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娱乐资本论 豆芽
眼见流量触顶,各互联网平台先后开启了一场用户时长争夺战。
不久前,美团APP底部Tab栏中心位置出现了短视频入口,意味着美团全面布局视频内容的决心;支付宝在今年推出多个达人/MCN的扶持政策,以打造差异化的优质内容生态;淘宝也在今年加大投入推进内容化;拼多多在去年就将“多多视频”升级到首页一级入口。
此外,携程、钉钉等属性更聚焦的工具类平台也在投入短视频业务,试图探索强工具属性之外的内容化道路。
这是一场被动的防守局,一方面,以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内容平台抢占了大多数用户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这些凭借内容发展起来的短视频平台也正加码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实现内容种草——挖掘需求——完成消费的商业性转化。
更是一场主动的求变局,流量触顶已然是各互联网平台面临的共同难题,在用户增量越来越难的当下,各平台开始在用户时长中寻找新增量。同时,短视频内容也能进一步赋能这些平台原有的商业生态。
显然,布局短视频已然成为各平台“不得不”的一个战略考量。但“这些平台做内容,也不是为了做成像抖音一样的产品或规模,他们只需要把这种内容当作必备的工具”,贝壳视频创始人刘飞告诉我们。
目前来看,这些平台在短视频业务上的探索还处于新手阶段,大多采用批量采买内容、现金补贴吸引用户、低门槛高补贴吸引羊毛党扩充内容量等方式。但基于原有的生态和用户池,这些平台的短视频也呈现出一定的内容差异:支付宝中理财、生活技巧、家居等相关内容更受欢迎,而淘宝则更偏爱美妆、时尚、服饰等内容。
从结果导向来看,目前这些平台的内容变现模式还相对单一,主要是补贴、分成、少量商业合作、商品分销费用等。不过对于这些电商、工具类平台而言,做短视频业务更多是为了赋能原有生态,比如电商平台导流带货、本地服务平台导流线下、工具平台沉淀私域等。
大厂纷纷布局短视频:批量采买、现金补贴、引入短剧
各平台对短视频的执念,在早期抖快崛起后就已经开始了。但随着内外竞争的加剧,今年各平台在战略层面明确了短视频业务的重要性,并加码投入。
今年年初,阿里就确定了淘宝“直播、私域、内容化、本地零售和价格力”的五大战略。在今年的618启动大会上,戴珊也表示淘宝将“以历史级的巨大投入为商家做大用户规模”;原本只在的三四线城市测试短视频的美团,也在今年8月开启了全量测试;支付宝也在今年加大了创作者扶持和达人引入;拼多多仅在去年就投入了10亿元,并实现了较为稳定的DAU(日活跃用户数量)。
从短视频的首页位置及曝光,也能感受到这些平台对于短视频的重视程度。
目前,美团的短视频入口在首页底部Tab栏中心位;支付宝的短视频在首页底部Tab栏中心的“生活”模块中,该模块中还包括直播;多多视频、淘宝逛逛位于APP首页底部的第二栏,而且淘宝除了逛逛之外,还有另一内容模块“猜你喜欢”,镶嵌在首页的产品信息中,“猜你喜欢”主要是带货为目的的种草视频,“逛逛”中有更多纯内容向的视频。
虽然重视程度足够,但在具体的策略上,这些平台都还处于相对一致的新手启动阶段。
从吸引用户的手段来看,目前大多数平台还是以“看视频领现金”的方式,在美团刷视频时,能够频繁收到“红包现金已到账”语音提示。刷淘宝逛逛时,也会获得“金豆”,可以兑换成现金提现。不过,提现有一定的门槛,以淘宝逛逛为例,会设定“连续再来9天”、“连续再来19天”、“拉1人立即提现”等条件。而且如果长时间不来,相关收益也会清空。
虽然简单粗暴,但这种方式在初期也的确有效。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拼多多2022年给予多多视频的用户补贴金额逼近10亿元,相应地,“多多视频”的DAU已于去年底至2023年初突破1.5亿。
在内容供给上,部分平台也在引入短剧内容。在淘宝逛逛的“关注”子类目里面,有专门的“小剧场”栏目,里面有《惊奇物语》、《决战食物链》、《摊牌了我才是千金》等短剧集。
从内容生态的搭建来看,目前这些平台主要是批量采买、通过补贴来吸引达人/MCN入驻等。“对于MCN和达人们而言,这些平台都意味着新的机会,但目前还满足不了大家把主要精力和核心业务投进来的程度”,目前贝壳视频除了在这些平台上运营自有达人外,也会帮助其他MCN机构进行代运营,“我们目前深度合作的就有几十家,统一运营效率也会更高。”
某MCN机构负责人也告诉我们,“我们会与平台签框架协议,自己的版权内容都会在支付宝、美团、拼多多上进行分发,但原创内容还是以抖音、快手、小红书为主。”
不过,这些方式虽然能快速充实内容量,但也会导致原创内容不足、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等。针对这些问题,各平台也推出了一些优化措施,例如,支付宝将补贴与内容质量挂钩,淘宝逛逛推出“挑战赛”,通过红包奖励优质内容。
可以说,虽然各互联网平台对短视频内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从发展阶段来看,都还属于新手期,主要以那些初期的手段为主,非常“粗放”。
支付宝重财商、淘宝爱美妆,各平台如何打造差异化内容?
与短视频内容平台不同的是,这些平台在布局内容前,就已经有了成熟的生态和忠实的用户群。因此在粗放式启动的同时,平台也会基于各自的属性和用户习惯进行一些差异化的运营。
一方面,是针对性地吸引不同垂类的内容创作者。比如支付宝在引入创作者时,会先重点引入财经、商业类的KOL,同时,也会主动去引入一些美食、家居等泛生活类的KOL。淘宝则会吸引更多时尚博主、穿搭博主、美妆博主等;多多视频引入了很多搞笑、娱乐向的账号。
另一方面,流量偏向更符合平台调性的内容。在平台的流量机制下,很多MCN在这些平台上也会进行针对性的运营,目前虽然大多数MCN是以分发运营为主,但并不是纯搬运,也会进行“二次创作”,以适应平台的内容要求。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调整:第一,优化视频的视觉效果,比如重新设计符合平台调性的封面等等;第二,新增标题和简介,虽然抖音、快手这些平台主要靠信息流,不是逻辑强文案,但大多数平台还是需要一些内容的运营。第三,通过数据分析、统计等了解平台的流量逻辑,再结合政策需求做一些内容规划。
此外,平台的差异化内容生态,也会催生出一些对应的原创内容。“目前在淘宝、支付宝上,我们也会根据平台特点去孵化一些专属的内容和账号”,刘飞告诉我们。
因此,各平台形成了差异化的内容生态。
在支付宝上,泛财经、泛生活的内容会更受关注,而且支付宝的用户年龄层较大,所以那些实用、有干货的内容会更受欢迎。例如,@小A学财经 凭借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财经问题,收获了不少粉丝,目前在支付宝上粉丝量达到26.9万。而家居博主@海边二狗哥 在今年7月入驻支付宝之后,已经积累了1.7万粉丝,“为了偷懒,她能想出多少招?”、“脑洞大开的收纳方法,不看还真的想不到”等生活技巧类视频收获了很多点赞评论。
很多此类的博主和内容,在支付宝中都有不错的数据表现,比如@企业商学研究社、@余师傅厨房科技、@老席讲留学。
淘宝则细分了美食、穿搭、家居、彩妆、潮玩、护肤、健康这些不同的垂类,而且观察发现除了纯种草内容外,含有护肤技巧、产品对比等实用内容的数据表现会更好。比如已经在逛逛上有36.8万粉丝的穿搭博主@小小小小白,就分享了很多实用穿搭思路,虽然视频中都有产品链接,但并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质疑与不满。
此外,穿搭博主@悦恩oni、时尚博主@阿邬博主、母婴博主@肉丝儿等都有不错的数据表现,整体来看,淘宝逛逛大多数比较优质的账号粉丝量在5万左右,还是有很大的涨粉空间。
相比而言,多多视频的整体调性更加下沉,娱乐、搞笑、猎奇等内容更多,这与拼多多本身就更偏向下沉市场有关。而且,整体营销号的占比更多,个人原创账号的占比更小。
例如,@丢丢娱乐 目前已经有10.5万粉丝,内容主要是明星八卦内容,比如“注意看,宫哲将手放在后面的铁架上,张一山把手推开”、“注意看,陆毅鲍蕾夫妻二人现身机场”,这些内容都是上万的点赞。粉丝达到27.9万的博主@含笑半步癫 则主要发布一些“游泳遇见老虎”、“神奇化妆术,这也太吓人了”等内容。即便是个人原创账号,也会有一些相对下沉的内容。
目前美团虽然也在发力美食、探店等相关的内容,但在信息流中的占比还不突出,差异化并不明显。整体内容类型比较杂乱,既有美食制作相关、也有娱乐八卦、搞笑、猎奇等内容。
总之,各平台的短视频内容生态已经呈现出了一定的区隔,其中淘宝和支付宝站内也有很多优质内容和达人出现,多多视频虽然调性稳定,但优质的个人原创账号较少,而美团视频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晰。
互联网平台布局短视频“困境”:内容商业化、赋能原有生态
与短视频平台相比,这些互联网大厂布局短视频,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如何帮助达人/MCN实现内容变现,毕竟只有成熟的变现模式才能促进整个内容生态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如何将短视频业务和原有生态整合,实现1+1>2的效果。
从内容变现来看,目前这些平台的变现路径主要有几种:
第一、平台补贴,即一次性的入驻奖励金。这是很多平台吸引优质内容创作者采用的惯用策略,根据KOL的外站粉丝量、数据表现,给予一定的补贴。
第二、数据分成,大多数按月结算。现阶段,这些平台的计算规则主要是播放量和内容的消费时长,对应的是平台的活跃度和停留时长,业内人士告诉我们,目前这是这些平台主要的变现方式。例如在支付宝上,加入分成计划后,部分优质博主月收入可高达到10万。某MCN机构负责人也表示,“全公司的账号在拼多多上的月收益在10万以上,在支付宝上的月收益在5万左右。”
第三、品牌主与达人之间的商业合作。这一变现模式对于平台的要求更高,凭借强大的品牌商家资源,目前淘宝已经实现此类商业变现路径。“一方面,平台会进行主动撮合;另一方面,我们作为平台的内容服务商,也会帮助这些达人去匹配合适的品牌,帮助平台提升商业合作的效率”,刘飞表示。
某电子产品的项目负责人告诉我们,今年在618和双11两个节点都在逛逛上进行了投放,主要目的是种草。“和小红书、抖音的投放逻辑不太一样,我们会批量采买账号,十几万的预算能够投放30条以上的内容,但内容都是我们自己拍摄制作的,所以投放成本相对较低。”
第四、短视频带货收入,即商品分销费用。这一部分也主要是针对在电商平台做内容的达人,在淘宝逛逛、多多视频中,发布的视频可以挂上相应的产品链接,消费者通过这个链接进去下单之后,就能有一定的分成。
但这些变现方式也会根据平台的发展阶段而动态变化,近期支付宝就增加了分成的投入,相对减少一次性的补贴,所以优质达人的月收益会有明显的提升。
虽然各平台陆续都实现了内容变现,但实际上平台自身的投入和补贴还是占大头,品牌相关的合作费用和带货收益占比并不高。对于达人和MCN而言,在这些平台的整体收益占比也很小,所以不会重点投入运营。
而且,平台的高补贴和高分成会吸引很多羊毛党,通过批量搬运视频来赚取收益,这些羊毛党并不会为平台提供优质内容,而且在分成门槛变高后就会离开,寻找下一个目标。
成熟的商业化、工具类平台做内容,不仅仅是APP内部搭建一个内容池,而是需要通过短视频业务与原有生态有机融合,才有望找到新增量,挖掘出更多商业可能性。
但目前只有部分平台开始尝试整合生态,淘宝“逛逛”和“猜你喜欢”中的短视频都可以挂商品链接,而且即便没有挂链,也可以暂停一键识别跳转至相似产品。淘宝还针对内容创作者推出了“视频店”的模式,混知旗舰店、蔡大甜Darko等内容型店铺在淘宝取得了不错的交易成绩。
多多视频也是通过短视频中挂链接等方式,来融合原有的电商业务。不过相比而言,多多视频的前期更注重用户时长、日活跃用户等数据,因此内容池比较活跃,但都不是种草带货导向,带动的实际GMV比例较低。虽然美团也有丰富的商家资源,但还没有打通短视频内容与自有业务。
当前,短视频成为各个互联网平台的必备能力,也是各平台寻找新增量的有力抓手,但大多数平台还处于短视频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是内容变现程度、还是与原有业务的融合程度,都比较低。虽然短视频领域已经高度内卷,但对于这些平台而言,才刚刚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