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
北京时间周五凌晨,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纽约经济俱乐部讲话时暗示,联储将在11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继续暂停加息,但不排除未来进一步加息的可能。
鲍威尔指出,如果近期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涨,可能会“在边际上”降低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不过,他同时表示,如果有迹象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走强,联储有可能再次加息。
鲍威尔讲话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5%,创2007年7月以来新高。在此之前的一个月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上涨了近70个基点。截至15:40,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937%。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白雪对界面新闻表示,近期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冲高,主要是受美国就业、通胀以及零售数据超预期、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流动性溢价回升、美债供需失衡等因素影响,和美联储短期货币政策路径关系不大。
“鲍威尔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的讲话也提及,近期美债收益率急剧上冲的主要原因是期限溢价,与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无关。此外,鲍威尔认为,收紧货币政策的目的是收紧金融环境,而美债收益率近期的上行已经造成金融环境显著收紧,因此这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性降低。”她说。
白雪进一步表示,由于鲍威尔在讲话中并未排除未来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并再次强调高利率维持的时间可能更长,令市场对联储在12月及1月加息的预期有所升温,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又会支撑美债长端利率。
截至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已从年初倒挂近100个基点扩大至200个基点以上。分析师认为,虽然中美利差扩大会影响到资本流动,但对我国流动性、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总体有限。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直接投资负债方(即外商直接投资FDI)净流入67亿美元,环比、同比分别下降67%和82%。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本轮美债利率上行主要依靠实际利率驱动,这背后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经济向好的预期在不断升温。美债利率上行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性、汇率和经济三个层面,总体上看,影响有限。
从流动性看,他指出,今年以来,国内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整体表现为稳健偏宽松,10年期国债利率震荡走低,今年迄今已下行13个基点左右。
从汇率角度看,燕翔认为,中美利差走扩并不必然导致人民币贬值,例如2020年底到2021年底,虽然中美利差不断走扩,但我国经济在疫情之后率先复苏,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
截至15:4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3182,较上日收盘价跌29个基点。
10月13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时也表示,中美利差倒挂不是“新问题”。他指出,近两年来,中美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周期分化,美联储连续加息,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我国利率水平则稳中有降,中美利差收窄并于去年二季度开始倒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已经在市场化价格中体现。
邹澜强调,“从趋势看,中美利差会逐步回归正常”。一方面,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本轮加息已接近尾声,另一方面,中美利差是经济运行的结果,汇率走势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9%,高于市场预期的4.5%;两年平均增速4.4%,比二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全年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时刻在7月前后,现已过去。分析师普遍认为,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回稳向好势头得到巩固,预计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将升至5%以上。
瑞银集团(UBS)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周四发表观点称,基于中国9月和三季度经济数据强于预期,瑞银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从4.8%上调至5.2%,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从4.2%上调至4.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