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联网指北
9块9或者19块9包玩一晚上的成人“猫抓老鼠”游戏正在年轻人间悄然火爆。
以成都“不太好玩”游戏社群为例,30天内,从第一场仅13个人参与,发展到每晚基本可以开4场,每场都在100人(高德地图群组上限100人),总游戏社群接近人数15000人的规模。
这可能是飞盘、骑行、郊外徒步、city walk之后快速火爆的年轻人的社交方式。
猫抓老鼠诞生于青年人逐渐从互联网群体社交转向线下简单社交的趋势之中。过往几年内,离开校园环境后,线下陌生人际交往模式迅速枯竭的新白领们渴望回归接触但又亟待内容形式承载。
在经历了剧本杀这种相对高语言复杂度线下社交的火热后,又诞生了飞盘、骑行、郊外徒步、city walk等更注重身处环境,削弱语言交流的简单社交,直到猫抓老鼠这类游戏的诞生和火爆,这种低交流社交的追求终于进化到了一种极限,即“沉默社交”。
猫抓老鼠活动一般在晚上7点半活动的地点基本都在公园和工作日的晚上,如果按照city walk的取名方式,我们想称呼它为“city run”。
猫抓老鼠:黑夜中的只管奔跑
(成都锦城湖公园 猫抓老鼠准备现场)
参与者来到现场领取一个荧光手环和一根丝带用于参与认证。
默认所有参与者都是老鼠,打开高德地图把头像现场换成组织提供的“老鼠”头像。
讲解基本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规则,规则基本只有活动区域限定、不能待在厕所、不能上树、大致就是必须在地面可见的范围活动。
规则讲解完成以后,大家现场进入当晚活动的高德群主,活动期间必须共享位置。
通过抽签或者摇撒子产生的“猫”(地图头像设置成“猫”和拿荧光棒作为道具)必须等老鼠从活动地点散开10分钟以后才能出发去“抓老鼠”。
猫到时间出动,活动正式开始,作为老鼠通过地图群组定位功能随时可以看到猫和你的距离,你可以选择线路远离或者绕开。
老鼠在被猫抓住(一般是用荧光棒轻触一下老鼠的身体)以后,交出手上的绑带成为猫的战利品,老鼠也变成猫地图群组头像设置成为猫,也开始抓老鼠。
在活动结束时一般评选三个奖项:猫王:缴获丝带最多的人,鼠王:最晚被抓住,或者活动时间结束时仍未被抓住的人,运动王:当晚运动步数做多的人。奖品都非常简单:玩偶、抱枕、手环、水壶、甚至还有比较幽默的一张刮刮乐。
我们发现大多数参与游戏的人,在全程中都很沉默,他们只是在黑夜中奔跑,在这个朴素的游戏机制本身中寻找和完成社交的可能性。
“沉默社交”的背面
“我就是晚上下班再也不想再和人说话了”,在成都环球中心(被网友戏称“电销大厦”)上班的小曾喜欢上这个游戏是用了这句话做开头。
她的工作标准是每天9点上班到晚上6点打200个推销电话,在不停的被拒绝主动解释耐心指导下度过。
“从环球中心走路过来20分钟差不多,6点下班吃完饭走路过来刚好开始,等活动结束差不多1个半小时,差不多9点,坐地铁回去10点左右,一晚上也就这样过了”。
因为下班之后不想说话,她都基本选择“一个人”,这个游戏虽然是100多个人,但是对于她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身处一个100多人的环境中,“沉默”却不会带来尴尬。“面对过100多人,但是不需要主动说话,这种感觉太爽了”,这比起其他她“妄图融入”的社交活动,她没有社交压力,整场或者连续机场她都可以“沉默”的处在人群中。
她已经参加了5场活动了,5场加起来被抓次数和抓次数差不多200个人了,她和人说话总次数不超过10次,这和每天基本必须和200人说话(她公司电销接通率为200次/日)的感觉让她感受到了空前的“释放”,“在这里,在200人中她也可以只是她自己,她也可以是1个人。”
每天必须和200人说话的压力,让她选择了“不想说话”的社交。但过往的社交模式下,不说话就基本不能社交,因为即便是简单社交的代表city walk 的社交对于小曾来说都没做到“不用说话”。但猫抓老鼠这种“沉默社交”,提供了不以“必须说话”为前提去参与游戏、完成社交的可能。
猫抓老鼠在不用语言的前提下也可以识别到“同类的”老鼠,也可以完成有人摔倒相互搀扶的“战友情”,或者也能上演“我拖住,你先跑”的纯爱故事前传,虽然小曾在参与的这么多场里面每场都选择着沉默或者“只说几句”,但是也有了自己的社交时刻,“一个戴眼镜的住在武侯祠旁边的男生在听到我手机20%没电量的声音以后主动把他的充电宝借给我了”。
或是因为夜晚比较安静,或是因为“没有那么多说话声音”。那只剩20%电量的声音才显得更清晰,从而完成了不用说话也可以的“社交时刻”。
原始的刺激,不需要话语
沉默是如何带来社交感的呢?就像我们小学时候看似毫无意义的追跑打闹也是一种有效的社交一样,人与人的关系感,乃至亲密信任完全可能构筑在紧张的心理体验中的互动之上。猫鼠游戏在这方面甚至提供了比飞盘等对抗游戏更好的场景。
夜晚除了能带来安静,让人放心“沉默”,也可以让一些事情更刺激,不再“沉默”。“心理上对抗一个半小时也太刺激了”(指北Focus)询问一周连续参加三次的张力时,他给出的体会是“心理上的对抗一点也不小”,能让以张力觉得“心理刺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成人版猫抓老鼠通过在地图群组里面实时共享位置,这让大部分参与者都有一种“猎杀”和“被猎杀”的心理刺激,以前猫抓老鼠又称“躲猫猫”,老鼠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躲藏,“一躲起来,就显得刺激性少了很多嘛”,张力抱怨以前的躲猫猫没有现在这么刺激,现在开启实施位置共享以后“猫”可以看到“老鼠”的位置,让老鼠“躲不了”“老鼠”看着“猫”一步一步逼近基本都有一种“被猎杀的”的感觉,同时“猫”的位置也是被共享的,这就有了一种在黑夜“相互对抗”的现象,老鼠既有被“追杀”的“小恐惧”感觉,也有突破“猫”围猎的成就感。
另外除了实时“共享”让这个有心理对抗的感觉,还有就是夜晚提供了“氛围”,虽然大家都共享着实时位置,但是黑夜中人来人往的公园,即使手机地图群组里显示一只猫或者老鼠间隔3-4米,然后因为这个活动是不需要强制说话,身边识别的手环也可能“背在身后”被隐藏, 这种明明就在身边但是又不是第一时间能认出“敌人”的感觉带来的刺激是很让人上瘾的。
这种让不少参加过其他竞技类运动的参与者们在这里也找到了竞技的感觉,这种“心理竞技“还能直接体现到心率上,看着猫群的头像从100米到50米到10米靠近自己,心跳也会加速,也会增加,有时候当猫群靠近老鼠的时候又不能直接朝一个方向乱跑,要在“恐惧”中规划出逃路线。
在压力下做出各种决策,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尽可能的生存久一点,能在黑夜的户外享受这种心理对抗的感觉让不少年轻迷上这种运动,有玩家称这种可以定义“安全无痛心里解压”,安静、沉默的社交不代表就是平静平淡,心理上的刺激让张力这样的玩家积极参与是因为他们不用具体去社交到某一个人,他们要享受这种只有群体和人才能带来的“沉默下的刺激”。
去”二场“,还是做猫鼠般的自己
下班不想和人说话的小曾与享受“心理对抗”张力更多的在享受这个游戏本身,但也有人喜欢参加“二场活动”。粗略统计在成都猫抓老鼠参加完游戏本身留下了“二场活动”社交的比例为30%,就是如果按照130人参加上线算基本每晚的活动以后有40人左右会留下,所谓的“二场活动”基本就是围坐公园的草地上一起唱歌、脱口秀、玩王者、甚至可以户外打麻将等。
“我想我要的不会很多 只不过几个 温柔时刻 ”—《Fearless》演唱这首非著名乐队的冷门歌曲的人是群名叫“芝麻“的一个在成都的浙江人,他是成都一家MCN机构的运营负责人,“干MCN的不在浙江就可能会去成都,在这个行业换工作简单,但是不好社交”,“芝麻”经常来参加猫抓老鼠并且只要时间允许都会留下来参加“二场活动”,因为作为互联网从业者他有个很深的感触,这个活动除了给他带来了目的简单、氛围良好、心里零负担的感觉以外,相对于他工作的内容来说,他想有只属于自己的内容,然后完成“自我”表达。
“现在互联网的内容都被推着走,其实即使不是以内容为工作,只以“自我”表达,只有在网上都会不可避免的被赞评播放量收藏次数来衡量,“只想安静的唱首歌,也只想想给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听,还得在这种线下脱机的地方“,不把“自我表达”放到流量里面去,相对来说也是一种“沉默”。不强求人人都听得懂,但是偏爱小众的人一定值得来往。
沉默社交:年轻人的重拳和拥抱
猫抓老鼠这种“沉默社交”新方式的诞生,自然也不可避免受到一些“入侵”,“今天晚上锦城湖公园有很多女生”这样对于某些人极具“诱惑”的煽动性话语,会让一些满脑子不在乎“猫抓老鼠”是什么或者city walk是什么的“社交达人”来参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社交思维,带着社交目的去参与。
然而我们发现在“猫抓老鼠”这种场景下,他们以前的豪车、精修图片、氪金参与、情绪对立等“社交货币”没办法使用,在这样的简单和沉默的环境下,简单的社交场景“社交货币”是每个人本身和和他传递的情绪以及“观感”或者“技能”。
某些通用“社交货币”的失效,是因为年轻人在寻找自己独特的社交,在独有的新社交规则下,他们自己找到了自己本身就是基本的社交货币之一。互联网对于他们社交的属性越来越少,随着没办法参与群体社话题,互联网上的同类越来越少,这让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失去了社交的可能,这记“重拳”之后,他们在建立自己的社交模式,人是社会性动物,寻找“同类”是天生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线下看到了同类,找到了同伴。
“猫抓老鼠”里老鼠被抓变成猫可以轻拍手臂或者一个简单的拥抱就从老鼠变成了猫,“啥都不说了尽在酒里”这是他们的父辈独有的某种表达,“啥都不说了,一个拥抱”我们就相见完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