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从“徐英洞”到《狂飙》,随房价波动的人情和人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徐英洞”到《狂飙》,随房价波动的人情和人心

当人的居所开始分化,人们的情感如何改变?拆除掉房屋之后,人心又寄托于何处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82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韩国作家赵南柱的新书《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中文版日前面世。新书的故事围绕韩国首尔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展开,讲述韩国不断飙升的房价、愈加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通过这些故事,作者表达出一种困惑,“每次乘车外出,看到车窗外全是房子时……这么多房子,真的有人住吗?”过去的房屋被拆除,小时候的一切也都消失了,这也令她好奇,“有故乡,有思念的场所、思念的时节、思念的人,是什么感觉?”

从《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讲起,我们可以由此引发如下的思考——当人的居所开始分化,人们的情感如何改变?拆除掉房屋之后,人心又寄托于何处呢?

当居所开始分化,人们的情感如何转变?

《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的其中一篇故事讲述,一位与丈夫一同居住在高级公寓的女性,发现自己的父亲在临近的另一个小区担任保安。这令她感到羞愧和尴尬,心生埋怨,那么多小区,为什么偏偏要来这里?当女儿受母亲托付、去看望工作中的父亲时,她立刻注意到警卫室中的凄凉味道,“一股除了老人味别无解释的味道。”而这样的味道以前在家里从来没有闻到过,她疑心属于警卫室本身。适应父亲成为小区保安的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保安与业主处于不平等地位:保安需要一直待命,处理业主的投诉,甚至负责收发快递和垃圾分类。高级公寓的洁净、华丽正是建立在保安的这种忙碌的、甚至发馊的味道之上的。

小说同样描摹了在房地产市场中瞄准时机“上车”成功的人们。一位女性,通过不断置换,使家庭资产在几年内就飙升几倍,这带来了复杂的结果,一方面她自豪于自己的好眼光与运营能力,另一方面,对比升得过高的房价,她发现自己的工资是那么“可怜的一点儿”。小说讲述的并不仅是价格飙升的房地产带给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而是利益的语言如何侵入了人们的生活。居住在高级公寓还是普通小区,给与了人们发言的立场,也提供了一个暗暗较量比拼的平台。寻求积极改变的人,就像书中那位在火热的市场中成功“上车”的女性,能够获得资产升级,但却不能确保幸福——故事中她的房子更新更大了,邻居也更难相处了。

《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提出的问题是,房价飙升、高级公寓分化的过程中,人是如何改变的,这不仅包括财富、资产的变化,更指向内心情感的偏移。人们畅想拿到了房子钥匙要是就能真正安定下来,至少与老家沉闷贫瘠的生活做一个切割,真正地扬眉吐气——正如呈现上海生活的电视剧《心居》(2022)与《安家》(2020)的剧集名称所示,房产不仅是财产,也被寄予了安抚内心世界的功能。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有萌芽。电视剧《孽债》(1994) 借由知青子女寻亲的故事,展现了高楼大厦背后的里弄平民生活,更让人看见了上海开始分化的住房条件:下海经商成功的商人住在别墅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知识分子与妻儿分配到了两室一厅的浦东公房,电影播映员只能和妻女挤在一室户的灶披间中。影视剧如同许多作品一样,展现了九十年代初寓所的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是分配,另一种是经商,前者基于严格的职权和等级,后者凭借的是灵活流淌的金钱。居住环境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与人物的生活和秉性有着互动。住在别墅或花园洋房中的父母,被塑造为受到“腐蚀”“堕落”的典型,他们或者是陷于轻浮的男女关系之中,或者是对子女缺乏热情,认为买两件衣服、吃点好吃的就能打发他们走了。居住条件有限的父母,陷入窘迫与困难的情形,他们对待子女犹犹豫豫,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情感,而是实在挪不出地方。在电影放映员梁曼城的家里,西双版纳来的儿子与妻子和小女儿挤在一间屋。正在发育的青少年的身体,困于没有独立的卫生间的窄屋当中。夜间用痰盂上厕所的声音,父亲与继母欢爱的声音,都足以强烈冲撞少年刚刚萌生的羞耻心。 

拆迁与情感,只能二选一吗?

作家曹寇在接受界面文化专访时曾举例讲过对于拆迁的感受,“中华田园人”对于拆迁,即便留恋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也会盼望着此地的拆除,他必须出让自己的情感才能获得财富,而情感相较于财富根本不算什么。然而,实际的故事似乎要更为复杂。

张杨导演的电影《洗澡》(1999)的背景是北京老城的改建与拆迁,老洗澡堂将被拆迁,而每日泡澡堂的老街坊也都将被抛掷到遥远的、缺乏情感和记忆的地点。由老城内迁至大兴,改变的不仅是家的地址,还有连带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诸如斗嘴、斗蛐蛐、澡堂擦背统统都将消逝。电影的开头表明了对于未来新型洗澡方式——单人单间、如流动公共厕所一般方便——的想象,同时昭示了旧式澡堂注定会被淘汰。随着改造的兴起,居住和洗浴条件都会改善,人们不必再挤大澡堂,而可以装上热水器,甚至夫妻“鸳鸯浴”,更加自由自在。

电影《洗澡 》剧照

公共澡堂与家庭浴室的区别,就在于自由,这也正是影片想要呈现的核心冲突。澡堂家的大儿子可以说是自由的代表:他已经在南方成家立业,平时也对家里不闻不问,甚至没有让妻子与家人见面。只是因为误读了傻子弟弟的信、以为父亲已经去世,才匆匆赶回来“奔丧”。本来怀着澡堂注定过时的心理,后来却融入了澡堂的经营与生活。影片中重点展现的,是家庭、街坊等诸种亲密的人际关系,如何在城市剧烈变动的背景中艰难地维系。也正因为如此,姜武饰演的傻子,感情显得更为纯粹,也更为悲剧。他保存着儿时的习惯和举动,但再也不能回去,失去了父亲的荫庇,澡堂即将被拆除,他只能勉强加入哥哥的家庭。 

影片《叶落归根》(2007)同样展现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事,虽然它主要呈现的是赵本山饰演的民工突破千难万险、背着工友尸体返乡的公路奇遇。支撑主角背着尸体一路前行的是“叶落归根”“人死返乡”的信念。然而,他最终面对的却是拆迁的一片狼藉。抱着骨灰盒,他在废墟中寻找工友家的蛛丝马迹,仅仅发现了一个破败的门板,上面粗略地交代着新家的地址。它与《洗澡》延续的是同一主题:剧烈变动的时代下,家庭关系应当如何维系,乡土之情又应当怎样找寻。

电影《叶落归根》 剧照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屋得以长久留存,无疑是件奢侈的事。就像西西在《我的乔治亚》中所写的,她喜欢乔治亚娃娃屋的外貌,因为两面坡屋面的房子令她想起小时候在上海延安西路住的房子,那栋房子墙上都是卵石,一列百叶木窗,两面坡屋顶,还有一个大烟囱,因为战火蔓延,她不得不随着父母离开。多年后重返上海,发现它已经被拆掉了,她感到非常难过,好像“(自己)有些什么真的失去了”,而这种感情,并不是后来拆掉房屋发展地产项目的人能了解的。

《狂飙》剧照 旧厂街老屋内

关于拆迁还是保留老屋这件事,《狂飙》(2023)的呈现有些耐人寻味。主角高启强崛起为城市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后,攫取的重要权利即包括拆迁与建设。他对于从小长大的旧厂街(父母厂区宿舍房)有很深的感情,不仅从旧厂街子弟中招募团伙成员,还富有人情味地保留了自己家所在的那栋老楼,使其在拆迁潮中屹立不倒。于是,这里成为了高家兄妹的最后聚点,也保留着当初的一切陈设。然而,因为“涉黑”,老房子的温馨氛围似乎蒙上一层暗色。有意思的是,近些年的影视剧经常将旧厂街之类的宿舍楼想象成见不得光的、可能滋生罪恶的地方。那些陈列着昔日荣耀的工人证书、劳动奖章的空间,疑似掩藏着罪恶的证据。《分界线》(2022)中居住在旧厂宿舍楼里的师徒就是如此,他们经历了下岗,又找不到技术活干, 偶然堕落,踏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居住在那些老旧的、等待拆迁的房子里的人,像是被时代抛下的人,《心居》(2022)里“失落文艺青年”与父母挤在杨浦区的弄堂老房子里——杨浦区是特别需要强调的,他很自在地游走于卖豆浆油条的早点铺还有打麻将的“麻友”之间,与在宽敞明亮的大公寓里做普拉提的女友如此不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徐英洞”到《狂飙》,随房价波动的人情和人心

当人的居所开始分化,人们的情感如何改变?拆除掉房屋之后,人心又寄托于何处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82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韩国作家赵南柱的新书《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中文版日前面世。新书的故事围绕韩国首尔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展开,讲述韩国不断飙升的房价、愈加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通过这些故事,作者表达出一种困惑,“每次乘车外出,看到车窗外全是房子时……这么多房子,真的有人住吗?”过去的房屋被拆除,小时候的一切也都消失了,这也令她好奇,“有故乡,有思念的场所、思念的时节、思念的人,是什么感觉?”

从《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讲起,我们可以由此引发如下的思考——当人的居所开始分化,人们的情感如何改变?拆除掉房屋之后,人心又寄托于何处呢?

当居所开始分化,人们的情感如何转变?

《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的其中一篇故事讲述,一位与丈夫一同居住在高级公寓的女性,发现自己的父亲在临近的另一个小区担任保安。这令她感到羞愧和尴尬,心生埋怨,那么多小区,为什么偏偏要来这里?当女儿受母亲托付、去看望工作中的父亲时,她立刻注意到警卫室中的凄凉味道,“一股除了老人味别无解释的味道。”而这样的味道以前在家里从来没有闻到过,她疑心属于警卫室本身。适应父亲成为小区保安的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保安与业主处于不平等地位:保安需要一直待命,处理业主的投诉,甚至负责收发快递和垃圾分类。高级公寓的洁净、华丽正是建立在保安的这种忙碌的、甚至发馊的味道之上的。

小说同样描摹了在房地产市场中瞄准时机“上车”成功的人们。一位女性,通过不断置换,使家庭资产在几年内就飙升几倍,这带来了复杂的结果,一方面她自豪于自己的好眼光与运营能力,另一方面,对比升得过高的房价,她发现自己的工资是那么“可怜的一点儿”。小说讲述的并不仅是价格飙升的房地产带给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而是利益的语言如何侵入了人们的生活。居住在高级公寓还是普通小区,给与了人们发言的立场,也提供了一个暗暗较量比拼的平台。寻求积极改变的人,就像书中那位在火热的市场中成功“上车”的女性,能够获得资产升级,但却不能确保幸福——故事中她的房子更新更大了,邻居也更难相处了。

《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提出的问题是,房价飙升、高级公寓分化的过程中,人是如何改变的,这不仅包括财富、资产的变化,更指向内心情感的偏移。人们畅想拿到了房子钥匙要是就能真正安定下来,至少与老家沉闷贫瘠的生活做一个切割,真正地扬眉吐气——正如呈现上海生活的电视剧《心居》(2022)与《安家》(2020)的剧集名称所示,房产不仅是财产,也被寄予了安抚内心世界的功能。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有萌芽。电视剧《孽债》(1994) 借由知青子女寻亲的故事,展现了高楼大厦背后的里弄平民生活,更让人看见了上海开始分化的住房条件:下海经商成功的商人住在别墅里,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知识分子与妻儿分配到了两室一厅的浦东公房,电影播映员只能和妻女挤在一室户的灶披间中。影视剧如同许多作品一样,展现了九十年代初寓所的两种获得方式,一种是分配,另一种是经商,前者基于严格的职权和等级,后者凭借的是灵活流淌的金钱。居住环境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与人物的生活和秉性有着互动。住在别墅或花园洋房中的父母,被塑造为受到“腐蚀”“堕落”的典型,他们或者是陷于轻浮的男女关系之中,或者是对子女缺乏热情,认为买两件衣服、吃点好吃的就能打发他们走了。居住条件有限的父母,陷入窘迫与困难的情形,他们对待子女犹犹豫豫,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情感,而是实在挪不出地方。在电影放映员梁曼城的家里,西双版纳来的儿子与妻子和小女儿挤在一间屋。正在发育的青少年的身体,困于没有独立的卫生间的窄屋当中。夜间用痰盂上厕所的声音,父亲与继母欢爱的声音,都足以强烈冲撞少年刚刚萌生的羞耻心。 

拆迁与情感,只能二选一吗?

作家曹寇在接受界面文化专访时曾举例讲过对于拆迁的感受,“中华田园人”对于拆迁,即便留恋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也会盼望着此地的拆除,他必须出让自己的情感才能获得财富,而情感相较于财富根本不算什么。然而,实际的故事似乎要更为复杂。

张杨导演的电影《洗澡》(1999)的背景是北京老城的改建与拆迁,老洗澡堂将被拆迁,而每日泡澡堂的老街坊也都将被抛掷到遥远的、缺乏情感和记忆的地点。由老城内迁至大兴,改变的不仅是家的地址,还有连带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诸如斗嘴、斗蛐蛐、澡堂擦背统统都将消逝。电影的开头表明了对于未来新型洗澡方式——单人单间、如流动公共厕所一般方便——的想象,同时昭示了旧式澡堂注定会被淘汰。随着改造的兴起,居住和洗浴条件都会改善,人们不必再挤大澡堂,而可以装上热水器,甚至夫妻“鸳鸯浴”,更加自由自在。

电影《洗澡 》剧照

公共澡堂与家庭浴室的区别,就在于自由,这也正是影片想要呈现的核心冲突。澡堂家的大儿子可以说是自由的代表:他已经在南方成家立业,平时也对家里不闻不问,甚至没有让妻子与家人见面。只是因为误读了傻子弟弟的信、以为父亲已经去世,才匆匆赶回来“奔丧”。本来怀着澡堂注定过时的心理,后来却融入了澡堂的经营与生活。影片中重点展现的,是家庭、街坊等诸种亲密的人际关系,如何在城市剧烈变动的背景中艰难地维系。也正因为如此,姜武饰演的傻子,感情显得更为纯粹,也更为悲剧。他保存着儿时的习惯和举动,但再也不能回去,失去了父亲的荫庇,澡堂即将被拆除,他只能勉强加入哥哥的家庭。 

影片《叶落归根》(2007)同样展现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事,虽然它主要呈现的是赵本山饰演的民工突破千难万险、背着工友尸体返乡的公路奇遇。支撑主角背着尸体一路前行的是“叶落归根”“人死返乡”的信念。然而,他最终面对的却是拆迁的一片狼藉。抱着骨灰盒,他在废墟中寻找工友家的蛛丝马迹,仅仅发现了一个破败的门板,上面粗略地交代着新家的地址。它与《洗澡》延续的是同一主题:剧烈变动的时代下,家庭关系应当如何维系,乡土之情又应当怎样找寻。

电影《叶落归根》 剧照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屋得以长久留存,无疑是件奢侈的事。就像西西在《我的乔治亚》中所写的,她喜欢乔治亚娃娃屋的外貌,因为两面坡屋面的房子令她想起小时候在上海延安西路住的房子,那栋房子墙上都是卵石,一列百叶木窗,两面坡屋顶,还有一个大烟囱,因为战火蔓延,她不得不随着父母离开。多年后重返上海,发现它已经被拆掉了,她感到非常难过,好像“(自己)有些什么真的失去了”,而这种感情,并不是后来拆掉房屋发展地产项目的人能了解的。

《狂飙》剧照 旧厂街老屋内

关于拆迁还是保留老屋这件事,《狂飙》(2023)的呈现有些耐人寻味。主角高启强崛起为城市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后,攫取的重要权利即包括拆迁与建设。他对于从小长大的旧厂街(父母厂区宿舍房)有很深的感情,不仅从旧厂街子弟中招募团伙成员,还富有人情味地保留了自己家所在的那栋老楼,使其在拆迁潮中屹立不倒。于是,这里成为了高家兄妹的最后聚点,也保留着当初的一切陈设。然而,因为“涉黑”,老房子的温馨氛围似乎蒙上一层暗色。有意思的是,近些年的影视剧经常将旧厂街之类的宿舍楼想象成见不得光的、可能滋生罪恶的地方。那些陈列着昔日荣耀的工人证书、劳动奖章的空间,疑似掩藏着罪恶的证据。《分界线》(2022)中居住在旧厂宿舍楼里的师徒就是如此,他们经历了下岗,又找不到技术活干, 偶然堕落,踏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居住在那些老旧的、等待拆迁的房子里的人,像是被时代抛下的人,《心居》(2022)里“失落文艺青年”与父母挤在杨浦区的弄堂老房子里——杨浦区是特别需要强调的,他很自在地游走于卖豆浆油条的早点铺还有打麻将的“麻友”之间,与在宽敞明亮的大公寓里做普拉提的女友如此不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