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我们今天必须投资电网,否则明天就会面临僵局。”
日前,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电网与安全能源转型》报告(下称《报告》),IEA执行主任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声明中表示。
电网一直是电力系统的支柱。随着全球电力需求日益增长,高质量、充裕稳定的电网基础设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确保可靠电力供应的必要支撑。
《报告》首次对全球电网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发现有迹象表明,电网并没有跟上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和热泵等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
“令人担忧的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不包括中国)近年来对电网的投资有所下降。”《报告》称。
据IEA统计,过去五年,全球电力装机容量年投资大幅增长近40%,2022年超过7500亿美元;可再生能源投资迅速增长,在过去十年中几乎翻了一番,去年达60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全球对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却停滞不前,每年徘徊在3000亿美元(约合2.2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报告》警告称,如果没有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投资,电网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的不足可能会无法实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以内的目标,并破坏能源安全。
新的电网基础设施通常需要5-15年的时间来规划、批准和完成,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只需要1-5年,新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需要不到两年。
电网建设滞后,已经给快速增加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网带来了挑战。
“至少有3000 GW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正在等待并网,其中1500 GW已经处于项目后期阶段。”《报告》提及,这表明电网正在成为全球净零排放转型过程中的瓶颈。
IEA分析称,电网支撑不够,将导致未来全球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进口量大幅增加。
此外,电网建设延迟将增加造成经济损失的停电事故的发生风险。IEA表示,当前此类停电每年造成1000亿美元的损失,占全球GDP的0.1%。
《报告》表示,为了实现所有国家的气候和能源目标,到2040年,全球必须增加或改造8000万公里的输电线路,这相当于全球现有所有输电线路的总和。
“对电网的运营和监管方式进行重大变革也至关重要。”IEA同时表示,到2030年,对电网的年度投资需要翻一番,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对中国来说,电网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环节,既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又为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提供保证。
《报告》提及,过去十年,仅中国就占了全球输电网扩张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建设了50多万公里的输电线路,其中包括通过特高压线路将东部负荷中心与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北部和西部省份连接起来。
中国还在持续加大电网的建设。今年年初,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该公司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十四五”期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将投资约6700亿元在电网建设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