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豆瓣8.2分的《新闻女王》,能否重现TVB职场剧的辉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豆瓣8.2分的《新闻女王》,能否重现TVB职场剧的辉煌?

谁能拍好新闻行业?

文|毒眸

在内地观众快要淡忘TVB的时候,《新闻女王》突然登场。该剧在豆瓣开出7.9分,目前已涨至8.2。

剧中最先出圈的台词,是“人咬狗的世界不适合你,找个男人嫁了吧。”当马国明饰演的上司“梁景仁”对业务能力堪忧的职场新人毫不留情地说出这句话,观众知道,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作为TVB的老本行,抛开部分戏剧浓度过高的情节和全年无休的职场斗争,《新闻女王》对职业的刻画和对行业全景的勾勒,仍然是职场剧的正面范例。

在国产电影和国产剧中,媒体一直是经常出现的行业。但无论是以媒体环境,还是以“记者”“编辑”等职业作为角色身份,如今的媒体行业在影视作品中,早已经分化成了完全不同的几个方向:有唯流量论的,有随波逐流的,当然,也有坚守新闻理想的。

媒体行业的环境随着时代发生着巨变,《不止不休》里的调查记者显然需要以“二十年前”作为时代背景,而《热搜》已经在以自媒体为视角深度参与社会事件了——当然,现实的变化还是快过影视创作,现在的头部自媒体不再追求公众号文章阅读量10万加,更在意的是短视频百万赞。

行业在变化,呈现在荧幕中的形象自然也在变化,那么,当摄像机对准新闻行业,到底什么才是“真相”?

参与

《新闻女王》更新到目前,剧中中国香港最大的新闻电视台SNK就已经参与报道了公交车侧翻案、慈善基金会选举及财务造假案、绑架案、大厦起火案等好几起社会事件,联动了政界、消防、警务等多个领域。

新闻从业者的视角,代表的是公众视角,能够以第三方的身份加入到各种社会事件中。这不仅是新闻行业本身的价值,落到剧作层面同样有意义:这是一个能容纳和讲述各种故事的切口。

该剧的总监制钟澍佳在《新闻晨报》的采访中提到,“新闻行业的有趣之处,就是随时随地可以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然后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件。”

这也是新闻行业职场剧的厚度所在。1992年播出的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讲述了一家快要倒闭的杂志社如何“起死回生”。剧中,每个故事都取材于20世纪80年代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如保姆进城潮、电话入户、琼瑶热等等,体现了媒体行业在当时对社会事件极高的参与度。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很多影视作品即便不以媒体行业为背景,仍然会安排一个“记者”角色,作为“万金油”式的存在,用来推动事件的发展。今年年初的两部热播剧《三体》和《狂飙》里,都出现了记者的身影。

除了作为“工具人”的记者,作为“主角”的记者在呈现上更为复杂。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记者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作为“体制外”最具使命感和正义感的职业,他们代表着对真相的寻找,和对强权的反抗。

职业赋予了人物强标签,因此不需要更多笔墨赘述,就能立住一个角色。职业追求和个人价值观的选择,新闻真相和情感因素的冲突,这些在记者身上惯常出现的几种矛盾,都是戏剧张力的养分。

韩剧很早就参透了记者这个职业对主角的加成。在《匹诺曹》里,女主饰演的记者患有“匹诺曹症候群”,一说谎话就会打嗝,所以必须说真话,因此“毫无谎言地报道新闻的记者”成为了她能做的最佳工作。《当你沉睡时》《Healer》的女主角职业也都是记者。

但也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就算在某些类型的剧集中,记者只作为人物设定而存在,也不能忽视其需要遵守的工作规范。近期的一个反例,就是《以爱为营》里每天只醉心于容貌、借工作和霸道总裁谈恋爱的财经记者“郑书意”。

当然,这几乎已经是国产剧的通病,特别是在偶像剧的框架下,即便是再特殊的职业设定,最终也指向对感情线的服务。而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以这样的样貌“参与”到影视作品中,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变化

理解影视作品对新闻行业的呈现,离不开不同时代和社会环境下的媒体差异。

在《新闻女王》里,SNK是“万能”的,他们既能发现人行天桥的建造漏洞,也能调查清楚慈善基金会背后的权力纷争,甚至参与改变选举结果,还在警界、政界、商界都有眼线和人脉。

这些都更接近我们对于传统媒体的“浪漫想象”。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在央视一套正式播出,这是一档由央视新闻评论部推出的深度新闻报道栏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报道揭露社会上的各种问题。

《焦点访谈》秉持着节目开场白的原则:“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报道了诸如郊区占用耕地修建坟墓、违法铲苗种烟、矿难瞒报真相等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一度创造了35%的收视奇迹,还创造了“焦点访谈现象”:当时有报道戏称,中央电视台门前有两个队伍最长,一个是地方官员的说情队伍,一个是找中央电视台反映问题的老百姓队伍。

如今我们对于新闻行业或者记者的印象与期待,大多都是“焦点访谈式”的调查记者,比如电影《不止不休》里白客饰演的调查记者“韩东”,他生在纸媒的黄金年代,先是深入煤矿调查矿难真相,后又在调查乙肝代检的事件时深入到乙肝携带者群体中。在反腐题材剧集《突围》中,也刻画了一位为了获取国企贪腐线索被举报入狱的记者“秦小冲”。

互联网时代掀起的巨变,自然也波及到媒体行业。其中最重要的节点是2014年。那一年,传统广告市场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东方早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等报纸相继停刊。部分意识到潮水转向的媒体,鼓励旗下的记者建立公众号,不少后来的头部自媒体,都曾是传统媒体的知名记者。

这其中有两处影响到了如今影视作品的呈现。其一是传统媒体的没落,成为内容创作的重要时代背景。《熟年》里,郝蕾饰演的“张春梅”是杂志社的副主编,与她竞争主编职位并最终成功的“吕帆”,代表的则是新时代的选择:主张运营电子刊,强调杂志内容的流量和广告收益。在离职时,“张春梅”自嘲自己是“被时代淘汰了的编辑”。

现在的观众对于国产剧的时代背景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在创作时不能忽视媒体环境的现实变化。在《以爱为营》里,“郑书意”一笔奖金有10万多人民币,评论一针见血地说:“纸媒没落没有通知你们吗?”

另一个变化则是自媒体的入场。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媒体逐渐参与了到社会公共热点事件的讨论与传播中。

而比起大家都熟悉的传统媒体,自媒体早已经演变成了五花八门的模样,甚至有很多人将自媒体与营销号混为一谈:虽然在追逐热点的速度上,二者的确不分伯仲,但即便不是持证媒体,仍然有部分自媒体如今依然按照新闻规范工作。

不过,这些变化对于刻画媒体行业的影视作品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过去记者是自带滤镜和光环的职业,正义感是天然的,使命感和新闻理想也不需要赘述。但放在如今的环境下,获取新闻的渠道变多了,媒体也处在“祛魅”的过程中,观众很难理解所谓的“职业理想”,就需要更扎实的内容作支撑。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职场剧“三板斧”还是医生、警察和律师,而曾经有过《编辑部的故事》这样经典作品的新闻行业,已经不在职场剧的射程范围内。

去年播出的职场剧《盛装》,讲的是时尚媒体的故事,主角的从业理想是“抵达美,捍卫美”,剧作基础还算扎实,但从5.7的豆瓣评分来看,好像大部分人都难以共情时尚媒体的理想主义,哪怕后者的确经历了纸媒没落的转型阵痛期。

“真相”

近几年,国产剧惯用的桥段,是安排一大堆举着话筒的记者将主角团团围住,用尖锐的问题代替观众发问:问《欢乐颂》里的“安迪”如何回应员工因加班导致昏迷,问《开端》里的“锅姨”会不会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呈现新闻记者们的关注和提问,似乎是创作者们能想到的,唯一能体现某个社会事件引发公共讨论的方式。

基于此,这些记者呈现的形象大多是负面的,甚至是有些失真的。一方面,大部分创作者不会为“工具人”安排职场调研,试图弄清楚真实的记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正常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这种形象的呈现,也与社会对这一职业的刻板印象形成了互文。

如果说对记者的负面呈现,尚在尊重新闻操守的范围内,那么自媒体如今则背负更多“罪名”。在《保你平安》里,宋茜饰演的“韩露”被造“黄谣”,一系列舆论只发生在贴吧、短视频和自媒体中。

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逐渐在荧幕上呈现泾渭分明的形态:前者还停留在“黄金年代”,而后者已经被统一打上了负面标签。当大鹏饰演的主角伪装成记者到福利院里询问事项时,福利院的阿姨问:“你刚刚说你是哪个媒体的记者?”主角愣了一下,回了一句:“自媒体。”阿姨有些迟疑地问:“自媒体,也是媒体哈?”

《平凡之路》的男主角郭麒麟饰演的“潘岩”,也被自媒体造了谣,本来是在地铁上见义勇为,但却被偷拍者的母亲诬陷为“打人”,在网上一众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遭遇了网络暴力。

所以,如今新闻从业者的真实样貌,到底是揭露新闻事实的正义者,煽动情绪的传声筒,还是搅动舆论、只追流量的“反派角色”?

当我们站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中,讨论这个行业在荧幕上的呈现时,或许应该站在中间地带去思考。

“纸媒的黄金时代”的确已经过去。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发布的《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显示,国内调查记者从业人数减少幅度比2011年高达57.5%,只有175名。六年过去后,这个数字只会更少。

但另一方面,新闻行业的现状,也离不开社会思潮、互联网生态等更大的外部环境的变迁。抢占用户注意力的产品越来越多,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多样,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现场的参与者和传播者,真假消息混杂,当一个社会热点出现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变成“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不得不提的一个现实变量是商业化的因素。这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以外的、新闻行业的另一种真实:追逐真相当然是重要的,但一切工作都不能在真空下进行。

《新闻女王》里的SNK已经是中国香港最大的电视台,但仍然有收视率和收入上的压力,每个涉及到投资方的报道都得慎之又慎,在新闻真相与商业化之间不断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

不是只有传统媒体有这样的挣扎。今日上映的电影《热搜》里,周冬雨饰演的“陈妙”是自媒体创始人,为了流量和投资报道失实新闻,导致受害者被网暴后自杀,在得知事件真相后,“陈妙”选择放弃公众号的商业收益,辞职出走,曝光案件真相。

而不避讳呈现新闻行业中那些“不够理想主义”的侧面,也是一种进步。

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实习生“李大芝”怀抱一腔热血踏入电视台的大门,说自己做新闻编辑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世界的全貌”,而贾静雯饰演的新闻部总编“宋乔安”坐在办公椅上,看着她问:“敢不敢踏进现实世界?”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选择呈现新闻理想,或是选择呈现行业乱象,都是一种真实,但都并非现实世界。

《不止不休》的导演王晶在知乎回答“如何评价电影《不止不休》”时说,“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这一代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我被这份20世纪初的,那个所谓野心时代的青年群体性的理想主义感召,我希望它不被忘记,希望它不被曲解,希望它可以跨越年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TVB电视广播

  • 电视广播:预计在2024年全年实现显著正数EBITDA
  • “失意”名导,在短视频平台“重启人生”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豆瓣8.2分的《新闻女王》,能否重现TVB职场剧的辉煌?

谁能拍好新闻行业?

文|毒眸

在内地观众快要淡忘TVB的时候,《新闻女王》突然登场。该剧在豆瓣开出7.9分,目前已涨至8.2。

剧中最先出圈的台词,是“人咬狗的世界不适合你,找个男人嫁了吧。”当马国明饰演的上司“梁景仁”对业务能力堪忧的职场新人毫不留情地说出这句话,观众知道,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作为TVB的老本行,抛开部分戏剧浓度过高的情节和全年无休的职场斗争,《新闻女王》对职业的刻画和对行业全景的勾勒,仍然是职场剧的正面范例。

在国产电影和国产剧中,媒体一直是经常出现的行业。但无论是以媒体环境,还是以“记者”“编辑”等职业作为角色身份,如今的媒体行业在影视作品中,早已经分化成了完全不同的几个方向:有唯流量论的,有随波逐流的,当然,也有坚守新闻理想的。

媒体行业的环境随着时代发生着巨变,《不止不休》里的调查记者显然需要以“二十年前”作为时代背景,而《热搜》已经在以自媒体为视角深度参与社会事件了——当然,现实的变化还是快过影视创作,现在的头部自媒体不再追求公众号文章阅读量10万加,更在意的是短视频百万赞。

行业在变化,呈现在荧幕中的形象自然也在变化,那么,当摄像机对准新闻行业,到底什么才是“真相”?

参与

《新闻女王》更新到目前,剧中中国香港最大的新闻电视台SNK就已经参与报道了公交车侧翻案、慈善基金会选举及财务造假案、绑架案、大厦起火案等好几起社会事件,联动了政界、消防、警务等多个领域。

新闻从业者的视角,代表的是公众视角,能够以第三方的身份加入到各种社会事件中。这不仅是新闻行业本身的价值,落到剧作层面同样有意义:这是一个能容纳和讲述各种故事的切口。

该剧的总监制钟澍佳在《新闻晨报》的采访中提到,“新闻行业的有趣之处,就是随时随地可以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然后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件。”

这也是新闻行业职场剧的厚度所在。1992年播出的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讲述了一家快要倒闭的杂志社如何“起死回生”。剧中,每个故事都取材于20世纪80年代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如保姆进城潮、电话入户、琼瑶热等等,体现了媒体行业在当时对社会事件极高的参与度。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很多影视作品即便不以媒体行业为背景,仍然会安排一个“记者”角色,作为“万金油”式的存在,用来推动事件的发展。今年年初的两部热播剧《三体》和《狂飙》里,都出现了记者的身影。

除了作为“工具人”的记者,作为“主角”的记者在呈现上更为复杂。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记者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作为“体制外”最具使命感和正义感的职业,他们代表着对真相的寻找,和对强权的反抗。

职业赋予了人物强标签,因此不需要更多笔墨赘述,就能立住一个角色。职业追求和个人价值观的选择,新闻真相和情感因素的冲突,这些在记者身上惯常出现的几种矛盾,都是戏剧张力的养分。

韩剧很早就参透了记者这个职业对主角的加成。在《匹诺曹》里,女主饰演的记者患有“匹诺曹症候群”,一说谎话就会打嗝,所以必须说真话,因此“毫无谎言地报道新闻的记者”成为了她能做的最佳工作。《当你沉睡时》《Healer》的女主角职业也都是记者。

但也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就算在某些类型的剧集中,记者只作为人物设定而存在,也不能忽视其需要遵守的工作规范。近期的一个反例,就是《以爱为营》里每天只醉心于容貌、借工作和霸道总裁谈恋爱的财经记者“郑书意”。

当然,这几乎已经是国产剧的通病,特别是在偶像剧的框架下,即便是再特殊的职业设定,最终也指向对感情线的服务。而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以这样的样貌“参与”到影视作品中,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变化

理解影视作品对新闻行业的呈现,离不开不同时代和社会环境下的媒体差异。

在《新闻女王》里,SNK是“万能”的,他们既能发现人行天桥的建造漏洞,也能调查清楚慈善基金会背后的权力纷争,甚至参与改变选举结果,还在警界、政界、商界都有眼线和人脉。

这些都更接近我们对于传统媒体的“浪漫想象”。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在央视一套正式播出,这是一档由央视新闻评论部推出的深度新闻报道栏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报道揭露社会上的各种问题。

《焦点访谈》秉持着节目开场白的原则:“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报道了诸如郊区占用耕地修建坟墓、违法铲苗种烟、矿难瞒报真相等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一度创造了35%的收视奇迹,还创造了“焦点访谈现象”:当时有报道戏称,中央电视台门前有两个队伍最长,一个是地方官员的说情队伍,一个是找中央电视台反映问题的老百姓队伍。

如今我们对于新闻行业或者记者的印象与期待,大多都是“焦点访谈式”的调查记者,比如电影《不止不休》里白客饰演的调查记者“韩东”,他生在纸媒的黄金年代,先是深入煤矿调查矿难真相,后又在调查乙肝代检的事件时深入到乙肝携带者群体中。在反腐题材剧集《突围》中,也刻画了一位为了获取国企贪腐线索被举报入狱的记者“秦小冲”。

互联网时代掀起的巨变,自然也波及到媒体行业。其中最重要的节点是2014年。那一年,传统广告市场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东方早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等报纸相继停刊。部分意识到潮水转向的媒体,鼓励旗下的记者建立公众号,不少后来的头部自媒体,都曾是传统媒体的知名记者。

这其中有两处影响到了如今影视作品的呈现。其一是传统媒体的没落,成为内容创作的重要时代背景。《熟年》里,郝蕾饰演的“张春梅”是杂志社的副主编,与她竞争主编职位并最终成功的“吕帆”,代表的则是新时代的选择:主张运营电子刊,强调杂志内容的流量和广告收益。在离职时,“张春梅”自嘲自己是“被时代淘汰了的编辑”。

现在的观众对于国产剧的时代背景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在创作时不能忽视媒体环境的现实变化。在《以爱为营》里,“郑书意”一笔奖金有10万多人民币,评论一针见血地说:“纸媒没落没有通知你们吗?”

另一个变化则是自媒体的入场。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媒体逐渐参与了到社会公共热点事件的讨论与传播中。

而比起大家都熟悉的传统媒体,自媒体早已经演变成了五花八门的模样,甚至有很多人将自媒体与营销号混为一谈:虽然在追逐热点的速度上,二者的确不分伯仲,但即便不是持证媒体,仍然有部分自媒体如今依然按照新闻规范工作。

不过,这些变化对于刻画媒体行业的影视作品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过去记者是自带滤镜和光环的职业,正义感是天然的,使命感和新闻理想也不需要赘述。但放在如今的环境下,获取新闻的渠道变多了,媒体也处在“祛魅”的过程中,观众很难理解所谓的“职业理想”,就需要更扎实的内容作支撑。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职场剧“三板斧”还是医生、警察和律师,而曾经有过《编辑部的故事》这样经典作品的新闻行业,已经不在职场剧的射程范围内。

去年播出的职场剧《盛装》,讲的是时尚媒体的故事,主角的从业理想是“抵达美,捍卫美”,剧作基础还算扎实,但从5.7的豆瓣评分来看,好像大部分人都难以共情时尚媒体的理想主义,哪怕后者的确经历了纸媒没落的转型阵痛期。

“真相”

近几年,国产剧惯用的桥段,是安排一大堆举着话筒的记者将主角团团围住,用尖锐的问题代替观众发问:问《欢乐颂》里的“安迪”如何回应员工因加班导致昏迷,问《开端》里的“锅姨”会不会让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呈现新闻记者们的关注和提问,似乎是创作者们能想到的,唯一能体现某个社会事件引发公共讨论的方式。

基于此,这些记者呈现的形象大多是负面的,甚至是有些失真的。一方面,大部分创作者不会为“工具人”安排职场调研,试图弄清楚真实的记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正常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这种形象的呈现,也与社会对这一职业的刻板印象形成了互文。

如果说对记者的负面呈现,尚在尊重新闻操守的范围内,那么自媒体如今则背负更多“罪名”。在《保你平安》里,宋茜饰演的“韩露”被造“黄谣”,一系列舆论只发生在贴吧、短视频和自媒体中。

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逐渐在荧幕上呈现泾渭分明的形态:前者还停留在“黄金年代”,而后者已经被统一打上了负面标签。当大鹏饰演的主角伪装成记者到福利院里询问事项时,福利院的阿姨问:“你刚刚说你是哪个媒体的记者?”主角愣了一下,回了一句:“自媒体。”阿姨有些迟疑地问:“自媒体,也是媒体哈?”

《平凡之路》的男主角郭麒麟饰演的“潘岩”,也被自媒体造了谣,本来是在地铁上见义勇为,但却被偷拍者的母亲诬陷为“打人”,在网上一众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遭遇了网络暴力。

所以,如今新闻从业者的真实样貌,到底是揭露新闻事实的正义者,煽动情绪的传声筒,还是搅动舆论、只追流量的“反派角色”?

当我们站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中,讨论这个行业在荧幕上的呈现时,或许应该站在中间地带去思考。

“纸媒的黄金时代”的确已经过去。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发布的《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显示,国内调查记者从业人数减少幅度比2011年高达57.5%,只有175名。六年过去后,这个数字只会更少。

但另一方面,新闻行业的现状,也离不开社会思潮、互联网生态等更大的外部环境的变迁。抢占用户注意力的产品越来越多,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多样,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现场的参与者和传播者,真假消息混杂,当一个社会热点出现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变成“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不得不提的一个现实变量是商业化的因素。这是在承担社会责任以外的、新闻行业的另一种真实:追逐真相当然是重要的,但一切工作都不能在真空下进行。

《新闻女王》里的SNK已经是中国香港最大的电视台,但仍然有收视率和收入上的压力,每个涉及到投资方的报道都得慎之又慎,在新闻真相与商业化之间不断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

不是只有传统媒体有这样的挣扎。今日上映的电影《热搜》里,周冬雨饰演的“陈妙”是自媒体创始人,为了流量和投资报道失实新闻,导致受害者被网暴后自杀,在得知事件真相后,“陈妙”选择放弃公众号的商业收益,辞职出走,曝光案件真相。

而不避讳呈现新闻行业中那些“不够理想主义”的侧面,也是一种进步。

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实习生“李大芝”怀抱一腔热血踏入电视台的大门,说自己做新闻编辑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世界的全貌”,而贾静雯饰演的新闻部总编“宋乔安”坐在办公椅上,看着她问:“敢不敢踏进现实世界?”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选择呈现新闻理想,或是选择呈现行业乱象,都是一种真实,但都并非现实世界。

《不止不休》的导演王晶在知乎回答“如何评价电影《不止不休》”时说,“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这一代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我被这份20世纪初的,那个所谓野心时代的青年群体性的理想主义感召,我希望它不被忘记,希望它不被曲解,希望它可以跨越年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