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特别策划 | 你以为真相就是真相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别策划 | 你以为真相就是真相吗?

真相的缺失,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真实性。

编辑|summer

你以为你在独立思考吗?

你以为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

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就是你以为的么?

谣言、误传、10万+、阴谋论、带节奏、病毒营销……如今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以情绪煽动取代事实分析的后真相时代。

事实上,早在2016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时,“后真相”就成为了全民讨论的热点,并被《牛津大辞典》选为年度词汇。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

当时间的指针进入2023年,《韦氏词典》将“真实性”选为今年的年度词汇,这一词语恰恰与几年前的“后真相”彼此呼应。

过去一年,随着AI技术的升级及全面普及,公众对清晰性的追求导致“真实”一词搜索量激增,因为区分事实与虚构难度也逐渐升级。在科技推动之下,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ChatGPT、人工智能应用Pika、文心一言、腾讯混元等等大模型的推出,让真相、真实与虚拟、科幻的边界越来越难以区分。

而智能算法的普及,则不断强化引领着大众原有的立场,甚至原有的新闻媒体机构的公信力不断下降。权威层面的缺失,让人们对于“真相”的判定标准也随之改变。

人们对何为真实的判断开始变得模糊,甚至在信息茧房中迷失自我?面对技术变革的冲击,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基于此,TOPHER特推出本期特别策划,希望人们能在《后真相时代》找到自洽的方法。

PART 1 人们为何重视真相?

在这个假新闻和另类事实大行其道的时代,公众重视对真相的关注,并且强烈要求政客、商业领袖、社会活动家和其他职业沟通者为个人言论的真实性负责。因为,人们重视真相,愿意为之抗争。

由为世界顶尖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说故事大师赫克托 麦克唐纳所撰写的《后真相时代》一书,则用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

他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误导者的惯用伎俩,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上当受骗有时在所难免。唯有洞悉真相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甚至通过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达成目标。

本书谈论的是真相而不是谎言,尽管其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如何像使用谎言一样使用真相。作者认为,导致沟通者说谎的本能、压力和动机也会驱使他们以极具误导性的方式使用真相。通过展示他们的做法,作者希望鼓励更多人发现和指出具有误导性的真相。

例如,可以通过更具建设性的方式使用不同形式的真相,起到团结、鼓励和转变的作用。因为合适的真相可以团结一家公司,鼓舞一支军队,加速新技术的发展,为政党召集支持者,激发整个组织的活力、创造性和热情。

本书是为所有愿意真诚沟通但也知道真相需要选择的人写的。它是为所有厌倦了被政客、营销人员和公关人员用符合真相定义的言巧语牵着鼻子走的人写的。

哪些真相能够最有效地说明你的观点?哪些真相可以鼓励你的组织?哪些真相最符合道德?哪些真相可以被用来说服我们采取违背个人利益的行动?我们如何挑战具有误导性的真相?《后真相时代》应该可以帮助你回答这些问题。

最后,作者指出,真相是个多面体,别有用心者只描绘其中的一面,因而我们必须擦亮双眼,看清真相如何被别有用心者挑选、加工和塑造。

图片来源: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荐书:《后真相时代》

作者: [英] 赫克托·麦克唐纳

译者: 刘清山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我们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

PART 2 人们如何审视真相?

登陆一个网站,打开一个APP,我们享受其中的优质内容,并沉浸其中,然而,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并非它原本的面貌。这是因为其背后隐秘且庞大的内容过滤机制,已经事先为用户扫除了无数劣质、不良的内容。但是,你们知道吗?这套商业过滤机制的操控者,以及具体实施筛查工作的执行者,仍然是活生生的人。

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互联网上的内容日益混乱驳杂,商业性内容审核已成为一项广泛存在、极为必要的工作。基于此,数以百万计的审核员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评估社交平台用户上传的信息,筛选和移除色情、暴力、仇恨言论等不良内容。然而,出于各种原因,这个行业长期游离于社会关注之外,从事相关工作的审核员群体也不被大众所知。

在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商业性内容过滤机制为何仍然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从事这项工作的普通员工,他们每天如何开展工作,面对的是什么,又遭遇了什么?他们的经济权益、身心健康是否得到了保护?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社交媒体经济乃至互联网的文化和政策,又有哪些敏锐的理解和洞察?

在由撰写的莎拉·罗伯茨《幕后之人》一书中,作者历经2010—2018年长达八年时间的调查,基于对从硅谷到菲律宾、专业审核公司和主要社交媒体的一线员工的采访,对商业性内容审核这一行业进行了充分的社会研究。

本书对这个不被人所知的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考察了互联网商业性内容审核工作的不同类型,包含短期合同工、专业公司、外包、零工等,揭示了审核员们的社会待遇、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职业发展等,并针对内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政策争议、犯罪制止、社会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除了突破了互联网公司保密协议、地域限制等重重阻碍,采访到商业性内容审核员之外,莎拉·罗伯还与学者、律师、记者等在内的更大群体进行沟通,使得内容更加详尽。

本书对于互联网内容审核员这一“幕后之人”群体的揭示性调查,不仅对商业互联网的现实做出了独到的描述,还提供了对数字时代全球化劳动力未来的洞察。作者从同情和共情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了内容审核员在全球数字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罗伯茨巧妙地戳破了社交媒体上内容自由流动的神话,并且引起了对数字劳动者工作的批判性关注。

无论你之前如何看待互联网的运作方式,现在都要准备好重新审视它的一切。所有使用、信任互联网客观性的人,都须阅读该书。我们相信,这本书将会令人们对现代互联网的思考更为清晰。

图片来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荐书:《幕后之人》

作者: [美]莎拉·罗伯茨(Sarah T. Roberts)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万有引力

副标题: 社交媒体时代的内容审核

译者: 罗文

PART 3 人们如何理解真相?

人们交谈着,却无法互相理解;表达着,却越发感到孤独。或许这正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通病,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活在一个旁观的世界中,然而当某些公共事件发生时,又以“真理战士”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前。

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资讯迅速传播让人们对社会事件的翻转习以为常,“阴谋论”更是参与其中煽风点火,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人们统统都是在宣泄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肆意泛滥的网络言论。

《消失的塞布丽娜》一书,则为人们重现了这种社会困境。本书主人公塞布丽娜失踪后,周围人的生活随之发生了剧变,她的男友特迪变得精神恍惚、一蹶不振,她的妹妹桑德拉则在浑浑噩噩的等待中几欲抓狂。与此同时,一名美国空军士兵也因此而陷入了猜忌与阴谋组成的谜团……

正当事件陷入迷局之时,一盒寄给报社的神秘录像带引发轩然大波。透过录像画面,人们窥见了一场真正的灾难:那些不知姓甚名谁的网友,躲藏在镜头背后的记者,使用化名的电台主播……他们反客为主成为了“塞布丽娜失踪案”中的主角,甚至不惜采取谩骂、侮辱、恐吓的方式,叫嚣着要得到所谓的“真相”。

但是,这一切只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这场灾难的价值,而非真正关心塞布丽娜的下落以及她的家人的感受。此时,“真相”已然不再重要,“人性”只能沦为这场怪诞表演中的装饰品。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猖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消失的塞布丽娜》深度剖析了当代人时刻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发生在塞布丽娜身上的种种,本书作者尼克·德纳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进行了一场冷静的旁观,探讨一个我们非常熟悉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的确,人们真的关心真相吗?《消失的塞布丽娜》中那些所谓的“生活法官”又是不是真的怀揣同情呢?面对当下这个世界,当与事件不符的另一种真实发生时,我们又该如何判断真伪呢?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那群自认为认清真相的人们开始捍卫内心的所谓正义,发送邮件并向事件的相关人员提出死亡威胁,他们用言语化成利剑伤害着无数无辜的人员,而非寻求背后的真相。

实际上,作者通过本书为我们警醒,类似塞布丽娜的故事在未来会发生的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或许拥护的不是真正的正义,而是内心已经固化的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消失的塞布丽娜》以图像小说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通过那些沉静、极简、阴郁的画面,以严肃的态度探讨互联网时代的道德状况,为读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图片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荐书:《消失的塞布丽娜》

作者:[美] 尼克·德纳索

译者:李溪月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PART 4 技术如何改变真相?

1964年,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指出:“电子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在其与古腾堡技术的碰撞中,我们变得麻木,又聋又瞎又哑。”

的确,数字化信息交流的提升让我们变得愈加麻木和疲惫,这种状态被称之为「信息疲劳综合征(IFS,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也是由过量信息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通常IFS患者会抱怨分析能力不断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普遍焦虑,或者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1996年,英国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对此病做出定义。起初,IFS患者主要为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IFS波及,原因在于,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着快速增加的大量信息。

现在的人类虽然摆脱了工业时代奴役、剥削的机器,但数码设备同样带来了一种新的强制,一种新的奴隶制。基于可移动性,它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一个工位,把每一段时间都变成工作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剥削甚至更为高效。

另外,智能手机在给与更多自由的同时,从中也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强迫,即交流的强迫,而社交媒体大大强化了这种强迫。

那么,数字技术的背后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交流形式的变化让情感更加枯竭还是丰富?网络媒体时代带来新的伦理困境又有哪些?以上问题在韩炳哲撰写的《在群中》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指出,我们如今正迈向数字精神政治的新时代,监视社会拥有进入集体潜意识的通道,以此干涉大众未来的社会行为,并且由此发展出极权主义特征。

与此同时,数字媒体在主观判断之外,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感知、情感、思维、生活,然而,我们却无法对结果做出全面判断,这种盲目,以及与之相伴的麻木共同构成了当下的思维危机。

通过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韩炳哲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推进了大众社会考察的很多关键范畴、重新连接了哲学与经验,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了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或许看完本书你会明白,大数据时代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以此来指导生活。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

荐书:《在群中》

作者:[德] 韩炳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见识城邦

副标题: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PART 5 真相是否为幻象?

“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造星运动、观光景点、文学改编、门面组织、品牌广告……我们以为的真实世界,其实皆是人为捏造的“幻象”。幻象充斥我们的体验,技术进步令其愈发多彩、愈发有说服力、愈发“真实”,最终围剿现实。

由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撰写的最具突破性的作品《幻象》一书,则敏锐地描述了大众文化转型的方方面面:新闻业不再忠实报道,转而炒作热点;媒体迎合公众,量产朝生暮死的娱乐明星;观光景点专为游客定制,却又显得千篇一律;营销广告亦真亦假,铺天盖地;文学改编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作者全面观察美国新闻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系统回顾了公共意识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的过程,准确剖析了大众媒体兴起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内容涉及新闻、选举、旅行、出版、电影、广告等多个领域,深度剖析我们为何沉溺幻象无法自拔。

本书为20世纪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一经出版即在学界和社会引发热议,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多部经典著作。

即便在出版半个世纪后,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如此成功地塑造大众媒体时代美国文化转型的观念,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如此清晰地勾勒出美国人的意识如何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

作者将在本书中,带你戳穿失真滤镜,走出自欺困境,助你在海量信息中辨认出真相,清醒生活。

图片来源:新经典文化

荐书:《幻象》

作者: [美] 丹尼尔·布尔斯廷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The image

译者: 符夏怡

真相的缺失,

新闻机构权威性的弱化,

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真实性,

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应当拥有比过去更高的信息素养。

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掌握分辨各种不实信息、谣言和恶意的方法,

并利用技术,积极应对变革。

尽管前路漫漫,

但是寻找真实,相信真实,判断真实

对于生存在数字时代的我们来说,

至关重要。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别策划 | 你以为真相就是真相吗?

真相的缺失,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真实性。

编辑|summer

你以为你在独立思考吗?

你以为的真相就真的是真相吗?

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就是你以为的么?

谣言、误传、10万+、阴谋论、带节奏、病毒营销……如今的我们已经进入了以情绪煽动取代事实分析的后真相时代。

事实上,早在2016年英国公投脱离欧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时,“后真相”就成为了全民讨论的热点,并被《牛津大辞典》选为年度词汇。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从投票选举到众筹诈骗,再到病毒营销,无论是在政治、传媒,还是商业领域,后真相的案例俯拾即是。

当时间的指针进入2023年,《韦氏词典》将“真实性”选为今年的年度词汇,这一词语恰恰与几年前的“后真相”彼此呼应。

过去一年,随着AI技术的升级及全面普及,公众对清晰性的追求导致“真实”一词搜索量激增,因为区分事实与虚构难度也逐渐升级。在科技推动之下,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ChatGPT、人工智能应用Pika、文心一言、腾讯混元等等大模型的推出,让真相、真实与虚拟、科幻的边界越来越难以区分。

而智能算法的普及,则不断强化引领着大众原有的立场,甚至原有的新闻媒体机构的公信力不断下降。权威层面的缺失,让人们对于“真相”的判定标准也随之改变。

人们对何为真实的判断开始变得模糊,甚至在信息茧房中迷失自我?面对技术变革的冲击,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基于此,TOPHER特推出本期特别策划,希望人们能在《后真相时代》找到自洽的方法。

PART 1 人们为何重视真相?

在这个假新闻和另类事实大行其道的时代,公众重视对真相的关注,并且强烈要求政客、商业领袖、社会活动家和其他职业沟通者为个人言论的真实性负责。因为,人们重视真相,愿意为之抗争。

由为世界顶尖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说故事大师赫克托 麦克唐纳所撰写的《后真相时代》一书,则用生动的故事向我们展示出真相是如何被信息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的。

他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误导者的惯用伎俩,同时告诉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作为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消费者,上当受骗有时在所难免。唯有洞悉真相的运作模式,我们才能更有智慧地处理信息,甚至通过改善真相的讲述方式达成目标。

本书谈论的是真相而不是谎言,尽管其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如何像使用谎言一样使用真相。作者认为,导致沟通者说谎的本能、压力和动机也会驱使他们以极具误导性的方式使用真相。通过展示他们的做法,作者希望鼓励更多人发现和指出具有误导性的真相。

例如,可以通过更具建设性的方式使用不同形式的真相,起到团结、鼓励和转变的作用。因为合适的真相可以团结一家公司,鼓舞一支军队,加速新技术的发展,为政党召集支持者,激发整个组织的活力、创造性和热情。

本书是为所有愿意真诚沟通但也知道真相需要选择的人写的。它是为所有厌倦了被政客、营销人员和公关人员用符合真相定义的言巧语牵着鼻子走的人写的。

哪些真相能够最有效地说明你的观点?哪些真相可以鼓励你的组织?哪些真相最符合道德?哪些真相可以被用来说服我们采取违背个人利益的行动?我们如何挑战具有误导性的真相?《后真相时代》应该可以帮助你回答这些问题。

最后,作者指出,真相是个多面体,别有用心者只描绘其中的一面,因而我们必须擦亮双眼,看清真相如何被别有用心者挑选、加工和塑造。

图片来源: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荐书:《后真相时代》

作者: [英] 赫克托·麦克唐纳

译者: 刘清山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我们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

PART 2 人们如何审视真相?

登陆一个网站,打开一个APP,我们享受其中的优质内容,并沉浸其中,然而,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并非它原本的面貌。这是因为其背后隐秘且庞大的内容过滤机制,已经事先为用户扫除了无数劣质、不良的内容。但是,你们知道吗?这套商业过滤机制的操控者,以及具体实施筛查工作的执行者,仍然是活生生的人。

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互联网上的内容日益混乱驳杂,商业性内容审核已成为一项广泛存在、极为必要的工作。基于此,数以百万计的审核员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他们评估社交平台用户上传的信息,筛选和移除色情、暴力、仇恨言论等不良内容。然而,出于各种原因,这个行业长期游离于社会关注之外,从事相关工作的审核员群体也不被大众所知。

在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商业性内容过滤机制为何仍然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从事这项工作的普通员工,他们每天如何开展工作,面对的是什么,又遭遇了什么?他们的经济权益、身心健康是否得到了保护?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社交媒体经济乃至互联网的文化和政策,又有哪些敏锐的理解和洞察?

在由撰写的莎拉·罗伯茨《幕后之人》一书中,作者历经2010—2018年长达八年时间的调查,基于对从硅谷到菲律宾、专业审核公司和主要社交媒体的一线员工的采访,对商业性内容审核这一行业进行了充分的社会研究。

本书对这个不被人所知的行业进行了全面分析,考察了互联网商业性内容审核工作的不同类型,包含短期合同工、专业公司、外包、零工等,揭示了审核员们的社会待遇、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职业发展等,并针对内容审核过程中出现的政策争议、犯罪制止、社会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除了突破了互联网公司保密协议、地域限制等重重阻碍,采访到商业性内容审核员之外,莎拉·罗伯还与学者、律师、记者等在内的更大群体进行沟通,使得内容更加详尽。

本书对于互联网内容审核员这一“幕后之人”群体的揭示性调查,不仅对商业互联网的现实做出了独到的描述,还提供了对数字时代全球化劳动力未来的洞察。作者从同情和共情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了内容审核员在全球数字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罗伯茨巧妙地戳破了社交媒体上内容自由流动的神话,并且引起了对数字劳动者工作的批判性关注。

无论你之前如何看待互联网的运作方式,现在都要准备好重新审视它的一切。所有使用、信任互联网客观性的人,都须阅读该书。我们相信,这本书将会令人们对现代互联网的思考更为清晰。

图片来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荐书:《幕后之人》

作者: [美]莎拉·罗伯茨(Sarah T. Roberts)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万有引力

副标题: 社交媒体时代的内容审核

译者: 罗文

PART 3 人们如何理解真相?

人们交谈着,却无法互相理解;表达着,却越发感到孤独。或许这正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通病,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活在一个旁观的世界中,然而当某些公共事件发生时,又以“真理战士”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前。

尤其是在“后真相”时代,资讯迅速传播让人们对社会事件的翻转习以为常,“阴谋论”更是参与其中煽风点火,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人们统统都是在宣泄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肆意泛滥的网络言论。

《消失的塞布丽娜》一书,则为人们重现了这种社会困境。本书主人公塞布丽娜失踪后,周围人的生活随之发生了剧变,她的男友特迪变得精神恍惚、一蹶不振,她的妹妹桑德拉则在浑浑噩噩的等待中几欲抓狂。与此同时,一名美国空军士兵也因此而陷入了猜忌与阴谋组成的谜团……

正当事件陷入迷局之时,一盒寄给报社的神秘录像带引发轩然大波。透过录像画面,人们窥见了一场真正的灾难:那些不知姓甚名谁的网友,躲藏在镜头背后的记者,使用化名的电台主播……他们反客为主成为了“塞布丽娜失踪案”中的主角,甚至不惜采取谩骂、侮辱、恐吓的方式,叫嚣着要得到所谓的“真相”。

但是,这一切只是为了最大化地利用这场灾难的价值,而非真正关心塞布丽娜的下落以及她的家人的感受。此时,“真相”已然不再重要,“人性”只能沦为这场怪诞表演中的装饰品。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猖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消失的塞布丽娜》深度剖析了当代人时刻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发生在塞布丽娜身上的种种,本书作者尼克·德纳索对我们生活的世界进行了一场冷静的旁观,探讨一个我们非常熟悉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的确,人们真的关心真相吗?《消失的塞布丽娜》中那些所谓的“生活法官”又是不是真的怀揣同情呢?面对当下这个世界,当与事件不符的另一种真实发生时,我们又该如何判断真伪呢?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那群自认为认清真相的人们开始捍卫内心的所谓正义,发送邮件并向事件的相关人员提出死亡威胁,他们用言语化成利剑伤害着无数无辜的人员,而非寻求背后的真相。

实际上,作者通过本书为我们警醒,类似塞布丽娜的故事在未来会发生的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或许拥护的不是真正的正义,而是内心已经固化的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消失的塞布丽娜》以图像小说的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通过那些沉静、极简、阴郁的画面,以严肃的态度探讨互联网时代的道德状况,为读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图片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荐书:《消失的塞布丽娜》

作者:[美] 尼克·德纳索

译者:李溪月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PART 4 技术如何改变真相?

1964年,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指出:“电子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在其与古腾堡技术的碰撞中,我们变得麻木,又聋又瞎又哑。”

的确,数字化信息交流的提升让我们变得愈加麻木和疲惫,这种状态被称之为「信息疲劳综合征(IFS,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也是由过量信息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通常IFS患者会抱怨分析能力不断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普遍焦虑,或者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1996年,英国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对此病做出定义。起初,IFS患者主要为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IFS波及,原因在于,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着快速增加的大量信息。

现在的人类虽然摆脱了工业时代奴役、剥削的机器,但数码设备同样带来了一种新的强制,一种新的奴隶制。基于可移动性,它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一个工位,把每一段时间都变成工作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剥削甚至更为高效。

另外,智能手机在给与更多自由的同时,从中也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强迫,即交流的强迫,而社交媒体大大强化了这种强迫。

那么,数字技术的背后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交流形式的变化让情感更加枯竭还是丰富?网络媒体时代带来新的伦理困境又有哪些?以上问题在韩炳哲撰写的《在群中》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指出,我们如今正迈向数字精神政治的新时代,监视社会拥有进入集体潜意识的通道,以此干涉大众未来的社会行为,并且由此发展出极权主义特征。

与此同时,数字媒体在主观判断之外,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感知、情感、思维、生活,然而,我们却无法对结果做出全面判断,这种盲目,以及与之相伴的麻木共同构成了当下的思维危机。

通过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韩炳哲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推进了大众社会考察的很多关键范畴、重新连接了哲学与经验,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了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或许看完本书你会明白,大数据时代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以此来指导生活。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

荐书:《在群中》

作者:[德] 韩炳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见识城邦

副标题: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PART 5 真相是否为幻象?

“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造星运动、观光景点、文学改编、门面组织、品牌广告……我们以为的真实世界,其实皆是人为捏造的“幻象”。幻象充斥我们的体验,技术进步令其愈发多彩、愈发有说服力、愈发“真实”,最终围剿现实。

由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撰写的最具突破性的作品《幻象》一书,则敏锐地描述了大众文化转型的方方面面:新闻业不再忠实报道,转而炒作热点;媒体迎合公众,量产朝生暮死的娱乐明星;观光景点专为游客定制,却又显得千篇一律;营销广告亦真亦假,铺天盖地;文学改编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作者全面观察美国新闻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系统回顾了公共意识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的过程,准确剖析了大众媒体兴起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内容涉及新闻、选举、旅行、出版、电影、广告等多个领域,深度剖析我们为何沉溺幻象无法自拔。

本书为20世纪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一经出版即在学界和社会引发热议,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多部经典著作。

即便在出版半个世纪后,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如此成功地塑造大众媒体时代美国文化转型的观念,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如此清晰地勾勒出美国人的意识如何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

作者将在本书中,带你戳穿失真滤镜,走出自欺困境,助你在海量信息中辨认出真相,清醒生活。

图片来源:新经典文化

荐书:《幻象》

作者: [美] 丹尼尔·布尔斯廷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The image

译者: 符夏怡

真相的缺失,

新闻机构权威性的弱化,

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真实性,

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应当拥有比过去更高的信息素养。

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掌握分辨各种不实信息、谣言和恶意的方法,

并利用技术,积极应对变革。

尽管前路漫漫,

但是寻找真实,相信真实,判断真实

对于生存在数字时代的我们来说,

至关重要。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