多少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伊藤诗织、纳粹与超自然、维米尔、性社会学、关于出版的民族志、血液传、科普散文……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裸泳》

[日]伊藤诗织 著 匡轶歌 译
中信出版社·雅众文化 2023-9

2015年,时年25岁的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到对方性侵。从小性格好动、立志成为新闻记者传递真相的诗织并未被对方的权势压倒,面对日本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将经历写进《黑箱:日本之耻》一书中,也成为了日本反性骚扰运动的引导者。2020年,伊藤诗织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面对常年的诽谤和中伤,她总是处于战斗状态,不知道石头和恶语会从哪里落下来,不顾一切地想要活下去。

从《黑箱》到全新散文集《裸泳》的七年间,伊藤诗织记录了自己从生存到生活的转变,以及从20岁走向30岁的时光。对于她来说,裸泳意味着不再作为“受害者”或“新闻记者”,而终于可以仅仅作为诗织本人,讲述全然属于自己的故事,赤身悠游向前。书名取自她的一次难忘经历,诗织去鹿儿岛县的屋久岛参加朋友婚礼时,在一个晚上潜入星光下的海里裸泳,并感叹道:“一切附着在我身上的标签,仿佛悉数融进了海水之中……(这)便是我作为我,而活着的瞬间。”

《遗忘爱达荷》

[美]艾米丽·卢斯科维奇 著 杨扬 译
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化 2023-8

1995年,爱达荷州的一个夏日清晨,韦德的妻子珍妮谋杀了小女儿,而大女儿逃进了森林。后来,韦德又与年轻的音乐老师安结婚,安试图通过解开那天发生的事来抚慰丈夫的悲痛,却因为韦德日渐加重的痴呆症变得愈加困难,她自己也迷失在了谋杀案的想象之中……

这听上去像是悬疑小说的开头,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揭开谜底,而是展开了记忆的长卷,从1973年到2025年,在多个视角和日期中穿梭,真相也变得多样而不可解,这正是对人物迷狂的精神状态的全方面模仿。

小说中的爱达荷州山区布满了记忆的蛛丝马迹,让人想起小说《呼啸山庄》或者解谜游戏《绣湖》中的那类风格悲凉、内核又带有一丝温暖的家庭故事。在小说中,有些叙事角度甚至与主线无关,比如珍妮被逮捕入狱后,一名女性狱友与她建立起了奇妙的友谊。作者对所有人物都寄予了同情,也意在表明人的局限性:我们信任思想,然而,思想并不总是给我们答案。

艾米丽·卢斯科维奇是一名美国作家,在爱荷华大学获得了创意写作硕士学位。曾凭借《猫头鹰》获2015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首部长篇小说《遗忘爱达荷》获都柏林国际文学奖。

《万物交响:驴子、随笔与喧嚣》

[美]艾米·里奇 著 徐楠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3-9

在前作《世间万物》中,非虚构作家艾米·里奇曾在26个关于动植物、星系天体的故事中展现出瑰丽的想象力,这部新作延续了这一写作风格。从小小的飞蛾到中世纪手抄本上的野兽,她以一种顽皮的方式观察着互相关联的万物。《纽约时报书评》如此评价道:在这本书中,诗、评论与科学熔为一炉。

里奇的写作并不遵守逻辑,往往前一句是哲思,后一句就像是梦游者的呓语了,比如:“在胆怯的错里胆怯往往是主要错误。胆怯会让你变得人不像人,而不像人的人比不像沙鼠的沙鼠好不了多少。”她也会戏谑地嘲讽人类,认为单细胞生物不像我们一样犯那么多错误,而内脏越多,失误越多。她同样对动物数量的减少与温室效应感到担忧,书中穿行着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动物,而自氧气存在以来,大自然便一直在朝着不完美的方向前进着。对于每天都想着心灵出走的都市社畜来说,这本书大概滋味正好,既治愈温柔,又有着某种“发疯文学”的潜质。

《希特勒的恶魔:第三帝国的超自然史

 [美]埃里克·柯兰德 著 张竝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9

上个世纪80年代起,有学者发现,纳粹意识心态与超自然想象有关——第三帝国曾利用占星术、巫术、吸血鬼、雅利安神话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王国等思想来想象与塑造德国社会。德国近现代史专家埃里克·柯兰德(Eric Kurlander)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对纳粹的超自然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花费8年时间写就本书。

本书的写作目的并非猎奇,而是要通过文化思想史的书写,深挖纳粹德国的“魔鬼”基因与意识形态根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维如此观察到:希特勒爱看北欧神话,读过歌德的《浮士德》,这些作品中的魔鬼形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而与魔鬼订立契约,正是不擅长政治的德意志民族的自画像。通过观察从纳粹党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自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渗透情况,也足以侧写出纳粹的兴衰状况。李维还看到,当第三帝国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时,借助超自然力量的情况就比较频繁。反之,当纳粹夺取政权,横扫欧洲之际,对玄学讲得就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了解纳粹与超自然想象的关系,就无法充分理解第三帝国的历史。

《风痕:我与性社会学互构》

潘绥铭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9

在国内,提到性社会学研究,潘绥铭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当“性”在国人眼中还等同于“黄”或“求医问药”时,当性社会学终于得到了承认、却始终被认为学术价值有限时,潘绥铭以其范围广阔且扎实的定量与质性研究,在中国创立并推广了性社会学,奠定了学科的基本概念,被同仁称为“性学教父”。

本书是潘绥铭的学术研究回顾,也是一本学术性自传,详细介绍了1981年以来性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比如90年代的“二奶”研究、千禧年间在红灯区的田野观察、对独生子女政策与国内性革命的分析,以及性骚扰与性暴力的问题等。

为何一本有关性研究的书要叫作“风痕”呢?风是看不到的,但风过会留痕,那痕迹就是潘绥铭自己。80年代以来,潘绥铭投入到了性社会学这项虽然重要,却又极其微妙的研究中,他本人如此总结:“天有不测风云,因此在定稿之时,我把大多数当年的当事人、涉事者的姓名都处理过,只留下我自己无处可逃。”

《封面之下:一本小说的创作、生产与接受》

[美]克莱顿·柴尔德斯 著 张志强 王翡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 2023-8

出版民族志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田野调查、查文献、写成书籍,之后还免不了和编辑和译者等人的沟通。但是你是否想象过,“写书与出版”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极佳的民族志研究题材?

在《封面之下》中,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助理柴尔德斯带领读者追踪了一本小说是如何诞生并被改变的,包括作家如何选择主题、编辑如何决定出版哪些书、出版商如何销售和营销图书等——这样说可能有些单调,但书中内容其实十分鲜活,读者会看到拒了独立出版社后又在出版集团碰壁的灰溜溜的作家,或者被《纽约时报》选中却又遭受严厉批评的营销团队……作者选择了尼克森的小说《贾勒茨维尔》及其出版商,以编外编辑的身份跟进了十六周的秋季销售期,写就了这本出版内幕含量极高的民族志。但《封面之下》也不只是出版行业的内部爆料,正如编辑手记所写,虽然读者会觉得本书并未涉及什么理论介绍,然而,观察文化如何在社会和制度环境中发挥作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含义重大的理论应用了。

《维米尔的“野心”》

 [法]达尼埃尔·阿拉斯 著 刘爽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培文 2023-9

艺术家是谜题本身,而批评家与史学家是解谜的人。《维米尔的“野心”》就是这样一本“解谜书”。维米尔是17世纪仅次于伦勃朗的重要画家,画作神秘而富有诗意,创作数量不多却异常精细,相关解读一直是西方艺术史的研究热点。在本书中,艺术史家达尼埃尔·阿拉斯结合维米尔的生活与创作环境,逐步分析了画家的种种设计,比如画中画、镜面反射、对光线变化的利用、在人物与观者之间制造的障碍等。

与一般的画作科普不同,本书的重点是一些玄妙的问题:是什么让维米尔的作品产生了如此独特的吸引力?如何定义不可定义之物?阿拉斯发现,维米尔既是一位画面细致入微的画家,以描绘珐琅、玉石、食物等物品的质地著称,又总是故意画得很模糊,人物轮廓总是影影绰绰的。此类矛盾构成了画作中惊人的神秘效果,而它们不只是单纯的风格,而是回应了维米尔创作时所处的现实处境。通过本书,读者便可得知维米尔如何用个人化的方式处理了同时代画家的共同语言,并表达自己对前沿问题的立场。

《血液传》

[比利时] 马克·博加茨 著 张轶弛 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未读 2023-6

马克·博加茨是一位血液学家,也是比利时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先驱,创立了干细胞研究所和鲁汶癌症研究所。多年来,他一直在做面向公众的血液历史讲座,本书则是一部血液史专著,讲述了六千年来生命、疾病与欲望的历史,既包含科学史,也包含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史。

博加茨看到,科学与文化往往互相交织,我们的祖先通过血祭求得神灵庇佑,而科学家们从血液中分离出干细胞来治疗疾病;如今的血液循环实验与阿尔巴尼亚的结拜仪式有着相似之处。此外,纳粹根据神话将雅利安血统神圣化,导致数百万人丧命,而科学最终克服了这一谬误,还发明了免疫疗法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造福人类。未来,通过血液来创造新人类是否也将成为可能?本书让一滴小小的血液串联起人类历史的重要轨迹,也印证了重要的一点:血液是生命之源,它反映出了人类最丑陋的一面,但也激发出了人类最美丽的一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像人的人,比不像沙鼠的沙鼠好不了多少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伊藤诗织、纳粹与超自然、维米尔、性社会学、关于出版的民族志、血液传、科普散文……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裸泳》

[日]伊藤诗织 著 匡轶歌 译
中信出版社·雅众文化 2023-9

2015年,时年25岁的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到对方性侵。从小性格好动、立志成为新闻记者传递真相的诗织并未被对方的权势压倒,面对日本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将经历写进《黑箱:日本之耻》一书中,也成为了日本反性骚扰运动的引导者。2020年,伊藤诗织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面对常年的诽谤和中伤,她总是处于战斗状态,不知道石头和恶语会从哪里落下来,不顾一切地想要活下去。

从《黑箱》到全新散文集《裸泳》的七年间,伊藤诗织记录了自己从生存到生活的转变,以及从20岁走向30岁的时光。对于她来说,裸泳意味着不再作为“受害者”或“新闻记者”,而终于可以仅仅作为诗织本人,讲述全然属于自己的故事,赤身悠游向前。书名取自她的一次难忘经历,诗织去鹿儿岛县的屋久岛参加朋友婚礼时,在一个晚上潜入星光下的海里裸泳,并感叹道:“一切附着在我身上的标签,仿佛悉数融进了海水之中……(这)便是我作为我,而活着的瞬间。”

《遗忘爱达荷》

[美]艾米丽·卢斯科维奇 著 杨扬 译
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化 2023-8

1995年,爱达荷州的一个夏日清晨,韦德的妻子珍妮谋杀了小女儿,而大女儿逃进了森林。后来,韦德又与年轻的音乐老师安结婚,安试图通过解开那天发生的事来抚慰丈夫的悲痛,却因为韦德日渐加重的痴呆症变得愈加困难,她自己也迷失在了谋杀案的想象之中……

这听上去像是悬疑小说的开头,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揭开谜底,而是展开了记忆的长卷,从1973年到2025年,在多个视角和日期中穿梭,真相也变得多样而不可解,这正是对人物迷狂的精神状态的全方面模仿。

小说中的爱达荷州山区布满了记忆的蛛丝马迹,让人想起小说《呼啸山庄》或者解谜游戏《绣湖》中的那类风格悲凉、内核又带有一丝温暖的家庭故事。在小说中,有些叙事角度甚至与主线无关,比如珍妮被逮捕入狱后,一名女性狱友与她建立起了奇妙的友谊。作者对所有人物都寄予了同情,也意在表明人的局限性:我们信任思想,然而,思想并不总是给我们答案。

艾米丽·卢斯科维奇是一名美国作家,在爱荷华大学获得了创意写作硕士学位。曾凭借《猫头鹰》获2015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首部长篇小说《遗忘爱达荷》获都柏林国际文学奖。

《万物交响:驴子、随笔与喧嚣》

[美]艾米·里奇 著 徐楠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2023-9

在前作《世间万物》中,非虚构作家艾米·里奇曾在26个关于动植物、星系天体的故事中展现出瑰丽的想象力,这部新作延续了这一写作风格。从小小的飞蛾到中世纪手抄本上的野兽,她以一种顽皮的方式观察着互相关联的万物。《纽约时报书评》如此评价道:在这本书中,诗、评论与科学熔为一炉。

里奇的写作并不遵守逻辑,往往前一句是哲思,后一句就像是梦游者的呓语了,比如:“在胆怯的错里胆怯往往是主要错误。胆怯会让你变得人不像人,而不像人的人比不像沙鼠的沙鼠好不了多少。”她也会戏谑地嘲讽人类,认为单细胞生物不像我们一样犯那么多错误,而内脏越多,失误越多。她同样对动物数量的减少与温室效应感到担忧,书中穿行着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动物,而自氧气存在以来,大自然便一直在朝着不完美的方向前进着。对于每天都想着心灵出走的都市社畜来说,这本书大概滋味正好,既治愈温柔,又有着某种“发疯文学”的潜质。

《希特勒的恶魔:第三帝国的超自然史

 [美]埃里克·柯兰德 著 张竝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9

上个世纪80年代起,有学者发现,纳粹意识心态与超自然想象有关——第三帝国曾利用占星术、巫术、吸血鬼、雅利安神话与失落的亚特兰蒂斯王国等思想来想象与塑造德国社会。德国近现代史专家埃里克·柯兰德(Eric Kurlander)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对纳粹的超自然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花费8年时间写就本书。

本书的写作目的并非猎奇,而是要通过文化思想史的书写,深挖纳粹德国的“魔鬼”基因与意识形态根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维如此观察到:希特勒爱看北欧神话,读过歌德的《浮士德》,这些作品中的魔鬼形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而与魔鬼订立契约,正是不擅长政治的德意志民族的自画像。通过观察从纳粹党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自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渗透情况,也足以侧写出纳粹的兴衰状况。李维还看到,当第三帝国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时,借助超自然力量的情况就比较频繁。反之,当纳粹夺取政权,横扫欧洲之际,对玄学讲得就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了解纳粹与超自然想象的关系,就无法充分理解第三帝国的历史。

《风痕:我与性社会学互构》

潘绥铭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9

在国内,提到性社会学研究,潘绥铭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当“性”在国人眼中还等同于“黄”或“求医问药”时,当性社会学终于得到了承认、却始终被认为学术价值有限时,潘绥铭以其范围广阔且扎实的定量与质性研究,在中国创立并推广了性社会学,奠定了学科的基本概念,被同仁称为“性学教父”。

本书是潘绥铭的学术研究回顾,也是一本学术性自传,详细介绍了1981年以来性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比如90年代的“二奶”研究、千禧年间在红灯区的田野观察、对独生子女政策与国内性革命的分析,以及性骚扰与性暴力的问题等。

为何一本有关性研究的书要叫作“风痕”呢?风是看不到的,但风过会留痕,那痕迹就是潘绥铭自己。80年代以来,潘绥铭投入到了性社会学这项虽然重要,却又极其微妙的研究中,他本人如此总结:“天有不测风云,因此在定稿之时,我把大多数当年的当事人、涉事者的姓名都处理过,只留下我自己无处可逃。”

《封面之下:一本小说的创作、生产与接受》

[美]克莱顿·柴尔德斯 著 张志强 王翡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 2023-8

出版民族志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田野调查、查文献、写成书籍,之后还免不了和编辑和译者等人的沟通。但是你是否想象过,“写书与出版”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极佳的民族志研究题材?

在《封面之下》中,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助理柴尔德斯带领读者追踪了一本小说是如何诞生并被改变的,包括作家如何选择主题、编辑如何决定出版哪些书、出版商如何销售和营销图书等——这样说可能有些单调,但书中内容其实十分鲜活,读者会看到拒了独立出版社后又在出版集团碰壁的灰溜溜的作家,或者被《纽约时报》选中却又遭受严厉批评的营销团队……作者选择了尼克森的小说《贾勒茨维尔》及其出版商,以编外编辑的身份跟进了十六周的秋季销售期,写就了这本出版内幕含量极高的民族志。但《封面之下》也不只是出版行业的内部爆料,正如编辑手记所写,虽然读者会觉得本书并未涉及什么理论介绍,然而,观察文化如何在社会和制度环境中发挥作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含义重大的理论应用了。

《维米尔的“野心”》

 [法]达尼埃尔·阿拉斯 著 刘爽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培文 2023-9

艺术家是谜题本身,而批评家与史学家是解谜的人。《维米尔的“野心”》就是这样一本“解谜书”。维米尔是17世纪仅次于伦勃朗的重要画家,画作神秘而富有诗意,创作数量不多却异常精细,相关解读一直是西方艺术史的研究热点。在本书中,艺术史家达尼埃尔·阿拉斯结合维米尔的生活与创作环境,逐步分析了画家的种种设计,比如画中画、镜面反射、对光线变化的利用、在人物与观者之间制造的障碍等。

与一般的画作科普不同,本书的重点是一些玄妙的问题:是什么让维米尔的作品产生了如此独特的吸引力?如何定义不可定义之物?阿拉斯发现,维米尔既是一位画面细致入微的画家,以描绘珐琅、玉石、食物等物品的质地著称,又总是故意画得很模糊,人物轮廓总是影影绰绰的。此类矛盾构成了画作中惊人的神秘效果,而它们不只是单纯的风格,而是回应了维米尔创作时所处的现实处境。通过本书,读者便可得知维米尔如何用个人化的方式处理了同时代画家的共同语言,并表达自己对前沿问题的立场。

《血液传》

[比利时] 马克·博加茨 著 张轶弛 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未读 2023-6

马克·博加茨是一位血液学家,也是比利时干细胞移植领域的先驱,创立了干细胞研究所和鲁汶癌症研究所。多年来,他一直在做面向公众的血液历史讲座,本书则是一部血液史专著,讲述了六千年来生命、疾病与欲望的历史,既包含科学史,也包含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史。

博加茨看到,科学与文化往往互相交织,我们的祖先通过血祭求得神灵庇佑,而科学家们从血液中分离出干细胞来治疗疾病;如今的血液循环实验与阿尔巴尼亚的结拜仪式有着相似之处。此外,纳粹根据神话将雅利安血统神圣化,导致数百万人丧命,而科学最终克服了这一谬误,还发明了免疫疗法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造福人类。未来,通过血液来创造新人类是否也将成为可能?本书让一滴小小的血液串联起人类历史的重要轨迹,也印证了重要的一点:血液是生命之源,它反映出了人类最丑陋的一面,但也激发出了人类最美丽的一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