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纬创投
“表面是饮食男女,里面是山河岁月、时代变迁。”
昨晚(1月9日),2024开年大剧《繁花》落下帷幕。作为王家卫导演的首部电视剧,《繁花》一经上线就是话题中心,剧集热度居高不下。
有着电影般质感的《繁花》,在王家卫的手中变成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繁花》以改革开放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一无所有的阿宝(“胡歌”饰演)在“老法师”爷叔的指点下,以港商的身份一手做股票,一手做外贸,成为叱咤风云“宝总”的商业故事。除了交代宝总的个人命运,影片还通过描绘上海黄河路、南京路、进贤路上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改革开放时期上海社会的全貌。
不得不承认,这部筹备了六年的电视剧,有着浓厚“王家卫美学”色彩——流动摇移的镜头画面,交叉闪回的剪辑方式、加上流光溢彩、纸醉金迷等布景,构建了艺术化的上世纪90年代,也让《繁花》多了几分地域特征。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2023年上半年播出的《漫长的季节》。《漫长的季节》故事背景设定在一座东北小城,用1997、1998和2016三个年份,借当地支柱产业「桦钢」走向衰退后的故事,呈现了东北90年代后的社会动荡和转型阵痛。
可从画面来看,一个繁花似锦,一个温暖中带着些许落寞凋敝,而且两部影片呈现的故事也风格迥异,但他们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群体——港商。
《漫长的季节》中的港商,真实身份只是个江湖骗子,成为了一切悲剧的起源;而《繁花》中的阿宝,借助港商的身份做外贸起家,成为搅动风云的“宝总”。那么,港商这一身份在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留在历史画卷的港商,书写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港商投资为内地带来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Enjoy:
1、时代的镜像
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外资都在犹豫观望,没有出手投资的计划。而大批港商“敢为天下先”,跨越连接香港与深圳罗湖的罗湖桥奔赴内地、投资办厂,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尤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商已经成为内地最大的直接投资者之一,亦制造了不少财富神话。在不少中国人心里,港商象征着现代化和资本的力量,港风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因此,大多数年代剧在讲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事时,都少不了几位穿着考究、说着港普、一心想着回到内地投资的港商形象。
电视剧《繁花》将把镜头对准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自然也会提及“港商”这一要素。
影片的时代背景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主人公阿宝原本只是一名普通工人,顺应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靠着股票完成了原始积累,并将自己包装成来自香港公司的上海代表,做起了外贸,将自己的“皮包公司”(当时人们对空壳公司的称呼)经营得风生水起。
改革开放初期,绝大多数的外商并不是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而是先和有契约信心的港商签合同、下订单,然后港商带着订单沟通后续事宜。阿宝作为港商代表,主要工作是协调和管理与香港公司的外贸事项,其中涉及与外贸公司和生产工厂进行谈判和沟通。
剧中只是交代阿宝背景的时候提到了港商,其余篇幅则留给了更为精彩的商战和股市。导演王家卫用艺术手法,重现了上海街头的灯红酒绿和霓虹闪烁,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90年代上海商界的蓬勃繁华。同时,《繁花》以阿宝为主线,讲述了外贸的环环相扣、股市的惊心动魄,黄河路推杯换盏背后的商战,折射出中国内地经济腾飞阶段的上海众生百态。
而在同一时代,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则是另一番景象。在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改变了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命运。2023年初大火的《漫长的季节》以东北老工业企业“桦钢”的衰败为大背景,讲述工人家庭的变迁与情感变化。
在这部剧中,一位自称港商的广东口音老板成为了悲剧的起点。假港商和“桦钢”厂长勾结,打着改革名义侵吞国资,想以几千块钱买断工龄,继而港商失踪,资金断流,工厂顿时陷入危机。其实,“港商”骗子只是桦钢倒闭的加速剂,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的东北国有企业,最终都逃不掉倒闭破产的命运。
为什么同一时代的影视剧,“港商”的形象如此割裂?这背后原因值得深究。
改革开放初期,东南沿海地区拥有良港、侨乡,又与港澳台地理相近、语言文化相通,得以率先拥抱港商。因此,港商最先在珠三角试试水,80年代后期才开始向转移长三角。踏入90年代,港商已经在珠三角及长三角驻足良久,并形成稳定的经济圈和商业环境。
而东北、西北等内陆城市缺少良好的港口,不能与海外市场、境外资本、全球产业链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导致港澳台外商资本难以深入内陆腹地。因此,在当时的东北、西北等内陆城市,假借港商名号的商人靠一口粤式普通话,玩“空手套白狼”的情况确实存在过。
但历史中的港商是外资代表,是各地招商引资、国企改革重点争取的对象。尤其对于当时的国企来说,港商不仅仅能带来资金,还可以引进管理和技术,帮助政府和国企顺利推进国企改革的进程。正因每个人处于不同的境遇,相似的群体也会留下不同印记和形象。
《繁花》和《漫长的季节》都采用了独特的视角,让观众深入了解改革开放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但随着时代车轮走过,个人命运便有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商人,有人被历史遗忘后只能自我疗愈。这就是每个时代的镜像故事。不过,我们恰好可以借着《漫长的季节》和《繁花》两款爆剧,深入了解港商这个伟大的群体,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2、首位踏入内地的港商,何许人也?
“世界毛纺大王”曹光彪便是当时首个踏入内地的港商。
图源:浙商博物馆
曹光彪祖籍宁波,于1920年出生在上海,自小聪颖机敏,上学之余就跟着父亲学做生意。后来家中突遭变故,曹光彪只得中途退学,接管了父亲开设的“鸿祥”呢绒店。他接手后,原本生意不景气的鸿祥焕发生机,分号开在了南京、重庆等地,还在上海建了毛纺厂,所产的纯毛凡立丁一时畅销全国。
1954年,前往香港发展的曹光彪创办了香港首家毛纺厂——太平毛纺厂,接着又开拓了另一个新行业——针织业;1964 年,曹光彪在香港成立了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并在香港先后收购了 11 家针织厂,成立南洋针织成衣制造公司,将生产线从毛纺扩大到针织。在他领导下,永新先后在葡萄牙、毛里求斯、美国、法国、德国等建立工厂,经销商遍布全球,曹光彪也因此获得了“世界毛纺大王”的称号。
曹光彪永远在主动寻求新的挑战。于是,他又投资其它领域,仅在香港就设立了四十余个机构,经营包括电子、电脑、精密仪器、贸易、旅游等生意。1984年9月,曹光彪与包玉刚联手进军航空业,次年,港龙航空公司正式成立了,打破了香港航空业由英资财团垄断的历史。
可当曹光彪一生的成就时,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回到内地投资建厂。他说“如果要说我这一辈子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我自己认为,开办香洲毛纺厂,参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
改革开放初期,没有一个香港商人在内地投资,就连返回内地看看都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曹光彪在宁波日报采访中分享道:“与朋友闲聊中了解到,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希望我代向外国市场推销国产毛衫和其他纺织成品,为国家多创一点外汇收入。”
曹光彪听到这一消息后,脑海中马上萌生了“补偿贸易”的念头。于是,在曹光彪的建议和投资下,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珠海香洲毛纺厂在1978年11月破土动工。曹光彪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赴内地投资兴业的港商。
作为第一个到内地设厂的香港投资者,曹光彪是第一位打开补偿贸易之门的香港实业家。不少港商效仿珠海香洲毛纺厂的做法,利用内地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优势,通过“三来一补”,委托内地单位把港方企业提供的原料加工,并把制成品交付港方企业。
在《繁花》中,阿宝通过在香港的哥哥介绍获得了人生第一张外贸试单,因当时没有空闲工厂接单,便想到了“三来一补”的方式。只不过剧中与上述曹光彪直接建厂的方式有所不同,阿宝先利用在日本进口的设备,在中国的工厂进行加工和生产,同时结合中国的资源和材料来完成订单。
此后,曹光彪在内地多个省市投资了几十个项目,涉及纺织、印染、制衣、化工、电子、钢铁、酒店等多个行业,并多次捐献巨资造福桑梓,助力祖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
2021年3月,曹光彪在香港逝世,享年101岁。这位活了百年的老人家,经历了时代的巨变和商界的风风雨雨,愿为祖国教育倾注大爱,最终将名下的所有资产都捐给了清华大学。
3、港商创造了哪些中国第一?
引风气之先,得开放之利。当年不少有实力、有魄力的港商,进入内地投资建厂,利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和较为低廉的地价和人力,开始将香港工厂迁移到国内,留下一串串印记。
同时,港商为内地打开了一扇门。在当时,合资企业是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唯一途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人与世界接轨的一扇门。而最先推开这一扇门的人,依旧来自中国香港。
这有一个特殊背景。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两国也将实现直航,这给跨越太平洋的直航班机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餐饮成为了一大难题。在一些老式的飞机上,飞机餐是装在一个个铝制的大饭盒里,统一加热后再分给旅客,与当时单位里的大食堂差别不大。
为此,国家民航局曾到日本等国家进行过专项考察,也考虑过与境外配餐公司合作。恰在此时,香港美心集团创始人伍沾德和女儿伍淑清积极与有关部门接洽开办合资航空食品企业。
在尚未有批文和合约的情况下,伍沾德和女儿伍淑清就先行筹款500万港元从美国购入设备,从香港运到北京。1980年,北京航食才正式成立,成为改革开放后内地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自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开始,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形式出现的三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外商进入中国市场。时至今日,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仅2023年1月—11月,全国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就达到了48078家。
从第一份标准化飞机餐到地铁路线规划,再到五星级酒店,都离不开港商的支持。同样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应邀赴京,商讨在内地多个城市兴建合资酒店。在内地还是招待所的年代,建造一个五星级酒店难度并不小。
于是,霍英东独立出资,于1983年开办五星级酒店———白天鹅酒店。他坚持设计、建造、采购、经营等各个环节尽量都由内地专家主持,希望借助项目为国家培养一批人才。建成后,他又把这个五星级大酒店无偿地捐献给了国家。从酒店开始,霍英东投资公路到桥梁事业,竭力支持内地的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
实际上,继霍英东之后,对内地慷慨解囊的香港爱国同胞与日俱增。譬如,著名企业家李嘉诚捐资兴建了汕头大学;已故的香港慈善家邵逸夫更是堪称典范。据教育部统计,邵逸夫自1985年以来通过邵逸夫基金会,连年向内地教育事业捐赠,累积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达6013个。
时至今日,香港同胞捐资助款、贡献家乡的故事比比皆是,他们捐助的教育设施、公益设施处处可见,遍及内地的“英东楼”“逸夫楼”就是这些爱国爱港人士心血的体现。
如今,纵使一些先行者已经远去,但他们为祖国奉献的事迹与他们的名字永远留在大家心中。每当大家回顾改革开放的时候,以他们为代表的港商始终会与远见、勇气和历史创造者联系在了一起。
90年代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彷佛是一个说不尽、聊不完的话题,总能造就了无数个年代故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失意者与得意者心中的90年代自然各有不同。
90年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本来就是一段客观存在的时间,它有国企改革的阵痛和忧伤,有紧随时代潮流的朝气与力量,也有港商回归的革新与现代性。这个时间段由若干的历史片段组成,因而可以被分析出特定的“历史真实”,演绎出每个人心中的“90年代”。
那么,当你回忆起你的90年代,会想起什么?当你不再信仰一个所谓的“黄金时代”,你又能从中感悟出什么?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没有人独善其身。无论是往日的辉煌还是阶段性的蹉跎,每个人能够与自己的“90年代”拥抱和解,或许这才是纪念一个时代逝去最浪漫的形式。但每个人的赤子之心常在,依然会期待下一个冬去春来、繁花似锦。
References:
1.香港在内地创造的“第一” 来源/新华社
2.曹光彪 参与改革开放的第一港商 来源/浙商博物馆
3.走进“001号”合资企业,探寻那些难忘的税收印记 来源/中国税务报
4.德媒关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港商功不可没 来源/参考消息
5.霍英东:一个改革开放的示范者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
6.霍英东走完传奇一生 投资捐赠内地逾50亿 来源/上海证券报
7.东北经济:漫长的季节,何时等到春天?来源/第一财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