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臻和科技IPO:7轮融资仍资不抵债,年年亏损何时能盈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臻和科技IPO:7轮融资仍资不抵债,年年亏损何时能盈利?

一轮轮融资,只是不断推高了公司的估值。

文|市值观察 泰罗

编辑|小市妹

近段时间,臻和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最新的招股说明书,这是其第3次申请上市。

虽然港股对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上市持支持态度,但是臻和科技自身存在的资不抵债、大额亏损、难以盈利、以及现金流和经营不确定性大等问题,都是其上市的障碍。

臻和科技成立于2014年,作为一家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公司,臻和科技采用多组学方法,全面覆盖癌症风险检测、早期检测、治疗选择和癌症复发监测,目前可对20多种类型的癌症进行检测。其产品和服务包括18项LDT服务、1项IVD(体外诊断)产品及3项IVD设备及软件产品;在研产品服务包括2项LDT服务、9项IVD产品、3项IVD设备及软件产品。

成立8年多,臻和科技的确取得了不错的行业地位。2022年,按收入计算,臻和科技在基于NGS的癌症预后及监测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30.2%。截至2023年6月底,已有398家医院订购、2095名医生推荐及逾16000名患者使用臻和科技的预后及监测服务。

当然,作为新兴、烧钱的行业,想要快速抢占市场,少不了资本的大力支持。

2015-2020年5年间,臻和科技共进行了7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8.7亿元,估值也从2015年天使轮后的0.25亿元狂飙至2020年E轮融资后的52.3亿元,估值增长超200倍,中金资本、高瓴等都是其股东之一。

然而,一轮轮融资,只是不断推高了公司的估值,并未能改变其资不抵债的局面。

2020-2023年6月底,臻和科技负债净额从12.91亿元扩大至23.16亿元,资不抵债的缺口逐年增加。而之所以一直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主要原因是臻和科技年年的经营亏损以及确认优先股撤资权而产生了大量的金融负债。臻和科技近年的亏损问题也并没有因为商业化产品的增加而有所改善。

据悉,臻和科技在2020年推出自主研发的非小细胞肺癌MRD(微小残留病灶)检测“朗微博”,2022年2月推出用于结直肠癌检测的“畅微博”,2022年6月推出用于多种癌症检测的(除肺癌及结直肠癌外)“微适博”,2023年4月推出用于检测晚期泛癌种的朗益博。

目前已商业化的有18项LDT服务和1项IVD产品及3项IVD设备和软件产品,比燃石医学的13种产品多了不少。但是臻和科技的经营成果却并不理想。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2023年6月底,臻和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04亿、3.93亿、4.35亿和2.03亿元,近3个完整财年,收入增长43.09%,而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81亿、-4.07亿、-4.29亿和-2.28亿元,3年半合计亏损达16.45亿元。

从毛利及其支出大头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三个角度来看,臻和科技在毛利率上一直较燃石医学低,同时在营销上花费的占比比燃石医学高,相对而言燃石医学在研发支出上倾斜的资源更多。

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素以技术要求高、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而著称。为了保持技术先进性,研发支出要尽力保持。如此想要盈利,只能提高毛利率,或者降低销售费用率。而目前以臻和科技的结直肠癌IVD产品为例,每项测试的价格在7000-8800元,产品定价并不低,提高毛利率更多地只能从销售成本项入手。

而据悉,臻和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2020-2023年6月底,其IDV试剂盒产能分别为4950套、4950套、4950套和3250套,而其实际产量分别为940套、2377套、2237套和1288套,对应的产能利用率仅分别为19.0%、48.0%、45.2%、39.6%。产能利用率低下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偏高,吞噬公司毛利。

而谈到销售费用,臻和科技目前拥有一支由327名成员组成的营销团队,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和活动以及KOL(在特定领域拥有影响力的人物)方式进行营销。这几类方式的营销效果怎么样不好说,但是花钱如流水是真的。在保证营销质量的前提下,营销模式不发生变化,营销费用率想要降低恐怕很难。如此,臻和科技何时能够扭亏为盈还不好说。

与此同时,2022年10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对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以及带量采购给予正式回应,该项目全面纳入医保并开展带量采购的步伐渐行渐近。

而一旦带量采购,产品售价将会大幅缩水,到那时候,如果成本费用还没能有效降下来,臻和科技的生存环境较现在将会进一步恶化。但是臻和科技的现金流已然是不能支撑其继续烧太久。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止2023年6月底,臻和科技账上现金还有约6亿元。不过细究其现金流构成不难发现,从2021年开始,其融资渠道的现金净流入已经完全不能覆盖经营现金净流出,而随着一级市场遇冷,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后续融资性现金流恐难有净流入。

近年来臻和科技现金流的补给主要来自于投资性现金净流入。而在2020年,E轮融资后,臻和科技将拿到的融资款购买了12.32亿元的金融资产,并在2021年及往后年份逐步变现出售回笼资金,近2年半已经出售变现合计17.71亿元,结合前面说到的7轮融资共融得18.7亿元来看,购买的金融资产已经基本出售殆尽,投资活动后续难有净现金流入。

若按照经营活动每年约2.6亿元的净流出,则现有的6亿资金不可能支撑公司的长期发展。与此同时,造血功能的危机还来自于对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

目前臻和科技在研的IVD产品管线有12款,这些产品是未来商业化后的营收主力军之一,也是市场对臻和科技想象空间的主要来源。然而IVD产品商业化与LDT项目商业化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IVD产品必须要获得医疗器械证书。但是认证过程充满了变数,一不小心就得重头再来,前期的巨大投入也很容易成为沉没成本。

不论是研发、测试、认证、推广,各个环节都需要大笔资金支持,或是基于此,臻和科技才会如此迫切地3冲上市,努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然而从世和基因科创板上市坎坷,燃石医学纳斯达克上市后市值跌近净资产来看,资不抵债的臻和科技不仅上市难度大,即便是冲刺成功,其52.30亿元的E轮融资估值,对发行询价和后续的市值管理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商业的本质是提供优质产品,并赚取盈利,在保证产品商业化的同时,如何做好产品高效营销并对生产环节降本增效是后续经营的重中之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臻和科技IPO:7轮融资仍资不抵债,年年亏损何时能盈利?

一轮轮融资,只是不断推高了公司的估值。

文|市值观察 泰罗

编辑|小市妹

近段时间,臻和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最新的招股说明书,这是其第3次申请上市。

虽然港股对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上市持支持态度,但是臻和科技自身存在的资不抵债、大额亏损、难以盈利、以及现金流和经营不确定性大等问题,都是其上市的障碍。

臻和科技成立于2014年,作为一家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公司,臻和科技采用多组学方法,全面覆盖癌症风险检测、早期检测、治疗选择和癌症复发监测,目前可对20多种类型的癌症进行检测。其产品和服务包括18项LDT服务、1项IVD(体外诊断)产品及3项IVD设备及软件产品;在研产品服务包括2项LDT服务、9项IVD产品、3项IVD设备及软件产品。

成立8年多,臻和科技的确取得了不错的行业地位。2022年,按收入计算,臻和科技在基于NGS的癌症预后及监测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30.2%。截至2023年6月底,已有398家医院订购、2095名医生推荐及逾16000名患者使用臻和科技的预后及监测服务。

当然,作为新兴、烧钱的行业,想要快速抢占市场,少不了资本的大力支持。

2015-2020年5年间,臻和科技共进行了7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8.7亿元,估值也从2015年天使轮后的0.25亿元狂飙至2020年E轮融资后的52.3亿元,估值增长超200倍,中金资本、高瓴等都是其股东之一。

然而,一轮轮融资,只是不断推高了公司的估值,并未能改变其资不抵债的局面。

2020-2023年6月底,臻和科技负债净额从12.91亿元扩大至23.16亿元,资不抵债的缺口逐年增加。而之所以一直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主要原因是臻和科技年年的经营亏损以及确认优先股撤资权而产生了大量的金融负债。臻和科技近年的亏损问题也并没有因为商业化产品的增加而有所改善。

据悉,臻和科技在2020年推出自主研发的非小细胞肺癌MRD(微小残留病灶)检测“朗微博”,2022年2月推出用于结直肠癌检测的“畅微博”,2022年6月推出用于多种癌症检测的(除肺癌及结直肠癌外)“微适博”,2023年4月推出用于检测晚期泛癌种的朗益博。

目前已商业化的有18项LDT服务和1项IVD产品及3项IVD设备和软件产品,比燃石医学的13种产品多了不少。但是臻和科技的经营成果却并不理想。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2023年6月底,臻和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04亿、3.93亿、4.35亿和2.03亿元,近3个完整财年,收入增长43.09%,而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81亿、-4.07亿、-4.29亿和-2.28亿元,3年半合计亏损达16.45亿元。

从毛利及其支出大头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三个角度来看,臻和科技在毛利率上一直较燃石医学低,同时在营销上花费的占比比燃石医学高,相对而言燃石医学在研发支出上倾斜的资源更多。

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素以技术要求高、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而著称。为了保持技术先进性,研发支出要尽力保持。如此想要盈利,只能提高毛利率,或者降低销售费用率。而目前以臻和科技的结直肠癌IVD产品为例,每项测试的价格在7000-8800元,产品定价并不低,提高毛利率更多地只能从销售成本项入手。

而据悉,臻和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2020-2023年6月底,其IDV试剂盒产能分别为4950套、4950套、4950套和3250套,而其实际产量分别为940套、2377套、2237套和1288套,对应的产能利用率仅分别为19.0%、48.0%、45.2%、39.6%。产能利用率低下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偏高,吞噬公司毛利。

而谈到销售费用,臻和科技目前拥有一支由327名成员组成的营销团队,通过各种学术会议和活动以及KOL(在特定领域拥有影响力的人物)方式进行营销。这几类方式的营销效果怎么样不好说,但是花钱如流水是真的。在保证营销质量的前提下,营销模式不发生变化,营销费用率想要降低恐怕很难。如此,臻和科技何时能够扭亏为盈还不好说。

与此同时,2022年10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对肿瘤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以及带量采购给予正式回应,该项目全面纳入医保并开展带量采购的步伐渐行渐近。

而一旦带量采购,产品售价将会大幅缩水,到那时候,如果成本费用还没能有效降下来,臻和科技的生存环境较现在将会进一步恶化。但是臻和科技的现金流已然是不能支撑其继续烧太久。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止2023年6月底,臻和科技账上现金还有约6亿元。不过细究其现金流构成不难发现,从2021年开始,其融资渠道的现金净流入已经完全不能覆盖经营现金净流出,而随着一级市场遇冷,融资难度越来越大,后续融资性现金流恐难有净流入。

近年来臻和科技现金流的补给主要来自于投资性现金净流入。而在2020年,E轮融资后,臻和科技将拿到的融资款购买了12.32亿元的金融资产,并在2021年及往后年份逐步变现出售回笼资金,近2年半已经出售变现合计17.71亿元,结合前面说到的7轮融资共融得18.7亿元来看,购买的金融资产已经基本出售殆尽,投资活动后续难有净现金流入。

若按照经营活动每年约2.6亿元的净流出,则现有的6亿资金不可能支撑公司的长期发展。与此同时,造血功能的危机还来自于对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

目前臻和科技在研的IVD产品管线有12款,这些产品是未来商业化后的营收主力军之一,也是市场对臻和科技想象空间的主要来源。然而IVD产品商业化与LDT项目商业化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IVD产品必须要获得医疗器械证书。但是认证过程充满了变数,一不小心就得重头再来,前期的巨大投入也很容易成为沉没成本。

不论是研发、测试、认证、推广,各个环节都需要大笔资金支持,或是基于此,臻和科技才会如此迫切地3冲上市,努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然而从世和基因科创板上市坎坷,燃石医学纳斯达克上市后市值跌近净资产来看,资不抵债的臻和科技不仅上市难度大,即便是冲刺成功,其52.30亿元的E轮融资估值,对发行询价和后续的市值管理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商业的本质是提供优质产品,并赚取盈利,在保证产品商业化的同时,如何做好产品高效营销并对生产环节降本增效是后续经营的重中之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