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乐硬糖 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一个人上网,有时会觉得变形金刚已经偷偷统治世界了。因为年轻人言必称“能量”、竞相“提升”“保护”自己的能量、避免被别人“吸能量”,不亚于变形金刚每次打到天地变色都是为了争夺“能量块”。
有人每天仔细观察筛选身边的高能量与低能量群体,亲高远低谨防自己被吸了能量;有人一到周末就跑去郊外公园古刹,据说是充分吸收天地精华,再带着满身能量回归都市生活;还有人关注各类“能量大师”,试图通过接收赛博能量来完成心灵疗愈。
年轻人口中的“能量”究竟是什么?他们在信奉什么样的能量理论,用以解决什么样的人生困惑,又带来了哪些“能量商机”。
欢迎来到能量的世界
美国精神病学家霍金斯在生命的最后30年从科学转向玄学,尝试用科学框架去解释灵性问题,“能量说”就是他后半生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在霍金斯看来,人类各种意识层次都有相对应的能量振动频率指数,他通过仪器测量把人类意识映射到1-1000的范围,具体分为17个层次。以勇气(200)为临界点,往上是正能量,往下是负能量。人的身体的振动频率会随着精神状况的变化起伏。任何导致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的状态都会削弱身体,而从200到1000的频率则使身体增强。
换句话说,能量高的人生活态度更积极,好事黏着ta,人生越来越好;而能量低的人,精神和身体都处于不稳定状态,搞不好就直接被拖入泥淖人生就此完蛋。
因此,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量,也就成为“能量说”信徒的核心宗旨。他们相信,影响能量是主要是场、物和人。
场,就是人所处的环境。周末去庙里住两天,正成为年轻人流行的过周末方式。
与在雍和宫举着身份证祈愿、生怕佛祖认错人的求佛青年不同,跑去庙里过周末的年轻人并无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看上的是佛门清净地这个场的“高能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一进庙里就有种能量丰盈扑面而来的感觉,整个人像被洗礼了一样,精神立刻变好了。”
图源:雍和宫官网
他们笃信,深山中的寺庙因着自然环境,能量会更充足更纯粹;闹市中的寺庙则因为香客的诚心虔意,能量更纯粹干净,对加强自身能量也有益处。
但旅行充能需要有钱有闲,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因地制宜,靠“抱树”提升个人能量。
“抱树”源于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2020年这项环保运动因新冠疫情被赋予新的意义:既然不能拥抱人,就抱抱树吧。国内的抱树风潮起于2022年,并迅速与疗愈、能量等字眼挂钩。
在抱树爱好者分享的故事中,经常有这样的描述:“抱住树那一瞬间,就像抱住了另一个自己”“不是单纯从树身上吸取能量,是一种双向链接和相互治愈”。
随着抱树的人变多,抱树的“规矩”也多了:不同的树是有不同性格的,有些树愿意给予,而有些树反而会从人身上吸能。所以“抱树之前要先询问树愿不愿意,感受到它的许可后再去拥抱”“生病的树、背阴的树不要抱,千年古树也要慎抱,聂小倩的姥姥就是千年树妖”。
当然,作为社会动物,最影响人的能量的,还是人本身。
按照霍金斯的理论,大部分人的能量都卡在200这个等级,如果能顺利突破,人生就会迎来质的改变。而如果长期和低能量的人混在一起,自身能量就会被“吸走”。
在该理论里,“吸能”主要是通过长期交流和接触实现的。比如,好的情侣关系应该是双方的生活事业都向上走,如果一方越来越好一方反而变差,那就是“被吸能量”了;友情也是如此,一旦有网友询问:“有个朋友,她每次找我聊完天我都觉得负能量满满”,评论区往往就会有热心群众发出警告:“快跑,她在吸你的能量”。
在能力与能干之间,选择了能量
就像年轻人撑起了当今宗教经济的半边天一样,“能量说”最大的受众也是年轻人。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现状、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2)》等多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成年人群中,青年是抑郁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25~34岁年龄组是抑郁风险最高的两个年龄组段,他们有极高的焦虑感。
年轻人的焦虑感主要体现在工作、学习方面。而日日与焦虑缠斗,“新玄学”就成为他们自我疗愈排解的手段。
与扶乩降神这类传统封建迷信不同,“新玄学”大多有一定理论基础,甚至是看上去很像样的“科学框架”。比如霍金斯在提出能量层级理论时,也是经过了几十年的问卷调查与长期观测。而且“新玄学”没那么多深奥难解的门道。就说“吸收能量”这件事,旅游、抱树、甚至和“高能量”网友聊天都行,主打一个随机应变。
玄学的起落兴衰,本就与大时代息息相关。南北朝生灵涂炭,便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十字军东征、黑死病横行,赎罪券遂风靡欧洲。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人们更倾向于用简单线性的理论来予以解释、寻求宽慰。
能量理论就有这样的简单易用性,可以任意套用到职场、两性、友情等诸多关系,理解和执行都很便捷。即便不说是终极的解决方案,起码也算心理疗愈。
比如求职,这么多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在整体质素差不多的情况下,用人方选谁不选谁,很多时候靠“眼缘”;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又要面对复杂的职场关系,这些都是年轻人难以参透也无力改变的。
同时调查报告又显示,这些焦虑的年轻人表现出“边焦虑边奋斗”的状态。虽然知道努力也是徒劳,但好歹要做点什么,于是“能量说”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为什么我面试失败了。因为我的能量低,给面试官的感觉不好。”“每次和某某同事接触后都觉得不舒服,以前我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现在我想明白了,她在吸我的能量,我要离她远点。”
两性关系就更复杂难解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既没有可以直接照抄的作业,也很难辩出来个是非对错。索性都用“能量”来解释,有时候倒也能歪打正着地解决问题。
比如亲密关系中的“能量小偷”。从博主们列出的“小偷”行径来看,与PUA、煤气灯效应等高度相似,但复杂的心理学名词有理解门槛,反倒不如“能量小偷”简单明了,更容易引起受害者的警惕。
“和ta相处不好不是我的错,因为ta是能量小偷,是来损耗我的能量的。”能量说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拯救了一批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痴情人。
旧生意,新“能量”
年轻人的焦虑就是有心人的商机,所有生意都可以披上“能量”的皮再做一次。
虽然有霍金斯的能量说做基础,但如今互联网上热捧的“能量”,是糅杂多种热门玄学理论和年轻人愿景的本土化产物。它没有太高的理论门槛,好理解,而且与其他产品或理论的适配度高,人、事、物都可以用它来做包装。
比如MBTI人格测试,与能量派结合后,就出现了E人能量高、I人能量低的“能量派分支”;一度遭受冷遇的颂钵疗法,也因为“能够净化磁场,引发能量共振”重获新生;甚至连文旅都能搭上能量的顺风车,在小红书上发几篇“某某地能量高”的笔记,就会吸引能量爱好者前去打卡。
昔日的情感专家、疗愈导师、职场达人,都开始用“能量”来包装自己的学说。被调侃为“捞女届张雪峰”的情感博主曲曲大女人,其女性恋爱成长秘籍就用到了“能量理论”。
她告诉那些想通过亲密关系实现跃迁或者至少得到些实际好处的女性,她们的本质需求,是进入高能量圈层,与高能量人士为伴。“但是越是高能量的人越喜欢高能量的人,他怎么可能喜欢低频能量的人,让自己的能量走低呢”。所以粉丝想找到优质对象,也就是所谓高能量男人的前提,就是把自己的能量“调高”,从而链接到那些高频人士。而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能量调高,就需要购买曲曲老师的课程了。
疗愈导师学霸猫,也是玩转能量的好手。
学霸猫本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社会学专业,擅长用玄学混杂不可验证的结论来包装自己的理论。在新周刊的《加入灵修后,他们从裸辞到负债百万深长 》一文中,学霸猫将金钱与能量挂钩,提出花钱可以提升生命能量。没有省钱的思维,不被价格拘束,就能渐渐形成一种豪横的“土豪能量”,金钱也会被土豪能量吸引而来。
“他们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被富足的能量浸润透了。可是脑子里,却完全没有一点点对金钱的担忧挂虑,思考算计。不知金钱和数字为何物。就像鱼在水里游泳,却不知道水的存在。就像人类呼吸空气,却从未意识到空气的存在,这般自然。”
所以,学霸猫的咨询费用从99元涨到9999元,仍有人趋之如骛。她们相信,在吸引力法则的作用下,花出去的钱会转化为更大的能量,能量高了自然会带回来更多的钱。
还记得前文的知识点吗,能量是时刻变化的,与低能量的人交往过密,自身能量就会受到影响。于是,“净化能量”的业务也就顺理成章出现了。
“净化自己的能量或者磁场很简单,就是加入高能量的圈子,而且要主动发红包,要给予而不是索取。经常发红包,就会感受到能量的丰盈。”
一位“金钱咨询师”在如何提升自身能量的问题下,留下了这样的答案。言下之意,如果觉得自己没提升,那一定是红包发得还不够多、不够大。
“能量净化师”甚至还能反过来赚玄学从业者的钱。“使用塔罗驱动能量进行链接、传讯、解读等等个案后,会出现能量场失衡,所以塔罗师要进行能量净化和保护”“芳疗师接触太多低能量群体损耗自己能量,也要定期维护自身能量场”。
时代的不确定性让年轻人变得格外焦虑,仅在小红书,关于焦虑、内耗的笔记就有几百万篇。百搭易懂的“能量”是他们的安慰剂,也富裕了有心人。不过依硬糖君看,只要不花钱,倒也无伤大雅。年轻时信能量说、念赛博经,岁数大了吃保健品、练拍打操,何尝不是一种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呢。嘛灵不灵的,乐呵乐呵得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