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快递“逐梦”资本往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快递“逐梦”资本往事

快递整个行业都已上市,甚至在逐梦多重市场的资本发展。

文|快递观察家

企业上市与否,并不能单纯就是否缺钱、补充现金流这一视角出发,而是需要站在未来发展战略格局上综合考虑。

就快递企业而言,能成功上市本身就是实力证明,资本市场也确实为行业、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快递企业逐梦资本圈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

彼时,快递行业遭遇发展瓶颈期,一边是行业混乱无序“价格战”的刀光剑影,一边是网购热情阶段性下滑,导致快递行业收入增速从2014年的40%快速下滑至2015年度的24%。

因此,为借助资本市场提升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获得后期战略发展资金支撑等,市场份额靠前的几家快递公司纷纷谋求上市。同时,为了抢占“快递第一股”,快递企业们从借壳、赴港、赴美等多渠道“曲线救国”。

2016年10月,圆通借壳“大杨创世”最先登陆A股资本市场,然后是中通赴美纽交所上市融资15亿美元,紧接着同年12月申通借壳“艾迪西”估值169亿深交所敲钟。

到了2017年,韵达借壳“新海股份”上市,顺丰则借壳“鼎泰新材”,百世也在同年赴美IPO。

2018年1月,德邦快递在上交所敲锣。至此,快递企业上市潮告一段落。

谁知2020年,“黑马”极兔闯进中国快递市场,搅动风云。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快递行业再次打响激烈的排位赛。同年,中通完成港股二次上市,而仅在中国市场驰骋3年的极兔,也在2023年10月于港交所成功IPO。

目前,菜鸟、顺丰也在冲刺港交所的旅途中。至此,快递整个行业都已上市,甚至在逐梦多重市场的资本发展。

上市的“诱惑”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4.3%,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行业业务量不断创新记录,意味着市场不断成熟,竞争也在加剧,甚至随着需求升级、新规落地,快递玩家们陷入缺少退出机制的内卷。

亿豹网认为,在此背景下,抢先一小步或许就能制胜市场,而上市提供的资金优势,则极具诱惑力。

首先,站在快递企业发展角度,无论是拓展业务还是扩张规模,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上市则能获得更多融资机会、通过发行股票降低融资成本。

极兔就曾在招股书中表示,预计将继续进行重大投资,以扩大其全球影响力和国际业务,并与当地的竞争对手竞争。

对于客户、合作伙伴而言,上市快递企业显然更加具有信任度,通过上市提升知名度也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全球化发展浪潮势不可挡,快递企业无论是跨境发展还是战略性收购,都需要更多资金投入。通过赴港、赴美上市,能够更好的与国际物流市场接轨,也能获得国际资本支撑,异地上市本身也是国际影响力的表现之一。

以顺丰赴港二次上市为例,其目标是“成为全球物流行业的领导者”,且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计划进一步增强全球及跨境能力,将深化在东南亚等现有国际市场的覆盖,并加强顺丰在高增长潜质市场的影响力。

第三,“工业4.0”大背景下,快递企业在智能化、信息化基础上竞争、比拼服务质量和时效成为发展重点。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配送、自动化运转中心等行业前沿产品应用的较量均来自于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说到底都需要充足的资金。

因此,对于快递企业而言,上市带来的资金优势,能进一步为业务拓展、规模扩张、国际化、智能化发展战略落地提供支撑。

资本的“枷锁”

集体上市之后,需要正视的是,目前快递股在资本市场普遍遭遇低估潮,包括顺丰、圆通、申通、韵达在内等快递股,市值甚至不及营收。

截至3月6日A、H股收盘

圆通从2023年最高的21.43元每股,跌至现在的12元每股上下;中通则是美股、港股市场都处于下跌态势,其中港股市场从2023年最高的236.4港元每股,跌至现在的160港元每股;

顺丰控股在2021年的巅峰时期,股价高达123.94元每股,现在股价不到40元每股,市值1800亿上下浮动,而2023年顺丰前三季度营收已达1890.12亿。

实际上,自2023年1月以来,快递板块始终是下跌幅度最大的板块之一。

亿豹网了解到,市场认为,作为商流的附庸,快递物流缺乏主动权,企业竞争只剩速度和价格,缺乏想象空间,即便政策干预下价格战趋于温和,但是想要涨价也较为困难。

资本是逐利的,如果没有回报,自然会选择撤资,这也是快递企业上市必须承受的资金稳定性风险。并且,上市后快递企业作为公众企业,需要接受市场公开监督,也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毋庸置疑,快递企业上市虽然能够获得资金支持、提升品牌形象等,但也容易让企业失去自身发展节奏,被资本推着走,也并不能保证上市后就一定能实现更好的业绩和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企业对市场变化敏锐的前瞻布局,以及对快递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修炼。

行业期待的“新春”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1月份运营数据显示,1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47.0亿件,同比增长8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28.8亿元,同比增长56.2%。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4年开头表现良好,各快递企业业务量、业务收入同比均上升。但是,抛开电商年货节及春节假期错期等因素影响,细究之下,却是各有各的难言之隐。

以“单票收入”这一关键指标为例,1月份,4家A股上市快递企业单票收入均下滑。其中,圆通单票收入2.45元,同比下滑10.59%;韵达单票收入为2.27元,同比下滑17.45%;申通单票收入2.19元,同比下滑18.89%,降幅最大;顺丰单票收入17元,同比下滑5.92%,降幅最小。

单票收入下滑意味着快递提价仍旧承压,低价仍是竞争主要手段。回到资本层面,快递公司纷纷选择上市,但上市带来的必然也是强者恒强的局面。

3月4日,中通快递纳入港股通正式生效,将助其进一步扩大投资人基础。作为快递行业首个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此次中通快递-W调入港股通名单后,符合资格的境内投资者即可买入。

3月新春已到,随着快递新规的实施,企业之间的淘汰赛将再次提速。可以看到,行业发展愈发规范的同时,市场也期待新技术、新资金、新业态来激发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顺丰

349
  • 新加坡顺丰与中国联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顺丰控股:7月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87%

中通快递

3.4k
  • 上半年净利润降4%,中通快递想跳出“通达系”
  • 中通快递:上半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40.38亿元,同比下降4.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快递“逐梦”资本往事

快递整个行业都已上市,甚至在逐梦多重市场的资本发展。

文|快递观察家

企业上市与否,并不能单纯就是否缺钱、补充现金流这一视角出发,而是需要站在未来发展战略格局上综合考虑。

就快递企业而言,能成功上市本身就是实力证明,资本市场也确实为行业、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快递企业逐梦资本圈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

彼时,快递行业遭遇发展瓶颈期,一边是行业混乱无序“价格战”的刀光剑影,一边是网购热情阶段性下滑,导致快递行业收入增速从2014年的40%快速下滑至2015年度的24%。

因此,为借助资本市场提升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获得后期战略发展资金支撑等,市场份额靠前的几家快递公司纷纷谋求上市。同时,为了抢占“快递第一股”,快递企业们从借壳、赴港、赴美等多渠道“曲线救国”。

2016年10月,圆通借壳“大杨创世”最先登陆A股资本市场,然后是中通赴美纽交所上市融资15亿美元,紧接着同年12月申通借壳“艾迪西”估值169亿深交所敲钟。

到了2017年,韵达借壳“新海股份”上市,顺丰则借壳“鼎泰新材”,百世也在同年赴美IPO。

2018年1月,德邦快递在上交所敲锣。至此,快递企业上市潮告一段落。

谁知2020年,“黑马”极兔闯进中国快递市场,搅动风云。加之新冠疫情影响,快递行业再次打响激烈的排位赛。同年,中通完成港股二次上市,而仅在中国市场驰骋3年的极兔,也在2023年10月于港交所成功IPO。

目前,菜鸟、顺丰也在冲刺港交所的旅途中。至此,快递整个行业都已上市,甚至在逐梦多重市场的资本发展。

上市的“诱惑”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4.3%,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行业业务量不断创新记录,意味着市场不断成熟,竞争也在加剧,甚至随着需求升级、新规落地,快递玩家们陷入缺少退出机制的内卷。

亿豹网认为,在此背景下,抢先一小步或许就能制胜市场,而上市提供的资金优势,则极具诱惑力。

首先,站在快递企业发展角度,无论是拓展业务还是扩张规模,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上市则能获得更多融资机会、通过发行股票降低融资成本。

极兔就曾在招股书中表示,预计将继续进行重大投资,以扩大其全球影响力和国际业务,并与当地的竞争对手竞争。

对于客户、合作伙伴而言,上市快递企业显然更加具有信任度,通过上市提升知名度也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

其次,全球化发展浪潮势不可挡,快递企业无论是跨境发展还是战略性收购,都需要更多资金投入。通过赴港、赴美上市,能够更好的与国际物流市场接轨,也能获得国际资本支撑,异地上市本身也是国际影响力的表现之一。

以顺丰赴港二次上市为例,其目标是“成为全球物流行业的领导者”,且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计划进一步增强全球及跨境能力,将深化在东南亚等现有国际市场的覆盖,并加强顺丰在高增长潜质市场的影响力。

第三,“工业4.0”大背景下,快递企业在智能化、信息化基础上竞争、比拼服务质量和时效成为发展重点。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配送、自动化运转中心等行业前沿产品应用的较量均来自于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说到底都需要充足的资金。

因此,对于快递企业而言,上市带来的资金优势,能进一步为业务拓展、规模扩张、国际化、智能化发展战略落地提供支撑。

资本的“枷锁”

集体上市之后,需要正视的是,目前快递股在资本市场普遍遭遇低估潮,包括顺丰、圆通、申通、韵达在内等快递股,市值甚至不及营收。

截至3月6日A、H股收盘

圆通从2023年最高的21.43元每股,跌至现在的12元每股上下;中通则是美股、港股市场都处于下跌态势,其中港股市场从2023年最高的236.4港元每股,跌至现在的160港元每股;

顺丰控股在2021年的巅峰时期,股价高达123.94元每股,现在股价不到40元每股,市值1800亿上下浮动,而2023年顺丰前三季度营收已达1890.12亿。

实际上,自2023年1月以来,快递板块始终是下跌幅度最大的板块之一。

亿豹网了解到,市场认为,作为商流的附庸,快递物流缺乏主动权,企业竞争只剩速度和价格,缺乏想象空间,即便政策干预下价格战趋于温和,但是想要涨价也较为困难。

资本是逐利的,如果没有回报,自然会选择撤资,这也是快递企业上市必须承受的资金稳定性风险。并且,上市后快递企业作为公众企业,需要接受市场公开监督,也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毋庸置疑,快递企业上市虽然能够获得资金支持、提升品牌形象等,但也容易让企业失去自身发展节奏,被资本推着走,也并不能保证上市后就一定能实现更好的业绩和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企业对市场变化敏锐的前瞻布局,以及对快递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修炼。

行业期待的“新春”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1月份运营数据显示,1月快递业务量完成147.0亿件,同比增长8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28.8亿元,同比增长56.2%。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4年开头表现良好,各快递企业业务量、业务收入同比均上升。但是,抛开电商年货节及春节假期错期等因素影响,细究之下,却是各有各的难言之隐。

以“单票收入”这一关键指标为例,1月份,4家A股上市快递企业单票收入均下滑。其中,圆通单票收入2.45元,同比下滑10.59%;韵达单票收入为2.27元,同比下滑17.45%;申通单票收入2.19元,同比下滑18.89%,降幅最大;顺丰单票收入17元,同比下滑5.92%,降幅最小。

单票收入下滑意味着快递提价仍旧承压,低价仍是竞争主要手段。回到资本层面,快递公司纷纷选择上市,但上市带来的必然也是强者恒强的局面。

3月4日,中通快递纳入港股通正式生效,将助其进一步扩大投资人基础。作为快递行业首个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此次中通快递-W调入港股通名单后,符合资格的境内投资者即可买入。

3月新春已到,随着快递新规的实施,企业之间的淘汰赛将再次提速。可以看到,行业发展愈发规范的同时,市场也期待新技术、新资金、新业态来激发活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