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中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呈六大特征,预计未来交易规模达十万亿级别 | 进博新机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呈六大特征,预计未来交易规模达十万亿级别 | 进博新机遇

中国碳市场的建设以服务碳减排目标为建设核心,前期并未把其金融属性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

近日,毕马威中国与碳中和行动联盟在进博会发布《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当前中国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存在六大特征。首先,我国碳金融的顶层设计突出碳减排的从属性工具定位,目前中国全国碳市场整体特征更偏向商品市场,市场参与者更侧重通过碳市场实现配额持有以达成履约目的。

其次,碳金融制度保障初步建立,实施细则不断完善。

再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两年多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四,全国碳市场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率较低,交易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

第五,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目前较为聚焦,集中在履约企业,未纳入非履约企业,多元化程度有待提升。

最后,地方试点有尝试不同程度的碳金融创新实践,全国碳市场碳金融仍在理论探索阶段。

毕马威中国金融行业战略咨询主管合伙人支宝才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碳市场颇具中国特色,“与欧美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碳市场的建设以服务碳减排目标为建设核心,前期并未把其金融属性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不过从建立一个高度有效市场角度来看,发展碳金融是必由之路。”

支宝才认为,碳市场服务于生态目标,碳市场的本质是政策工具。目前碳交易的底层资产是一种权利或信用,碳市场的建设与推进由生态环境部主导,碳价发现机制中,需求端减排成本变化带来的影响较为显著。

近年来,金融市场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毕马威中国战略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及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主管合伙人林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自20217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2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65亿吨,累计成交额194.37亿元。

林伟认为,当前中国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两年多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主体有序参与交易,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备案签发已经正式重启,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有望加快推进。

支宝才坦言,中国碳市场的制度保障初步建立,实施细则也在不断完善。不过,碳金融在一线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目前市场参与者普遍遇到的碳资产法律属性、碳金融产品交易规则等各类问题。他认为,实施细则的建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全国统一碳市场、地方市场、一线机构可加强研讨,筑牢碳金融活动的制度保障。

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统计截至20211231日,第一个履约周期共运行113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成交均价42.85/吨,每日收盘价在40~60/吨之间波动,价格总体稳中有升 2022年,全国碳市场的成交均价为45.61/吨。价格波动上,我国全国碳市场价格平均波动率为 1.81%,低于同期欧盟的 3.2%

在支宝才看来,目前全国碳市场价格平稳,价格发现机制也已经初步形成。全国碳市场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率较低,交易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提升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市场化程度,需要尽早纳入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做市、价格发现、带来流动性等多元功能。”他说道。

另外,支宝才认为,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目前相对单一。增强碳市场和碳金融对社会减排的贡献是建设碳市场的初衷,在目前碳市场卓越成果的基础上,未来覆盖的行业、企业数量和市场主体类型将逐步扩展。

在碳金融产品的种类上,中国证监会已经于2022年推出了《碳金融产品标准》,提供了一个适用我国的碳金融产品框架。碳市场交易工具除了现货交易外,还包括碳远期、碳期货、碳掉期、碳互换和碳借贷。

 我国碳现货发展比碳金融衍生品成熟度高得多,丰富碳金融产品很有必要。全国碳市场缺少碳金融衍生品是市场的共识。看到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在纳入衍生品的基础上,给市场带来了诸多可能性。中国何时开放碳金融衍生品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谨慎推进的问题。支宝才说。

白皮书指出,随着碳金融产品的丰富和碳金融交易机制的完善,预计未来全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十万亿级别。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将有序从目前的发电行业扩展到更多行业。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更加充分地反映社会平均减排成本,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完善。未来碳市场的价格博弈将更为活跃,碳市场将通过碳价推动企业减排并促进减排技术革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呈六大特征,预计未来交易规模达十万亿级别 | 进博新机遇

中国碳市场的建设以服务碳减排目标为建设核心,前期并未把其金融属性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

近日,毕马威中国与碳中和行动联盟在进博会发布《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当前中国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存在六大特征。首先,我国碳金融的顶层设计突出碳减排的从属性工具定位,目前中国全国碳市场整体特征更偏向商品市场,市场参与者更侧重通过碳市场实现配额持有以达成履约目的。

其次,碳金融制度保障初步建立,实施细则不断完善。

再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两年多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四,全国碳市场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率较低,交易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

第五,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目前较为聚焦,集中在履约企业,未纳入非履约企业,多元化程度有待提升。

最后,地方试点有尝试不同程度的碳金融创新实践,全国碳市场碳金融仍在理论探索阶段。

毕马威中国金融行业战略咨询主管合伙人支宝才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碳市场颇具中国特色,“与欧美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碳市场的建设以服务碳减排目标为建设核心,前期并未把其金融属性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不过从建立一个高度有效市场角度来看,发展碳金融是必由之路。”

支宝才认为,碳市场服务于生态目标,碳市场的本质是政策工具。目前碳交易的底层资产是一种权利或信用,碳市场的建设与推进由生态环境部主导,碳价发现机制中,需求端减排成本变化带来的影响较为显著。

近年来,金融市场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毕马威中国战略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及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主管合伙人林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自20217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2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65亿吨,累计成交额194.37亿元。

林伟认为,当前中国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两年多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主体有序参与交易,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备案签发已经正式重启,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有望加快推进。

支宝才坦言,中国碳市场的制度保障初步建立,实施细则也在不断完善。不过,碳金融在一线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目前市场参与者普遍遇到的碳资产法律属性、碳金融产品交易规则等各类问题。他认为,实施细则的建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全国统一碳市场、地方市场、一线机构可加强研讨,筑牢碳金融活动的制度保障。

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统计截至20211231日,第一个履约周期共运行113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成交均价42.85/吨,每日收盘价在40~60/吨之间波动,价格总体稳中有升 2022年,全国碳市场的成交均价为45.61/吨。价格波动上,我国全国碳市场价格平均波动率为 1.81%,低于同期欧盟的 3.2%

在支宝才看来,目前全国碳市场价格平稳,价格发现机制也已经初步形成。全国碳市场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率较低,交易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提升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市场化程度,需要尽早纳入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做市、价格发现、带来流动性等多元功能。”他说道。

另外,支宝才认为,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目前相对单一。增强碳市场和碳金融对社会减排的贡献是建设碳市场的初衷,在目前碳市场卓越成果的基础上,未来覆盖的行业、企业数量和市场主体类型将逐步扩展。

在碳金融产品的种类上,中国证监会已经于2022年推出了《碳金融产品标准》,提供了一个适用我国的碳金融产品框架。碳市场交易工具除了现货交易外,还包括碳远期、碳期货、碳掉期、碳互换和碳借贷。

 我国碳现货发展比碳金融衍生品成熟度高得多,丰富碳金融产品很有必要。全国碳市场缺少碳金融衍生品是市场的共识。看到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在纳入衍生品的基础上,给市场带来了诸多可能性。中国何时开放碳金融衍生品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谨慎推进的问题。支宝才说。

白皮书指出,随着碳金融产品的丰富和碳金融交易机制的完善,预计未来全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十万亿级别。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将有序从目前的发电行业扩展到更多行业。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更加充分地反映社会平均减排成本,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完善。未来碳市场的价格博弈将更为活跃,碳市场将通过碳价推动企业减排并促进减排技术革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