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产业研究中心
继华为手机、华为汽车、华为昇腾芯片之后,华为又偷偷干了一件大事,而它也将颠覆一个万亿赛道。
那就是近期华为推出的全球首个搭载华为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是基于人形机器人的万物智能互联系统,还拥有17个自由度,配备双摄像头和两个计算系统,开源的鸿蒙版本还支持图形化编程和高级编程语言,满足编程需求。
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科技圈炸开了锅!要知道,人形机器人的成本远低于汽车,但其应用却非常广泛,需求量有望超过汽车!因此,机构一致乐观地认为这是一条远远超越汽车的赛道,市场规模可能超过1.6万亿美元。
除了华为,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在近期举办的“2023年度渠道建设大会”上,也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全球首款大模型轮腿式家用AI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具有自主意识,能与人互动聊天、回答提问;能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并给予个人生活方面的建议;能陪老人购物买菜,能陪孩子学习,能给人做出行的行程安排,了解航班情况,并给予提醒…
同样的,小米、小鹏、科大讯飞也陆续发布了AI机器人以及研发进度,这个赛道可谓不热闹。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赛道格局逐渐明了
准确的说,“机器人(ROBOT)”一词,最早出现在1920年捷克作家恰彼克创作的剧本《罗莎姆万能机器人》中,其本意是做工的人、干活的人或人类的助手,诞生至今,也只不过百年而已。
尽管“ROBOT”一词是20世纪之后的产物,但人类打造“机器人”的梦想,其实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之久了。早在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一篇中,对于工匠偃师进献给周穆王的“能倡”的表述,大概就代表了我国先民对于“机器人”的最早认知。可见,中国人对于机器人的探索和追求,自古就有且从未停止过。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数字经济规模的迅速壮大,我国的机器人产业也迎来了集中爆发期。尤其是“十三五”以来,随着国家对于AI技术应用创新、场景落地和商业化上的重视,作为AI主要载体的机器人,其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机器人产业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从市场前景来看,根据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的预测,至2022年底,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全球占比约33.9%,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产业发展前景整体向好。
在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主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明确指出,近几年来,核心零部件协作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赛道,正在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聚焦和社会资本关注的热点。
从融资市场来看,目前获得融资的企业,主要分布于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其中,逐际动力、镭神智能、天创机器人均完成了过亿元大额融资,总融资金额超5亿。
另据中国机器人网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8月-9月,机器人领域就发生42起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20亿元。况且,这项统计只计入了像高仙、蔚蓝这样主打机器人及相关应用业务的国内企业,而像AI四小龙、深兰科技这样主营业务较为多元的AI企业,还不计算在内。
可见,在市场牵引及政策引导作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投融资持续活跃,机器人领域初步形成了产业和资本联动发展的格局,产业规模正在快速扩大。
产业发展现窗口期,蓝海市场日趋明显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额构筑美好生活新图景,迫切需要新兴产业和技术的强力支撑。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在以AI、生物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不断加持下,机器人产业也正迎来技术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目前,国内机器人产品根据用途,大致分为工业(生产用)和服务(生活用)两大类。其中,工业机器人主要以新兴技术重要载体和现代产业关键装备的身份出现,主要起引领产业数字化、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赋能作用。这一类机器人由于应用场景比较特殊,所以与普通消费者关系不大。
而服务机器人则是以人类日常生活工具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助手的身份出现,这类机器人直接面对大众用户,主要为个人或家庭提供各类服务,为的是提升人们生活品质。
从产业规模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6万台,比2021年增长68%;服务机器人产量921.4万台,比上年增长47%。可见,从产量上来看,服务机器人占了绝大多数。
如按应用场景分类,服务机器人又大致可以分为商用和家用两大类。其中,商用机器人主要是以服务工具形式出现,应用场景以公共场所为主,如送餐机器人、客服机器人、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家用机器人则主要是以家用电器形式出现,应用场景集中在家中,有不少智能家电也可以称之为机器人。
若单就家用机器人而言,又可按照应用场景,大致分为功能型机器人和陪伴型AI机器人两种。目前,已经成功上市销售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机器人,大都属于功能型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都属于这一类。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市场,除去生产用机器人以外,产品主要集中在商用机器人和家用功能型机器人这两大领域,市场竞争也较激烈,而家用陪伴型AI机器人产品则比较稀缺,基本属于尚未大规模开发的蓝海市场,像前文所提深兰科技推出的轮腿式家用AI机器人,就属于这一类。
AI机器人现“井喷”,产品研发以“人”为本
2023年11月2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文件也是全球范围内,迄今为止,有关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最重磅政策。
不同于工业机器人的重“工”,人形机器人在功能设计和应用上更偏向“人”,不仅要具备执行机械任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自主感知、智能交互等AI能力。这意味着,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不只是形态的差别,更是技术路线的跃迁。
对此,达闼机器人创始人、CEO黄晓庆表示:“这是全球第一次由政府真正出台的,有整体规划、明确目标和切实办法,而且落地到了具体细节的,聚焦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
业界预计,在这一政策牵引下,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发展快车道,并最终将成长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后,又一片颠覆性的“超级蓝海”。
在时代洪流中,决定命运的,往往不是资源与能力,而是理念与方向。
近一两年来,全球各路玩家包括AI企业、科技公司等,已经纷纷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并推出相关产品。如2022年8、9两月,小米和特斯拉就分别发布了具备双足运动能力的机器人“铁大”(CyberOne)和AI DAY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今年初,挪威机器人企业1X Technologies推出一款拥有两臂、两眼和四轮底盘的机器人“EVE”,并计划于OpenAI合作,将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机器人功能的升级迭代;8月,智元机器人也发布了融入WorkGPT AI大模型,具备自主感知能力的双足机器人远征A1。
而最近的就是10月底,深兰科技正式发布的搭载硅基知识大模型的轮腿式家用AI机器人“兰宝”。据知情人士透露,“兰宝”不仅可以通过与用户互动而不断自我成长,进而形成自己的心智判断、逻辑思维以及习惯,同时在特定算法的加持下,还能在减速带、台阶、斜坡等各种复杂地形上像人一样的行走,并轻松完成相应动作,灵活性和机动性俱佳。
据悉,在今年8月16日举行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包括优必选、达闼、追觅、宇树等在内,有不少于 10 家机器人企业公开展出了他们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整个赛道正逐渐迎来井喷状态。
正如深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陈海波在发布“兰宝”时所说,未来是人机共存的时代,未来也属于用好人工智能的企业。“机器”是工具装备,注重的是规模化,强调的是精确,而“人”是人工智能,注重的是有思想,强调的是个性化,因此把机器人看成是“机器”还是“人”,不仅将决定机器人产品的开发路线,也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最终走向。
他还指出,AI企业一开始所瞄准的客户群体,其实也就决定了企业是把机器人看成“机器”,还是看成“人”,作为一家业务长期聚焦在B端和C端用户的企业,深兰此次所推出的AI机器人产品“兰宝”,从一开始就是被当成“人”来开发的,而成熟大模型技术的引入以及软硬协同的研发思路,不仅锚定了以“人”为本的机器人开发路线,同时也成为衡量一家企业机器人研发水平的重要标志。
而在今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不仅发布了星火认知大模型V3.0,更带来了大模型+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创始人刘庆峰表示,这款人形机器人基于去年发布的机器人超脑平台AIBOT,把认知智能、运动智能和具身智能的多模态感知能力相结合,让人形机器人具备了复杂地形行走、开放场景寻物、复杂任务拆解等一系列高阶能力。
下一步,他们还将以人形机器人为牵引,来推动‘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具身大模型,能够更好的助力机器人脑力升级。
的确,全球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而国内随着工信部正式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也将为整个AI机器人产业带来井喷发展的“东风”。一些具有深度学习、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的企业不断努力突破,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机器人大爆发也迎来“奇点时刻”。
当然,趋势一路向好,但挑战也同样空前巨大。目前AI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还存在一定局限,比如系统集成门槛高、算法开发困难、进化能力匮乏、硬件选型和适配困难、上下游生态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机器人生产力的释放。
同时,AI机器人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与处理,对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普及和应用也势必会涉及法律和伦理问题,对于全社会而言,能否完善相关法律和伦理准则,保障社会稳定和人类权益,将是一个很难回避的挑战。
但正视问题本身,其实就是找寻答案的最佳路径,我们还是要对中国AI机器人发展持乐观态度,毕竟芯片这么难的问题也能解决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