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方远
中国依然是最大留学生源国,但留学理念逐渐发生变化,一些曾经小众的留学目的地和专业进入更多中国留学生的视野。
全球化智库(CCG)日前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下称《蓝皮书》)显示上述趋势。从近几年获得英美留学签证的中国学生数量增长情况看,海外留学正在稳步恢复,需求依然强劲。
“稳定”是《蓝皮书》频繁提及的关键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在全球留学生总量中排名长期位居第一。2021年中国在海外高等教育机构求学的留学生达102.1万人,占全球留学生总数15.99%,比第二名的印度多一倍。
其次,中国作为多国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的地位不变。
2022/23学年,中国仍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国际学生第一大来源国,中国更是连续15年成为美国第一大国际生来源国,2022/23学年在美、澳、英留学的中国学生分别为28.9万、16.3万、15.8万人左右。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数据,中国学生前五大留学目的地分别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占比分别为28.92%、14.27%、9.15%、7.81%、5.81%。这五个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占中国海外留学生总数的65.96%。
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是,印度逐渐有赶超之势。
中国、印度均为美国国际学生的主要生源地,来自这两国的国际学生占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学生的52.8%,但在美中国留学生呈现波动下降并渐趋稳定的态势,而在美印度留学生则持续快速增长。
具体数据体现在,2022/2023学年,印度在美留学生数量仅比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少两万人。中国在美留学生同比减少0.2%,与2021/22学年8.6%的降幅相比,中国赴美留学虽然回暖,但远不及印度在美留学生35%的增速。
2017-2018学年,印度甚至超过中国,成为加拿大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印度留学生数量也逐渐接近中国。
相比上述五大主流留学目的地,一些小众的新兴留学目的地正在涌现。
例如,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爱尔兰、瑞典等欧洲国家和马来西亚、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收到中国学生的青睐。较低的经济成本是这些留学目的地的共性特征。
以德国为例,由于其公立大学免学费,且2020年起德国高等院校认可中国高考成绩,申请就读德国本科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学生高中毕业的优先选择。2011-2019年,中国在德留学学生涨幅达62.04%至41353人。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往来愈发深入,国际学生的双向流动或将愈发频繁。UNESCO数据显示,2021年,在与中国签署共建合作文件的150个国家中,中国属于该国国际学生十大生源地的国家有24个,中国在这24个国家留学的学生共17万人,比2020年增加1.08万人,占这些国家国际学生总数15.8%。
留学专业选择上,中国学生仍以STEM领域为主,选择商科的热度持续减少。
随着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等领域的进一步重视,以及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突破,对于更加先进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仍是留学的主要方向,STEM领域依然是留学专业选择的主流。
《2023年门户开放报告》显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工商管理、社会科学、物理与生命科学是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最热门的五个专业。
自2015/2016学年以来,中国在美留学学生攻读STEM专业的学生比例持续增加,并于2020/2021学年超过60%,2022/23学年达到62.5%,大幅高于国际学生在美留学选择STEM领域的总体水平(55%)。
与此同时,中国在美留学学生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的比例逐年减少,从2015/2016学年的24.3%逐渐减少至2022/2023学年的13.4%。在澳大利亚与德国的情况同样类似。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兴趣爱好及潜在需求,选择前往小众国家小众领域的留学深造,这将促使小众留学逐渐成为潮流。
例如,近些年,中国在法国留学的学生中,学习人文艺术与语言专业的比例最大,占40%左右。小众留学与当前兴起的新业态、新职业有关,也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个性化发展的追求。
整体而言,中国留学人员的环流趋势日渐明显。
国际人才流动规律总体上呈现出人才外流、回流、环流、对流等阶段。相比回流的单向流动,环流体现的是双向流动。
在《人才战争2.0》中,联合国定义的“人才环流”不包含在海外定居的海外人才短期回国访问。人才环流的群体必然经常性地往返于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以每年短期回国合作、就业、创业等形式进行环流,一般拥有多国的国籍、永久居留权、长期签证。
近年来,在新冠疫情及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的推动下,留学人员回国潮涌起。2020年留学回国发展人数首次超过出国留学人数,2021年留学回国人员逾百万。改革开放以来至2021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超过600万人,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智力和知识资本。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参与全球化事务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留学人员参与其中,其环流的趋势也日趋明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