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商韬略 潘斜月
1月13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表演者:哈尔滨阿城区文旅局局长王殿友,在舞者们的簇拥下,站上舞台C位,在动感的音乐声中,与大家一起热舞、跳跃。
王殿友走到台前之时,全国已有多地文旅局长集体“表演”,掀起一股股文旅出圈的热潮。浪潮的背后,则是中国旅游及城市经济,或正迎来拐点式的变化。
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文旅局长献艺之前,爆火的哈尔滨,已经给了游客很多惊喜。
鹤岗唯一的丹顶鹤,“出差”到哈尔滨,站立在中央大街上让游客们“免费撸”;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神秘隐居的鄂伦春族,也身穿传统服饰、头戴狍角帽子,出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
东北独特的泡澡文化,甚至让哈尔滨搓澡阿姨紧缺,只能临时从外地调遣;沈阳、长春等地的搓澡阿姨,也迎来出差“公干”的那天。
一片火热之下,哈尔滨市民也纷纷动起脑筋,自发“整活儿”。
有烧烤店员换上护士制服,免费给客人测量血压;有网友用冰制作枪械模型,免费分发给街上游客;有出租车司机为乘客表演喊麦,抑扬顿挫的声音背后,是东北人的乐天性格。
与白狐亲密接触成为热门项目,有网友表示:“白狐太少了,排队要很久”之后,哈尔滨干脆从外地运来一车白狐,主打一个有求必应。
与之伴随的还有,豆腐脑变甜了,粽子有肉馅的了,冻梨也能摆盘了,吃烤红薯有勺了,1米85的大老爷们儿,声音也变得夹子了。
不少本地人都因此调侃道:
“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
“我现在独在家乡为异客。”
而且,与以往“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观光游不同,来到哈尔滨的游客们,不仅在旅游景点打卡拍照,也更加融入城市之中,体验日常生活,在普通的城市街巷中,与惊喜不期而遇。
许多明星也慕名或被邀请过来,为城市进一步打call。
太阳岛冰雪音乐节上,小沈阳摘下手套陪观众挨冻,二手玫瑰的龙姨唱到头顶冒烟,陆虎唱嗨了甚至脱掉外套,宝石老舅、汪苏泷、张远等人,也纷纷登台献唱。
另一边,冰雪大世界门口,艺人宋晓峰化身保安,提醒游客“注意脚下安全”,高识别度的口音响起,很多人立刻愣住了。
对游客需求的不断满足,让哈尔滨带来了“泼天的富贵”。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均达历史峰值。
大数据之下,哈尔滨餐饮堂食同比增长225.7%,酒店住宿同比增长512.9%,旅游消费同比增长344.6%,文娱休闲消费同比增长297.5%。
2024年1月5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哈尔滨位列榜首。
但哈尔滨还不满足这一时“顶流”,借着这股冰雪东风,它仍在卖力宣传自己。
哈尔滨文旅的官方账号上,喊麦风格的城市宣传片,模仿歌曲《我姓石》,将歌词改成了“我姓哈”;甚至,它还与去年爆火的淄博文旅联名,推出了“阿淄你好,我是尔滨”的视频。
一切的一切,目的都是一个:远方的客人,请你快过来。
来观光,来体验,最重要的,来花钱,来拉动城市的消费经济。
到处都在抢客
因烧烤一夜出圈的淄博,是去年的城市消费经济“顶流”。
顶流的背后,同样是从政府到民间的花式“引流”与“宠客”。
为了让游客在淄博玩得尽兴,当地人看到外地牌照车辆变道,会主动减速让行;看到街边拍照的游客,汽车喇叭也不敢按。
眼见高铁站人潮汹涌,出租车不够用了,一些淄博市民自发组成车队,免费接送乘客,而一些游客则会在下车之前,悄悄在车内放下现金,表达对司机的感谢。
不仅如此,为了方便更多游客前来,淄博还专门开设了“烧烤专列”,并给车上的乘客发放礼物,淄博文旅局局长,也在专列上向乘客做起宣传。
效果也是显著的。某网站数据显示:去年五一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淄博旅游热度环比增长605%,增长率位居全国首位。
淄博效应的影响下,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大对文旅经济的投入和推动,并且打破过去的景区观光模式,花式出圈与抢客。
这次哈尔滨出圈之后,各地更是纷纷下场,“花式揽客”。
洛阳高铁站,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和穿着黄金甲的武士,在站台上列队等候,等到乘客下车,就喊出:“神都洛阳,恭迎公主殿下回城。”
洛阳的街头、景区、地铁,游客们也放飞自我,扮成各路神仙,玩起了大型cosplay,太上老君、哪吒、孙悟空、观音等形象,遍布于市内,身着汉服的游客,漫步于大街小巷。
以至于网友表示:
“洛阳这是捅了神仙窝了?”
“等我从哈尔滨回来,下一站就去洛阳。”
效果也一样是有的。
洛阳文旅局数据显示:元旦期间,洛阳共接待游客189.6万人次,同比增长42.6%;旅游总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70.9%。
哈尔滨阿城区文旅局局长王殿友热舞出圈后,更多文旅局领导,也纷纷亲自下场“整活儿”。
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文旅局局长,与景区的演员们一起,穿上象征茅草的“茅古斯”服装,脖子上戴上红围巾,伴着“张家界申请出战”的口号,为观众们跳起了“科目三”。
广西武鸣文旅局局长,为了宣传当地特产柑橘,出境拍摄了魔性视频,他不仅亲口尝了有机肥——牛粪,还用嘴巴进行“人工除草”,其略带口音的“orange”,更是令观众们捧腹。
为了吸引网友关注,各地文旅还玩起了名人效应。
比如,洛阳文旅请来了王一博,重庆文旅请来了肖战,蔡少芬、张晋夫妇,成为桂林文旅大使,高叶、白鹿则为常州文旅助力。
另一边,网友们还对地方文旅局的工作,开启了“监工”模式。
比如,有人就统计:
河南文旅4天发布112条视频,被网友们称为“题海战术”,作品总数已达1.1万;
河北文旅改名后,立志要当“卷王”,一天连更70多条内容;山西文旅半夜不睡觉,从深夜12点到第二天早上,更新了30多条内容……
城市和旅游一起转型
城市发展旅游经济,文旅局长亲自代言、亲自表演,这些其实都算不上是新鲜事,但从淄博到哈尔滨,这一波旅游经济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当属“旅游”正从过去以景区景点为主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观光模式,转向到以深度融入城市生活,体验城市人文与特色的城市体验型休闲度假模式。
这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淄博、哈尔滨等城市,就是靠做足体验的文章,才有了堪称史无前例的爆火,也给城市带来崭新的机遇:休闲与体验显然更能拉动城市的消费经济。
文旅部数据中心的测算就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人数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55.3%;旅游带动的收入则高达797.3亿元,则同比增长200.7%。
这种转型,是中国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国人旅行与生活方式发展的必然,也更是城市经济与旅游业更深度融合的必须。
高铁、航空、高速公路构筑的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移动互联网尤其短视频等巨大传播效应构筑的信息高速,为城市吸引游客提供了崭新的便利与基础;
持续多年的投资建设,让城市基础设施与配套已相当完善,进而为城市发展侧重体验的休闲度假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而已经观光游几十年的国人,尤其是很多城市居民的旅行需求,也已走过“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观光游阶段,走入侧重休闲度假与体验新阶段。
反过来说,发展基础设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利用好这些设施,更好地服务大家的生活与工作,并且拉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发展体验型的休闲度假模式,并且以此超越过去的观光游,已是城市发展旅游经济的新趋势和新机遇,这也意味着:
中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更要从城市的投资建设拉动,转型到城市设施与资产的运营,简而言之,就是要从盖好城市转型到运营好城市,甚至可以说是:经营好城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GDP增长5.2%,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2.5%。这一背景下,如何吸引更多人到城市来体验,来消费,决定着城市的经济活力,对不少城市而言,吸引游客来吃喝玩乐,其意义甚至不亚于过去的招商引资。
从盖城市到经营城市,城市发展的阶段与逻辑发生了变化,城市的命运与地位座次也将因此而改变。
以哈尔滨为例,元旦三天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就已相当于很大企业的产值。
但全国城市那么多,凭什么让人把钱花到自己的城市来?这是和招商引资一样充满挑战的课题,甚至是比招商引资更加难。
它考验着城市对“客户”的需求洞察,考验着城市的创新创意和运营能力,也更考验着城市的长官和市民。淄博、哈尔滨,也正是对这些的优解才脱颖而出,而且还在被继续考验着:
如何不是昙花一现的网红,而是持续地被人向往。
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要回到人,回到人如何待人。
毕竟,一座城市,最动人,最伤人的,也都是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