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当我们看《再见爱人》时到底在看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当我们看《再见爱人》时到底在看什么?

这场以“离婚”为切入点的社会实验还能进行多久?

文|毒眸

“还是想做温暖的故事,温暖的人物,希望更多治愈向的东西,而不是冲突性的。”

毒眸和制片人刘乐聊《再见爱人3》,第一个话题是《再见爱人2》。谈到上一季结束之后最大的感受,制片人刘乐第一反应是这样一句。

一年前的《再见爱人2》,至今仍然保有较高讨论度,原因之一,是节目情绪从始至终饱满浓烈,在相关社交媒体讨论里,“窒息”、“愤怒”、“无语”等评价反复出现,观众希望再次看到《再见爱人1》里绵密温情的爱情。

但不可否认的是,《再见爱人2》呈现的冲突,狰狞且现实,这也是节目所围绕的“婚姻纪实”不得不面对的,只是在结果上,观众的预期经受了巨大的撕裂。

“冲突”成了观众判断《再见爱人》的一个标准。在《再见爱人3》,冲突还在发生:王睡睡和张硕因为三年前婚礼上的婚闹事件反复争吵;王诗晴和纪焕博反复争执,谁在生活和工作付出更多,还引发了关于“慕强”、“情绪稳定”等话题的一系列讨论。 关于这两对伴侣的相关话题出现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网友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进行讨论,风头甚至盖过了本身带有公共属性的傅首尔夫妇。

《再见爱人》再次成为“社交货币”,引起大众共鸣,尽管恋综里“旅行+观察室”模式并不新鲜,但《再见爱人》从不会和一些“传统恋综”放在一起讨论,除了内容的差异,在出发点上,节目本身的思路就有着巨大的不同。

对复杂情感关系的呈现背后,更多承载着社会情绪和时代趋势。就像《再见爱人3》,三对伴侣不约而同遭遇了新式情感危机,在传统性别印象与当下社会变革的落差之下,对自身权力范围无所适从,类似“旧男人,新女人”观点出现在观众的观察与评价之中。

《再见爱人》更像是一个社会实验,观察的同时也在描绘当下的情感危机与身份认同,可问题是,这场以“离婚”为切入点的社会实验还能进行多久?

“婚姻的五十度灰”

《再见爱人3》公布嘉宾阵容时,傅首尔和老刘让人意外。

傅首尔和老刘长久保持着恩爱夫妻的人设,三年前,两人刚参加了备婚真人秀《婚前21天》,节目中虽有拌嘴矛盾,但更多的是其他嘉宾没有的默契温情,正因如此,最开始,有观众质疑傅首尔去《再见爱人3》是“跑通告”的。

(综艺《婚前21天》中的傅首尔夫妇)

制片人刘乐告诉毒眸,是她主动邀请了傅首尔,这一点,在节目当中也有提及。两人之前就因为节目原因认识,闲暇时傅首尔会跟刘乐讲述自己的婚姻问题,《再见爱人2》结束后,刘乐问她是否愿意来参加节目,傅首尔当时也很犹豫,她说:主要我们也不太吵架。

“上节目是来探讨问题的,谁说一定要吵架啊?”刘乐转述当时自己和傅首尔的讨论。

“隐痛”——这是刘乐谈及《再见爱人3》的三组嘉宾共同点时归纳的一个词:他们的根本性问题都不算明确,但就是难受,痛苦。

第三季第六期,节目第一次将普通婚姻搬入了这个“真空罩”。三对嘉宾来到了新疆阿合奇县的民政局,民政局里一半办理结婚,一半办理离婚,同一个空间,对比强烈。

在离婚调解室,局长询问的问题简单直接:“你们之间有什么问题?”“他喝酒打你还是在外面不回来?”“他外面有女朋友吗?”三对嘉宾面对问题有些尴尬和无措,他们的情感问题在普通现实前无法轻巧解释。

从第一季到现在,《再见爱人》的独特性之一,就是始终在讨论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本身。郭柯宇和章贺十年婚姻到底有没有爱?艾威和Lisa分开真的是因为打麻将吗?节目专注讨论纯粹的情感谜题,少有涉及现实牵绊,如金钱纠纷、婆媳关系……这也让节目面对过一些质疑,节目议题是否太“不食人间烟火”。

新一季,《再见爱人》继续选择在新疆这样的天然环境之中,辟出一个安全地带,让嘉宾们专注思考情感关系本身,就像打造了一个纯净的培养皿,任由一切反应自然发生。

刘乐提到,节目的核心是仍然是“探讨情感问题”,这需要贯穿一整季,那么在一整季中,这个问题是不是能够一层一层的翻新,能不能有不同的解读空间,如果问题归根结底只是在探讨金钱,其实探讨空间相对比较小。

“如果是钱的话,我们可能一集就能够探讨完,而且,我们可能很难在钱这个问题上给出解法。”刘乐告诉毒眸。

现实问题可能是矛盾之一,但一定不是主要矛盾,这一点在《再见爱人3》体现明显,尤其是90后夫妻王睡睡和张硕。

两人之间的矛盾并非婚闹那么简单,双方家庭、AA制生活、长期没有夫妻生活、房产证登记……这些问题逐一袒露,与网友形成的情感链接相当直接,在抖音平台,关于90后夫妻的讨论度甚至超过了有一定知名度的傅首尔老刘。

(抖音平台上有关王睡睡和张硕的视频)

90后夫妻的矛盾琐碎且冲动,表面的现实问题之下,更多的是身份落差以及婚姻状态的思考。

“我们会更多选择那些在情感上有更多羁绊和探讨空间的样本人群。”这种情感关系留有足够的空间,更能引起大众的深度讨论。

一定程度上,《再见爱人》的任务是开辟一个略带灰色的“中间地带”,供身处其中的嘉宾表现,供观察室观察,供荧幕前的观众探讨,节目态度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谁对谁错。“《再见爱人》讲的就是婚姻的五十五度灰。”刘乐说。

这意味着,节目所尝试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有限的,刘乐举例,在面向全社会征集而来的报名中,有不少家暴内容。“这是原则性的,本身无法在节目当中探讨,因为它本身就一定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报名,《再见爱人》只能建议诉诸法律途径,别无他法。

楚门的世界

参加《再见爱人》的嘉宾会有很多顾虑,但主要的顾虑很简单,“怕被骂”。

《再见爱人1》里KK和老王一直被网友骂,两人在最后一期节目的观察室自省,KK甚至拍摄VLOG向网友汇报自己的进步;《再见爱人2》里的张婉婷也是,直到现在,一举一动仍广受关注,时而登上热搜。

在前车之鉴下,嘉宾会有一定的顾虑和矛盾,一方面非常希望自己的情感得到慰藉,问题能够解决,一方面担心观众能不能够理解他们。

节目嘉宾都不可避免面临一个抉择:如果回避遮掩,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打开自己,袒露的内里能否经得住大众审判。

于是,节目嘉宾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定的预设来完成节目,这不仅是《再见爱人》的问题,也是所有综N代都不可避免流程困境。刘乐提到,嘉宾想要保持个人预设非常困难,整个录制是不间断的,除了睡觉都在拍,他们可能会有一个人设预期,但是不能精准到每个言行举止,变动太多了。

节目虽然有“夫妻画像”、“三十六问”等固定环节,但节目组一直在观察嘉宾状态和特点,会随机性地安排节目环节。《再见爱人1》里的“正话反说”,就是节目组前一天突然安排的,因为他们观察到朱雅琼和老王之间因为“骑马”事件,有一个情绪积压,借着“正话反说”,他们释放出了彼此的真实情绪。

真实情绪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难以想象的,不管对嘉宾来说,还是观众来说。

节目中,嘉宾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于是现场表现出颇有争议的行为和话语,但是播出后,发现很多观众不站在他这一边时,冲击巨大。

同样,观众看到这种极度真实的东西的时候,那种不适会让自己不相信这是真的。

刘乐能理解这种真实带给观众的撕裂与冲击,同时也感到有些无奈,“节目做到第三季了,还有人说是剧本。”

如此大规模地被公众讨论,对嘉宾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变数,选择回避还是面对,能有多大程度的改变,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嘉宾个人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节目组更多是陪伴、倾听和梳理。

“真正的考验不是拍摄期,而是播出期。”刘乐谈到,《再见爱人》从KK到张婉婷都经历过不同程度地崩溃。

观察室同样经受着一定的压力。刚开始,刘乐甚至还犹豫过要不要做观察室,因为如果嘉宾讲述故事足够成熟的话,可以脱离观察室,毕竟现在市场有太多的观察室综艺,但是考虑到节目中,嘉宾本身不设防地在表现真实的自己,需要有人来做更深层次的解读,来提供更多理解的角度,寻找问题的原因。

(《再见爱人3》观察室嘉宾)

这个背景下,对观察室嘉宾的选择变得更加重要。首先,要具备高共情能力,能快速进入嘉宾讲述的情境中去;其次是发现能力,能在一段场景中,发现一些亮点,分析动作、表情、语气等,挖掘每个细节背后的掩藏含义;最后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将专业语言转化成被大家理解的语言。

第二季的易立竞,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第三季的Melody和Papi酱,长期活跃在自媒体平台,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观察能力,且彼此在婚姻里都有一定的经验,都符合节目组的选人标准。

观察室是真人秀和观众之间的一个纽带,相当于一个解码者,但问题是,更多的观众关心的并不是解码的信息是否准确,而是,解码的信息是否是他们想要的——在这一方面,节目也需要给嘉宾们扫清疑惑,让他们能够在节目当中呈现的表达更准确,同时也更妥帖。

寻找下一个“郭柯宇”

“遇到郭柯宇,的确是这档节目无法复制的美丽意外”“节目组真的要感谢郭柯宇,才让一堆人看了第二季又看第三季”。《再见爱人》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相关评价里郭柯宇的名字反复出现。

观众念念不忘不是没有道理,《再见爱人1》里的郭柯宇敏感又温柔,节目最后一期呈现出的“风衣拥抱”,引得观察室嘉宾和观众“暴风哭泣”。

郭柯宇被视为《再见爱人》的灵魂人物,虽然她早就不在节目,但是观众始终还在寻觅她的影子。

可惜的是,一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节目组从嘉宾的选择到环节的呈现,一直强调顺其自然,顺应人物本身的故事逻辑,尊重故事发展,也尊重个人选择。一定意义上,“寻找郭柯宇”背离了节目的初衷。相比许多综艺,《再见爱人》的确更依赖嘉宾,但节目本身需要做的事情,并不会因此减少。

刘乐告诉毒眸,节目中哪怕激烈的冲突矛盾,他们也选择冷静呈现,除非涉及到人身安全,基本都是将嘉宾留在那个空间里让事情自己发酵,如果有些东西他们死都不愿意说,那就不去问了,不会强求。

这种度很难把控。刘乐坦言,三季下来,最难处理的一次就是第二季张婉婷宋宁峰吵架,张婉婷认为节目组参与操纵了宋宁峰的想法,节目组成为了矛盾的一部分,以至于录制进程变得比较困难,于是,节目组决定直视问题,出面与张婉婷一对一面谈。

到底是情感关系造就魅力人物,还是魅力人物创造情感关系,这本就是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无法简单将其拆解。

所以,节目组没有意图复刻下一个“郭柯宇”,关注的焦点还是复杂的情感问题本身,但《再见爱人》的成功,让观众有了一个明确的节目诉求范本,期望看到下一个“郭柯宇”。抽象的情,具体的人,节目组和观众之间存在着一些模糊的需求矛盾。

节目组面对的矛盾不止于此,有评论认为,《再见爱人》的主要受众是更偏向高知人群,下沉市场对节目没有太多了解,节目自带的气质它无法开拓更多的市场。对于这类评论,刘乐还是选择从创作角度思考,“这不是由我决定,是由我找到的人决定的。”

节目组始终坚持非常简单的初衷,呈现情感本质,不过,三季下来,节目影响力上升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刘乐表示,节目组对这一点有相当明确的认知,在平时工作中相互提点,不要让一些认知影响动作,最大程度降低个人情绪对成片的影响。

“保持小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刘乐提到的创作心态。在《再见爱人》的团队当中,婚恋状态是未婚的年轻人占大多数,大家对婚姻大多是存在敬畏心的,这样的身份避免了已婚人士的代入感:每个人的婚姻感受千差万别,遇到情感问题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下意识地轻易下定论,经验先行会影响视角。

“我们要先建立一个可能性,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挖,从来不会说嘉宾任何话不对,永远的态度是,这是真的吗?为什会有这种感受?提供更多开放性的问题。”

对《再见爱人》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来说,节目组还在不断试错和调整。第二季的时候,节目组试图做一个原因论到目的论的转化,引导到家不要过度探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原因,而是探究解决方法。但是后来总结发现,“探究原因”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刘乐笑着调侃,“节目居然做到了第三季”,她对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但现在手中仍可以展开的故事,毕竟第二季的张婉婷其实是第一季时就保持联系的,和傅首尔联系时,第二季也尚在周期。

直到当下,刘乐依然和一些曾经报过名或者曾接触过的嘉宾保持着长线的沟通,这呈现着一种状态,也通向着某种可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当我们看《再见爱人》时到底在看什么?

这场以“离婚”为切入点的社会实验还能进行多久?

文|毒眸

“还是想做温暖的故事,温暖的人物,希望更多治愈向的东西,而不是冲突性的。”

毒眸和制片人刘乐聊《再见爱人3》,第一个话题是《再见爱人2》。谈到上一季结束之后最大的感受,制片人刘乐第一反应是这样一句。

一年前的《再见爱人2》,至今仍然保有较高讨论度,原因之一,是节目情绪从始至终饱满浓烈,在相关社交媒体讨论里,“窒息”、“愤怒”、“无语”等评价反复出现,观众希望再次看到《再见爱人1》里绵密温情的爱情。

但不可否认的是,《再见爱人2》呈现的冲突,狰狞且现实,这也是节目所围绕的“婚姻纪实”不得不面对的,只是在结果上,观众的预期经受了巨大的撕裂。

“冲突”成了观众判断《再见爱人》的一个标准。在《再见爱人3》,冲突还在发生:王睡睡和张硕因为三年前婚礼上的婚闹事件反复争吵;王诗晴和纪焕博反复争执,谁在生活和工作付出更多,还引发了关于“慕强”、“情绪稳定”等话题的一系列讨论。 关于这两对伴侣的相关话题出现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网友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进行讨论,风头甚至盖过了本身带有公共属性的傅首尔夫妇。

《再见爱人》再次成为“社交货币”,引起大众共鸣,尽管恋综里“旅行+观察室”模式并不新鲜,但《再见爱人》从不会和一些“传统恋综”放在一起讨论,除了内容的差异,在出发点上,节目本身的思路就有着巨大的不同。

对复杂情感关系的呈现背后,更多承载着社会情绪和时代趋势。就像《再见爱人3》,三对伴侣不约而同遭遇了新式情感危机,在传统性别印象与当下社会变革的落差之下,对自身权力范围无所适从,类似“旧男人,新女人”观点出现在观众的观察与评价之中。

《再见爱人》更像是一个社会实验,观察的同时也在描绘当下的情感危机与身份认同,可问题是,这场以“离婚”为切入点的社会实验还能进行多久?

“婚姻的五十度灰”

《再见爱人3》公布嘉宾阵容时,傅首尔和老刘让人意外。

傅首尔和老刘长久保持着恩爱夫妻的人设,三年前,两人刚参加了备婚真人秀《婚前21天》,节目中虽有拌嘴矛盾,但更多的是其他嘉宾没有的默契温情,正因如此,最开始,有观众质疑傅首尔去《再见爱人3》是“跑通告”的。

(综艺《婚前21天》中的傅首尔夫妇)

制片人刘乐告诉毒眸,是她主动邀请了傅首尔,这一点,在节目当中也有提及。两人之前就因为节目原因认识,闲暇时傅首尔会跟刘乐讲述自己的婚姻问题,《再见爱人2》结束后,刘乐问她是否愿意来参加节目,傅首尔当时也很犹豫,她说:主要我们也不太吵架。

“上节目是来探讨问题的,谁说一定要吵架啊?”刘乐转述当时自己和傅首尔的讨论。

“隐痛”——这是刘乐谈及《再见爱人3》的三组嘉宾共同点时归纳的一个词:他们的根本性问题都不算明确,但就是难受,痛苦。

第三季第六期,节目第一次将普通婚姻搬入了这个“真空罩”。三对嘉宾来到了新疆阿合奇县的民政局,民政局里一半办理结婚,一半办理离婚,同一个空间,对比强烈。

在离婚调解室,局长询问的问题简单直接:“你们之间有什么问题?”“他喝酒打你还是在外面不回来?”“他外面有女朋友吗?”三对嘉宾面对问题有些尴尬和无措,他们的情感问题在普通现实前无法轻巧解释。

从第一季到现在,《再见爱人》的独特性之一,就是始终在讨论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本身。郭柯宇和章贺十年婚姻到底有没有爱?艾威和Lisa分开真的是因为打麻将吗?节目专注讨论纯粹的情感谜题,少有涉及现实牵绊,如金钱纠纷、婆媳关系……这也让节目面对过一些质疑,节目议题是否太“不食人间烟火”。

新一季,《再见爱人》继续选择在新疆这样的天然环境之中,辟出一个安全地带,让嘉宾们专注思考情感关系本身,就像打造了一个纯净的培养皿,任由一切反应自然发生。

刘乐提到,节目的核心是仍然是“探讨情感问题”,这需要贯穿一整季,那么在一整季中,这个问题是不是能够一层一层的翻新,能不能有不同的解读空间,如果问题归根结底只是在探讨金钱,其实探讨空间相对比较小。

“如果是钱的话,我们可能一集就能够探讨完,而且,我们可能很难在钱这个问题上给出解法。”刘乐告诉毒眸。

现实问题可能是矛盾之一,但一定不是主要矛盾,这一点在《再见爱人3》体现明显,尤其是90后夫妻王睡睡和张硕。

两人之间的矛盾并非婚闹那么简单,双方家庭、AA制生活、长期没有夫妻生活、房产证登记……这些问题逐一袒露,与网友形成的情感链接相当直接,在抖音平台,关于90后夫妻的讨论度甚至超过了有一定知名度的傅首尔老刘。

(抖音平台上有关王睡睡和张硕的视频)

90后夫妻的矛盾琐碎且冲动,表面的现实问题之下,更多的是身份落差以及婚姻状态的思考。

“我们会更多选择那些在情感上有更多羁绊和探讨空间的样本人群。”这种情感关系留有足够的空间,更能引起大众的深度讨论。

一定程度上,《再见爱人》的任务是开辟一个略带灰色的“中间地带”,供身处其中的嘉宾表现,供观察室观察,供荧幕前的观众探讨,节目态度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谁对谁错。“《再见爱人》讲的就是婚姻的五十五度灰。”刘乐说。

这意味着,节目所尝试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有限的,刘乐举例,在面向全社会征集而来的报名中,有不少家暴内容。“这是原则性的,本身无法在节目当中探讨,因为它本身就一定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报名,《再见爱人》只能建议诉诸法律途径,别无他法。

楚门的世界

参加《再见爱人》的嘉宾会有很多顾虑,但主要的顾虑很简单,“怕被骂”。

《再见爱人1》里KK和老王一直被网友骂,两人在最后一期节目的观察室自省,KK甚至拍摄VLOG向网友汇报自己的进步;《再见爱人2》里的张婉婷也是,直到现在,一举一动仍广受关注,时而登上热搜。

在前车之鉴下,嘉宾会有一定的顾虑和矛盾,一方面非常希望自己的情感得到慰藉,问题能够解决,一方面担心观众能不能够理解他们。

节目嘉宾都不可避免面临一个抉择:如果回避遮掩,问题得不到解决,如果打开自己,袒露的内里能否经得住大众审判。

于是,节目嘉宾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定的预设来完成节目,这不仅是《再见爱人》的问题,也是所有综N代都不可避免流程困境。刘乐提到,嘉宾想要保持个人预设非常困难,整个录制是不间断的,除了睡觉都在拍,他们可能会有一个人设预期,但是不能精准到每个言行举止,变动太多了。

节目虽然有“夫妻画像”、“三十六问”等固定环节,但节目组一直在观察嘉宾状态和特点,会随机性地安排节目环节。《再见爱人1》里的“正话反说”,就是节目组前一天突然安排的,因为他们观察到朱雅琼和老王之间因为“骑马”事件,有一个情绪积压,借着“正话反说”,他们释放出了彼此的真实情绪。

真实情绪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难以想象的,不管对嘉宾来说,还是观众来说。

节目中,嘉宾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于是现场表现出颇有争议的行为和话语,但是播出后,发现很多观众不站在他这一边时,冲击巨大。

同样,观众看到这种极度真实的东西的时候,那种不适会让自己不相信这是真的。

刘乐能理解这种真实带给观众的撕裂与冲击,同时也感到有些无奈,“节目做到第三季了,还有人说是剧本。”

如此大规模地被公众讨论,对嘉宾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变数,选择回避还是面对,能有多大程度的改变,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嘉宾个人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节目组更多是陪伴、倾听和梳理。

“真正的考验不是拍摄期,而是播出期。”刘乐谈到,《再见爱人》从KK到张婉婷都经历过不同程度地崩溃。

观察室同样经受着一定的压力。刚开始,刘乐甚至还犹豫过要不要做观察室,因为如果嘉宾讲述故事足够成熟的话,可以脱离观察室,毕竟现在市场有太多的观察室综艺,但是考虑到节目中,嘉宾本身不设防地在表现真实的自己,需要有人来做更深层次的解读,来提供更多理解的角度,寻找问题的原因。

(《再见爱人3》观察室嘉宾)

这个背景下,对观察室嘉宾的选择变得更加重要。首先,要具备高共情能力,能快速进入嘉宾讲述的情境中去;其次是发现能力,能在一段场景中,发现一些亮点,分析动作、表情、语气等,挖掘每个细节背后的掩藏含义;最后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将专业语言转化成被大家理解的语言。

第二季的易立竞,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第三季的Melody和Papi酱,长期活跃在自媒体平台,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观察能力,且彼此在婚姻里都有一定的经验,都符合节目组的选人标准。

观察室是真人秀和观众之间的一个纽带,相当于一个解码者,但问题是,更多的观众关心的并不是解码的信息是否准确,而是,解码的信息是否是他们想要的——在这一方面,节目也需要给嘉宾们扫清疑惑,让他们能够在节目当中呈现的表达更准确,同时也更妥帖。

寻找下一个“郭柯宇”

“遇到郭柯宇,的确是这档节目无法复制的美丽意外”“节目组真的要感谢郭柯宇,才让一堆人看了第二季又看第三季”。《再见爱人》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相关评价里郭柯宇的名字反复出现。

观众念念不忘不是没有道理,《再见爱人1》里的郭柯宇敏感又温柔,节目最后一期呈现出的“风衣拥抱”,引得观察室嘉宾和观众“暴风哭泣”。

郭柯宇被视为《再见爱人》的灵魂人物,虽然她早就不在节目,但是观众始终还在寻觅她的影子。

可惜的是,一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节目组从嘉宾的选择到环节的呈现,一直强调顺其自然,顺应人物本身的故事逻辑,尊重故事发展,也尊重个人选择。一定意义上,“寻找郭柯宇”背离了节目的初衷。相比许多综艺,《再见爱人》的确更依赖嘉宾,但节目本身需要做的事情,并不会因此减少。

刘乐告诉毒眸,节目中哪怕激烈的冲突矛盾,他们也选择冷静呈现,除非涉及到人身安全,基本都是将嘉宾留在那个空间里让事情自己发酵,如果有些东西他们死都不愿意说,那就不去问了,不会强求。

这种度很难把控。刘乐坦言,三季下来,最难处理的一次就是第二季张婉婷宋宁峰吵架,张婉婷认为节目组参与操纵了宋宁峰的想法,节目组成为了矛盾的一部分,以至于录制进程变得比较困难,于是,节目组决定直视问题,出面与张婉婷一对一面谈。

到底是情感关系造就魅力人物,还是魅力人物创造情感关系,这本就是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无法简单将其拆解。

所以,节目组没有意图复刻下一个“郭柯宇”,关注的焦点还是复杂的情感问题本身,但《再见爱人》的成功,让观众有了一个明确的节目诉求范本,期望看到下一个“郭柯宇”。抽象的情,具体的人,节目组和观众之间存在着一些模糊的需求矛盾。

节目组面对的矛盾不止于此,有评论认为,《再见爱人》的主要受众是更偏向高知人群,下沉市场对节目没有太多了解,节目自带的气质它无法开拓更多的市场。对于这类评论,刘乐还是选择从创作角度思考,“这不是由我决定,是由我找到的人决定的。”

节目组始终坚持非常简单的初衷,呈现情感本质,不过,三季下来,节目影响力上升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刘乐表示,节目组对这一点有相当明确的认知,在平时工作中相互提点,不要让一些认知影响动作,最大程度降低个人情绪对成片的影响。

“保持小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刘乐提到的创作心态。在《再见爱人》的团队当中,婚恋状态是未婚的年轻人占大多数,大家对婚姻大多是存在敬畏心的,这样的身份避免了已婚人士的代入感:每个人的婚姻感受千差万别,遇到情感问题会按照自己的经验下意识地轻易下定论,经验先行会影响视角。

“我们要先建立一个可能性,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挖,从来不会说嘉宾任何话不对,永远的态度是,这是真的吗?为什会有这种感受?提供更多开放性的问题。”

对《再见爱人》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来说,节目组还在不断试错和调整。第二季的时候,节目组试图做一个原因论到目的论的转化,引导到家不要过度探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原因,而是探究解决方法。但是后来总结发现,“探究原因”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刘乐笑着调侃,“节目居然做到了第三季”,她对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但现在手中仍可以展开的故事,毕竟第二季的张婉婷其实是第一季时就保持联系的,和傅首尔联系时,第二季也尚在周期。

直到当下,刘乐依然和一些曾经报过名或者曾接触过的嘉宾保持着长线的沟通,这呈现着一种状态,也通向着某种可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