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近日,资生堂旗下“贵妇”护肤品牌御银座The Ginza天猫旗舰店开业。该品牌产品基本千元起步,其中最贵的一款日月焕能精华套装售价为14200元。
实际上,The Ginza在2021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亮相后,起初快速进行了渠道铺设。当年,The Ginza开设了官方微信商城,又在上海国金中心和北京SKP开设新店。2022年,The Ginza又连续在南京、深圳、上海、杭州、成都等地继续铺设高端商场的铺位。
而到了2023年,该品牌似乎又放慢了开店的脚步,仅在郑州拓展了一家门店。此外,在以线上线下渠道多元化发展的中国市场,The Ginza官方天猫旗舰店也姗姗来迟。
资生堂现在必须对The Ginza下定决心投入。
CPB肌肤之钥和资生堂品牌是该集团2023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目前唯二驱动增长的高端护肤品牌。若论“贵妇”级别,那就只有CPB在苦苦支撑。
在福岛核废水事件影响之前,资生堂集团很早就定下了朝高端化转型的策略,希望能积累忠实消费者资产,而不是靠低价驱动增长。
而在高端护肤领域,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从头创造一个新品牌,历史和时间的积淀是已经成功的“贵妇”品牌们最大的共性与底气。
The Ginza也有自己的一套故事。该品牌承袭始于1975年银座买手店的时尚基因,主打“宛如量体裁衣的高级定制服装”的护肤概念,并推出了核心自研成分Perceptive Complex™。
虽然The Ginza看似万事俱备,但从该品牌未被资生堂财报提及来看,The Ginza还远未达到能成为资生堂高端化战略的支柱作用。
2月9日,资生堂发布2023年财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一年,资生堂集团营收同比下滑8.8%至97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7.2亿元),经营利润同比下跌近四成,至28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5亿元)。
虽然资生堂集团2023上半年表现稳定,但受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放事件的负面影响,第三、四季度连续下跌。
按固定汇率计算,中国市场全年营收同比下滑6.4%至247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9亿元)。其中,线上渠道下跌幅度远大于线下渠道。在包含双11重要营销节点的第四季度,该集团在中国线上下滑了20%,线下渠道也有中个位数的跌幅。
核心品牌中,资生堂第四季度营收下滑三成,导致全年低双位数下滑;CPB全年中双位数增长;美国彩妆品牌基因的NARS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资生堂集团首席财务官横⽥隆之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第四季度中国市场环境严峻,销售下降在预期之内,但该公司已经看到触底并走向复苏的趋势。
按占总营收比例来看,排在日本和中国业务之后的旅游零售业务也受到重创,同比下滑24.1%,对整体营收造成不小的影响。
韩国和海南是美妆旅游零售中的两个重点城市。中国代购的涌入是推动韩国成为全球最大免税购物市场的重要因素。海南则是中国免税业务发展的新标杆,海口海关一直在坚决打击“套代购”行为,以维护海南离岛免税的市场秩序。
多个美妆集团已经反复提及,尽管旅游零售业务因此受到影响,但坚决支持打击代购,长痛不如短痛。
资生堂集团也表示韩国和海南旅游零售全年分别下滑20%和中个位数。这也是因为该公司在根据政策变化调整库存。韩国市场已经在2023年底完成去库存,海南预计2024年一季度完成调整。
2023年刚从资生堂中国CEO升任整个集团社长的藤原宪太郎在电话会上表示,中国和旅游零售市场正从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高端品牌仍处于高增长阶段。而且,随着区域城市的发展和渠道多元化,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藤原宪太郎重申了作为资生堂第二大市场的中国的重要性,并表示要继续将重心放在面向富裕阶层的高端品牌和产品线的发展上,目标是达到低双位数的增长。此外,资生堂集团也计划继续推动Nars品牌达到高双位数的增长。另一纯净美妆品牌醉象也将加速在中国的布局。
此外,资生堂也瞄准了此前提到的区域城市的增长机会,或将布局更多城市的渠道。旅游零售也将转向以游客为核心的目标,并计划在2028年到2029年实现15%的核心营业利润率。与此同时,该公司仍计划减少对于促销和大促活动的依赖。
值得提到的是,在谈及对于在中国发展高端品牌的信心时,藤原宪太郎特别提到了两个非日本品牌,一个是Nars,还有一个是纽约设计师香氛品牌narciso rodriguez。由此可见,护肤品类并非资生堂集团唯一关注的品类。
但在全球400亿日元成本削减的业务结构改革下,资生堂将如何平衡支出与回报期望会是一个难题。高端品牌的市场信誉建立并非一日之功,即使是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的高端美妆品牌仍然在持续不断地投入市场营销,以维护自己的“神话”故事。
界面时尚曾报道,资生堂中国近期内部已经在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部分岗位被微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