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双减”落地两年半,这十家教育公司走出低谷 | 回望2023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双减”落地两年半,这十家教育公司走出低谷 | 回望2023⑭

多点开花、混业经营是绝大多数教育公司的转型策略。

图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双减落地两年有余,“转型”依旧是教育公司的年度关键词。

经历了行业风暴后的教育市场,经营模式、发展逻辑、乃至研发、运营、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均发生结构性改变。行业加速出清的同时,头部机构进一步抢占市场,整个教育生态得到重塑。

站在2023年的尾巴,回望过去两年多的至暗时刻,中国教育市场已经走出资本、人才、市场流失的低谷,跨过阵痛期,迎来修复增长。在教育公益性原则下,与学校教育相补充,重回稳健增长。

多点开花、混业经营是绝大多数教育公司的转型策略。除了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硬件等常规转型方向外,直播电商、文旅、文化服务等新领域也被瞄准。随着政策环境趋于稳定,宏观经济复苏,以及技术的创新迭代,有望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转型“多点开花”

剥离了K9学科培训的教育公司分化明显,有的转型趋势向好,维持盈利;有的经营不善,或面临退市。

这批走出低谷的原学科培训公司,尤以新东方(NYSE:EDU)为代表。乘上教育、直播带货、文旅这三架马车,今年刚迈过而立之年的“老大哥”新东方领跑一众教育机构。

过去一年,新东方旗下电商业务东方甄选尽了风头,也惹下不少争议。文旅业务是新东方寻找的第三条出路,由董宇辉全面操持。在俞敏洪看来,这是一个比直播带货天花板更高的业务

经历“小作文”危机的东方甄选,为高途(NYSE:GOTU)送去了“泼天富贵”,后者三天涨粉26万,销售额一度暴涨250倍。12月14日当天,高途股价暴涨29.27%,四天内涨幅超60%。

在教育和电商直播领域,高途均“师从”新东方。高途CEO兼创始人陈向东曾是新东方执行总裁,离开新东方后,创办高途,“双减”前市值一度超越新东方。后来教培行业遭遇“团灭”,高途2000亿市值灰飞烟灭。

结束了营销战、价格战的教培行业逐渐回归理性,追求健康发展。通过“缩衣节食”,高途由亏损转向盈利。2023财年前三季度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7.7%。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91.5%

在转型方向上,素质教育是各家基本都会布局的非学科赛道,包括编程、思维、双语故事表演、口才、科学实验、研学营地等。区别于K12教育,素质教育较难量化教学效果,因此在获客上口碑为王。

据艾瑞咨询,国内素质教育市场规模2023年有望达到7151.5亿,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9%。分赛道看,STEAM教育和数学思维呈现较快增长,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26%。

素质教育是好未来目前学习服务最大的收入来源。受益于暑假季节性影响,入学人数增长,该公司2024财年二季度的学习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最新业绩显示,新东方“回血”迅速,已回到历史峰值的九成,市值重回百亿美元;好未来开始“止血”扭亏为盈,转型初见曙光。

2023年61-8月31日,新东方、好未来单财季营收分别为11亿4.12亿美元,同比上涨幅度均超40%。净利润1.654亿3790.2万美元,同比上涨150.6%4916%

还有一批教培公司仍“坚守”在教育领域,转型方向多点开花。

以学大教育(000526.SZ)、昂立教育(600661.SH)为代表,二者转型均包含职业教育,此外还拓展了其它领域。前者推出教育数字化、文化服务等业务后者有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大板块并行。

最新三季报显示,学大教育、昂立教育均保持一定程度增长,且实现盈利。三季度营收分别为5.42亿、3.06亿,同比增长32.09%、53.88%。净利润分别为2818.36万、2129.72万

今年以来,学大教育的股价节节攀升,年初至今股价翻倍。9月底以来,学大教育股价涨幅明显,12月14日创年内新高,一度触及57元/股距离“双减”后的股价低点涨幅逾三倍,但离高峰期股价仍有近四成的距离。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学大教育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超出预期;历史借款偿还节奏提速,财务费率改善明显;传统教育业务高景气度验证,中职布局再下一城,给予学大教育增持评级。

12月初,昂立教育在二级市场引发注目,连续录得个涨停板因股价持续上涨,该公司连续三天发出公告提示风险表示目前非学科培训也属于强监管行业,受相关政策影响较大随后公司股价有所回落。

职教的“黄金时代”

伴随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升级,坐拥政策红利的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2023年以来,职业教育新政持续发布。其中最为重磅的要数6月份出炉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与此前的政策相比,次发文更加明确和具体,顶层设计在逐步落地,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资金支持力度大。

上述方案还创新性地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在资本市场明确为职业教育深层次地跨越式发展打开一扇窗口,对于未上市和已上市企业都起到强心剂的作用,构成实质性利好。

职业教育赛道广阔而分散,市场规模逼近万亿。中国的职教体系可分为学历、非学历两类。前者包括中、高职,后者包括职业技能、考试培训等。

受政策鼓励,学历职教的地位提升,但质量有待加强。

“三本之王”中教控股(00839.HK)是港股民办高校市值最高、拥有学校最多的企业。其麾下有14所民办学校,高职、中职、国际院校分别为八所、四所、两所,布局在中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

截至2023年8月31日,中教控股年营收56.16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15.41亿元,同比下降20%。该公司近四个财年营收每年保持增长,但增长率持续下滑

虽然民办高教股不是“双减”的直接监管对象,但整个教育赛道受市场波动影响严重,股价长期处于艰难的修复阶段。

在非学历职教领域,公考行业寡头格局明显

据多鲸研究院统计,中公教育(002607.SZ)、粉笔(02469.HK)华图教育三大市场参与者总市场份额市占率超三分之一已进入产业发展中后期存量博弈之战。

两大公考巨头中公教育、粉笔双双走出亏损泥淖。中公教育今年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前三季度营收26.66亿元,同比下降31.54%;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29.42%。

年初正式登陆港交所的粉笔,于10月份交出上市以来的首份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6.82亿元同比增长15.9%;经调整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201.2%。

经过前两年的业绩“过山车”,这两大公考巨头改变了激进策略,转而稳健增长在网点、人员、产品等开展了超大力度的降本节流成为扭亏的关键。

一级市场上,受“双减政策和经济下行周期双重影响,资本对教育领域的投资越发谨慎,投融资事件数量急剧减少行业面临洗牌。但较之其他细分赛道,坐拥政策红利的职业教育仍能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占据绝大部分融资份额。

据多鲸研究院统计,202310月,职业培训市场发生了19起投融资事件,亿级融资额的共八千万级投融资

战略投融资比重加大,行业整合并购加速,小而美的职业教育垂类公司成为并购目标。随着职业教育政策的逐步明朗化,产业端或将出现更多的投资交易。

AIGC浪潮下,职业教育也迎来提速增质的契机

中公教育于今年9月推出“AI数智系统班”,并上线数字员工“小鹿老师”等产品。据内部人士透露,近期还会有AI产品投入市场应用。粉笔对AI的研发、应用较早,该公司的在线题库产品,搭载了自主研发的AI算法,以分析不同水平学员学情并推送相应题目

随着2023年最后一季度的到来,国考、省考、教师招聘、研究生考试等进入密集考试期新一轮就业培养服务周期已渐入中场,对这批非学历培训机构而言,新一轮营收周期或将持续带来积极影响。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部分教育细分赛道呈现显著的景气反转趋势,如教培、考公等,同时教育科技赛道伴随AIGC技术的爆发,也呈现出较大的发展前景,各类玩家百花齐放。

加速“进校”

“双减”之后,校内教育成为主阵地,为校内教育提质增速成为企业方进校的主要目的。

乘着政策东风,校内智慧教育近年发展提速。与此同时,教育财政经费保持稳定,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有望稳健增长。据多鲸研究院数据,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已于2021年达3991亿,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5600亿元。

教育信息化的市场玩家众多,传统上包括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近两年迎来一些新玩家,主要包括“双减”后转型而来的教育公司,如飞象星球、云思智学、好未来、新东方等,从内容、软件上加码校内教育

在K12时期,这些教育公司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埋下较深的品牌形象,同时具备资本和技术储备,有一定的后发优势,需要逐渐完善To B和To G的销售渠道和运营经验

国内两大教育信息化巨头还要数视源股份(002841.SZ)、鸿合科技(002955.SZ)主攻教育大屏市场。如今的交互智能大屏已不局限于是一个单纯的硬件产品,而是涵盖教育SaaS服务、课程内容平台等一系列的教育终端。

无论是鸿合科技还是视源股份旗下的希沃,近些年都将自己的触角越来越深入到教育场景中,从装备供应商升级为教育服务商

今年10月,希沃发布教学大模型。不同于好未来的数学大模型、网易有道的子曰大模型,希沃大模型瞄准的是教师群体,可以自动生成课件和课堂分析报告。

从最新业绩来看,视源股份、鸿合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保持稳健,分别创造153.83亿、30.69亿元的营收规模。但由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需求回落叠加竞争加剧,年内交互平板行业较为承压,两家头部公司的利润有所下滑,净利润分别为10.61亿、3亿元,同比下滑33.36%、15.96%。

教育信息化的业务周期较长,这也意味着长账期,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自有资金,有的头部公司单季度净流出资金超十亿元这对于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后来者来说,行业壁垒较高

经过多年运营,现有教育IT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一般已在运营区域建立了知名品牌,并与教育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关系。短时间内新进入者难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当地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和稳定的销售渠道,也使得小型企业和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行业壁垒。

行业当下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教育信息化本质是对公业务,作为产品服务供需双方的企业与学校如何做到供需匹配,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比如进校实践中,各地分层明显,有的需要做科普普及,而有的则是做进阶探索,不同区域有不同诉求。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对公的教育产品开发比To C端的要难,在严格遵循规范的前提下,如何做出自己的创新和特色

当下火热的大模型AI技术,也有望帮助C端设备服务实现跨越式的产品力提升,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竞争格局或将面临重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新东方

3.6k
  • 教培行业观察:K12盈利分化,公考机构求稳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火热的“定向班”如何走出职业教育新路径?

学大教育

  • 教培行业观察:K12盈利分化,公考机构求稳
  • 学大教育(000526.SZ)股东天津安特累计质押898万股,占所持股份84.78%

粉笔科技

  • 粉笔:上半年收入16.3亿元,同比减少3.1%
  • 公考培训龙头粉笔上半年赚了2.8亿,AI是大功臣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双减”落地两年半,这十家教育公司走出低谷 | 回望2023⑭

多点开花、混业经营是绝大多数教育公司的转型策略。

图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双减落地两年有余,“转型”依旧是教育公司的年度关键词。

经历了行业风暴后的教育市场,经营模式、发展逻辑、乃至研发、运营、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均发生结构性改变。行业加速出清的同时,头部机构进一步抢占市场,整个教育生态得到重塑。

站在2023年的尾巴,回望过去两年多的至暗时刻,中国教育市场已经走出资本、人才、市场流失的低谷,跨过阵痛期,迎来修复增长。在教育公益性原则下,与学校教育相补充,重回稳健增长。

多点开花、混业经营是绝大多数教育公司的转型策略。除了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硬件等常规转型方向外,直播电商、文旅、文化服务等新领域也被瞄准。随着政策环境趋于稳定,宏观经济复苏,以及技术的创新迭代,有望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转型“多点开花”

剥离了K9学科培训的教育公司分化明显,有的转型趋势向好,维持盈利;有的经营不善,或面临退市。

这批走出低谷的原学科培训公司,尤以新东方(NYSE:EDU)为代表。乘上教育、直播带货、文旅这三架马车,今年刚迈过而立之年的“老大哥”新东方领跑一众教育机构。

过去一年,新东方旗下电商业务东方甄选尽了风头,也惹下不少争议。文旅业务是新东方寻找的第三条出路,由董宇辉全面操持。在俞敏洪看来,这是一个比直播带货天花板更高的业务

经历“小作文”危机的东方甄选,为高途(NYSE:GOTU)送去了“泼天富贵”,后者三天涨粉26万,销售额一度暴涨250倍。12月14日当天,高途股价暴涨29.27%,四天内涨幅超60%。

在教育和电商直播领域,高途均“师从”新东方。高途CEO兼创始人陈向东曾是新东方执行总裁,离开新东方后,创办高途,“双减”前市值一度超越新东方。后来教培行业遭遇“团灭”,高途2000亿市值灰飞烟灭。

结束了营销战、价格战的教培行业逐渐回归理性,追求健康发展。通过“缩衣节食”,高途由亏损转向盈利。2023财年前三季度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7.7%。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91.5%

在转型方向上,素质教育是各家基本都会布局的非学科赛道,包括编程、思维、双语故事表演、口才、科学实验、研学营地等。区别于K12教育,素质教育较难量化教学效果,因此在获客上口碑为王。

据艾瑞咨询,国内素质教育市场规模2023年有望达到7151.5亿,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9%。分赛道看,STEAM教育和数学思维呈现较快增长,2021-2023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26%。

素质教育是好未来目前学习服务最大的收入来源。受益于暑假季节性影响,入学人数增长,该公司2024财年二季度的学习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最新业绩显示,新东方“回血”迅速,已回到历史峰值的九成,市值重回百亿美元;好未来开始“止血”扭亏为盈,转型初见曙光。

2023年61-8月31日,新东方、好未来单财季营收分别为11亿4.12亿美元,同比上涨幅度均超40%。净利润1.654亿3790.2万美元,同比上涨150.6%4916%

还有一批教培公司仍“坚守”在教育领域,转型方向多点开花。

以学大教育(000526.SZ)、昂立教育(600661.SH)为代表,二者转型均包含职业教育,此外还拓展了其它领域。前者推出教育数字化、文化服务等业务后者有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大板块并行。

最新三季报显示,学大教育、昂立教育均保持一定程度增长,且实现盈利。三季度营收分别为5.42亿、3.06亿,同比增长32.09%、53.88%。净利润分别为2818.36万、2129.72万

今年以来,学大教育的股价节节攀升,年初至今股价翻倍。9月底以来,学大教育股价涨幅明显,12月14日创年内新高,一度触及57元/股距离“双减”后的股价低点涨幅逾三倍,但离高峰期股价仍有近四成的距离。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学大教育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超出预期;历史借款偿还节奏提速,财务费率改善明显;传统教育业务高景气度验证,中职布局再下一城,给予学大教育增持评级。

12月初,昂立教育在二级市场引发注目,连续录得个涨停板因股价持续上涨,该公司连续三天发出公告提示风险表示目前非学科培训也属于强监管行业,受相关政策影响较大随后公司股价有所回落。

职教的“黄金时代”

伴随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升级,坐拥政策红利的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2023年以来,职业教育新政持续发布。其中最为重磅的要数6月份出炉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与此前的政策相比,次发文更加明确和具体,顶层设计在逐步落地,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资金支持力度大。

上述方案还创新性地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在资本市场明确为职业教育深层次地跨越式发展打开一扇窗口,对于未上市和已上市企业都起到强心剂的作用,构成实质性利好。

职业教育赛道广阔而分散,市场规模逼近万亿。中国的职教体系可分为学历、非学历两类。前者包括中、高职,后者包括职业技能、考试培训等。

受政策鼓励,学历职教的地位提升,但质量有待加强。

“三本之王”中教控股(00839.HK)是港股民办高校市值最高、拥有学校最多的企业。其麾下有14所民办学校,高职、中职、国际院校分别为八所、四所、两所,布局在中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

截至2023年8月31日,中教控股年营收56.16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15.41亿元,同比下降20%。该公司近四个财年营收每年保持增长,但增长率持续下滑

虽然民办高教股不是“双减”的直接监管对象,但整个教育赛道受市场波动影响严重,股价长期处于艰难的修复阶段。

在非学历职教领域,公考行业寡头格局明显

据多鲸研究院统计,中公教育(002607.SZ)、粉笔(02469.HK)华图教育三大市场参与者总市场份额市占率超三分之一已进入产业发展中后期存量博弈之战。

两大公考巨头中公教育、粉笔双双走出亏损泥淖。中公教育今年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前三季度营收26.66亿元,同比下降31.54%;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29.42%。

年初正式登陆港交所的粉笔,于10月份交出上市以来的首份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6.82亿元同比增长15.9%;经调整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201.2%。

经过前两年的业绩“过山车”,这两大公考巨头改变了激进策略,转而稳健增长在网点、人员、产品等开展了超大力度的降本节流成为扭亏的关键。

一级市场上,受“双减政策和经济下行周期双重影响,资本对教育领域的投资越发谨慎,投融资事件数量急剧减少行业面临洗牌。但较之其他细分赛道,坐拥政策红利的职业教育仍能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占据绝大部分融资份额。

据多鲸研究院统计,202310月,职业培训市场发生了19起投融资事件,亿级融资额的共八千万级投融资

战略投融资比重加大,行业整合并购加速,小而美的职业教育垂类公司成为并购目标。随着职业教育政策的逐步明朗化,产业端或将出现更多的投资交易。

AIGC浪潮下,职业教育也迎来提速增质的契机

中公教育于今年9月推出“AI数智系统班”,并上线数字员工“小鹿老师”等产品。据内部人士透露,近期还会有AI产品投入市场应用。粉笔对AI的研发、应用较早,该公司的在线题库产品,搭载了自主研发的AI算法,以分析不同水平学员学情并推送相应题目

随着2023年最后一季度的到来,国考、省考、教师招聘、研究生考试等进入密集考试期新一轮就业培养服务周期已渐入中场,对这批非学历培训机构而言,新一轮营收周期或将持续带来积极影响。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部分教育细分赛道呈现显著的景气反转趋势,如教培、考公等,同时教育科技赛道伴随AIGC技术的爆发,也呈现出较大的发展前景,各类玩家百花齐放。

加速“进校”

“双减”之后,校内教育成为主阵地,为校内教育提质增速成为企业方进校的主要目的。

乘着政策东风,校内智慧教育近年发展提速。与此同时,教育财政经费保持稳定,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有望稳健增长。据多鲸研究院数据,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已于2021年达3991亿,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5600亿元。

教育信息化的市场玩家众多,传统上包括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近两年迎来一些新玩家,主要包括“双减”后转型而来的教育公司,如飞象星球、云思智学、好未来、新东方等,从内容、软件上加码校内教育

在K12时期,这些教育公司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埋下较深的品牌形象,同时具备资本和技术储备,有一定的后发优势,需要逐渐完善To B和To G的销售渠道和运营经验

国内两大教育信息化巨头还要数视源股份(002841.SZ)、鸿合科技(002955.SZ)主攻教育大屏市场。如今的交互智能大屏已不局限于是一个单纯的硬件产品,而是涵盖教育SaaS服务、课程内容平台等一系列的教育终端。

无论是鸿合科技还是视源股份旗下的希沃,近些年都将自己的触角越来越深入到教育场景中,从装备供应商升级为教育服务商

今年10月,希沃发布教学大模型。不同于好未来的数学大模型、网易有道的子曰大模型,希沃大模型瞄准的是教师群体,可以自动生成课件和课堂分析报告。

从最新业绩来看,视源股份、鸿合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保持稳健,分别创造153.83亿、30.69亿元的营收规模。但由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需求回落叠加竞争加剧,年内交互平板行业较为承压,两家头部公司的利润有所下滑,净利润分别为10.61亿、3亿元,同比下滑33.36%、15.96%。

教育信息化的业务周期较长,这也意味着长账期,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自有资金,有的头部公司单季度净流出资金超十亿元这对于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后来者来说,行业壁垒较高

经过多年运营,现有教育IT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一般已在运营区域建立了知名品牌,并与教育机构建立了稳固的关系。短时间内新进入者难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当地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和稳定的销售渠道,也使得小型企业和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行业壁垒。

行业当下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教育信息化本质是对公业务,作为产品服务供需双方的企业与学校如何做到供需匹配,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比如进校实践中,各地分层明显,有的需要做科普普及,而有的则是做进阶探索,不同区域有不同诉求。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对公的教育产品开发比To C端的要难,在严格遵循规范的前提下,如何做出自己的创新和特色

当下火热的大模型AI技术,也有望帮助C端设备服务实现跨越式的产品力提升,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竞争格局或将面临重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