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正式掌舵万达电影,新儒意能否如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正式掌舵万达电影,新儒意能否如意?

当理性来到影视行业。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一点财经编辑部 夏榆

编辑|元朔

万达电影(002739)终于重新起航。

1月29日,万达电影披露公告,下午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陈曦(艺名陈祉希)女士和龚峤先生成为公司非独立董事,选举陈曦女士任万达电影董事长兼总裁。

去年12月,儒意系下的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儒意投资”)收购万达投资剩下的51%股权,借此成为万达电影的控股股东。随着陈祉希、龚峤两位儒意干将入主董事会,儒意系正式接管万达电影,万达电影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陈祉希履新后发博感恩柯利明与儒意同仁

事实上,随着交易的持续推进,易主的万达电影已开始展现出重回中国电影舞台中央的野心。资料显示,继《唐人街探案3》之后,万达旗下的五洲发行就以引进片的宣发为主,而此次春节档,五洲发行重回主宣发,是张艺谋新片《第二十条》的联合发行方。

近年来,凭借《你好,李焕英》《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爆款,儒意系成为影视行业一股锐不可当的新势力,在春节、暑假、元旦这些热门档期几乎都有它的身影,元旦档黑马《年会不能停》就有儒意影视参投。如今,它将这股锐气也传输给了万达电影。

而通过实控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儒意和A股上市公司万达电影,中国儒意董事长柯利明已经掌舵近500亿市值的影视航母。在柯利明、陈祉希两位80后影视人的主导下,这艘航母已撞开一条自己的路,并与光线、猫眼、阿里一道成为了电影行业的“新四大”。

随着正式入主万达,以及儒意与万达的深度联动,新儒意带给这个行业的不仅是格局的改变,还有电影行业新路径、新模式的思考。那么,这条驱动影视行业奔向更多可能的“鲶鱼”是怎样炼成的?它又给深陷高风险、低回报困扰的影视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01 “二向箔”

儒意如何炼成中国影视新势力?要寻根溯源儒意,首先要弄清柯利明是谁。

翻看履历,柯利明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精英,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获得风险管理学士学位、货币银行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香港的一家冲基金管理公司,任高级分析师。

一场影响全球的危机,让他的命运急转弯。2009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香港也不例外,深处其中的柯利明见到了世事变化和生命无常,对枯燥的数字世界深感厌倦,因此选择离开中国香港,选择北上加盟哥哥创立的广告公司。

这一次,他选择回归本心,这个数学天才,从小还是李小龙的粉丝,喜欢文学,喜欢电影。这一年,“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公司”成立,柯利明正式开始了在影视行业的探索。

“做个平平常常的小人物,你会拥有很多幸福,但平平淡淡的只能活一辈子,电影能让你活很多辈子,你能看到很多种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九年后柯利明在面对一家商业周刊的专访中,谈到了电影的魅力所在。

但他喜爱的电影一开始对这个“新人”并不友好,整天忙忙碌碌地请人吃饭,但一年下来钱没少花,电影却没拍一部。

那时,中国电影刚跑步迈入百亿时代,华谊兄弟、光线影业等占据着半壁江山,2010年年度票房前五的国产影片中,华谊就占了三部(《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非诚勿扰2》)。这些头部的影视公司,与大导演、大明星等绑定,小公司很难突围。

不过这一现实并没有打倒柯利明,这个咬定电影的“新人”另辟蹊径地决定从电视剧,从上游的网文版权入手。

当时,国内市场的电影剧本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编剧原创剧本;二是现有IP,但以中国传统作品(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等)、现当代文学巨匠作品(张爱玲、金庸、鲁迅、曹禺、莫言、苏童、王安忆、余华等)为主。

在用金融学的方法对亚洲电影史、美国电影史及好莱坞电影公司模式进行分析后,柯利明发现,美国许多经典作品都来自流行小说和漫画改编,比如漫威出品的《蜘蛛侠》《钢铁侠》《x战警》等。

而对国内图书市场进行研究后,他发现少有人购买畅销书的版权,一大批有潜力的流行作品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2011年,柯利明成立了儒意图书公司,收购了一批网文畅销书的版权,包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步步惊心》、《琅琊榜》等。

香港中环豪华写字楼里的那段分析师经历,让柯利明从这些图书版权上看到了儒意的电影之路。这个从投行跨界而来的“新人”,决定向影视行业挥出数据分析这个“二向箔”,以数字的理性来应对电影的非理性。

数学里有一个“赌马效应”,只要关注过一匹马,人就会好奇这匹马会跑输还是跑赢,在同等条件下还会想着买它。对观众来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些畅销书就是获得过关注的“马”,在电影市场上自带关注和喜爱度。

手握良驹的柯利明,剩下的工作就是找到好“骑手”。作为电影“新人”的他,也乐于找更有激情,更有冲劲的“新人”导演。最终,新新合作为他带来了惊喜,2013年4月《致青春》上映,最终揽收7.19亿,不仅开创造国产青春片先河,还引领了网文IP改编热潮。

网文IP+影视,柯利明的这条电影之路终于被跑通。此时,距离他进入电影行业已有四年,这位知识精英完成了向复合型电影人(投行+影视制作)的转型,以投资的眼光看IP,以专业的态度做影视。

2014年,柯利明主导策划、投资、出品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影片中那句“只要你对一件事情有强烈的渴望,全宇宙都会帮你实现;如果说你还没有成功,那就是渴望还不够强烈”,或许是他的切身感受。

02 万剑归宗

2015年,完成“新人”蜕变的柯利明和儒意,抬眼望向更高处。

更高处是坦途一片。这一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奇迹地走向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

更高处也是沼泽遍布。许多影视公司正大肆扩张,刚登陆资本市场的万达电影就是其中之一,它正雄心勃勃地计划在国内外大展拳脚,与传奇影业携手打造的《长城》正在拍摄、制作中,命运转折的种子就此埋下。

投行出身的柯利明,此时也运用所长在资本市场上一步步壮大。2015年,天神娱乐(后改名天娱数科)旗下的文创基金,拟以13.23亿元的对价,收购儒意影业49%的股份,儒意估值从上一年的15亿元上涨至27亿元。

一手资本运作的同时,儒意的电影制作也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一年,因为“唐探”项目,柯利明结识了陈祉希这位在业内已小有名气的制片人,并邀请其加入儒意,2015年底,陈祉希正式加盟儒意影业,担任总经理。

对抬眼望向更高处的柯利明来说,陈祉希的加入十分合时宜。2014年,他在接受《证券日报》专访时表示:“这个行业传统而言需要你花大量时间去维护人际关系,但我更擅长的是冷静地在房子里面看剧本做投资分析报告,然后把剩下的事情交给专业制片人去做。”

电影工业成熟的市场,实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好莱坞王牌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曾制作《壮志凌云》、《珍珠港》、《勇闯夺命岛》、《加勒比海盗》等爆款,这些影片所共有的快节奏、强视觉、强个人风格特性,已成为好莱坞当代商业大片的模板,影响着全球。

中国那时主要是导演中心制、演员中心制,专业的制片人稀缺。不专业的制片人不仅组建不了合适的团队,也难以有效管控拍摄中的费用支出,常常将钱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从市场角度,好电影也要是好商业,无法节流就无法盈利。

而好的制片人不仅能组成好班底,拍出好片子,还可以花着5000万拍出1亿成本的电影,拿着2亿的钱拍出3亿乃至4亿成本的电影。陈祉希就是这样的人,为了省钱,她曾经蹭朋友婚礼场地和布置……

翻开她的履历,这是一位“爆款”频出的制片人,且同柯利明一样青睐新人导演,曾参与制作徐峥处女座《泰囧》(2012年,12.67亿),邓超处女座《分手大师》(2014年,6.65亿)、大鹏处女座《煎饼侠》(2015年,11.59亿元)等,以眼光精准著称。

陈祉希履新后,大鹏发博恭喜并配图

甫一加入,她就为儒意带来了一部“爆款”。当年年末(2015年12月31日),由陈祉希担当制片人,儒意影业参与出品的《唐人街探案》上映,不仅在《老炮儿》、《寻龙诀》的围攻下揽获8.23亿票房,还开创了目前中国大陆最成功的电影系列。

柯利明与陈祉希,投资人与制片人的组合,让儒意进入了主流电影行业,也为它铺就了爆款之路。

电影行业关于投资有一个说法:电影投资获取正收益的概率为10%-20%,正收益的投资回报率可能超过100%,也可能不足10%。

2016年以来,儒意出品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缝纫机乐队》《动物世界》《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独行月球》、《保你平安》、《热烈》、《消失的她》等。不仅频率提升,主控增多,还少有失手,2021年以来更是爆款不断。

从2013年的第一个电影《致青春》到2023年,十年间,“新人”终成“新贵”,柯利明与儒意终于站在了更高处。左手挥舞着数据分析这个“二向箔”,右手施展着制片人中心制这个万剑归宗秘籍,儒意开始了自己的“好故事”征程。

03 从人出发的好故事

这条登高之路实际上是一场巧博。

故事还要从2015年说起。当年,大导陈凯歌的大制作《道士下山》票房仅4亿元,而大鹏的《煎饼侠》票房11.5亿,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票房14.4亿,两部电影均为中小成本,导演或为新人,或跨界而来。

有人试图捍卫电影的“高贵”,对后两部电影大肆抨击,认为他们是段子结合,是小品。但也有人从中看到了以小搏大的机会,比如天神娱乐这样的后来者:“不只是大导演、大制作、大公司才能赢天下。年轻的导演、制片人、影视公司,如果有新想法,也是可以的。”

长期以来,电影行业形成了自己的“二八定律”:20%的大片贡献了80%的票房。2015年《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的成功,打破了这一定律。尤其是2018年以来影视行业投资减少,叠加疫情影响,除了少数大制作外,年度票房前十的电影中,中小成本影片增多。

以去年暑期档为例,《孤注一掷》(38.47亿)、《消失的她》(35.23亿)、《八角笼中》(22.07亿)、《热烈》(9.12亿)、《学爸》(6.17亿)都是中小成本。与之对照,曾号称总投资30亿元的大制作《封神》,票房为26.34亿元,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其他电影。

同步转变的还有题材。大片时代,古装、战争、奇幻等题材众多,而现在,行业内逐渐破除对大导演、大明星、大投资、大视角的迷信,开始回归故事本身,从小人物、小视角切入,关注当下的人与事,引发主流观影人群的共鸣。

儒意抓住的就是这个机会。近三年的爆品中,《你好,李焕英》里母亲对女儿深沉的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发生在两个抗癌家庭里的温情故事,《消失的她》迎合了女性主义、凤凰男、泰国杀妻等热门话题,《热烈》聚焦了普通小人物的成长……

“巧博”的重点从不在“博”,而在“巧”。在谈到影视项目时,柯利明总会提到“创造力”一词,指代艺术性上的创造力,还代表创造更能服务用户的内容。在他看来,好内容不仅需要品质过关,也需要满足用户需求及偏好,而这需要一个强话语权的制片人来把控。

换言之,制片人+观众+导演是构成“巧片”的基础三角,制片人是核心。

保证制片人的中心地位,这或许是儒意偏爱与新导演合作的原因之一。据儒意内部人士透露,这其实是双向选择。培养新导演时,他们会依据导演的特点、擅长的内容,匹配不同的项目。在对导演的长板、短板有清晰定位的基础上,匹配相应能补齐其短板的制片人。

在“好制片”操盘下,好导演+好故事无限接近好电影——随着儒意在行业逐渐站稳脚跟,它的野心已经不局限于“巧片”,而是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好片”。有媒体梳理了儒意近5年主要出品方投资的13部电影,10部豆瓣评分在7.0以上,良品率接近80%。

这种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依托的就是陈祉希这样的制片人。一方面,在不赔钱的前提下让导演尽量自由地创作,据报道,儒意的内部策划会上经常吵架,陈祉希甚至因为策划们在选题上的畏首畏尾拍过桌子;另一方面,从投资者、观众视角,寻求商业与艺术上的平衡。

事实上,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贯彻儒意电影创作的始终,关于什么是好故事,如何了解观众喜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在“好故事”上,柯利明有一套公式,内容制作标准化 用户数据。在小说、编剧选择和剧本创作阶段,儒意会根据每个环节人物关系、人物数量、必要的情感关系、冲突与节奏的设定等,对每个项目进行拆解和细化。

而量化的内容制作标准依托的是用户数据,只有把准观众喜欢什么故事,什么节奏,什么冲突,什么人物关系,等等,一个好故事才能真正成型。2011年设立图书公司做IP,2015年创办南瓜电影做入口,柯利明十分明白用户与数据的价值。

制片人中心+好故事+用户数据的模式,让儒意成为了一个典型而又不那么典型的影视公司。

说典型,它在内容上足够专业。专业主义的欠缺是阻碍影视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以万达电影为例,12年间换了不下8任总经理,虽有《唐人街探案》这样的爆款,但因不懂内容导致后续乏力,形成业绩不好-不敢投资-业绩下滑的恶性循环,内部动荡,行业低位也在下降。

说到非典型,柯利明对儒意的构想不只是一个传统的影视公司。他构想的“电影帝国”有两个地基,一个是用户数据,一个是IP版权,在此之上是制片人中心制下的影视制作,内容付费订阅等,试图推动影视产业实现内部重构,以及工业化、流程化。

当然,他的野心不止于此。

04 新儒意的真相

自去年儒意开始入主万达电影以来,外界解读众多,儒意到底姓柯(儒意)还是姓马(腾讯)一度成为讨论焦点。事实上,两者的关系很简单,不过是热衷广撒网的腾讯看好这股新势力,IP起家的儒意看到了影视+游戏等的可能。

儒意与腾讯的故事从2020年开始。当时,恒大与腾讯创立的恒腾网络以72亿港元全资收购柯利明创办的儒意欣欣(儒意影业+南瓜电影)。后来,恒大退出,腾讯、柯利明增持,柯利明正式出任恒腾网络的董事长及执行董事。2022年,恒腾网络更名为中国儒意。

目前,尽管腾讯是中国儒意第一大股东,但除了向中国儒意派驻非执行董事外,很少干涉公司运营,真正经营管理中国儒意的是柯利明。从改名以及中国儒意后续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中国儒意是股权与管理权分离。

比如影视方面,猫眼专业版显示,儒意影业的电影项目主要与猫眼、阿里、中影、横店等合作,比如《你好,李焕英》是与北文、猫眼、横店影业、阿里影业等合作,《热烈》是与中影、横店影业、猫眼等合作,《保你平安》是与猫眼、横店、中影等合作。

游戏方面,虽然中国儒意与腾讯合作紧密,但仍然是儒意占主导。去年儒意开始在游戏上的探索,腾讯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去年,双方合作扩大,中国儒意发布公告显示,2023年底实际应收腾讯的总金额会超过原定的7亿元上限,所以上调至12亿元。

同时,儒意也在寻求腾讯之外的合作与发展。由骏梦游戏和欢乐互娱合作开发,中国儒意代理发行的《仙境传说:爱如初见》,已进行一轮测试,预计将于2024年上线。

说回入主万达电影,收购万达投资51%股权的儒意投资由柯利明99%控股,加上去年7月由上海儒意收购的49%股权,柯利明本人成为万达投资或者说万达电影的实控人,也就是说,无论是现在的万达电影,还是新儒意,姓的是柯。

事实上,围绕着电影做产业链延伸,一直是柯利明的风格。从2011年的图书出版,2015年的流媒体,到2022年的游戏,这个对自身定位更倾向于投资人的电影人,一直在电影和产业链上探索,试图构建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电影帝国”。

万达电影无疑是完善这个“帝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电影产业链大体可以分为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将万达电影以及旗下的五洲发行等收入囊中,有助于儒意实现“制、发、放”一体;

二,处于终端的院线、影院在票房分账中占有优势,拓普研究院去年11月的数据显示,头部院线中,万达院线的票房份额最高,为18.4%,且单座收益、单影院产出、运营效率都最高;

三,万达电影有“唐人街探案”、“误杀”、“折叠城市”、“神舟”等IP储备。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资本、互联网资本等扎堆进入影视行业,影视行业间的产业协同畅想被多次提及,而市面上还没有谁真正跑通电影全产业链。通过入主万达电影,儒意成为了一艘集出品、发行、院线、流媒体、衍生品、游戏全产业链于一身的影视“航母”。

目前来看,这艘“航母”气势不小。

2024春节档影片中,《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热辣滚烫》四头部背后都有儒意的身影:《第二十条》。儒意参与出品、五洲联合发行,《飞驰人生》儒意是出品方,《热辣滚烫》儒意是联合出品,《熊出没:逆转时空》儒意和万达均有投资。

同时,1月11日,追光宣布携手儒意共同出品《白蛇》系列的第三部《白蛇:浮生》,并将宣发的主控权交给儒意。同时,还联合全国111家万达影城举行了凭电影票根领礼品的活动,为电影的上映提前造势。

对内打通出品、发行等产业链,对外以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寻求与其他电影公司的合作,“儒意+万达”初步展现出了自己的能量——《第二十条》背后的光线和《白蛇:浮生》背后的追光动画,此前都很少寻求外部合作,破例与儒意合作看中的是新儒意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在《一点财经》看来,儒意+万达电影的产业协同空间巨大,包括院线与影视制作,已加快数字化的院线与流媒体,IP与电影、流媒体、游戏,影视制作与游戏等。通过将更多影视公司、更多合作方、更多用户拉进自己的“电影帝国”,儒意试图推动影视行业进入新时代。

05 结语

几年前,热钱涌入影视行业,一时间,卖菜的、开餐馆的、养猪的,都挤进电影行业了。2018年以来,随着监管的加强,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影视行业迎来理性回归,这些跨界而来的巨头们相继退出影视行业。

万达系在电影行业的撤退,是老一代影视公司的退幕;儒意系的进击,代表着新一代影视公司的崛起。有从地产等行业跨界而来的相比,儒意更懂影视;与华谊、光线等老一代影视公司相比,儒意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人”、新模式。

每一个时代的新贵,都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巨擘。观众在变,电影在变,格局当然也要变,儒意+万达在探索全产业链协同的可能性,改写行业格局的同时,也为当下的影视行业展现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从零和走向竞合,携手推动中国影视的蓬勃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万达电影

3.4k
  • 万达电影在杭州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
  • 万达电影(002739.SZ):上半年业绩全面下滑,遭多家机构下调目标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正式掌舵万达电影,新儒意能否如意?

当理性来到影视行业。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一点财经编辑部 夏榆

编辑|元朔

万达电影(002739)终于重新起航。

1月29日,万达电影披露公告,下午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陈曦(艺名陈祉希)女士和龚峤先生成为公司非独立董事,选举陈曦女士任万达电影董事长兼总裁。

去年12月,儒意系下的上海儒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儒意投资”)收购万达投资剩下的51%股权,借此成为万达电影的控股股东。随着陈祉希、龚峤两位儒意干将入主董事会,儒意系正式接管万达电影,万达电影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陈祉希履新后发博感恩柯利明与儒意同仁

事实上,随着交易的持续推进,易主的万达电影已开始展现出重回中国电影舞台中央的野心。资料显示,继《唐人街探案3》之后,万达旗下的五洲发行就以引进片的宣发为主,而此次春节档,五洲发行重回主宣发,是张艺谋新片《第二十条》的联合发行方。

近年来,凭借《你好,李焕英》《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爆款,儒意系成为影视行业一股锐不可当的新势力,在春节、暑假、元旦这些热门档期几乎都有它的身影,元旦档黑马《年会不能停》就有儒意影视参投。如今,它将这股锐气也传输给了万达电影。

而通过实控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儒意和A股上市公司万达电影,中国儒意董事长柯利明已经掌舵近500亿市值的影视航母。在柯利明、陈祉希两位80后影视人的主导下,这艘航母已撞开一条自己的路,并与光线、猫眼、阿里一道成为了电影行业的“新四大”。

随着正式入主万达,以及儒意与万达的深度联动,新儒意带给这个行业的不仅是格局的改变,还有电影行业新路径、新模式的思考。那么,这条驱动影视行业奔向更多可能的“鲶鱼”是怎样炼成的?它又给深陷高风险、低回报困扰的影视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01 “二向箔”

儒意如何炼成中国影视新势力?要寻根溯源儒意,首先要弄清柯利明是谁。

翻看履历,柯利明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精英,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获得风险管理学士学位、货币银行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香港的一家冲基金管理公司,任高级分析师。

一场影响全球的危机,让他的命运急转弯。2009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香港也不例外,深处其中的柯利明见到了世事变化和生命无常,对枯燥的数字世界深感厌倦,因此选择离开中国香港,选择北上加盟哥哥创立的广告公司。

这一次,他选择回归本心,这个数学天才,从小还是李小龙的粉丝,喜欢文学,喜欢电影。这一年,“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公司”成立,柯利明正式开始了在影视行业的探索。

“做个平平常常的小人物,你会拥有很多幸福,但平平淡淡的只能活一辈子,电影能让你活很多辈子,你能看到很多种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九年后柯利明在面对一家商业周刊的专访中,谈到了电影的魅力所在。

但他喜爱的电影一开始对这个“新人”并不友好,整天忙忙碌碌地请人吃饭,但一年下来钱没少花,电影却没拍一部。

那时,中国电影刚跑步迈入百亿时代,华谊兄弟、光线影业等占据着半壁江山,2010年年度票房前五的国产影片中,华谊就占了三部(《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非诚勿扰2》)。这些头部的影视公司,与大导演、大明星等绑定,小公司很难突围。

不过这一现实并没有打倒柯利明,这个咬定电影的“新人”另辟蹊径地决定从电视剧,从上游的网文版权入手。

当时,国内市场的电影剧本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编剧原创剧本;二是现有IP,但以中国传统作品(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等)、现当代文学巨匠作品(张爱玲、金庸、鲁迅、曹禺、莫言、苏童、王安忆、余华等)为主。

在用金融学的方法对亚洲电影史、美国电影史及好莱坞电影公司模式进行分析后,柯利明发现,美国许多经典作品都来自流行小说和漫画改编,比如漫威出品的《蜘蛛侠》《钢铁侠》《x战警》等。

而对国内图书市场进行研究后,他发现少有人购买畅销书的版权,一大批有潜力的流行作品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2011年,柯利明成立了儒意图书公司,收购了一批网文畅销书的版权,包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步步惊心》、《琅琊榜》等。

香港中环豪华写字楼里的那段分析师经历,让柯利明从这些图书版权上看到了儒意的电影之路。这个从投行跨界而来的“新人”,决定向影视行业挥出数据分析这个“二向箔”,以数字的理性来应对电影的非理性。

数学里有一个“赌马效应”,只要关注过一匹马,人就会好奇这匹马会跑输还是跑赢,在同等条件下还会想着买它。对观众来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些畅销书就是获得过关注的“马”,在电影市场上自带关注和喜爱度。

手握良驹的柯利明,剩下的工作就是找到好“骑手”。作为电影“新人”的他,也乐于找更有激情,更有冲劲的“新人”导演。最终,新新合作为他带来了惊喜,2013年4月《致青春》上映,最终揽收7.19亿,不仅开创造国产青春片先河,还引领了网文IP改编热潮。

网文IP+影视,柯利明的这条电影之路终于被跑通。此时,距离他进入电影行业已有四年,这位知识精英完成了向复合型电影人(投行+影视制作)的转型,以投资的眼光看IP,以专业的态度做影视。

2014年,柯利明主导策划、投资、出品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影片中那句“只要你对一件事情有强烈的渴望,全宇宙都会帮你实现;如果说你还没有成功,那就是渴望还不够强烈”,或许是他的切身感受。

02 万剑归宗

2015年,完成“新人”蜕变的柯利明和儒意,抬眼望向更高处。

更高处是坦途一片。这一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奇迹地走向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

更高处也是沼泽遍布。许多影视公司正大肆扩张,刚登陆资本市场的万达电影就是其中之一,它正雄心勃勃地计划在国内外大展拳脚,与传奇影业携手打造的《长城》正在拍摄、制作中,命运转折的种子就此埋下。

投行出身的柯利明,此时也运用所长在资本市场上一步步壮大。2015年,天神娱乐(后改名天娱数科)旗下的文创基金,拟以13.23亿元的对价,收购儒意影业49%的股份,儒意估值从上一年的15亿元上涨至27亿元。

一手资本运作的同时,儒意的电影制作也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一年,因为“唐探”项目,柯利明结识了陈祉希这位在业内已小有名气的制片人,并邀请其加入儒意,2015年底,陈祉希正式加盟儒意影业,担任总经理。

对抬眼望向更高处的柯利明来说,陈祉希的加入十分合时宜。2014年,他在接受《证券日报》专访时表示:“这个行业传统而言需要你花大量时间去维护人际关系,但我更擅长的是冷静地在房子里面看剧本做投资分析报告,然后把剩下的事情交给专业制片人去做。”

电影工业成熟的市场,实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好莱坞王牌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曾制作《壮志凌云》、《珍珠港》、《勇闯夺命岛》、《加勒比海盗》等爆款,这些影片所共有的快节奏、强视觉、强个人风格特性,已成为好莱坞当代商业大片的模板,影响着全球。

中国那时主要是导演中心制、演员中心制,专业的制片人稀缺。不专业的制片人不仅组建不了合适的团队,也难以有效管控拍摄中的费用支出,常常将钱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从市场角度,好电影也要是好商业,无法节流就无法盈利。

而好的制片人不仅能组成好班底,拍出好片子,还可以花着5000万拍出1亿成本的电影,拿着2亿的钱拍出3亿乃至4亿成本的电影。陈祉希就是这样的人,为了省钱,她曾经蹭朋友婚礼场地和布置……

翻开她的履历,这是一位“爆款”频出的制片人,且同柯利明一样青睐新人导演,曾参与制作徐峥处女座《泰囧》(2012年,12.67亿),邓超处女座《分手大师》(2014年,6.65亿)、大鹏处女座《煎饼侠》(2015年,11.59亿元)等,以眼光精准著称。

陈祉希履新后,大鹏发博恭喜并配图

甫一加入,她就为儒意带来了一部“爆款”。当年年末(2015年12月31日),由陈祉希担当制片人,儒意影业参与出品的《唐人街探案》上映,不仅在《老炮儿》、《寻龙诀》的围攻下揽获8.23亿票房,还开创了目前中国大陆最成功的电影系列。

柯利明与陈祉希,投资人与制片人的组合,让儒意进入了主流电影行业,也为它铺就了爆款之路。

电影行业关于投资有一个说法:电影投资获取正收益的概率为10%-20%,正收益的投资回报率可能超过100%,也可能不足10%。

2016年以来,儒意出品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缝纫机乐队》《动物世界》《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独行月球》、《保你平安》、《热烈》、《消失的她》等。不仅频率提升,主控增多,还少有失手,2021年以来更是爆款不断。

从2013年的第一个电影《致青春》到2023年,十年间,“新人”终成“新贵”,柯利明与儒意终于站在了更高处。左手挥舞着数据分析这个“二向箔”,右手施展着制片人中心制这个万剑归宗秘籍,儒意开始了自己的“好故事”征程。

03 从人出发的好故事

这条登高之路实际上是一场巧博。

故事还要从2015年说起。当年,大导陈凯歌的大制作《道士下山》票房仅4亿元,而大鹏的《煎饼侠》票房11.5亿,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票房14.4亿,两部电影均为中小成本,导演或为新人,或跨界而来。

有人试图捍卫电影的“高贵”,对后两部电影大肆抨击,认为他们是段子结合,是小品。但也有人从中看到了以小搏大的机会,比如天神娱乐这样的后来者:“不只是大导演、大制作、大公司才能赢天下。年轻的导演、制片人、影视公司,如果有新想法,也是可以的。”

长期以来,电影行业形成了自己的“二八定律”:20%的大片贡献了80%的票房。2015年《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的成功,打破了这一定律。尤其是2018年以来影视行业投资减少,叠加疫情影响,除了少数大制作外,年度票房前十的电影中,中小成本影片增多。

以去年暑期档为例,《孤注一掷》(38.47亿)、《消失的她》(35.23亿)、《八角笼中》(22.07亿)、《热烈》(9.12亿)、《学爸》(6.17亿)都是中小成本。与之对照,曾号称总投资30亿元的大制作《封神》,票房为26.34亿元,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其他电影。

同步转变的还有题材。大片时代,古装、战争、奇幻等题材众多,而现在,行业内逐渐破除对大导演、大明星、大投资、大视角的迷信,开始回归故事本身,从小人物、小视角切入,关注当下的人与事,引发主流观影人群的共鸣。

儒意抓住的就是这个机会。近三年的爆品中,《你好,李焕英》里母亲对女儿深沉的爱,《送你一朵小红花》里发生在两个抗癌家庭里的温情故事,《消失的她》迎合了女性主义、凤凰男、泰国杀妻等热门话题,《热烈》聚焦了普通小人物的成长……

“巧博”的重点从不在“博”,而在“巧”。在谈到影视项目时,柯利明总会提到“创造力”一词,指代艺术性上的创造力,还代表创造更能服务用户的内容。在他看来,好内容不仅需要品质过关,也需要满足用户需求及偏好,而这需要一个强话语权的制片人来把控。

换言之,制片人+观众+导演是构成“巧片”的基础三角,制片人是核心。

保证制片人的中心地位,这或许是儒意偏爱与新导演合作的原因之一。据儒意内部人士透露,这其实是双向选择。培养新导演时,他们会依据导演的特点、擅长的内容,匹配不同的项目。在对导演的长板、短板有清晰定位的基础上,匹配相应能补齐其短板的制片人。

在“好制片”操盘下,好导演+好故事无限接近好电影——随着儒意在行业逐渐站稳脚跟,它的野心已经不局限于“巧片”,而是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好片”。有媒体梳理了儒意近5年主要出品方投资的13部电影,10部豆瓣评分在7.0以上,良品率接近80%。

这种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依托的就是陈祉希这样的制片人。一方面,在不赔钱的前提下让导演尽量自由地创作,据报道,儒意的内部策划会上经常吵架,陈祉希甚至因为策划们在选题上的畏首畏尾拍过桌子;另一方面,从投资者、观众视角,寻求商业与艺术上的平衡。

事实上,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贯彻儒意电影创作的始终,关于什么是好故事,如何了解观众喜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在“好故事”上,柯利明有一套公式,内容制作标准化 用户数据。在小说、编剧选择和剧本创作阶段,儒意会根据每个环节人物关系、人物数量、必要的情感关系、冲突与节奏的设定等,对每个项目进行拆解和细化。

而量化的内容制作标准依托的是用户数据,只有把准观众喜欢什么故事,什么节奏,什么冲突,什么人物关系,等等,一个好故事才能真正成型。2011年设立图书公司做IP,2015年创办南瓜电影做入口,柯利明十分明白用户与数据的价值。

制片人中心+好故事+用户数据的模式,让儒意成为了一个典型而又不那么典型的影视公司。

说典型,它在内容上足够专业。专业主义的欠缺是阻碍影视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以万达电影为例,12年间换了不下8任总经理,虽有《唐人街探案》这样的爆款,但因不懂内容导致后续乏力,形成业绩不好-不敢投资-业绩下滑的恶性循环,内部动荡,行业低位也在下降。

说到非典型,柯利明对儒意的构想不只是一个传统的影视公司。他构想的“电影帝国”有两个地基,一个是用户数据,一个是IP版权,在此之上是制片人中心制下的影视制作,内容付费订阅等,试图推动影视产业实现内部重构,以及工业化、流程化。

当然,他的野心不止于此。

04 新儒意的真相

自去年儒意开始入主万达电影以来,外界解读众多,儒意到底姓柯(儒意)还是姓马(腾讯)一度成为讨论焦点。事实上,两者的关系很简单,不过是热衷广撒网的腾讯看好这股新势力,IP起家的儒意看到了影视+游戏等的可能。

儒意与腾讯的故事从2020年开始。当时,恒大与腾讯创立的恒腾网络以72亿港元全资收购柯利明创办的儒意欣欣(儒意影业+南瓜电影)。后来,恒大退出,腾讯、柯利明增持,柯利明正式出任恒腾网络的董事长及执行董事。2022年,恒腾网络更名为中国儒意。

目前,尽管腾讯是中国儒意第一大股东,但除了向中国儒意派驻非执行董事外,很少干涉公司运营,真正经营管理中国儒意的是柯利明。从改名以及中国儒意后续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中国儒意是股权与管理权分离。

比如影视方面,猫眼专业版显示,儒意影业的电影项目主要与猫眼、阿里、中影、横店等合作,比如《你好,李焕英》是与北文、猫眼、横店影业、阿里影业等合作,《热烈》是与中影、横店影业、猫眼等合作,《保你平安》是与猫眼、横店、中影等合作。

游戏方面,虽然中国儒意与腾讯合作紧密,但仍然是儒意占主导。去年儒意开始在游戏上的探索,腾讯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去年,双方合作扩大,中国儒意发布公告显示,2023年底实际应收腾讯的总金额会超过原定的7亿元上限,所以上调至12亿元。

同时,儒意也在寻求腾讯之外的合作与发展。由骏梦游戏和欢乐互娱合作开发,中国儒意代理发行的《仙境传说:爱如初见》,已进行一轮测试,预计将于2024年上线。

说回入主万达电影,收购万达投资51%股权的儒意投资由柯利明99%控股,加上去年7月由上海儒意收购的49%股权,柯利明本人成为万达投资或者说万达电影的实控人,也就是说,无论是现在的万达电影,还是新儒意,姓的是柯。

事实上,围绕着电影做产业链延伸,一直是柯利明的风格。从2011年的图书出版,2015年的流媒体,到2022年的游戏,这个对自身定位更倾向于投资人的电影人,一直在电影和产业链上探索,试图构建出一个自己心目中的“电影帝国”。

万达电影无疑是完善这个“帝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电影产业链大体可以分为制作、发行、放映三个环节,将万达电影以及旗下的五洲发行等收入囊中,有助于儒意实现“制、发、放”一体;

二,处于终端的院线、影院在票房分账中占有优势,拓普研究院去年11月的数据显示,头部院线中,万达院线的票房份额最高,为18.4%,且单座收益、单影院产出、运营效率都最高;

三,万达电影有“唐人街探案”、“误杀”、“折叠城市”、“神舟”等IP储备。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资本、互联网资本等扎堆进入影视行业,影视行业间的产业协同畅想被多次提及,而市面上还没有谁真正跑通电影全产业链。通过入主万达电影,儒意成为了一艘集出品、发行、院线、流媒体、衍生品、游戏全产业链于一身的影视“航母”。

目前来看,这艘“航母”气势不小。

2024春节档影片中,《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热辣滚烫》四头部背后都有儒意的身影:《第二十条》。儒意参与出品、五洲联合发行,《飞驰人生》儒意是出品方,《热辣滚烫》儒意是联合出品,《熊出没:逆转时空》儒意和万达均有投资。

同时,1月11日,追光宣布携手儒意共同出品《白蛇》系列的第三部《白蛇:浮生》,并将宣发的主控权交给儒意。同时,还联合全国111家万达影城举行了凭电影票根领礼品的活动,为电影的上映提前造势。

对内打通出品、发行等产业链,对外以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寻求与其他电影公司的合作,“儒意+万达”初步展现出了自己的能量——《第二十条》背后的光线和《白蛇:浮生》背后的追光动画,此前都很少寻求外部合作,破例与儒意合作看中的是新儒意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在《一点财经》看来,儒意+万达电影的产业协同空间巨大,包括院线与影视制作,已加快数字化的院线与流媒体,IP与电影、流媒体、游戏,影视制作与游戏等。通过将更多影视公司、更多合作方、更多用户拉进自己的“电影帝国”,儒意试图推动影视行业进入新时代。

05 结语

几年前,热钱涌入影视行业,一时间,卖菜的、开餐馆的、养猪的,都挤进电影行业了。2018年以来,随着监管的加强,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影视行业迎来理性回归,这些跨界而来的巨头们相继退出影视行业。

万达系在电影行业的撤退,是老一代影视公司的退幕;儒意系的进击,代表着新一代影视公司的崛起。有从地产等行业跨界而来的相比,儒意更懂影视;与华谊、光线等老一代影视公司相比,儒意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人”、新模式。

每一个时代的新贵,都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巨擘。观众在变,电影在变,格局当然也要变,儒意+万达在探索全产业链协同的可能性,改写行业格局的同时,也为当下的影视行业展现出了另一种可能性——从零和走向竞合,携手推动中国影视的蓬勃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