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从炒股热到下岗潮:上海作家眼中的《繁花》与年代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炒股热到下岗潮:上海作家眼中的《繁花》与年代史

在《繁花》故事之外我们还能获得什么?将《繁花》嵌入它的历史,各个年代的上海又是什么面貌?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开年的第一部热播剧《繁花》于上周正式收官,这部由王家卫导演的剧集引发了广泛关注,屡屡登上微博热搜,目前豆瓣评分8.4分。剧集的评价经历了一个分化过程,有人质疑它是金宇澄原著的“同人作品”,角色也失却了小说中幽微复杂的人性;亦有网友赞扬它低开高走,认为剧情与人物都很鲜活。无论抱持何种观点,剧版《繁花》至少做到了一点——将那个模糊的90年代上海带回到大众视野,与黄河路、炒股相关的考古氛围也在网络上蔓延着。

借用一句沪生的口头禅:“我不禁要问”,在《繁花》故事之外,我们还能获得什么?将《繁花》嵌回历史,各个年代的上海又是什么面貌?

剧集步入尾声之时,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了上海作家小白和周嘉宁。小白擅长以考古学的目光挖掘上海的历史档案,代表作《租界》和《封锁》书写了民国时期上海的风起云涌,在类型上属于谍战小说;周嘉宁写的是世纪之交的上海,年轻人们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学会冲浪,又如何被席卷而去。

两位对《繁花》小说十分熟悉的作家也聊到了对剧集的观感。小白发现,真正吸引人的可能不是剧情,也不是许多观众认为独树一帜的光影,而是导演对空间/身体关系、人物动作节奏、以及bgm的协同调用,它们构成了一种对观众潜意识阶段的“情动”勾引,让人有兴趣一集集看下去。周嘉宁更在乎剧集引起的连锁反应,她很开心地看到,《繁花》唤起了各种各样的私人记忆,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沪语研究,而这个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01 说《繁花》:“麒麟会”不存在,“宝瀛大战”戏剧化

播出之初,《繁花》就一度陷入改编失实的争议,有人认为王家卫拍的是民国上海,商战也被拍出了谍战的味道。原著粉则不满于剧版剔除了60年代的故事线,将金宇澄并未着墨过多的宝总发家史作为剧情主线。对于小白来说,《繁花》最吸引他的也是之前的年代,“到了90年代,人物本身的魅力已经大大减弱了。”

他认为说《繁花》把90年代拍成了30年代也不对,“任何一个年代的上海都不是镜头中那样的,但是它在虚构的叙事语境中是成立的,通过特定的光影和空间处理,才能达到风格上的统一。”他从谍战小说的角度提出,谍战戏的冲突点非常明确,都是为了查清情报或者卧底,也通常有一个反派把故事推到极端状态,90年代的上海不再存在强烈的戏剧冲突,《繁花》又需要一个方法来制造情感紧张度,这才让观众产生了谍战戏帮派片的错觉。

周嘉宁也认为,创作的功能并不是重现真实。90年代的上海在许多人的回忆中本就模糊不清,她自己也只能记起零碎的片段,《繁花》便可以恢复这种视觉记忆。

她从城市建设的层面看到,上海的90年代经历了一个改建的过程,许多场景都被完全覆盖了,儿时读的学校一旦被拆除,就没有任何图像记忆留存下来,也很少有人将以前的照片传到网上。与更多人的观感不同,周嘉宁记得世纪之交的上海正在不断拆掉和重建,“到处都在造房子和高架,城市很乱、很吵闹。”在她的记忆中,当时的学校门口在造中环线,家门口在通地铁7号线,黄浦江的跨江大桥也于那段时间建成,这些工程都很漫长,三年、五年地持续着。而人们最终记得的是工程完成的样子,是浦东开发区的繁荣,而不是它长达十年的工地阶段。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东方明珠和浦东新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真实的上海过往相比,《繁花》的戏剧张力体现在哪里呢?一个最好的例子,或许是剧中令人惊叹的炒股传奇。小白回忆说,像“麒麟会”这样的炒股帮派并不存在,90年代是中国证券市场草创阶段,民间资金集合投资,还没有相应配套的法律。2000年以后,随着信托法、以及集合资金管理、客户资产管理这些相应法律法规出台,才出现了法律认可的私募基金,“私募”的说法可能也是在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由专业学界渐渐“破圈”才进入大众视野的。“当然,确实存在民间联手买卖某一只股票的情况,若干资金大户约定同时同步买入卖出,也有亲友相互委托投资。这类做法几乎是行走在法律边缘,由于金融秩序管理很严格,市场中的人受利益驱使固然会选择合作,但树一个帮派的可能性不大,”小白说,剧中的“麒麟会”的设置在叙事上比较经济,用一个符号替代了大量细节交代。

在《繁花》中,深圳帮和上海帮的“宝瀛大战”也加入了戏剧成分,其原型是1993年深圳宝安集团与上海延中实业股份的“宝延大战”,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第一起兼并案。小白提到,这一收购事件在当年很有名,但《繁花》似乎还结合了2021年华尔街的一场著名大戏:“纽交所小散户在Reddit网站聚集起来,联手逼空,战胜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大资本。宝延大战中并没有如此戏剧性的桥段。”

同样经过戏剧化处理的还有人物。剧中的爷叔好似诸葛亮,躲在房间就能替阿宝摆平一切,这在小白看来接近中国香港地区武侠片桥段:男主角或拜了一位全知全能师父,或找到一本万宝全书。小白说,像爷叔这样的人物当然也会有,改革开放初年,法规和商业规则不健全,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做实业或投资的老板可能会聘请一位“老法师”,此人早先在洋行做过财务,可帮公司处理技术性疑难杂症,也可能像爷叔一样解放前做过买办,懂得生意中各种“门槛”。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此外,小白还提到,剧中三位女性的形象虽然从叙事角度有些抽象,但也相当准确。“由于上海一直是个发展成熟的商业社会,上海的女性自然有精明世故的一面,但她们也重感情,甚至有侠气。这些特质互相交织,很难辨别她的行为动机到底是出于情感、计算、仗义中的哪一种。”

上海人会发展出这样的性格特征,几乎是必然的:“一个商业成熟的社会也一定是江湖社会,只有算计办不成事,你还需要真正核心的朋友。这样的人要用情感和义气来交换,可是说到交换,又让人觉得其中仍有计算。”在这一点上,小白认为中国香港地区与上海一样——香港女作家亦舒表示女性的最高价值是侠气。《繁花》里至真园开业第一天请来了影星温兆伦,温兆伦最早被上海人熟知,是凭借九十年代引进的电视剧《义不容情》,讲的是两兄弟间的恩怨和算计,温兆伦出演反派主角。王家卫让他出现在剧中,无论有意无意都构成了某种互文。

02 聊上海:90年代洋溢着赚钱的氛围,但有钱没地方花

从《繁花》回望90年代的上海,小白认为,当然有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但社会心理结构中也有其它因素。“从经济史角度看,1990-1992年工资涨幅还没有跟上通胀,普遍工资都是百八十块,研究生毕业甚至宁可去酒店做大堂行李员,不少人觉得前途渺茫,只能设法出国。”1993年,由于全社会债务总量过大,为了整顿金融和商业秩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兼任央行行长,主持清理企业三角债务。小白提到,当时整个社会银根非常紧,很多公司都面临破产,股市暴跌几百个点,《繁花》的剧情也反映了这个暴跌暴涨的过程。

在他看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市民在财务和消费上的阶层划分并不明显,“大家都没什么钱。”也有极少数人突然暴富,比如宁海路市场做海鲜的大户可能手握千万资本,可即使像他或者宝总这样的有钱人,往往也没地方花钱。商品房和私家车是2000年后消费和投资最大宗的项目,但是在剧情发生时还没有出现。有钱人想拥有自己的汽车,也只能通过挂靠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企业名义下买一辆普通桑塔纳。

老板一旦把自己的生意做足,就没有其它渠道把赚到的钱进一步资本化。钱没地方花,就会造成一些表面上的奢华举动。《繁花》中魏总一口气在饭局上买88只甲鱼,这种事情也有可能发生;人们也可以像宝总那样去定制西服,锦江西楼下食街就有一家英国面料的高定店铺。但所谓的“高端消费”没有跟普通市民区隔开来,“奢华”和“日常”混杂在一起。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这种状态造成了一种心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能一夜暴富。“当时有‘十亿人民九亿商’的段子,你在任何一个公共电话亭或公交车上都能看到有人谈生意,整个社会弥漫着赚钱的氛围。”至于剧中的黄河路,似乎变成一个高级社交和信息交换中心,没钱就不敢进去,这也不属实,一般市民也会去黄河路吃饭——“既然谈完生意明天就有可能发财,那今天去吃一次也就无妨了。”

在小说《繁花》中,阿宝、沪生与小毛曾居住在上海的不同区域,体现着三人家境背景的差距,但小白提醒我们:“上只角”与“下只角”更多是一种地理划分,而不是阶层划分。在骑自行车的年代,住在虹口的人可能一两年都不会去一次淮海路,不同地区的人很难碰面,在今天这个汽车时代,过去的距离就不再是问题了。

进入新世纪,整个社会逐渐资本化、分层化,小白说,“大家回到了一个正常的、讲性价比的状态,不再动辄花五千或一万块钱摆酒席,因为钱可以用来再资本化。消费有了奢华但低调的选择,人们也就摆脱了那段短暂的纸醉金迷。”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03 新世纪:纺织下岗潮、服装外贸与流行文化

在周嘉宁2022年出版的小说集《浪的景观》中,她写下的正是世纪之交的上海,年轻人们在人民广场的地下档口做服装生意、听摇滚乐或做电台。周嘉宁认为,那时整个城市和国家都处于上升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入WTO,在贸易上取得巨大进展,9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年轻人也有一个浪潮上的延续。

《浪的景观》
周嘉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8

周嘉宁看到,剧版《繁花》还原了1993年中国申奥的时刻:“虽然那时还没有成功,但大家都有一种盲目的信念感,因为很多新生事物正在不断出现。家用电脑在1992年左右进入普通家庭,后来出现了互联网,你可以跨越国家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沟通。”不同于《繁花》中60年代的走街串巷、90年代的饭局交际,在21世纪初,周嘉宁的大部分朋友都是上网认识的。彼时大家热衷于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想要亲身参与到某一进程的感觉非常强烈。”

2001年申奥成功那天,周嘉宁恰好在北京。在她的记忆里,彼时的北京已是流行文化中心,很多港台同胞来北京谋求发展,上海一些乐队也想去北京寻找机会。欣欣向荣的另一边是上海的下岗潮。剧版《繁花》用大量笔墨讲述了杭州湖西针织厂的厂长范总勇闯上海滩、打造民族品牌,以及外滩27号的汪小姐拿下牛仔裤订单的故事。周嘉宁回忆道,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贸易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国内纺织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90年代的上海是纺织业的重镇,我妈妈那边整个家族都在纺织系统里工作,所以当上海的时装公司、纺织局面临整改,很多工厂面临倒闭时,还是很有感触的。”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周嘉宁发现,很多文学作品会谈论东北的下岗潮,但不太能看到写上海纺织业的故事。“《繁花》小说里稍微提到一点,因为很多当时的工厂就在小说涉及的区域。”她回忆说,普陀区的西康路、大自鸣钟一带的许多工厂关张了,如果沿着苏州河的游船路线,从长风公园到外滩一路上会看到纺织厂的遗址,如今变成了文化产业园。

在她的短篇小说《明日派对》中,就有一家位于杨浦区的工厂成为了乐队排练房,几百台轰鸣的缝纫机隔壁摆着乐器和音响。工厂私用的阶段非常短暂,之后政府和企业对工厂进行了统一规划,疫情期间杨浦区的一片基地就变成了文化创意谷。

类似的事也发生在小说《浪的景观》中,两名年轻人在千禧年间来到人民广场的迪美地下城、做着真假混杂的服装外贸,卖着匡威、李维斯等时髦的外来品牌,而不再是《繁花》里的“三羊牌”针织衫。后来,他们所在的市场被拆迁、一批资金雄厚的摊主进驻后,抹去了最后的浪漫和无序。周嘉宁认为,襄阳路、华亭路以及人民广场的服装生意与《繁花》中的上海名牌和民族产业是两条生产线路上的事情,她书写的也是更小众的一群人:“他们可能不是真的在做生意,即使赚到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运气。”

上海南京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即使这些人群较为小众,服装外贸的兴起仍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周嘉宁认为,那段时间正好是西方流行音乐进入国内,对年轻人影响最大的时候,许多做服装生意的人都是音乐爱好者。“那时很多品牌还没有进入大陆市场,会在音乐或者书里隐约得知它们的存在,然后在外贸市场第一次见到实体。这种快乐与物质领域无关,而是一种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我们想通过衣服来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搞清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在《繁花》的最后几集,至真园把1994年元旦晚会的主题定为“摇滚之夜”,用的是黑豹乐队的歌曲《无地自容》,这首歌在王家卫看来代表着朝气。在周嘉宁的回忆里,90年代中期,港台地区、欧美与本土的流行和摇滚乐一下子全都涌来,让她分不清是那些音乐来自美国还是英国,更不清楚乐队的年代,只是饥不择食地接纳下来,“既很慌乱,又非常开心。”

如果说90年代至21世纪初是一个不断造浪的过程,听着流行乐的周嘉宁无疑看到了浪潮袭来的前夜,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振奋,总有激动人心的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也如小白对《繁花》的评价那样,剧中人物的行动总能调动起观众的身体感知、被牵引着情绪一集又一集地看下去。而这正是因为,我们仍怀念着那样的时代,希望再次回到浪的中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炒股热到下岗潮:上海作家眼中的《繁花》与年代史

在《繁花》故事之外我们还能获得什么?将《繁花》嵌入它的历史,各个年代的上海又是什么面貌?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开年的第一部热播剧《繁花》于上周正式收官,这部由王家卫导演的剧集引发了广泛关注,屡屡登上微博热搜,目前豆瓣评分8.4分。剧集的评价经历了一个分化过程,有人质疑它是金宇澄原著的“同人作品”,角色也失却了小说中幽微复杂的人性;亦有网友赞扬它低开高走,认为剧情与人物都很鲜活。无论抱持何种观点,剧版《繁花》至少做到了一点——将那个模糊的90年代上海带回到大众视野,与黄河路、炒股相关的考古氛围也在网络上蔓延着。

借用一句沪生的口头禅:“我不禁要问”,在《繁花》故事之外,我们还能获得什么?将《繁花》嵌回历史,各个年代的上海又是什么面貌?

剧集步入尾声之时,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了上海作家小白和周嘉宁。小白擅长以考古学的目光挖掘上海的历史档案,代表作《租界》和《封锁》书写了民国时期上海的风起云涌,在类型上属于谍战小说;周嘉宁写的是世纪之交的上海,年轻人们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学会冲浪,又如何被席卷而去。

两位对《繁花》小说十分熟悉的作家也聊到了对剧集的观感。小白发现,真正吸引人的可能不是剧情,也不是许多观众认为独树一帜的光影,而是导演对空间/身体关系、人物动作节奏、以及bgm的协同调用,它们构成了一种对观众潜意识阶段的“情动”勾引,让人有兴趣一集集看下去。周嘉宁更在乎剧集引起的连锁反应,她很开心地看到,《繁花》唤起了各种各样的私人记忆,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沪语研究,而这个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01 说《繁花》:“麒麟会”不存在,“宝瀛大战”戏剧化

播出之初,《繁花》就一度陷入改编失实的争议,有人认为王家卫拍的是民国上海,商战也被拍出了谍战的味道。原著粉则不满于剧版剔除了60年代的故事线,将金宇澄并未着墨过多的宝总发家史作为剧情主线。对于小白来说,《繁花》最吸引他的也是之前的年代,“到了90年代,人物本身的魅力已经大大减弱了。”

他认为说《繁花》把90年代拍成了30年代也不对,“任何一个年代的上海都不是镜头中那样的,但是它在虚构的叙事语境中是成立的,通过特定的光影和空间处理,才能达到风格上的统一。”他从谍战小说的角度提出,谍战戏的冲突点非常明确,都是为了查清情报或者卧底,也通常有一个反派把故事推到极端状态,90年代的上海不再存在强烈的戏剧冲突,《繁花》又需要一个方法来制造情感紧张度,这才让观众产生了谍战戏帮派片的错觉。

周嘉宁也认为,创作的功能并不是重现真实。90年代的上海在许多人的回忆中本就模糊不清,她自己也只能记起零碎的片段,《繁花》便可以恢复这种视觉记忆。

她从城市建设的层面看到,上海的90年代经历了一个改建的过程,许多场景都被完全覆盖了,儿时读的学校一旦被拆除,就没有任何图像记忆留存下来,也很少有人将以前的照片传到网上。与更多人的观感不同,周嘉宁记得世纪之交的上海正在不断拆掉和重建,“到处都在造房子和高架,城市很乱、很吵闹。”在她的记忆中,当时的学校门口在造中环线,家门口在通地铁7号线,黄浦江的跨江大桥也于那段时间建成,这些工程都很漫长,三年、五年地持续着。而人们最终记得的是工程完成的样子,是浦东开发区的繁荣,而不是它长达十年的工地阶段。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东方明珠和浦东新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与真实的上海过往相比,《繁花》的戏剧张力体现在哪里呢?一个最好的例子,或许是剧中令人惊叹的炒股传奇。小白回忆说,像“麒麟会”这样的炒股帮派并不存在,90年代是中国证券市场草创阶段,民间资金集合投资,还没有相应配套的法律。2000年以后,随着信托法、以及集合资金管理、客户资产管理这些相应法律法规出台,才出现了法律认可的私募基金,“私募”的说法可能也是在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由专业学界渐渐“破圈”才进入大众视野的。“当然,确实存在民间联手买卖某一只股票的情况,若干资金大户约定同时同步买入卖出,也有亲友相互委托投资。这类做法几乎是行走在法律边缘,由于金融秩序管理很严格,市场中的人受利益驱使固然会选择合作,但树一个帮派的可能性不大,”小白说,剧中的“麒麟会”的设置在叙事上比较经济,用一个符号替代了大量细节交代。

在《繁花》中,深圳帮和上海帮的“宝瀛大战”也加入了戏剧成分,其原型是1993年深圳宝安集团与上海延中实业股份的“宝延大战”,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第一起兼并案。小白提到,这一收购事件在当年很有名,但《繁花》似乎还结合了2021年华尔街的一场著名大戏:“纽交所小散户在Reddit网站聚集起来,联手逼空,战胜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大资本。宝延大战中并没有如此戏剧性的桥段。”

同样经过戏剧化处理的还有人物。剧中的爷叔好似诸葛亮,躲在房间就能替阿宝摆平一切,这在小白看来接近中国香港地区武侠片桥段:男主角或拜了一位全知全能师父,或找到一本万宝全书。小白说,像爷叔这样的人物当然也会有,改革开放初年,法规和商业规则不健全,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做实业或投资的老板可能会聘请一位“老法师”,此人早先在洋行做过财务,可帮公司处理技术性疑难杂症,也可能像爷叔一样解放前做过买办,懂得生意中各种“门槛”。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此外,小白还提到,剧中三位女性的形象虽然从叙事角度有些抽象,但也相当准确。“由于上海一直是个发展成熟的商业社会,上海的女性自然有精明世故的一面,但她们也重感情,甚至有侠气。这些特质互相交织,很难辨别她的行为动机到底是出于情感、计算、仗义中的哪一种。”

上海人会发展出这样的性格特征,几乎是必然的:“一个商业成熟的社会也一定是江湖社会,只有算计办不成事,你还需要真正核心的朋友。这样的人要用情感和义气来交换,可是说到交换,又让人觉得其中仍有计算。”在这一点上,小白认为中国香港地区与上海一样——香港女作家亦舒表示女性的最高价值是侠气。《繁花》里至真园开业第一天请来了影星温兆伦,温兆伦最早被上海人熟知,是凭借九十年代引进的电视剧《义不容情》,讲的是两兄弟间的恩怨和算计,温兆伦出演反派主角。王家卫让他出现在剧中,无论有意无意都构成了某种互文。

02 聊上海:90年代洋溢着赚钱的氛围,但有钱没地方花

从《繁花》回望90年代的上海,小白认为,当然有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但社会心理结构中也有其它因素。“从经济史角度看,1990-1992年工资涨幅还没有跟上通胀,普遍工资都是百八十块,研究生毕业甚至宁可去酒店做大堂行李员,不少人觉得前途渺茫,只能设法出国。”1993年,由于全社会债务总量过大,为了整顿金融和商业秩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兼任央行行长,主持清理企业三角债务。小白提到,当时整个社会银根非常紧,很多公司都面临破产,股市暴跌几百个点,《繁花》的剧情也反映了这个暴跌暴涨的过程。

在他看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市民在财务和消费上的阶层划分并不明显,“大家都没什么钱。”也有极少数人突然暴富,比如宁海路市场做海鲜的大户可能手握千万资本,可即使像他或者宝总这样的有钱人,往往也没地方花钱。商品房和私家车是2000年后消费和投资最大宗的项目,但是在剧情发生时还没有出现。有钱人想拥有自己的汽车,也只能通过挂靠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企业名义下买一辆普通桑塔纳。

老板一旦把自己的生意做足,就没有其它渠道把赚到的钱进一步资本化。钱没地方花,就会造成一些表面上的奢华举动。《繁花》中魏总一口气在饭局上买88只甲鱼,这种事情也有可能发生;人们也可以像宝总那样去定制西服,锦江西楼下食街就有一家英国面料的高定店铺。但所谓的“高端消费”没有跟普通市民区隔开来,“奢华”和“日常”混杂在一起。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这种状态造成了一种心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能一夜暴富。“当时有‘十亿人民九亿商’的段子,你在任何一个公共电话亭或公交车上都能看到有人谈生意,整个社会弥漫着赚钱的氛围。”至于剧中的黄河路,似乎变成一个高级社交和信息交换中心,没钱就不敢进去,这也不属实,一般市民也会去黄河路吃饭——“既然谈完生意明天就有可能发财,那今天去吃一次也就无妨了。”

在小说《繁花》中,阿宝、沪生与小毛曾居住在上海的不同区域,体现着三人家境背景的差距,但小白提醒我们:“上只角”与“下只角”更多是一种地理划分,而不是阶层划分。在骑自行车的年代,住在虹口的人可能一两年都不会去一次淮海路,不同地区的人很难碰面,在今天这个汽车时代,过去的距离就不再是问题了。

进入新世纪,整个社会逐渐资本化、分层化,小白说,“大家回到了一个正常的、讲性价比的状态,不再动辄花五千或一万块钱摆酒席,因为钱可以用来再资本化。消费有了奢华但低调的选择,人们也就摆脱了那段短暂的纸醉金迷。”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03 新世纪:纺织下岗潮、服装外贸与流行文化

在周嘉宁2022年出版的小说集《浪的景观》中,她写下的正是世纪之交的上海,年轻人们在人民广场的地下档口做服装生意、听摇滚乐或做电台。周嘉宁认为,那时整个城市和国家都处于上升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入WTO,在贸易上取得巨大进展,9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年轻人也有一个浪潮上的延续。

《浪的景观》
周嘉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8

周嘉宁看到,剧版《繁花》还原了1993年中国申奥的时刻:“虽然那时还没有成功,但大家都有一种盲目的信念感,因为很多新生事物正在不断出现。家用电脑在1992年左右进入普通家庭,后来出现了互联网,你可以跨越国家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沟通。”不同于《繁花》中60年代的走街串巷、90年代的饭局交际,在21世纪初,周嘉宁的大部分朋友都是上网认识的。彼时大家热衷于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想要亲身参与到某一进程的感觉非常强烈。”

2001年申奥成功那天,周嘉宁恰好在北京。在她的记忆里,彼时的北京已是流行文化中心,很多港台同胞来北京谋求发展,上海一些乐队也想去北京寻找机会。欣欣向荣的另一边是上海的下岗潮。剧版《繁花》用大量笔墨讲述了杭州湖西针织厂的厂长范总勇闯上海滩、打造民族品牌,以及外滩27号的汪小姐拿下牛仔裤订单的故事。周嘉宁回忆道,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贸易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国内纺织业也受到了很大冲击。“90年代的上海是纺织业的重镇,我妈妈那边整个家族都在纺织系统里工作,所以当上海的时装公司、纺织局面临整改,很多工厂面临倒闭时,还是很有感触的。”

《繁花》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周嘉宁发现,很多文学作品会谈论东北的下岗潮,但不太能看到写上海纺织业的故事。“《繁花》小说里稍微提到一点,因为很多当时的工厂就在小说涉及的区域。”她回忆说,普陀区的西康路、大自鸣钟一带的许多工厂关张了,如果沿着苏州河的游船路线,从长风公园到外滩一路上会看到纺织厂的遗址,如今变成了文化产业园。

在她的短篇小说《明日派对》中,就有一家位于杨浦区的工厂成为了乐队排练房,几百台轰鸣的缝纫机隔壁摆着乐器和音响。工厂私用的阶段非常短暂,之后政府和企业对工厂进行了统一规划,疫情期间杨浦区的一片基地就变成了文化创意谷。

类似的事也发生在小说《浪的景观》中,两名年轻人在千禧年间来到人民广场的迪美地下城、做着真假混杂的服装外贸,卖着匡威、李维斯等时髦的外来品牌,而不再是《繁花》里的“三羊牌”针织衫。后来,他们所在的市场被拆迁、一批资金雄厚的摊主进驻后,抹去了最后的浪漫和无序。周嘉宁认为,襄阳路、华亭路以及人民广场的服装生意与《繁花》中的上海名牌和民族产业是两条生产线路上的事情,她书写的也是更小众的一群人:“他们可能不是真的在做生意,即使赚到钱,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运气。”

上海南京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即使这些人群较为小众,服装外贸的兴起仍然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周嘉宁认为,那段时间正好是西方流行音乐进入国内,对年轻人影响最大的时候,许多做服装生意的人都是音乐爱好者。“那时很多品牌还没有进入大陆市场,会在音乐或者书里隐约得知它们的存在,然后在外贸市场第一次见到实体。这种快乐与物质领域无关,而是一种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我们想通过衣服来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搞清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在《繁花》的最后几集,至真园把1994年元旦晚会的主题定为“摇滚之夜”,用的是黑豹乐队的歌曲《无地自容》,这首歌在王家卫看来代表着朝气。在周嘉宁的回忆里,90年代中期,港台地区、欧美与本土的流行和摇滚乐一下子全都涌来,让她分不清是那些音乐来自美国还是英国,更不清楚乐队的年代,只是饥不择食地接纳下来,“既很慌乱,又非常开心。”

如果说90年代至21世纪初是一个不断造浪的过程,听着流行乐的周嘉宁无疑看到了浪潮袭来的前夜,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振奋,总有激动人心的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也如小白对《繁花》的评价那样,剧中人物的行动总能调动起观众的身体感知、被牵引着情绪一集又一集地看下去。而这正是因为,我们仍怀念着那样的时代,希望再次回到浪的中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