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川观新闻 文露敏
10月26日,第二届成渝双城·双碳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成渝双城双碳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本次论坛主题为“畅议双碳话题 共谋绿色发展”,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四川省新能源研究中心)、成渝双碳创新共同体主办。
《报告》中提到,成渝绿色低碳技术集中于节能与能量回收利用、清洁能源、储能技术、化石能源降碳技术和温室气体捕集利用封存等领域,技术集中化特征明显,技术专业化发展格局稳定,关键细分领域产业呈集群式发展。
《报告》提出建议,要加强关键矿产供应链管理、推动双碳优势产业集聚成群、强化技术创新协同发展能力。其中,特别要“错位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比如,节能与能量回收利用领域,重庆在节油技术、节气技术方面优势显著,成都则在新型照明、智能电网等节点技术上竞争力较强,双方可互联共济、协同发展。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随后进行的主旨报告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表示。此外,要加快解决非化石能源上网难和弃风、弃光的技术问题及体制机制问题。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则要以非化石能源的微电网和局域网建设为重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冯起认为,能源技术创新是未来碳中和的重要方向,“其中,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最绿色、最经济的途径。”
他提出,我国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亟待解决碳汇功能不确定性大,缺乏规范化的生态系统、增汇技术与实践论证等科学问题。因此,补齐陆地碳汇关键区观测短板,构建“天-空-地”一体化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计量体系等,是当前的重点研究方向。
此外,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黄晶,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庆葭,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白史且分别围绕“我国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研究”“加快绿色创新融合发展,保障成渝地区能源安全”“青藏高原草种创新与草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置了特邀报告平行论坛和技术路演平行论坛。在技术路演平行论坛上,来自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32家金融投资和银行机构的嘉宾就项目市场前景、商业模式可行性、团队架构、技术创新等方面与路演者展开了现场交流和合作探讨,推动技术、资本、数据、人才等创新要素资源有效整合。
来源:川观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