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庞宏波
电影似乎在今年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北美好莱坞大罢工必然会写入电影的历史当中,这不仅仅是一次权利交锋,实际上是整个创意行业与流媒体、AIGC的革命性碰撞。而在这个背景下,好莱坞今年的超英大片也不再强势,全球最卖座的三部电影归属为《芭比》、《超级马力欧大电影》和去年上映的《阿凡达2》。
支撑好莱坞打遍全球的超英大片似乎迎来了一个历史性节点,接下来“全球大片”是否会迎来变化,其实是全球电影产业应该关注的重点。
放眼国内,张艺谋的《满江红》在春节档击败了目前华语第一IP《流浪地球2》,但在2023年之前“古装大片已死”似乎是行业共识。暑期档《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孤注一掷》轮流轰炸,但暑期档更像是“邪火”,两性话题、超前点映、全民反电诈的聚焦以及唐诗“育儿”,都是无法预料的“爆点”且很难说再复制。
到了年末,当《一闪一闪亮星星》的“下雪场”频频刷屏的时候,《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紧随其后,将电影院彻底变成了KTV。
回顾2023年的电影市场,很难说能总结出什么。因为好的,难以预料;坏的,猝不及防。关于未来,全球共识都是如何重回巅峰。但放眼现在,谈论电影何去何从实际上是更现实的窘境。
1、2023年是好莱坞的“中场战事”
好莱坞“历史性的一年”,一环扣一环。
今年对于好莱坞,是尴尬且关键的一年。一方面,好莱坞过去几年被寄予厚望的超英大片显得疲软不少;另一方面,罢工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流媒体之争可能还没进入到“核心战区”。
在遥远的2018年,《海王》在中国内地狂揽20.13亿,成为贺岁档票房冠军。而全球票房也拿下了11.54亿美元。时隔五年,同样是贺岁档,《海王2》甚至在单日票房产出上不及重映的《你的婚礼》,内地票房可能在3亿出头,而目前全球票房同样显得尴尬又“失礼”。
这部超2亿美金成本的大片的“意义”不仅仅是2023年最后一部超英电影,《海王2》也是DCEU宇宙的最后一部。接下来,DC电影宇宙将重启。
另一边,迪士尼CEO 鲍勃·艾格也在电影方面做出了“反思”。
“自我离开迪士尼首席执行官以及董事长职位后,情况变得更糟了,大家都忘记了我们工作的初衷是什么?答案是娱乐至上,我们的目的是带给观众快乐,如果我们附带了一些好的价值,那肯定是好的,但这并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几乎所有人都迷失了。”
反思归反思,重启归重启,但好莱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将超英电影捧在手心。这一方面从商业逻辑上考量,是最为稳妥的选择;另一方面,IP依旧是电影的源头活水,这一点毋庸置疑。
只是看多了超英电影的观众,面对套路化的剧本创作和平庸化的视听体验,能否重新把观众牢牢摁在电影院是一个新的话题。
而在产业端,今年全球最卖座的前四部电影似乎都不是好莱坞的“主角”。尤其是诺兰《奥本海默》在全球大卖9.55亿票房,力压《银河护卫队3》、《蜘蛛侠:纵横宇宙》和《速度与激情10》,更是让好莱坞开始反思“大片”的定义。
虽说诺兰是反流媒体的“时代先锋”,但是Netflix早早就放风自己一直在争取诺兰这样的名导。而马丁·斯科塞斯、大卫·芬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导演”早早就拥抱了流媒体,“钱多话少”的流媒体平台的确给了名导更多的创作自由。
而今年全球票房冠军《芭比》的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已经与Netflix签约,接下来将翻拍《纳尼亚传奇》。
超英电影和视效大片依旧是好莱坞无法撼动的绝对根基,这必然会“倒逼”一大批导演拥抱流媒体,而本质上传统的好莱坞也通过自建流媒体的方式来对抗流媒体平台的冲击。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看好莱坞历史性地大罢工,尽管最后的结局“皆大欢喜”,但是流媒体对于传统电影的冲击已经进入到了“产业阶段”。它早就不再是观众先进电影院还是直接上网观看的“渠道之争”,而是关于人才、资源、电影类型更深层次的产业较量。
试想未来超英大片依旧疲软、爆米花系列片依旧老套,而真正能讲故事的导演集体和流媒体紧紧相拥,全球电影会迎来什么样的震动,是一个根本没有答案的“终极之问”。
2、主旋律完成“时代使命”,但类型片又能火多久?
中国电影产业需要“确定性”。
如果说《海王2》是超英大片“旧时代”的结束,那么今年的国庆档可能是中国主旋律大片头部化的阶段性“告别”。
实际上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主旋律是中国电影的绝对支柱。《我和我的》系列三部累计票房74.76亿、《长津湖》两部累计票房98.42亿。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献礼片以及主旋律题材的商业大片,在中国电影最困难的时间段里实际上承载了很大的产业重任。
中国电影产业一直以来都是“自有资金”,在2018年资本撤退后,电影产业实际上一直都困难重重。尤其是过去三年疫情彻底让整个产业成为了“特困行业”,损失的票房实际上是整个产业现金流的减少。而在这种情况下,主旋律电影过去三年相对稳定的供应,其实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行业的“基本运转”。
但是缺乏足够的档期管理和营销上的“躺平”,最终必然会形成反噬。今年国庆档,《志愿军》和《莫斯科行动》的表现都难称满意。尽管接下来《志愿军》还有两部未上映,但是主旋律电影想要重新回到头部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
今年,类型片彻底“接管”市场。今年票房排名前8名累计票房241.04亿,占全年总票房超过四成。这8部影片全部出自春节档和暑期档,相比春节档的“顺风顺水”,暑期档可以说是“邪火”。
《消失的她》首日票房1.59亿,但真正的票房峰值出现在次周六,单日票房3.35亿,是首日票房的一倍还多;而《封神第一部》首日票房4912.3万,真正的票房峰值同样出现在次周六,单日票房1.6亿,超过了首日票房的三倍;《长安三万里》首日票房8850.9万,票房峰值是次周日,单日票房1.42亿。
这些电影固然是通过口碑走出的长线,但实事求是的说,多部影片最终的票房体量其实超过了市场预期。影片逆袭的原因有不少是因为“出圈”,或因为两性议题、或因为全民反诈、或因为超前点映、或因为唐诗育儿,这都是占据了市场空白的“时代红利”,很多爆发都不具备可复制性。
像《流浪地球》如今已经成为了华语电影的第一IP,《流浪地球3》目前也已经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而《熊出没》系列每年一部且固定春节档,从刚开始的2.47亿票房到如今的14.95亿,翻6倍背后并不是某一部的灵光乍现,而是档期培育、受众培育和内容创新“合力”的结果。
但像这样的IP电影,在目前国产电影里实际上还是比较少。只有头部越稳定,市场的容错率才能越高。但IP电影、系列电影、商业类型片,整个产业在内容开发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层次,甚至存在不少误解和偏见。
3、观影人次可能已过,但没“人”的产业很难长久
提升观影人次依旧是行业的主命题。
2019年,内地市场全年观影总人次17.3亿次。从结果看,实际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人均观影频次和上座率实际上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按照目前近14亿人的总人口来进行换算,内地市场巅峰时期的人均观影人次仅仅破1。2023年全年观影总人次12.99亿,实际的人均观影人次不足1次。作为对比,韩国2019年的年观影人次是2.26亿次,但是2019年韩国官方数据统计的总人口是5176.5万人,也就是人均观影4.4次。同样疫情三年重创了韩国电影产业,观影人次大幅度下滑。但是2022年韩国仍然有1.12亿次的观影人次,而韩国总人口为5162.8万人,所以人均观影依然有2.19次。
此外,2020-2022年,内地电影市场的平均票价分别是37、40.3、42.1,平均上座率分别是8.1%、7.0%、5.8%。而2017-2019年,平均票价分别是34.43、35.32、37.12,上座率分别是13%、12%、11%。可以看到过去六年时间,平均票价逐年上升,但是上座率逐年下降,在现有的产业规模下其实还有近九成的空场率。
但是今年的行业现状,一方面是观众一年看一部电影的占比依旧较高。根据此前的数据统计,今年1年看1部电影的观众占比为52.5%,相比疫情三年平均58.5%已经下降了,但是相比2019年的44.2%,提升了8.3%。
另一方面,市场冷热过分不均。国产头部大片为了“保本”基本上锁定春节档,在一个密集型档期里疯狂内卷,而中小影片在没有大盘助力的情况下很难提升市场热度,这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电影想要彻底摆脱疫情三年的“长尾影响”,就需要重新将观众拉回电影院。但是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电影这种娱乐方式是否吸引人、电影内容本身是否吸引人、电影这项消费方式是否吸引人。
从很多的“信号”中都能看出2023年在电影的时间标尺里格外的不同,可能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电影早就不再那么重要。但对于一个产业来说,如何变好依旧非常重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