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1月15日,广州市代市长孙志洋在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预计2023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600亿元,增长3.5%左右。
这一水平弱于预期。2023年初,广州提出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以上、全年投资总量突破1万亿元。
另外,针对目标增速为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3%的商品进出口总值,报告只提到两者均超过1万亿元,未提及其增速水平。但根据广州统计局,2023年1-11月,广州的社零总额同比增长已经达到了6.7%。
报告同时提到,2023年广州GDP预计突破3万亿元。在广州之前,重庆已宣布经济总量首破3万亿元。继上海(2017年)、北京(2018年)、深圳(2021年)之后,重庆、广州将加入GDP“3万亿俱乐部”。
“当前内外因素叠加,结构性周期性矛盾交织,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孙志洋坦言。具体表现在:经济韧性不够强,当家产业、高能级的企业不够多,部分行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预期偏弱,消费潜力的挖掘释放还不够。
“二是创新突破亟待加强,对创新创造创业鼓励引导不够有力,金融生态不够完善,科技成果供需衔接不畅,转化成效不强。三是城市治理还有薄弱环节,城中村改造任务繁重。”孙志洋说。
2023年1-11月,广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由于去年稳增长的期望比较高,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也是政府唯一能主动出击的,因此定下了很高的目标,但是经济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报复性反弹,市场需求有限,影响了财政收入,从而导致目标未能实现。
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降低是拖累整体投资的主要原因。2023年前11月,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5%。界面新闻统计发现,花都、增城等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超过30%,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低于全市平均值,分别为2.9%、-8.4%。
工银投行研究指出,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022年10%降幅后,2023年继续下降近10%,是拉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原因。
广州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因此减少。《广州市2023年市级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市本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11亿元。而2021年前8个月,这一收入就达到了535亿元。
不过,在房地产之外的大部分领域,广州实现了正增长。《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全年工业投资增长20%;80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2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2023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30%。部分明星企业年内迎来商业化突破: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一期建成投产、亿航智能无人机获得全球首张适航证、文远知行开启无人驾驶小巴的收费运营、广汽埃安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同年,广州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5万辆、增长1.08倍。
相较于2023年目标,报告也相应下调了2024年各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预计今年广州GDP增速不低于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商品进出口总值保持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
根据计划,2024年广州将推进844个市重点项目建设,预期年度投资3800亿元以上,带动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工业方面,支持900家以上企业技术改造,预期投资超过1800亿元。
孙志洋提到,将推动100家企业“四化”改造升级和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一期)竣工投产,发展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实现汽车出口“10万+”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