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曾经沧海:做了短剧编剧之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曾经沧海:做了短剧编剧之后

去做短剧编剧能赚钱吗?

文|新腕儿 怜舟

时代变了。

短剧盛行之年,流量和内容是首当其冲的话题。

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尝试谈谈短剧编剧的职业现状,发展机会,还有他们转型前后遇到的问题。

新腕儿(ID:bosandao)最近接触了多位短剧编剧。

很多人刚转型不久,就顺利上手了,有的就不是很顺利。

还有的人已经出了两部热剧,单剧收益10万元以上。

如果你要问,做短剧编剧是个赚钱的事儿吗?

可以回答:是。

但如果你问的是,去做短剧编剧能赚钱吗?

那只能说,不一定。

这些短剧编剧都是从别的行业转型而来,比如网文、短视频、长剧、漫画等,网文作者占比80%-90%。

这是一个有迹可循的数据现象。

2003年到2010年,网民规模从5000万增加到4.5亿,很多人拥有了人生第一台电脑。时代东风下,在内容匮乏的年代,迟慢的网速配上年轻人对新鲜世界的渴望,网文出现了。

在那之后,网文作者度过再好不过的十年。

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多年。那时候的网文作家们还不知道,黄金时代也会有离开的一天。

这一天来的很突然。

「网文收入一直在下降,之前千字200,后来千字100,现在只有50。」前网文作者北穆(化名)转型做短剧编剧一个多月了。

被黄金时代抛弃后的他们做短剧编剧的理由很一致:

赚钱。

这场转型不一定是成功的,但极具借鉴和思考意义。

黄金时代滋养出来的人,如若撤离转型成功,就可继续享受新时代的灿烂;而失败的人,终究要将灿烂还给回去。

把灿烂还给灿烂。

网文作者:去短剧圈“掘金”去

每个人命运机遇的出现,都有各种各样的偶然。

可能是某一刻偶然在荫蔽小路上遇到,嗅到机会,并鼓足勇气抓住它们。

也有一种情况是,被时代抛弃后的无奈转型。

这几位短剧编剧的经历,构成短剧短剧职业众生相。

江晔转型短剧编剧两个多月了。

与其他网文作家相比,江晔写网文时间并不长,还不到一年。

「听说大家有钱赚,市场也比较大,身边很多人都在尝试做短剧,我也来试试。」

江晔觉得现在的短剧很像当年刚刚发展的样子。

「虽然现在有很多监管,但市场在不断变化,很多题材还没有开发出来。对我们写手而言,如何挑选题材、设计剧情,都是一场考验。」

跟江晔相比,北穆可谓是网文老司机。他2009年大学毕业就进入网文行业,经历了网文整个黄金时代。

从事网文十几年,最后有没有真的当作家,北穆并没有讲,但他至少是在网文上赚到钱了。

回忆当年,「赶上好时候了。刚毕业就全职写了6年网文,那会在起点等网站写网文赚了不少钱。最多的时候,一年收入30多万。」北穆说。

他的确赶上好时候了。

网文作者,是个很有讲头的职业。

能坚持做很多年网文作者的,往往不外乎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梦想自己有一天能写成为作家;

另一种简单暴力,就是挣钱。

注意,这是两种极端。

想当作家的人,大概率是没概率的。

因为你无论在免费网站,还是收费网站写网文,都会遇到一种情况。

创作的作品,版权不归你,做的IP也不归你。

平台只需要你几万字的写,内容是别人的,作者只是平台的「内容奶牛」。

流量在平台手里,作者离不开流量,就离不开平台,你只能留在这里写。

做不了作家,可以选第二项吗?

不可以。

准确的说,是已经没戏了。

北穆说了,自己当年是赶上好时候。

他之前跟平台合作形式是保底+分成。

一篇小说如果卖爆了,可以从中提成。「但这种东西不好说,很多公司渠道不透明,一般都不怎么给。我也没入职,都没有后台权限,所以多数都是给保底的钱。」

那么,怎么挣钱呢?

字数为先。

网文平台长期的审核规则都是字数:

字数决定一切质量。

在这种内容体系下,作者要做的就是尽全力提高协作效率,靠字数提高收入的同时,代价就是越写越烂。

曾经的作家梦,终于成为不可能,但短剧有这个可能。

现在,连赚钱都成了不可能。

据北穆表示,他之前轻轻松松拿到千字/100元、千字/150元的标准。到了后来,平台审核越来越严格,要想拿到千字/100元,必须评级S级以上,写作周期要长很多。

平台的审核标准更高的同时,之前的方法论不再适用。

这种市场环境下,网文作者被严重挤压,「逃离网文圈」成了一个时代现象。

「到后来审核越来越严格,挣钱越来越卷。」

北穆无意间听说了短剧。「我写过很多年网文,转行做短剧也很适合。」

网文行业江河日下之时,短剧顺利接力了时代,那批网文作者大批量来涌入,短剧赛道一时间人潮汹涌。

网文作者转行做短剧编剧,更多是因为他们原先做的内容性质是契合的,但逻辑截然不同,因此,即便来到短剧行业,他们首先要攻克的是自己多年习惯的网文思路。

这还只是第一道坎,短剧编剧还是个「老天爷赏饭吃」的工作,爬上金字塔的,终究是少数人。

李墨就是金字塔中的一员。

去年8月份,某头部剧本公司创始人找到他,想合作做短剧。

「我经历了公众号到短视频的信息流发展阶段,在信息流盈利能力薄弱的时候,短剧成长性足够迅猛,这是行业崛起的一项重要的信号。」

他自己也希望能借助短剧编剧向上发展,抬高自己的职业上升空间。「长剧情编剧和影视编剧更考验个人的综合能力,加上影视行业低迷,风险和门槛都很高,短剧更适合。」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李墨先前并非网文作者。他写过一段时间小说,还做过抖音信息流广告,导演,小说信息旅游、短视频、网大的编剧,从业经历跟短剧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以个人条件还有对短剧的判断,他答应了那位创始人,入职了。

据他讲他们做的第一部短剧,是个道士题材的内容。

这部都市剧在郑州拍摄。郑州全程只有几十个演员,他们从中选了演员,主演还身兼导演,成本也就十几万,拍摄条件很粗糙。

拍摄时,还被投资人要求临时加上擦边内容。

就这么一部粗制滥造的剧,上线首日就跑了200万。

一天回本,第二天就被下架了。

短剧的商业模型让李墨惊艳,也让他觉得,这事儿对了。

今年11月,李墨迎来高光时刻,他有两部剧爆了。

一部剧投放1000万,另一部上线半个月,已经投放2000万,按照底薪+2%提成粗略计算,两部剧在一个月内为李墨带来20多万收益。

这些短剧追风者追风目的大同小异,都是为了赚钱。

有的人只是为追风而追风,有的人会在风口中洞察机遇,破解密码。

没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越是看似简单的生意,其背后的产业架构越是复杂。由于短剧内容的质感偏低,大家往往小视了其商业内核的复杂程度。

他们三人进入短剧行业后,都面临着相同却也不同的难题。

江晔做短剧两个多月了,还在写第一部剧本,「我速度比较慢」。

短剧和网文相比,有不少逻辑共同之处。作者都很清楚读者喜欢看什么内容,如何创造噱头,也懂得制造名场面,这些经验对剧情设计有很大帮助。

整体剧情走向雷同,但剧情设计上更为精简,这对于写习惯网文的编剧来讲,反而是个难题。

北穆做短剧编剧也就一个多月,虽然时间不长,也写了两个剧本,正在写第三个。

「我写第一个剧本时花了一个月时间研究,最后就过稿了,又在第二个月写了两部作品。」

其中两个剧本,是为业内某家知名短剧出品公司写的,大家都知道的一家。

按照目前的剧本薪酬标准,独立操作的剧本是3万元底薪+5%提成;如果是公司写好的开头,自己写后续,是两万元一部。

要是剧本仿照爆款来写的,那么价格会比2万低不少,一般不到1万。

照此计算,北穆一个月写两个剧本,收入在4万上下。

他的转型看起来很是顺利丝滑,这是如何做到的?

操着一口幽默的东北普通话,北穆告诉新腕儿,「做过几年网文作者的人改行做短剧编剧并不难,只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配合专业的方法,就可以让网文作者快速成长为短剧编剧。」

他又紧跟一句,「这个事儿有窍门,我不能告诉你。」

短剧编剧和网文写法区别的根本,其实是思维方式。

「文字工作者挺讲究惯性习惯的,如果习惯某一种方式的话,修改调整是很难受的事。」北穆说。

我们在上文讲到,网文作家日常写作以文字数量效率为先。但短剧强调精华,不需要意识流的笔法,如此情况下,形成长期固定协作习惯的作者,一时间很难调整过来。

毕竟,否定自己的件很难的事情。

李墨刚来到短剧行业时,同时做编剧和兼职,后来自己带了一段时间编剧。

这次带团队的经历不是很顺利。「带了半年多编剧,发现这个行业比较注重个人对内容的理解和天赋。」

一个优秀的短剧编剧,首先需要有天赋,其次日常要多看影视剧、小说、短剧等内容,沉淀内容认知。最后就是对内容的理解和审美了。

如果编剧对某个事物完全了解,也不具备辨别能力,很难做好这份工作。

这里要说到,网文作者天然有认知障碍,认为网文是从视频延伸而来的,只要把网文写成剧本就可以。

李墨说,「网文用户群体和短剧完全不一样,短剧目标用户是不看小说的。还有节奏和结构的区别,短剧要用更短的篇幅和快节奏架构一个世界。加上表现形式的区别,网文需要旁白,但短剧需要人直接讲出来。」

网文作者写作品,全凭感觉。但短剧编剧写剧本,全靠技能。

这是多数网文作者转型不成功的重要因素。

除了编剧本身的技能问题,还有其自身的问题。

「如果编剧本身的天分不高,还没有商业思维,执行力差,纯粹听说短剧赚钱就来了,这类情况进步就很慢。」李墨说。

带了一段时间团队,发现带不动,李墨就亲自上场了。

接下来的两部爆款剧,让李墨一跃走上短剧编剧界金字塔顶尖。

而北穆还是以赚钱为主,他拒绝入职,在外同时合作几家平台,为其提供短剧剧本;

江晔则还在写第一部,他也没把握能不能卖出。

找到自己的剧本

在某一个惘然的日子,他们决定离开所在的行业,来到了短剧业。

短剧编剧,是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岗位。

换言之,短剧行业内容的商业价值,与编剧的发展直接挂钩。

以往认知中,短剧是个强调流量的事情,即便是同样水平的短剧内容,最终呈现的投放效果截然不同。

吊诡的是,在短剧这个充满玄学的行业中,对于那些没有走火的剧,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北穆对短剧内容的认知,是从网文延伸而来的。

「短剧说白了就是把网文小说搬到屏幕上。」他看了一些短剧,毕竟在网文行业很多年了,作为一名成熟的男频网文作者,各种剧情桥段简直不要太熟悉。

「内容上没什么创新,很多和网文的套路差不多,要说创新的地方,就是节奏比网文快一些。」李墨说。

跟他聊了聊最近走火的短剧,他觉得有些内容的创新性也不是那么强。其创新性可能体现在题材的结合,例如「把高手下山和战神融合起来」。

近期短剧会有些跨界题材,比如男频和女频的结合。

李墨尝试过这种融合,「这种套路很别扭」。

「比如你把女性题材转换到男频,可能男性用户就不喜欢这类内容。如果在女频中,加入男性剧情元素,女性用户可能不太关注这类剧情。」

他提到最近的热剧《云深不问鹿鸣》,「就是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中间制造情绪起伏,最终一点一点的透漏出身份,但不能一次讲完,中间要一次次的拉回来,再一点一点的看下去。」

或许是北穆过往十多年的网文经历,他对短剧剧情内容并未呈现出很大的兴致,更多侧重于套路定式来解读。

但李墨就不同了。他对于每部走火的短剧,都会分析判断这部剧火在哪里。

「变量是剧的内容,而不是投流。投流差距没那么大,比如九州,他们有投流团队,投流的能力质量差不多,那么唯一的变量就一定是剧本身。」

「一部剧的走火不是运气,而是内容的差异性。」李墨说。

每位编剧对短剧都呈现不同的理解,而短剧在他们人生中存在的意义也不同。

对于江晔而言,短剧可能是他未来职业考虑中的一个方向,即便没有成功,他会考虑做别的工作;

对于北穆来讲,短剧能赚到和当年做网文作者一样的钱,因此承载了养家糊口的意义,他写剧本的出发点更多在思考,如何将网文经验平移其中;

而李墨在与新腕儿的交流中,他言语间表示自己未来的上升通道,希望能成为一名影视编辑,他将短剧视作人生一项事业。

他们在不同时间节点按下短剧的播放键,收获着不一样的人生。

大家一定都是感谢时代的,在不同时期遇到不一样的风口。

网文、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信息流、剧本杀……这次的短剧风口有可能像曾经的任何一个风口一样,风口故事从随便一个日子开始,未来,也会在随便一个日子下落不明。

可见此时站在风口中的人,能坚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的重要和难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抖音

6.8k
  • 机构:第三季度中国电子纸平板线上零售38.2万台,同比增长77.0%
  • 东北雨姐抖音账号被禁言

快手

5.1k
  • 国产AI大模型海外爆火,传媒有望价值重估?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创业板指跌0.64%,游戏、CPO概念低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曾经沧海:做了短剧编剧之后

去做短剧编剧能赚钱吗?

文|新腕儿 怜舟

时代变了。

短剧盛行之年,流量和内容是首当其冲的话题。

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尝试谈谈短剧编剧的职业现状,发展机会,还有他们转型前后遇到的问题。

新腕儿(ID:bosandao)最近接触了多位短剧编剧。

很多人刚转型不久,就顺利上手了,有的就不是很顺利。

还有的人已经出了两部热剧,单剧收益10万元以上。

如果你要问,做短剧编剧是个赚钱的事儿吗?

可以回答:是。

但如果你问的是,去做短剧编剧能赚钱吗?

那只能说,不一定。

这些短剧编剧都是从别的行业转型而来,比如网文、短视频、长剧、漫画等,网文作者占比80%-90%。

这是一个有迹可循的数据现象。

2003年到2010年,网民规模从5000万增加到4.5亿,很多人拥有了人生第一台电脑。时代东风下,在内容匮乏的年代,迟慢的网速配上年轻人对新鲜世界的渴望,网文出现了。

在那之后,网文作者度过再好不过的十年。

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多年。那时候的网文作家们还不知道,黄金时代也会有离开的一天。

这一天来的很突然。

「网文收入一直在下降,之前千字200,后来千字100,现在只有50。」前网文作者北穆(化名)转型做短剧编剧一个多月了。

被黄金时代抛弃后的他们做短剧编剧的理由很一致:

赚钱。

这场转型不一定是成功的,但极具借鉴和思考意义。

黄金时代滋养出来的人,如若撤离转型成功,就可继续享受新时代的灿烂;而失败的人,终究要将灿烂还给回去。

把灿烂还给灿烂。

网文作者:去短剧圈“掘金”去

每个人命运机遇的出现,都有各种各样的偶然。

可能是某一刻偶然在荫蔽小路上遇到,嗅到机会,并鼓足勇气抓住它们。

也有一种情况是,被时代抛弃后的无奈转型。

这几位短剧编剧的经历,构成短剧短剧职业众生相。

江晔转型短剧编剧两个多月了。

与其他网文作家相比,江晔写网文时间并不长,还不到一年。

「听说大家有钱赚,市场也比较大,身边很多人都在尝试做短剧,我也来试试。」

江晔觉得现在的短剧很像当年刚刚发展的样子。

「虽然现在有很多监管,但市场在不断变化,很多题材还没有开发出来。对我们写手而言,如何挑选题材、设计剧情,都是一场考验。」

跟江晔相比,北穆可谓是网文老司机。他2009年大学毕业就进入网文行业,经历了网文整个黄金时代。

从事网文十几年,最后有没有真的当作家,北穆并没有讲,但他至少是在网文上赚到钱了。

回忆当年,「赶上好时候了。刚毕业就全职写了6年网文,那会在起点等网站写网文赚了不少钱。最多的时候,一年收入30多万。」北穆说。

他的确赶上好时候了。

网文作者,是个很有讲头的职业。

能坚持做很多年网文作者的,往往不外乎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梦想自己有一天能写成为作家;

另一种简单暴力,就是挣钱。

注意,这是两种极端。

想当作家的人,大概率是没概率的。

因为你无论在免费网站,还是收费网站写网文,都会遇到一种情况。

创作的作品,版权不归你,做的IP也不归你。

平台只需要你几万字的写,内容是别人的,作者只是平台的「内容奶牛」。

流量在平台手里,作者离不开流量,就离不开平台,你只能留在这里写。

做不了作家,可以选第二项吗?

不可以。

准确的说,是已经没戏了。

北穆说了,自己当年是赶上好时候。

他之前跟平台合作形式是保底+分成。

一篇小说如果卖爆了,可以从中提成。「但这种东西不好说,很多公司渠道不透明,一般都不怎么给。我也没入职,都没有后台权限,所以多数都是给保底的钱。」

那么,怎么挣钱呢?

字数为先。

网文平台长期的审核规则都是字数:

字数决定一切质量。

在这种内容体系下,作者要做的就是尽全力提高协作效率,靠字数提高收入的同时,代价就是越写越烂。

曾经的作家梦,终于成为不可能,但短剧有这个可能。

现在,连赚钱都成了不可能。

据北穆表示,他之前轻轻松松拿到千字/100元、千字/150元的标准。到了后来,平台审核越来越严格,要想拿到千字/100元,必须评级S级以上,写作周期要长很多。

平台的审核标准更高的同时,之前的方法论不再适用。

这种市场环境下,网文作者被严重挤压,「逃离网文圈」成了一个时代现象。

「到后来审核越来越严格,挣钱越来越卷。」

北穆无意间听说了短剧。「我写过很多年网文,转行做短剧也很适合。」

网文行业江河日下之时,短剧顺利接力了时代,那批网文作者大批量来涌入,短剧赛道一时间人潮汹涌。

网文作者转行做短剧编剧,更多是因为他们原先做的内容性质是契合的,但逻辑截然不同,因此,即便来到短剧行业,他们首先要攻克的是自己多年习惯的网文思路。

这还只是第一道坎,短剧编剧还是个「老天爷赏饭吃」的工作,爬上金字塔的,终究是少数人。

李墨就是金字塔中的一员。

去年8月份,某头部剧本公司创始人找到他,想合作做短剧。

「我经历了公众号到短视频的信息流发展阶段,在信息流盈利能力薄弱的时候,短剧成长性足够迅猛,这是行业崛起的一项重要的信号。」

他自己也希望能借助短剧编剧向上发展,抬高自己的职业上升空间。「长剧情编剧和影视编剧更考验个人的综合能力,加上影视行业低迷,风险和门槛都很高,短剧更适合。」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李墨先前并非网文作者。他写过一段时间小说,还做过抖音信息流广告,导演,小说信息旅游、短视频、网大的编剧,从业经历跟短剧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以个人条件还有对短剧的判断,他答应了那位创始人,入职了。

据他讲他们做的第一部短剧,是个道士题材的内容。

这部都市剧在郑州拍摄。郑州全程只有几十个演员,他们从中选了演员,主演还身兼导演,成本也就十几万,拍摄条件很粗糙。

拍摄时,还被投资人要求临时加上擦边内容。

就这么一部粗制滥造的剧,上线首日就跑了200万。

一天回本,第二天就被下架了。

短剧的商业模型让李墨惊艳,也让他觉得,这事儿对了。

今年11月,李墨迎来高光时刻,他有两部剧爆了。

一部剧投放1000万,另一部上线半个月,已经投放2000万,按照底薪+2%提成粗略计算,两部剧在一个月内为李墨带来20多万收益。

这些短剧追风者追风目的大同小异,都是为了赚钱。

有的人只是为追风而追风,有的人会在风口中洞察机遇,破解密码。

没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越是看似简单的生意,其背后的产业架构越是复杂。由于短剧内容的质感偏低,大家往往小视了其商业内核的复杂程度。

他们三人进入短剧行业后,都面临着相同却也不同的难题。

江晔做短剧两个多月了,还在写第一部剧本,「我速度比较慢」。

短剧和网文相比,有不少逻辑共同之处。作者都很清楚读者喜欢看什么内容,如何创造噱头,也懂得制造名场面,这些经验对剧情设计有很大帮助。

整体剧情走向雷同,但剧情设计上更为精简,这对于写习惯网文的编剧来讲,反而是个难题。

北穆做短剧编剧也就一个多月,虽然时间不长,也写了两个剧本,正在写第三个。

「我写第一个剧本时花了一个月时间研究,最后就过稿了,又在第二个月写了两部作品。」

其中两个剧本,是为业内某家知名短剧出品公司写的,大家都知道的一家。

按照目前的剧本薪酬标准,独立操作的剧本是3万元底薪+5%提成;如果是公司写好的开头,自己写后续,是两万元一部。

要是剧本仿照爆款来写的,那么价格会比2万低不少,一般不到1万。

照此计算,北穆一个月写两个剧本,收入在4万上下。

他的转型看起来很是顺利丝滑,这是如何做到的?

操着一口幽默的东北普通话,北穆告诉新腕儿,「做过几年网文作者的人改行做短剧编剧并不难,只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配合专业的方法,就可以让网文作者快速成长为短剧编剧。」

他又紧跟一句,「这个事儿有窍门,我不能告诉你。」

短剧编剧和网文写法区别的根本,其实是思维方式。

「文字工作者挺讲究惯性习惯的,如果习惯某一种方式的话,修改调整是很难受的事。」北穆说。

我们在上文讲到,网文作家日常写作以文字数量效率为先。但短剧强调精华,不需要意识流的笔法,如此情况下,形成长期固定协作习惯的作者,一时间很难调整过来。

毕竟,否定自己的件很难的事情。

李墨刚来到短剧行业时,同时做编剧和兼职,后来自己带了一段时间编剧。

这次带团队的经历不是很顺利。「带了半年多编剧,发现这个行业比较注重个人对内容的理解和天赋。」

一个优秀的短剧编剧,首先需要有天赋,其次日常要多看影视剧、小说、短剧等内容,沉淀内容认知。最后就是对内容的理解和审美了。

如果编剧对某个事物完全了解,也不具备辨别能力,很难做好这份工作。

这里要说到,网文作者天然有认知障碍,认为网文是从视频延伸而来的,只要把网文写成剧本就可以。

李墨说,「网文用户群体和短剧完全不一样,短剧目标用户是不看小说的。还有节奏和结构的区别,短剧要用更短的篇幅和快节奏架构一个世界。加上表现形式的区别,网文需要旁白,但短剧需要人直接讲出来。」

网文作者写作品,全凭感觉。但短剧编剧写剧本,全靠技能。

这是多数网文作者转型不成功的重要因素。

除了编剧本身的技能问题,还有其自身的问题。

「如果编剧本身的天分不高,还没有商业思维,执行力差,纯粹听说短剧赚钱就来了,这类情况进步就很慢。」李墨说。

带了一段时间团队,发现带不动,李墨就亲自上场了。

接下来的两部爆款剧,让李墨一跃走上短剧编剧界金字塔顶尖。

而北穆还是以赚钱为主,他拒绝入职,在外同时合作几家平台,为其提供短剧剧本;

江晔则还在写第一部,他也没把握能不能卖出。

找到自己的剧本

在某一个惘然的日子,他们决定离开所在的行业,来到了短剧业。

短剧编剧,是一个以内容为核心的岗位。

换言之,短剧行业内容的商业价值,与编剧的发展直接挂钩。

以往认知中,短剧是个强调流量的事情,即便是同样水平的短剧内容,最终呈现的投放效果截然不同。

吊诡的是,在短剧这个充满玄学的行业中,对于那些没有走火的剧,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北穆对短剧内容的认知,是从网文延伸而来的。

「短剧说白了就是把网文小说搬到屏幕上。」他看了一些短剧,毕竟在网文行业很多年了,作为一名成熟的男频网文作者,各种剧情桥段简直不要太熟悉。

「内容上没什么创新,很多和网文的套路差不多,要说创新的地方,就是节奏比网文快一些。」李墨说。

跟他聊了聊最近走火的短剧,他觉得有些内容的创新性也不是那么强。其创新性可能体现在题材的结合,例如「把高手下山和战神融合起来」。

近期短剧会有些跨界题材,比如男频和女频的结合。

李墨尝试过这种融合,「这种套路很别扭」。

「比如你把女性题材转换到男频,可能男性用户就不喜欢这类内容。如果在女频中,加入男性剧情元素,女性用户可能不太关注这类剧情。」

他提到最近的热剧《云深不问鹿鸣》,「就是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中间制造情绪起伏,最终一点一点的透漏出身份,但不能一次讲完,中间要一次次的拉回来,再一点一点的看下去。」

或许是北穆过往十多年的网文经历,他对短剧剧情内容并未呈现出很大的兴致,更多侧重于套路定式来解读。

但李墨就不同了。他对于每部走火的短剧,都会分析判断这部剧火在哪里。

「变量是剧的内容,而不是投流。投流差距没那么大,比如九州,他们有投流团队,投流的能力质量差不多,那么唯一的变量就一定是剧本身。」

「一部剧的走火不是运气,而是内容的差异性。」李墨说。

每位编剧对短剧都呈现不同的理解,而短剧在他们人生中存在的意义也不同。

对于江晔而言,短剧可能是他未来职业考虑中的一个方向,即便没有成功,他会考虑做别的工作;

对于北穆来讲,短剧能赚到和当年做网文作者一样的钱,因此承载了养家糊口的意义,他写剧本的出发点更多在思考,如何将网文经验平移其中;

而李墨在与新腕儿的交流中,他言语间表示自己未来的上升通道,希望能成为一名影视编辑,他将短剧视作人生一项事业。

他们在不同时间节点按下短剧的播放键,收获着不一样的人生。

大家一定都是感谢时代的,在不同时期遇到不一样的风口。

网文、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信息流、剧本杀……这次的短剧风口有可能像曾经的任何一个风口一样,风口故事从随便一个日子开始,未来,也会在随便一个日子下落不明。

可见此时站在风口中的人,能坚定地认识到这一点,是多么的重要和难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