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国内规模最大TOD交通枢纽投入运营,广州加速“高铁进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内规模最大TOD交通枢纽投入运营,广州加速“高铁进城”

未来,到车站去可能不是为了坐车,还可以开会、逛街、拍照打卡。

拍摄:张熹珑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12月26日8时,第一趟列车缓缓驶入并停靠在新建广州白云站,这个国内规模最大的TOD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国内首次在铁路站台上方大规模“造地”的大型站房。“造地”总面积约6.8万平方米,南北14栋高层塔楼和四角4栋超高层上盖塔楼涵盖办公、商业、酒店等多种形态。

广州白云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站城融合综合体。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广州白云站设计负责人黄波接受界面新闻等采访时指出,白云站整体面积接近150万㎡,包括129万㎡的枢纽面积和18万㎡的地铁范围;其中客运部分为14.5万㎡,整体站房为45.3万㎡。

广州白云站 拍摄:张熹珑

所谓“站城融合”,是指铁路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将交通功能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有机衔接。站城融合一体化模式,又被称为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即公共交通先导型城市开发,强化车站与相邻街区的融合度。

在业内,铁路车站的变迁有四代之说。第一代车站的范本有北京站、长沙站,属于“有站无城”,功能相对单一。第二代以上海站为代表,开始将长途客运、地铁等城市交通引进火车站,属于“站城分置”。目前国内以第三代车站为主,包括北京南站、武汉站、上海虹桥站,以高铁站为中心,衔接其他交通。

广州亦是一个车站迭代的典型案例。广州南站为第三代车站,属于单体站房;而第四代的广州白云站是综合开发,公寓、写字楼、地铁也是规划的一部分。除了广州白云站,通州站、杭州西站也是站城融合4.0时代的代表。

站城融合一方面体现在有足够的交通配套疏散旅客。广州白云站的“四角开发”分别衔接不同市内公共交通——西北角是公交车,东南角是长途汽车,西南角为运营管理中心,东北角是旅游大巴集散地。

“公交和长途这两个点基本上和自驾车是错开的,实现旅客的提前分流。”黄波提到,最大的特点是,机动车辆是从上往下运行,旅客是上进下出,车流和人流完全匹配,最大限度减少了旅客的步行量。

目前,广州白云站跟地铁8号线相连,根据中长期规划,未来还将与另外5条地铁线连接。“虽然有更多的人在车站进出,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会非常小。”黄波表示。

广州白云站内部 拍摄:张熹珑

更重要的是,车站的功能逐步多元化,来车站可能不是为了坐车,还可以开会、逛街、拍照打卡,车站附近的广场,也将演变为市民的公共空间。

开通首日,广州白云站首先迎来的不是旅客,而是观光客。12月26日上午,从地铁通往车站400多米连廊里的自动扶梯,到下沉广场的标志性装置,再到车站内的大厅、自动售票机附近,大批市民在此处游览、合影,宛如逛某个知名景点。

“广州白云站对标的是新加坡国际机场,借鉴了光谷空间、室内绿植、节能减排等。”中铁建工白云站项目办公室的王天水告诉界面新闻。根据设想,未来周围物业建成后,市民可以通过呼吸广场去往酒店、写字楼和公寓;商务旅客在上盖的写字楼开完会,10分钟后就能抵达车站坐车。

不过在国际上,站城融合并非新鲜事。在日本,很多车站就设在商圈。以东京站为例,位于千代田区丸之内商业圈中心,商业建筑面积达22.5万㎡。王天水提到,白云站的设计有4家设计单位参与,其中就有1家日本单位。

他认为,大型站房建设的趋势会减少:“前两年规划的高铁站都比较大,但这种现象会减少。铁路车站需要匹配当地经济和人口,否则会增加浪费率。”

白云站主打曲线设计 拍摄:张熹珑

对于广州而言,白云站除了迭代铁路车站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于盘活铁路枢纽的客站运能。

根据规划,白云站是高铁、普速、城际为一体的枢纽中心站,将承担京广高铁、广湛高铁、广清城际、京广铁路、广茂铁路等线路的始发终到作业,未来还经由联络线与广州南站连通。

此前,位于市中心的广州站、广州东站将改造为高铁站提上进程,白云站的建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前两个车站的全部普速客车将由白云站承接。

“届时白云站作为城区内的唯一大客站,要承担整个广州城区内的所有普速客流,高峰期客流预计达到每小时1.5万人。”黄波告诉记者,“以前经常说,坐高铁从甲地到乙地,路上花了一个小时,但是进城还要一个小时,所以未来方向是将最快捷的方式放在市中心,让更多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也指向广州的“高铁进城”。根据规划,改造后广州东站将由7台(站台)16线(轨道)升级为14台24线,而广州站将形成具备交通、商业、设施三大功能的立体综合地下空间体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内规模最大TOD交通枢纽投入运营,广州加速“高铁进城”

未来,到车站去可能不是为了坐车,还可以开会、逛街、拍照打卡。

拍摄:张熹珑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12月26日8时,第一趟列车缓缓驶入并停靠在新建广州白云站,这个国内规模最大的TOD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国内首次在铁路站台上方大规模“造地”的大型站房。“造地”总面积约6.8万平方米,南北14栋高层塔楼和四角4栋超高层上盖塔楼涵盖办公、商业、酒店等多种形态。

广州白云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站城融合综合体。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广州白云站设计负责人黄波接受界面新闻等采访时指出,白云站整体面积接近150万㎡,包括129万㎡的枢纽面积和18万㎡的地铁范围;其中客运部分为14.5万㎡,整体站房为45.3万㎡。

广州白云站 拍摄:张熹珑

所谓“站城融合”,是指铁路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融合,将交通功能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有机衔接。站城融合一体化模式,又被称为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即公共交通先导型城市开发,强化车站与相邻街区的融合度。

在业内,铁路车站的变迁有四代之说。第一代车站的范本有北京站、长沙站,属于“有站无城”,功能相对单一。第二代以上海站为代表,开始将长途客运、地铁等城市交通引进火车站,属于“站城分置”。目前国内以第三代车站为主,包括北京南站、武汉站、上海虹桥站,以高铁站为中心,衔接其他交通。

广州亦是一个车站迭代的典型案例。广州南站为第三代车站,属于单体站房;而第四代的广州白云站是综合开发,公寓、写字楼、地铁也是规划的一部分。除了广州白云站,通州站、杭州西站也是站城融合4.0时代的代表。

站城融合一方面体现在有足够的交通配套疏散旅客。广州白云站的“四角开发”分别衔接不同市内公共交通——西北角是公交车,东南角是长途汽车,西南角为运营管理中心,东北角是旅游大巴集散地。

“公交和长途这两个点基本上和自驾车是错开的,实现旅客的提前分流。”黄波提到,最大的特点是,机动车辆是从上往下运行,旅客是上进下出,车流和人流完全匹配,最大限度减少了旅客的步行量。

目前,广州白云站跟地铁8号线相连,根据中长期规划,未来还将与另外5条地铁线连接。“虽然有更多的人在车站进出,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会非常小。”黄波表示。

广州白云站内部 拍摄:张熹珑

更重要的是,车站的功能逐步多元化,来车站可能不是为了坐车,还可以开会、逛街、拍照打卡,车站附近的广场,也将演变为市民的公共空间。

开通首日,广州白云站首先迎来的不是旅客,而是观光客。12月26日上午,从地铁通往车站400多米连廊里的自动扶梯,到下沉广场的标志性装置,再到车站内的大厅、自动售票机附近,大批市民在此处游览、合影,宛如逛某个知名景点。

“广州白云站对标的是新加坡国际机场,借鉴了光谷空间、室内绿植、节能减排等。”中铁建工白云站项目办公室的王天水告诉界面新闻。根据设想,未来周围物业建成后,市民可以通过呼吸广场去往酒店、写字楼和公寓;商务旅客在上盖的写字楼开完会,10分钟后就能抵达车站坐车。

不过在国际上,站城融合并非新鲜事。在日本,很多车站就设在商圈。以东京站为例,位于千代田区丸之内商业圈中心,商业建筑面积达22.5万㎡。王天水提到,白云站的设计有4家设计单位参与,其中就有1家日本单位。

他认为,大型站房建设的趋势会减少:“前两年规划的高铁站都比较大,但这种现象会减少。铁路车站需要匹配当地经济和人口,否则会增加浪费率。”

白云站主打曲线设计 拍摄:张熹珑

对于广州而言,白云站除了迭代铁路车站外,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于盘活铁路枢纽的客站运能。

根据规划,白云站是高铁、普速、城际为一体的枢纽中心站,将承担京广高铁、广湛高铁、广清城际、京广铁路、广茂铁路等线路的始发终到作业,未来还经由联络线与广州南站连通。

此前,位于市中心的广州站、广州东站将改造为高铁站提上进程,白云站的建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前两个车站的全部普速客车将由白云站承接。

“届时白云站作为城区内的唯一大客站,要承担整个广州城区内的所有普速客流,高峰期客流预计达到每小时1.5万人。”黄波告诉记者,“以前经常说,坐高铁从甲地到乙地,路上花了一个小时,但是进城还要一个小时,所以未来方向是将最快捷的方式放在市中心,让更多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也指向广州的“高铁进城”。根据规划,改造后广州东站将由7台(站台)16线(轨道)升级为14台24线,而广州站将形成具备交通、商业、设施三大功能的立体综合地下空间体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