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OpenAI没有情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OpenAI没有情怀

收入改善、估值上涨,不香吗?

图片来源:pexels-Matheus Bertelli

文|董指导聊科技

2014年11月,扎克伯格邀请马斯克来家里吃晚餐。主题是希望让马斯克相信,AI并不可怕。为此,他还专门叫上公司两位资深AI研究员。但三英不敌吕布,小扎哪里是大马的对手,洗脑并不成功。马斯克坚定表示:我真的相信过快的人工智能是危险的。

2015年,YC总裁Sam Altman奥特曼,也请马斯克来吃晚餐。他在斯坦福大学附近也组织了一场晚宴,主题也是关于人工智能,但是他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是恶(evil)的”。这就很对马斯克的胃口了。

先不说这个观点和马斯克想法一致,单单这个晚宴口号,就很让马斯克点头,很容易让人联想是不是在反讽AI领域发力的谷歌。后者口号正是“Don‘t be evil”,而且还刚在2014年完成了对当时著名AI公司DeepMind的收购。

马斯克对谷歌的收购是十分反对的,他认为谷歌不关心人工智能的安全,不关心人类的命运,只在乎赚钱。

为了安抚马斯克,谷歌的拉里还组织了个关注AI风险的“安全委员会”,而且邀请了马斯克作为委员。第一次大会就在SpaceX举行,但作为地主的马斯克,感觉自己就是《黑金》里开着马自达去开会的人。委员会就是个空架子。

据说,这次会议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召开。

所以,马斯克对于谷歌发展人工智能,是带着极大不信任的。因而,当他和奥特曼在宴会深度交流后,一拍即合,做一个由非营利的实验室推动的“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而不是让AI被商业化的大公司们把控。

说白了就是创业公司对抗谷歌,开源对抗封闭,非营利对抗商业化。

这就是OpenAI诞生的背景。

起初,马斯克、奥特曼等人,都是发起人、投资人,并不参与实际运营工作。而是邀请了Ilya伊尔亚等人来推动。

Ilya也就是此次“逼宫事件”的主导者之一,也是AI领域技术大牛。他是AI教父辛顿Hinton的学生,AlexNet模型的三位参与者之一,该模型被百度、谷歌、微软激烈竞拍。

2015年,带着1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以及一票技术大牛,OpenAI高调开张。第二年还拿到了老黄赠送的超级计算机DGX-1。

当时的AI领头羊,毫无疑问是谷歌。AlphaGo不仅彰显了实力,也在全球树立了AI的形象,算是AI走进大众的科普先锋。

OpenAI技术大牛很多,一个优点是“不封闭、不古板”。模型的训练,也用了谷歌云。而且,当他们发现谷歌2017年发布的Transformer架构非常好用后,立刻坚定拥抱。在生成式语言模型上,倾注全力,大力出奇迹。

训练模型是要花钱的,千万美金嗖嗖嗖的就不见了,关键是还没出什么成果。这也难怪,毕竟生成式AI的能力涌现,是要靠大量算力、数据堆积出来的。那时候,还没人敢肯定模型一定有涌现,但好处是,也不需要担心有没有。毕竟是非营利组织,是为了人类长期福祉。

虽然马斯克总是干一些烧钱的长期生意,但他对OpenAI的烧钱却有点不满,甚至提出和特斯拉并一起得了。只是遭到了拒绝。

但总这么烧钱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在2018年,奥特曼从出资人,变成了OpenAI的CEO。他的目标就是“商业化”。

随后,OpenAI完成了一次改变,从非营利变成了营利、非营利的结合:营利实体受董事会监督,员工和投资人获得有限的回报,其他收益归非营利实体所有。

这种混搭,在前几年的达摩院身上也有体现。

产权界定清楚后,融资就开动了。最大的一笔莫过于微软的投资,钱出的不多,但是云资源可以给OpenAI免费训练用。

有钱、有技术、有算力之后,OpenAI终于在2023年等到了“涌现”,ChatGPT火爆全球,生成式AI成为各大科技巨头不得不发力的科技趋势。当然,各大巨头也享受到了这波红利,无论算力的英伟达、还是应用的微软,都市值大涨。

微软也加大了对OpenAI的投资力度,签下了独家合作协议,作价百亿美元的支持。

OpenAI的估值一路上涨,但也迎来了批评。马斯克抱怨,自己当初是想对抗大公司的,怎么最后还是回到大公司怀抱了。于是,不得不自己又成立了AI公司。而谷歌高管也表示,OpenAI的技术没强壁垒,只是谷歌更考虑了安全性等问题。

至此来看,2023年的OpenAI和2015年比,基本是180度翻转了。最少,钝角肯定有了。

所以,这不免会引起当时发起人的不满。

11月18日,OpenAI董事会突然发布消息,炒了奥特曼鱿鱼。随后,一路反转。

先是奥特曼打算自己创业;

后又传出谈判成功、继续当CEO;

再后来,董事会明确说不会让奥特曼当CEO;

随后,OpenAI员工在推特上“盖楼”表示,如果没有员工、公司啥都不是,以此来支持奥特曼。

随后,消息称,奥特曼加入微软。微软股价随后大涨2%,千亿美金。

然后,戏剧的高潮来了,近500名员工表示,希望董事会辞职,不然自己就辞职。而且,Ilya也表示“我错了,如果可以重新凝聚公司,愿意做任何事情”。科学家的单纯,展示得一览无遗。科学家在商战中的脆弱,也表现得非常充分。

只可惜,Ilya的表态没有(准确的说是,目前还没有)赢得奥特曼回归,而是奥特曼对他发言的转发,并配了三个爱心,看上去好像在说,打call,666。

从起初的“董事会宫变”,到目前的“员工哗变”,说明了一个道理:圣人只能是稀少的,情怀也要饭吃饱的。

虽然科学家们对人工智能风险的担忧是对的,延缓、甚至暂停一些研究进展,是出于对人类全体命运的担忧,是极其高远情怀的支配。但对于经历过非营利时的“困窘”和营利时的“高光”后,大部分员工依然会愿意选择后者。

收入改善、估值上涨,不香吗?更何况,看到自己的技术,被商业化应用不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用爱发不了电,更何况大模型训练还极其耗电。

因此,根本都不需要所谓微软阴谋论的介入,单单群众的呼声,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力量了。

OpenAI至此没有情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OpenAI

  • TOPBRAND | Pure Pet Food获融资;On扩张实体网络;贝玲妃将回归中国市场;Courrèges任命首席执行官
  • Meta据悉正在开发人工智能搜索引擎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OpenAI没有情怀

收入改善、估值上涨,不香吗?

图片来源:pexels-Matheus Bertelli

文|董指导聊科技

2014年11月,扎克伯格邀请马斯克来家里吃晚餐。主题是希望让马斯克相信,AI并不可怕。为此,他还专门叫上公司两位资深AI研究员。但三英不敌吕布,小扎哪里是大马的对手,洗脑并不成功。马斯克坚定表示:我真的相信过快的人工智能是危险的。

2015年,YC总裁Sam Altman奥特曼,也请马斯克来吃晚餐。他在斯坦福大学附近也组织了一场晚宴,主题也是关于人工智能,但是他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是恶(evil)的”。这就很对马斯克的胃口了。

先不说这个观点和马斯克想法一致,单单这个晚宴口号,就很让马斯克点头,很容易让人联想是不是在反讽AI领域发力的谷歌。后者口号正是“Don‘t be evil”,而且还刚在2014年完成了对当时著名AI公司DeepMind的收购。

马斯克对谷歌的收购是十分反对的,他认为谷歌不关心人工智能的安全,不关心人类的命运,只在乎赚钱。

为了安抚马斯克,谷歌的拉里还组织了个关注AI风险的“安全委员会”,而且邀请了马斯克作为委员。第一次大会就在SpaceX举行,但作为地主的马斯克,感觉自己就是《黑金》里开着马自达去开会的人。委员会就是个空架子。

据说,这次会议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召开。

所以,马斯克对于谷歌发展人工智能,是带着极大不信任的。因而,当他和奥特曼在宴会深度交流后,一拍即合,做一个由非营利的实验室推动的“安全的通用人工智能”,而不是让AI被商业化的大公司们把控。

说白了就是创业公司对抗谷歌,开源对抗封闭,非营利对抗商业化。

这就是OpenAI诞生的背景。

起初,马斯克、奥特曼等人,都是发起人、投资人,并不参与实际运营工作。而是邀请了Ilya伊尔亚等人来推动。

Ilya也就是此次“逼宫事件”的主导者之一,也是AI领域技术大牛。他是AI教父辛顿Hinton的学生,AlexNet模型的三位参与者之一,该模型被百度、谷歌、微软激烈竞拍。

2015年,带着1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以及一票技术大牛,OpenAI高调开张。第二年还拿到了老黄赠送的超级计算机DGX-1。

当时的AI领头羊,毫无疑问是谷歌。AlphaGo不仅彰显了实力,也在全球树立了AI的形象,算是AI走进大众的科普先锋。

OpenAI技术大牛很多,一个优点是“不封闭、不古板”。模型的训练,也用了谷歌云。而且,当他们发现谷歌2017年发布的Transformer架构非常好用后,立刻坚定拥抱。在生成式语言模型上,倾注全力,大力出奇迹。

训练模型是要花钱的,千万美金嗖嗖嗖的就不见了,关键是还没出什么成果。这也难怪,毕竟生成式AI的能力涌现,是要靠大量算力、数据堆积出来的。那时候,还没人敢肯定模型一定有涌现,但好处是,也不需要担心有没有。毕竟是非营利组织,是为了人类长期福祉。

虽然马斯克总是干一些烧钱的长期生意,但他对OpenAI的烧钱却有点不满,甚至提出和特斯拉并一起得了。只是遭到了拒绝。

但总这么烧钱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在2018年,奥特曼从出资人,变成了OpenAI的CEO。他的目标就是“商业化”。

随后,OpenAI完成了一次改变,从非营利变成了营利、非营利的结合:营利实体受董事会监督,员工和投资人获得有限的回报,其他收益归非营利实体所有。

这种混搭,在前几年的达摩院身上也有体现。

产权界定清楚后,融资就开动了。最大的一笔莫过于微软的投资,钱出的不多,但是云资源可以给OpenAI免费训练用。

有钱、有技术、有算力之后,OpenAI终于在2023年等到了“涌现”,ChatGPT火爆全球,生成式AI成为各大科技巨头不得不发力的科技趋势。当然,各大巨头也享受到了这波红利,无论算力的英伟达、还是应用的微软,都市值大涨。

微软也加大了对OpenAI的投资力度,签下了独家合作协议,作价百亿美元的支持。

OpenAI的估值一路上涨,但也迎来了批评。马斯克抱怨,自己当初是想对抗大公司的,怎么最后还是回到大公司怀抱了。于是,不得不自己又成立了AI公司。而谷歌高管也表示,OpenAI的技术没强壁垒,只是谷歌更考虑了安全性等问题。

至此来看,2023年的OpenAI和2015年比,基本是180度翻转了。最少,钝角肯定有了。

所以,这不免会引起当时发起人的不满。

11月18日,OpenAI董事会突然发布消息,炒了奥特曼鱿鱼。随后,一路反转。

先是奥特曼打算自己创业;

后又传出谈判成功、继续当CEO;

再后来,董事会明确说不会让奥特曼当CEO;

随后,OpenAI员工在推特上“盖楼”表示,如果没有员工、公司啥都不是,以此来支持奥特曼。

随后,消息称,奥特曼加入微软。微软股价随后大涨2%,千亿美金。

然后,戏剧的高潮来了,近500名员工表示,希望董事会辞职,不然自己就辞职。而且,Ilya也表示“我错了,如果可以重新凝聚公司,愿意做任何事情”。科学家的单纯,展示得一览无遗。科学家在商战中的脆弱,也表现得非常充分。

只可惜,Ilya的表态没有(准确的说是,目前还没有)赢得奥特曼回归,而是奥特曼对他发言的转发,并配了三个爱心,看上去好像在说,打call,666。

从起初的“董事会宫变”,到目前的“员工哗变”,说明了一个道理:圣人只能是稀少的,情怀也要饭吃饱的。

虽然科学家们对人工智能风险的担忧是对的,延缓、甚至暂停一些研究进展,是出于对人类全体命运的担忧,是极其高远情怀的支配。但对于经历过非营利时的“困窘”和营利时的“高光”后,大部分员工依然会愿意选择后者。

收入改善、估值上涨,不香吗?更何况,看到自己的技术,被商业化应用不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用爱发不了电,更何况大模型训练还极其耗电。

因此,根本都不需要所谓微软阴谋论的介入,单单群众的呼声,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力量了。

OpenAI至此没有情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