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1月14日晚间,海王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协议向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丝纺集团”)转让其持有的海王生物10%的股份。
海王生物表示,标的股份每股转让价格拟为3.13元/股,最终定价将以正式的股份转让协议的形式予以确认。并且,海王生物提示到,最终的交易方案以正式签订的交易协议的约定为准,正式协议能否签署尚存在不确定性。
据海王生物2023年三季报,海王集团持有海王生物44.22%的股份,是海王生物的第一大股东。张思民是海王集团和海王生物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公告披露,此次交易的受让方丝纺集团为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是丝纺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丝纺集团经营范围包括茧丝绸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经营;丝绸纺织、轻工机电、药品、食品、保健品等商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及医药保健品的销售和进出口等。
而且,根据海王生物披露的2023年三季报来看,除了海王集团外,其余股东持有海王生物的股份均不超10%。一旦此次交易成功,丝纺集团将成为海王生物持股数量第二多的股东。丝纺集团的国资背景也将为海王生物增益不少。海王生物在公告中提到,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后,有利于该公司借助国有资本的强大实力,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2年3月4日,海王生物就披露了《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提示性公告》,称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事项。但是直至今年,此事才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就此事,2023年12月,深交所曾向海王生物下发问询函,要求海王生物就筹划本次重组事项的具体工作、主要进展,以及未能披露重组预案的原因等问题进行回复。
海王生物称,由于标的子公司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涉及的相关审计、法律、评估等尽职调查工作量较重,且本次重大事项意向方均为国有资本,故决策、审批程序较为审慎、复杂,时间进程较长。
对于为何筹划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海王生物表示,若引入国有资本控股将进一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建立“国有体制、市场机制”的新发展模式,借助政策倾斜、项目支持、人才支持、融资渠道等优势,协同发展公司与股东的优势资源;公司若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产流动性,公司将聚焦“做大医药工业、做精医药研发”的业务主线,实现公司业务的转型升级。
此前,在2023年12月的机构调研中,海王生物曾称,公司与同行业几家国资背景的公司比较,利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作为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偏高,且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目前公司应收账款的平均账期为六个月左右,库存周转天数超过一个月,扣除上游应付款账期,公司实际经营性资金占用超四个月,这也导致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公司利润率。
海王生物曾被10家公立医院拖欠超3亿元资金。去年8月,海王生物披露了连续12个月的累计诉讼、仲裁情况。截至披露日(2023年8月16日),海王生物及控股公司连续12个月累计发生案件的诉讼、仲裁金额合计约为人民币5.35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11.40%。
其中,在共14项诉讼案件中,有10项是海王生物及控股子公司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具体来看,海王生物通过诉讼要求对方支付的绝大部分拖欠款项是应收款项。其中,最高的一笔拖欠款项达7000万元。
界面新闻曾报道,公立医院回款一直是个让药企头疼的问题,这是由于实行两票制后,药企需要直面客户,失去了以前侵占经销商垫付资金的而获得的资金时间性回报,回款问题也落到了自己身上。尤其是像海王生物这类依靠医药商业营收的企业,回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海王生物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以医药研发、医药商业、医药工业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海王生物主营业务分两大板块: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医药商业板块是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的流通两大业务构成,主要是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售机构和分销商等下游客户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疗用品的配送及相关延伸增值服务。医药工业板块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两年多来,海王生物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呈现下滑趋势。2021年至2022年,海王生物的营收分别为410.5亿元、378.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330万元、-10.27亿元。海王生物曾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受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及地方联盟集中采购等行业政策影响,造成公司医药流通板块毛利率下降,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了负面影响。国家加快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进程会导致医药流通企业的毛利率进一步承压,也使得公司的毛利率进一步下滑。
以最新业绩来看,海王生物的业绩并未有所好转。2023年前三季度,海王生物营收为286.4亿元、净利润为8848万,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