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那些被巨头“剥离”的公司们,都过得怎么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被巨头“剥离”的公司们,都过得怎么样?

AMD剥离格芯、英飞凌来自西门子、摩托罗拉剥离出安森美、飞利浦剥离出恩智浦,这些名字象征着一段历史的结束与新的开始。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在商业历史的舞台上,有些公司如璀璨的星辰,一度辉煌却最终黯然失色,有些则如彗星般划过天际,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那些曾经被巨头卖掉的子公司们,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它们曾经背负着母公司的期望与压力,而现在,它们必须独自面对市场的风风雨雨。

01、AMD 和格芯

1990 年初,赛普拉斯半导体的 TJ Rodgers 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真正的男人拥有晶圆代工厂(Real men have fabs)”,意思是芯片公司就应该自己设计自己建厂生产。

AMD也就是那个“真男人”。实际上,AMD拥有自己晶圆厂的历史要远于英特尔,在台积电还没有横空出世专业进行晶圆代工之前,不少芯片设计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晶圆厂。

格芯就诞生于AMD的晶圆厂,在最早的时候,它就是AMD自己的晶圆厂,就像曾经英特尔的晶圆厂一样,只为AMD自家产品生产芯片。

在被AMD拆分之前,它的确为AMD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AMD早期的各类知名处理器,都出自自家晶圆厂之手,包括声名赫赫的Athlon以及Athlon 64 X2这些经典产品。想象一下,全球第一颗64bit的桌面处理器就出自于AMD的晶圆厂,这也算是它高光的时刻了。

但AMD为什么要将格芯剥离?这与AMD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受挫有关。

2006年,AMD斥资54亿美元收购图形核心厂商ATi后,AMD成为了当时唯一拥有CPU、GPU已经晶圆厂的公司,这么看来,AMD似乎前途无量。

但在65nm上,AMD的技术开始落后于英特尔。在2007年,英特尔采用了新的处理器营销策略Tick-Rock,这使得AMD和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上差距越发拉大。英特尔一路高歌,AMD节节败退。

市场的不佳使得AMD的财务状况不太好,再加上AMD还斥资收购了ATi,这可以说让AMD的财务雪上加霜。

现在,外部环境中:第一,处理器市场,AMD表现不佳。第二,GUP市场,英伟达后来居上。第三,台积电出现,晶圆代工业务的出现,本质就是让芯片设计公司减少成本,专注于设计。

这些环境的变化,都让AMD无力负担升级晶圆厂的巨大开销。这时,来自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先进技术投资公司和穆巴达拉发展公司,向AMD伸出了橄榄枝。中东土豪和AMD一拍即合,AMD当即把自己的晶圆厂拆分出来,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名为Foundry Company,之后又改名GlobalFoundries,简称GF,这就是格罗方德,我们也称之为格芯。

2008年,AMD高管宣布了新的战略,走向无晶圆厂。

当格芯于 2009 年从 AMD 分拆出来时,该公司迅速收购了特许半导体公司并在纽约马耳他建立了新工厂,从而开始了运营。凭借遍布三大洲的晶圆厂,格芯似乎很快就在建造另一家强大的半导体代工厂,为台积电提供替代且急需的竞争。然而,要与台积电并驾齐驱,仍需要关键知识产权、封装技术、设计服务和工艺技术专业知识。通过 2015 年收购 IBM 半导体集团剩余的大部分股权,它获得了所有这些,再加上额外的晶圆厂产能和宝贵的人才。

2018年,格芯宣布决定停止追逐摩尔定律。现在的格芯,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的晶圆代工厂。

02、西门子和英飞凌

欧洲作为世界半导体的重要一极,主要得益于“三驾马车”,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其中,英飞凌当属榜首。

实际上,英飞凌同样是由巨头拆分而来。

英飞凌前身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制造公司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西门子大家并不陌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847年。由维尔纳·冯·西门子(Werner von Siemens)和约翰·格奥尔格·哈尔斯克(Johann Georg Halske)在柏林成立的西门子和哈尔斯克电报建设公司,主要生产由西门子发明的指针式电报机。

20世纪50年代,随着战争的结束,西门子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开设了新基地,计算机和半导体设备也开始于此阶段。

1969年,西门子还为半导体业务建立了专门的事业部。1977年,西门子准备进入美国市场,于是购买了AMD 20%的股票,为该公司注入现金以扩大其产品线。不过,最终两家公司对AMC的愿景出现了分歧,1979年AMD买下了西门子在美国分部的股份。与此同时,西门子半导体公司也在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闻名全球的半导体巨头。

作为曾经西门子重要的半导体部门,英飞凌的老员工当年头顶西门子的光环,过着安逸富足的生活。由于半导体行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极为敏感,业绩波动巨大,资金投入很高,导致西门子最终顶不住对其股价的影响,于1999年4月将其独立挂牌上市。

西门子逐步弱化在英飞凌的位置,从 2003 年 3 月将自己持有的股票由44.7%降到了 40%;到 2004 年 1 月出售 1.5 亿股票,在英飞凌持股的比例由先前的 40%降为 18%;再到 2006 年 3 月西门子又以 12 亿欧元(约合14 亿美元)出售了在英飞凌剩余 18%的股份。

得益于母公司西门子半导体在半导体领域打下的良好基础,根据Gartner公布的分析数据,英飞凌成立当年便进入了全球半导体厂商前十名的行列,此后便一直保留在该行列中。

上市后的英飞凌势头极佳,恰逢欧美国家互联网及其他高科技行业的崛起大潮,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都诞生于这个时间点,而微软和英特尔等,其股价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作为德国高科技指数股(TEC DAX)里面的关键企业之一,英飞凌在上市后股价一飞冲天。

英飞凌继承了西门子卓越而又广泛的产品线,从存储到消费类电子业务,从光纤、硬盘驱动器(HDD)业务到 RFID 解决方案,从有线通信到无线解决方案,从汽车和工业电子装置到芯片卡和安全应用以及各种通信应用等,英飞凌这些年来的成长可谓是耸壑凌霄。

自成立至今,英飞凌完成了这样几个大动作:2011年将无线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出售给英特尔。英飞凌便一路瞄准功率半导体展开一次次大规模收购。2014年,英飞凌以30亿美元价格收购专注于低功率、高能效IGBT和智能功率模块的国际整流器公司。

2016年和2019年,英飞凌分别收购专注于自动驾驶汽车MEMS和LiDAR的Innoluce和与英飞凌具有强互补性的美国赛普拉斯半导体。从拆分业务到并购,英飞凌的组成结构持续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英飞凌股权结构的多样化。

03、摩托罗拉和安森美

安森美同样是巨头半导体部门拆分出的,安森美的前身是来自摩托罗拉半导体。

摩托罗拉是全球最早的半导体公司之一,1948年就开始了半导体业务,1955年摩托罗拉生产了全球第一批商用高功率晶体管,用于车载无线电,这也是摩托罗拉第一次大批量生产半导体器件。

1999年的时候,摩托罗拉把半导体事业部的元件部门卖给了美国德州太平洋公司(TexasPacific Group),收购方把摩托罗拉的这元件部门独立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叫做“安森美半导体公司”,并且与2000年的时候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摩托罗拉只在这个公司保留了象征性的7%的股份。

安森美从摩托罗拉分拆出来之初,主要产品线包括了模拟IC、标准及先进逻辑IC、分立小信号及功率器件。

分拆之后的安森美由摩托罗拉半导体部件部门前主管Steve Hanson掌管,他决心将安森美当年的出货量将超过180亿件。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安森美半导体将把现金流和投资集中在自己身上,这与摩托罗拉为旗下安森美的定位理念相去甚远。

不断地并购与整合是其发展至今的法宝。从2001年开始到今天,安森美连续收购了14家公司,使其产品线非常丰富。

其中几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收购包括2006年收购LSI的8寸晶圆厂,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工艺水平。2008年,安森美收购AMI半导体,这项收购让安森美半导体增强了其汽车以及工业产品线。

2021 年 8 月,安森美宣布以 4.15 亿美元现金收购碳化硅厂商 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在碳化硅技术领域有较多积累)。基于 GTAT 生产的碳化硅晶圆衬底,在 2022 年安森美已有器件产品出货。事实上,我们回顾 Onsemi 的并购投资,就是不断打出优秀的产品组合,然后扩大业务结构。

顺带提一下,由于半导体事业部的高额亏损,2003年10月份的时候,摩托罗拉倒贴2亿美元把整个半导体业务拆分出来,2004年的时候成立了飞思卡尔。然而在2015年3月份的时候,飞思卡尔并入恩智浦门下,同年12月飞思卡尔品牌正式停用,这也宣告了摩托罗拉半导体事业部时代彻底结束。

现在的安森美已经是汽车CIS和电源领域的雄主,在2023年财年前三财季累计收入62.35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收入为62.23亿美元,同比增长0.20%。

2023财年前三财季累计净利润16.22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净利润为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24.83%。

04、飞利浦和恩智浦

恩智浦的前身是飞利浦1953年成立的半导体事业部,当时全球半导体行业才刚开始萌芽,飞利浦可以说是全球最早从事半导体行业的企业之一。在此后的数十年间,飞利浦凭借该半导体事业部,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大放异彩,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之一。

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飞利浦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始大力调整发展战略,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同时,千禧年前后受互联网泡沫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低迷,导致飞利浦半导体业务持续亏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飞利浦决定出售半导体业务。2005年,恩智浦从飞利浦独立出来,总部设在荷兰埃因霍恩。

现在,恩智浦已经成为了排名全球第15的半导体厂商,2023年的营收同比增长1%。

结语

AMD剥离格芯、英飞凌来自西门子、摩托罗拉剥离出安森美、飞利浦剥离出恩智浦,这些名字象征着一段历史的结束与新的开始。曾经的子公司在巨人的羽翼下茁壮成长,而现在,它们必须学会独立飞翔。

这些被卖掉的子公司们,后来的命运各不相同。但不论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成为了它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塑造了它们今日的模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AMD

4.8k
  • AMD将在台南和高雄设立研发中心
  • AMD大手笔收购ZT ,布局AI数据中心市场,纳指100ETF(513390)盘中涨近2%,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

飞利浦

3.8k
  • 刘令任飞利浦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
  •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区块链概念股普涨,飞利浦涨超1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些被巨头“剥离”的公司们,都过得怎么样?

AMD剥离格芯、英飞凌来自西门子、摩托罗拉剥离出安森美、飞利浦剥离出恩智浦,这些名字象征着一段历史的结束与新的开始。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在商业历史的舞台上,有些公司如璀璨的星辰,一度辉煌却最终黯然失色,有些则如彗星般划过天际,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那些曾经被巨头卖掉的子公司们,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它们曾经背负着母公司的期望与压力,而现在,它们必须独自面对市场的风风雨雨。

01、AMD 和格芯

1990 年初,赛普拉斯半导体的 TJ Rodgers 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真正的男人拥有晶圆代工厂(Real men have fabs)”,意思是芯片公司就应该自己设计自己建厂生产。

AMD也就是那个“真男人”。实际上,AMD拥有自己晶圆厂的历史要远于英特尔,在台积电还没有横空出世专业进行晶圆代工之前,不少芯片设计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晶圆厂。

格芯就诞生于AMD的晶圆厂,在最早的时候,它就是AMD自己的晶圆厂,就像曾经英特尔的晶圆厂一样,只为AMD自家产品生产芯片。

在被AMD拆分之前,它的确为AMD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AMD早期的各类知名处理器,都出自自家晶圆厂之手,包括声名赫赫的Athlon以及Athlon 64 X2这些经典产品。想象一下,全球第一颗64bit的桌面处理器就出自于AMD的晶圆厂,这也算是它高光的时刻了。

但AMD为什么要将格芯剥离?这与AMD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受挫有关。

2006年,AMD斥资54亿美元收购图形核心厂商ATi后,AMD成为了当时唯一拥有CPU、GPU已经晶圆厂的公司,这么看来,AMD似乎前途无量。

但在65nm上,AMD的技术开始落后于英特尔。在2007年,英特尔采用了新的处理器营销策略Tick-Rock,这使得AMD和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上差距越发拉大。英特尔一路高歌,AMD节节败退。

市场的不佳使得AMD的财务状况不太好,再加上AMD还斥资收购了ATi,这可以说让AMD的财务雪上加霜。

现在,外部环境中:第一,处理器市场,AMD表现不佳。第二,GUP市场,英伟达后来居上。第三,台积电出现,晶圆代工业务的出现,本质就是让芯片设计公司减少成本,专注于设计。

这些环境的变化,都让AMD无力负担升级晶圆厂的巨大开销。这时,来自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先进技术投资公司和穆巴达拉发展公司,向AMD伸出了橄榄枝。中东土豪和AMD一拍即合,AMD当即把自己的晶圆厂拆分出来,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名为Foundry Company,之后又改名GlobalFoundries,简称GF,这就是格罗方德,我们也称之为格芯。

2008年,AMD高管宣布了新的战略,走向无晶圆厂。

当格芯于 2009 年从 AMD 分拆出来时,该公司迅速收购了特许半导体公司并在纽约马耳他建立了新工厂,从而开始了运营。凭借遍布三大洲的晶圆厂,格芯似乎很快就在建造另一家强大的半导体代工厂,为台积电提供替代且急需的竞争。然而,要与台积电并驾齐驱,仍需要关键知识产权、封装技术、设计服务和工艺技术专业知识。通过 2015 年收购 IBM 半导体集团剩余的大部分股权,它获得了所有这些,再加上额外的晶圆厂产能和宝贵的人才。

2018年,格芯宣布决定停止追逐摩尔定律。现在的格芯,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的晶圆代工厂。

02、西门子和英飞凌

欧洲作为世界半导体的重要一极,主要得益于“三驾马车”,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其中,英飞凌当属榜首。

实际上,英飞凌同样是由巨头拆分而来。

英飞凌前身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制造公司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西门子大家并不陌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847年。由维尔纳·冯·西门子(Werner von Siemens)和约翰·格奥尔格·哈尔斯克(Johann Georg Halske)在柏林成立的西门子和哈尔斯克电报建设公司,主要生产由西门子发明的指针式电报机。

20世纪50年代,随着战争的结束,西门子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开设了新基地,计算机和半导体设备也开始于此阶段。

1969年,西门子还为半导体业务建立了专门的事业部。1977年,西门子准备进入美国市场,于是购买了AMD 20%的股票,为该公司注入现金以扩大其产品线。不过,最终两家公司对AMC的愿景出现了分歧,1979年AMD买下了西门子在美国分部的股份。与此同时,西门子半导体公司也在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闻名全球的半导体巨头。

作为曾经西门子重要的半导体部门,英飞凌的老员工当年头顶西门子的光环,过着安逸富足的生活。由于半导体行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极为敏感,业绩波动巨大,资金投入很高,导致西门子最终顶不住对其股价的影响,于1999年4月将其独立挂牌上市。

西门子逐步弱化在英飞凌的位置,从 2003 年 3 月将自己持有的股票由44.7%降到了 40%;到 2004 年 1 月出售 1.5 亿股票,在英飞凌持股的比例由先前的 40%降为 18%;再到 2006 年 3 月西门子又以 12 亿欧元(约合14 亿美元)出售了在英飞凌剩余 18%的股份。

得益于母公司西门子半导体在半导体领域打下的良好基础,根据Gartner公布的分析数据,英飞凌成立当年便进入了全球半导体厂商前十名的行列,此后便一直保留在该行列中。

上市后的英飞凌势头极佳,恰逢欧美国家互联网及其他高科技行业的崛起大潮,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都诞生于这个时间点,而微软和英特尔等,其股价更是达到了历史最高。作为德国高科技指数股(TEC DAX)里面的关键企业之一,英飞凌在上市后股价一飞冲天。

英飞凌继承了西门子卓越而又广泛的产品线,从存储到消费类电子业务,从光纤、硬盘驱动器(HDD)业务到 RFID 解决方案,从有线通信到无线解决方案,从汽车和工业电子装置到芯片卡和安全应用以及各种通信应用等,英飞凌这些年来的成长可谓是耸壑凌霄。

自成立至今,英飞凌完成了这样几个大动作:2011年将无线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出售给英特尔。英飞凌便一路瞄准功率半导体展开一次次大规模收购。2014年,英飞凌以30亿美元价格收购专注于低功率、高能效IGBT和智能功率模块的国际整流器公司。

2016年和2019年,英飞凌分别收购专注于自动驾驶汽车MEMS和LiDAR的Innoluce和与英飞凌具有强互补性的美国赛普拉斯半导体。从拆分业务到并购,英飞凌的组成结构持续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英飞凌股权结构的多样化。

03、摩托罗拉和安森美

安森美同样是巨头半导体部门拆分出的,安森美的前身是来自摩托罗拉半导体。

摩托罗拉是全球最早的半导体公司之一,1948年就开始了半导体业务,1955年摩托罗拉生产了全球第一批商用高功率晶体管,用于车载无线电,这也是摩托罗拉第一次大批量生产半导体器件。

1999年的时候,摩托罗拉把半导体事业部的元件部门卖给了美国德州太平洋公司(TexasPacific Group),收购方把摩托罗拉的这元件部门独立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叫做“安森美半导体公司”,并且与2000年的时候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摩托罗拉只在这个公司保留了象征性的7%的股份。

安森美从摩托罗拉分拆出来之初,主要产品线包括了模拟IC、标准及先进逻辑IC、分立小信号及功率器件。

分拆之后的安森美由摩托罗拉半导体部件部门前主管Steve Hanson掌管,他决心将安森美当年的出货量将超过180亿件。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安森美半导体将把现金流和投资集中在自己身上,这与摩托罗拉为旗下安森美的定位理念相去甚远。

不断地并购与整合是其发展至今的法宝。从2001年开始到今天,安森美连续收购了14家公司,使其产品线非常丰富。

其中几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收购包括2006年收购LSI的8寸晶圆厂,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工艺水平。2008年,安森美收购AMI半导体,这项收购让安森美半导体增强了其汽车以及工业产品线。

2021 年 8 月,安森美宣布以 4.15 亿美元现金收购碳化硅厂商 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在碳化硅技术领域有较多积累)。基于 GTAT 生产的碳化硅晶圆衬底,在 2022 年安森美已有器件产品出货。事实上,我们回顾 Onsemi 的并购投资,就是不断打出优秀的产品组合,然后扩大业务结构。

顺带提一下,由于半导体事业部的高额亏损,2003年10月份的时候,摩托罗拉倒贴2亿美元把整个半导体业务拆分出来,2004年的时候成立了飞思卡尔。然而在2015年3月份的时候,飞思卡尔并入恩智浦门下,同年12月飞思卡尔品牌正式停用,这也宣告了摩托罗拉半导体事业部时代彻底结束。

现在的安森美已经是汽车CIS和电源领域的雄主,在2023年财年前三财季累计收入62.35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收入为62.23亿美元,同比增长0.20%。

2023财年前三财季累计净利润16.22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净利润为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24.83%。

04、飞利浦和恩智浦

恩智浦的前身是飞利浦1953年成立的半导体事业部,当时全球半导体行业才刚开始萌芽,飞利浦可以说是全球最早从事半导体行业的企业之一。在此后的数十年间,飞利浦凭借该半导体事业部,在全球半导体行业大放异彩,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之一。

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飞利浦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始大力调整发展战略,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同时,千禧年前后受互联网泡沫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低迷,导致飞利浦半导体业务持续亏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飞利浦决定出售半导体业务。2005年,恩智浦从飞利浦独立出来,总部设在荷兰埃因霍恩。

现在,恩智浦已经成为了排名全球第15的半导体厂商,2023年的营收同比增长1%。

结语

AMD剥离格芯、英飞凌来自西门子、摩托罗拉剥离出安森美、飞利浦剥离出恩智浦,这些名字象征着一段历史的结束与新的开始。曾经的子公司在巨人的羽翼下茁壮成长,而现在,它们必须学会独立飞翔。

这些被卖掉的子公司们,后来的命运各不相同。但不论结果如何,这些经历都成为了它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塑造了它们今日的模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