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孤独也能把世界照亮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孤独也能把世界照亮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女武生、孤独、女性主义、不婚社会、明清女性、苏格拉底、宋代花鸟画、长寿……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林子人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夜奔》

苏生 著
乐府文化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3

梨园行俗谚曰:“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说的是戏台上只认生旦净丑,不论男人女人,能演好《夜奔》的,就是好武生。本书标题来自武生剧目中最具难度的“林冲夜奔”,故事围绕着女武生这一戏曲舞台上少为人知的存在展开。小说讲述了四代女性京剧艺人的故事,将个体命运、家国历史和对艺术巅峰的探索融为一体,书写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自我觉醒和人生选择。

小说的章节名均来自曲牌名,书中人物的命运与经典戏剧故事回环互文,既展现了戏曲艺术的技艺之美,也以人物的选择诠释了戏曲的人性之美。以女子之身在戏曲舞台上扮演武生,对一位女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做女人是‘命’,上天注定;而演男人是‘生’,使她感到自己在戏里生生不息、生龙活虎,不止于或者,而且在创造。”

本书作者苏生,女,1994年出生,文学硕士。《夜奔》是她的第一部作品。

《孤独者的漫步》

[马来西亚]农夫 著
接力出版社 2024-1

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孤单有两层含义,一是单身无靠,感到寂寞;一是力量单薄。孤独,一是独自一个,另一层是孤单。寂寞,一是孤单冷清;一是清净寂静。“孤独”、“孤单”、“寂寞”似乎都有令人忧伤的负面含义,但在农夫看来,孤独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常态,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人生的某个瞬间直面如何独自一人的问题。

在《孤独者的漫步》中,农夫创作了八个故事,20篇手帖,100余幅插画。他观察地铁上的人,观察车水马龙的街头,观察写字楼中的“打工人”,观察分手的恋人,也观察自己,刻画出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经经历过的瞬间。插画家林行瑞在本书推荐序中这样写道,“中文的孤独太狭义和负面了,西方的孤独叫solitude,sol是太阳,是唯一的,孤独也能把世界照亮。”

农夫,本名陈钊霖,马来西亚霹雳州人。他因绘制五月天、陈绮贞等歌手专辑插画,被誉为音乐插画师,也是黎紫书《流俗地》原版封面设计师。《孤独者的漫步》是农夫出版的第一部图书作品。

《依然疯狂:女性作家与女性主义想象》

[美]桑德拉·吉尔伯特 [美]苏珊·古芭 著 张艳 许敏 译
浦睿文化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3

“不能游行的人开始写作。”在本书开篇,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如此解释写作《依然疯狂》的原因:她们在2017年1月女性大游行期间动笔写作,因为这让她们回想起20世纪70年代如火如荼的女性主义运动。那场在全球女性史上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的女性解放运动既深刻塑造了当下西方女性的处境,也留下了诸多遗憾和未竟之业。她们试图在本书中梳理50年代至今美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以此揭示女性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串起了这段思想史:西尔维娅·普拉斯、琼·狄迪恩、贝蒂·弗里丹、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苏珊·桑塔格、凯特·米利特、厄休拉·勒古恩、安德里亚·德沃金、托尼·莫里森……她们对“女性想要什么”或许有不同的理解,她们之间或许有过争执,她们当中甚至有人并不认同“女性主义者”的身份,但正是在这种众声喧哗之中,女性主义思想逐渐成型。

本书的两位作者亦为女性主义思想做出了突出贡献——70年代,她们在印第安纳大学开设女性文学课程,带领25位本科生讨论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艾米莉·狄金森、弗吉尼亚·伍尔夫等女性作家的作品。她们将课程讲义编纂成书,即《阁楼上的疯女人》,这一研究成果成为了女性史和女性文学史领域的奠基石。

《不婚社会:日本婚姻的未来走向》

[日]山田昌弘 著 韩涛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2

2015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年龄段在30-34岁的日本人中,男性未婚率为47.1%,女性未婚率为34.6%。在1975年,这一数字则分别为14.3%和7.7%。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从一个“结婚不可或缺社会”转变为“不婚社会”,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在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看来,虽然结婚率下降是全球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但日本正朝着与欧美不同类型的“不婚社会”发展。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与欧美国家纷纷进入“近代II”社会,个体化、自由化的特征进一步深化。而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体系席卷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工作稳定的男性失去了稳定的基础,男性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山田昌弘指出,日本人结婚难的关键在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的家庭性别分工——经济上依靠丈夫就能过上富足生活的模式——因男性就业不稳定而愈发难以为继,但这一事实并未动摇日本人对传统婚姻模式的信念,政策层面亦未给女性自立给予足够的支持。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种与欧美社会非常不同的情况:越是工作稳定、收入高的人越容易结婚;相反,越是工作不稳定、收入低的人越难结婚。女性越来越重视结婚对象的经济实力。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加]方秀洁 著 周睿 陈昉昊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2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学习中国文学教授方秀洁花费十年时间,于中美各大图书馆的中国古籍部发掘大量晚明和清代女性作者的存世之作,试图通过分析这些士人精英阶层女性的写作,展示女性如何在书写中彰显主体性,在儒家正统思想体系的桎梏中“自我赋权”。在《卿本著者》中,方秀洁分析的文本包括一位德高望重的年迈贵妇的诗集,其诗作的创作年代横跨她的一生,构成了一部诗歌自传;妾妇们的文学创作;女性的旅行文学和诗歌批评。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性与国族主义转向建构的主体性新形式之前,文学写作与性别化能动性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其逐渐形塑成对女性自我铭刻相对存在与意义之自觉意识,或是通过文学书写来对女性自我与彼此‘体认著者身份’(authorize)之能力权力。她们之于排斥异己的男性霸权性别陈规所发出不满不忿之声,越发频繁及清晰可辨。”方秀洁在本书尾声中写道。明清闺秀在文学领域争取自我表达机会、彰显主体性的尝试(如偶尔对以男性文学审美为正统的观念提出明确挑战)及她们所面对的意识形态障碍(女性应当谦卑、保持缄默、不张扬英雄化、不自负),放到今日亦有回响。

《毒堇之杯:苏格拉底、希腊黄金时代与正当的生活》

[英]贝塔妮·休斯 著 李磊 译
理想国 | 九州出版社 2023-12

对于任何研习西方哲学的人来说,苏格拉底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但对于有志于为苏格拉底撰写传记的作家而言,这位西方历史上最有名的哲学家却是一个最棘手的题目。他没有留下自己的著述(我们对他的思想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柏拉图),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但我们对他的一切认知都源自道听途说,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在历史中“缺席”的人物。

为了撰写一部苏格拉底传,英国历史学家、作家贝塔妮·休斯的策略是通过观察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在的城邦着手——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休斯走遍了希腊的考古现场,带领读者进入古代雅典人的家庭、街道、会场和酒宴,结识政客、将军、商人和工匠,参观热闹非凡的市政广场,走进令人血脉贲张的竞技场,参加雅典的宗教节日,穿越回苏格拉底生活过的那个世界。

“苏格拉底是一个‘eidolon‘(幻象)——这个希腊单词演变成了英语中的‘idol’,一个幽灵——但他曾出没于一片极为真切的景观之中。这个幽灵是有史以来最具挑衅性和启发性的思想家之一,通过探索他所处的物质景观,我希望能充实他的形象,并由此想象他的生活。”休斯在本书中写道。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

陈水华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4-2

在中国艺术史中,“花鸟”成为独立的绘画类别发生在公元10世纪。艺术史学者黄小峰认为,宋代人们对自然的观察越来越细致,宋代画家开始用“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的风格描绘动物。他们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花鸟主题传世之作,也为我们留下了宋代的生物学信息。

本书作者陈水华的身份有些特别:他既是一位鸟类学博士,也是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因此这是一部由鸟类学家解读宋代花鸟画的跨界之作。陈水华在174幅宋画中确认了67种鸟类,书中还囊括了101张高清摄影图片,用真实数据做到“形理两全”。他在书中探讨了许多有趣的问题:麻雀竟是宋画中最频繁出现的鸟类?老鹰抓野鸡是宋代花鸟画主要表现的主题,为何它的故事性最强?鹌鹑如何成为宋画最常见的花鸟题材?宋代花鸟画家是如何观察鸟类并作画的?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

[美]彼得·阿提亚 [美]比尔·吉福德 著 程纪莲 译 马向涛 审校
中译出版社 2024-1

为什么在年度体检中你的血液检测和胆固醇测试结果显示正常,但你仍然可能不健康?为什么运动是最强效的“长寿药”,如何为活到百岁开始训练?为什么你应该放弃“节食”,转而关注营养生物化学,利用技术和数据来制定你的饮食计划?在这本书中,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健康专家挑战了固有的医疗保健理念,为读者应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诸多慢性疾病指明了一条全新的、积极的可行性道路。

阿提亚曾是一名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横渡过卡特琳娜海峡。即使有着过人的运动天赋和强健的体魄,他的健康状况也出现了异常,被诊断出有早逝于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促使他开始探索长寿之道。在这个日益老龄化的时代,对如何实现有质量的长寿有所疑问的读者或许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孤独也能把世界照亮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女武生、孤独、女性主义、不婚社会、明清女性、苏格拉底、宋代花鸟画、长寿……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林子人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夜奔》

苏生 著
乐府文化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3

梨园行俗谚曰:“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说的是戏台上只认生旦净丑,不论男人女人,能演好《夜奔》的,就是好武生。本书标题来自武生剧目中最具难度的“林冲夜奔”,故事围绕着女武生这一戏曲舞台上少为人知的存在展开。小说讲述了四代女性京剧艺人的故事,将个体命运、家国历史和对艺术巅峰的探索融为一体,书写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自我觉醒和人生选择。

小说的章节名均来自曲牌名,书中人物的命运与经典戏剧故事回环互文,既展现了戏曲艺术的技艺之美,也以人物的选择诠释了戏曲的人性之美。以女子之身在戏曲舞台上扮演武生,对一位女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做女人是‘命’,上天注定;而演男人是‘生’,使她感到自己在戏里生生不息、生龙活虎,不止于或者,而且在创造。”

本书作者苏生,女,1994年出生,文学硕士。《夜奔》是她的第一部作品。

《孤独者的漫步》

[马来西亚]农夫 著
接力出版社 2024-1

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孤单有两层含义,一是单身无靠,感到寂寞;一是力量单薄。孤独,一是独自一个,另一层是孤单。寂寞,一是孤单冷清;一是清净寂静。“孤独”、“孤单”、“寂寞”似乎都有令人忧伤的负面含义,但在农夫看来,孤独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常态,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人生的某个瞬间直面如何独自一人的问题。

在《孤独者的漫步》中,农夫创作了八个故事,20篇手帖,100余幅插画。他观察地铁上的人,观察车水马龙的街头,观察写字楼中的“打工人”,观察分手的恋人,也观察自己,刻画出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经经历过的瞬间。插画家林行瑞在本书推荐序中这样写道,“中文的孤独太狭义和负面了,西方的孤独叫solitude,sol是太阳,是唯一的,孤独也能把世界照亮。”

农夫,本名陈钊霖,马来西亚霹雳州人。他因绘制五月天、陈绮贞等歌手专辑插画,被誉为音乐插画师,也是黎紫书《流俗地》原版封面设计师。《孤独者的漫步》是农夫出版的第一部图书作品。

《依然疯狂:女性作家与女性主义想象》

[美]桑德拉·吉尔伯特 [美]苏珊·古芭 著 张艳 许敏 译
浦睿文化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4-3

“不能游行的人开始写作。”在本书开篇,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如此解释写作《依然疯狂》的原因:她们在2017年1月女性大游行期间动笔写作,因为这让她们回想起20世纪70年代如火如荼的女性主义运动。那场在全球女性史上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的女性解放运动既深刻塑造了当下西方女性的处境,也留下了诸多遗憾和未竟之业。她们试图在本书中梳理50年代至今美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以此揭示女性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串起了这段思想史:西尔维娅·普拉斯、琼·狄迪恩、贝蒂·弗里丹、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苏珊·桑塔格、凯特·米利特、厄休拉·勒古恩、安德里亚·德沃金、托尼·莫里森……她们对“女性想要什么”或许有不同的理解,她们之间或许有过争执,她们当中甚至有人并不认同“女性主义者”的身份,但正是在这种众声喧哗之中,女性主义思想逐渐成型。

本书的两位作者亦为女性主义思想做出了突出贡献——70年代,她们在印第安纳大学开设女性文学课程,带领25位本科生讨论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艾米莉·狄金森、弗吉尼亚·伍尔夫等女性作家的作品。她们将课程讲义编纂成书,即《阁楼上的疯女人》,这一研究成果成为了女性史和女性文学史领域的奠基石。

《不婚社会:日本婚姻的未来走向》

[日]山田昌弘 著 韩涛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2

2015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年龄段在30-34岁的日本人中,男性未婚率为47.1%,女性未婚率为34.6%。在1975年,这一数字则分别为14.3%和7.7%。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从一个“结婚不可或缺社会”转变为“不婚社会”,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在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看来,虽然结婚率下降是全球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但日本正朝着与欧美不同类型的“不婚社会”发展。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与欧美国家纷纷进入“近代II”社会,个体化、自由化的特征进一步深化。而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体系席卷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工作稳定的男性失去了稳定的基础,男性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山田昌弘指出,日本人结婚难的关键在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的家庭性别分工——经济上依靠丈夫就能过上富足生活的模式——因男性就业不稳定而愈发难以为继,但这一事实并未动摇日本人对传统婚姻模式的信念,政策层面亦未给女性自立给予足够的支持。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种与欧美社会非常不同的情况:越是工作稳定、收入高的人越容易结婚;相反,越是工作不稳定、收入低的人越难结婚。女性越来越重视结婚对象的经济实力。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加]方秀洁 著 周睿 陈昉昊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2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学习中国文学教授方秀洁花费十年时间,于中美各大图书馆的中国古籍部发掘大量晚明和清代女性作者的存世之作,试图通过分析这些士人精英阶层女性的写作,展示女性如何在书写中彰显主体性,在儒家正统思想体系的桎梏中“自我赋权”。在《卿本著者》中,方秀洁分析的文本包括一位德高望重的年迈贵妇的诗集,其诗作的创作年代横跨她的一生,构成了一部诗歌自传;妾妇们的文学创作;女性的旅行文学和诗歌批评。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性与国族主义转向建构的主体性新形式之前,文学写作与性别化能动性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其逐渐形塑成对女性自我铭刻相对存在与意义之自觉意识,或是通过文学书写来对女性自我与彼此‘体认著者身份’(authorize)之能力权力。她们之于排斥异己的男性霸权性别陈规所发出不满不忿之声,越发频繁及清晰可辨。”方秀洁在本书尾声中写道。明清闺秀在文学领域争取自我表达机会、彰显主体性的尝试(如偶尔对以男性文学审美为正统的观念提出明确挑战)及她们所面对的意识形态障碍(女性应当谦卑、保持缄默、不张扬英雄化、不自负),放到今日亦有回响。

《毒堇之杯:苏格拉底、希腊黄金时代与正当的生活》

[英]贝塔妮·休斯 著 李磊 译
理想国 | 九州出版社 2023-12

对于任何研习西方哲学的人来说,苏格拉底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但对于有志于为苏格拉底撰写传记的作家而言,这位西方历史上最有名的哲学家却是一个最棘手的题目。他没有留下自己的著述(我们对他的思想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柏拉图),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但我们对他的一切认知都源自道听途说,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在历史中“缺席”的人物。

为了撰写一部苏格拉底传,英国历史学家、作家贝塔妮·休斯的策略是通过观察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在的城邦着手——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休斯走遍了希腊的考古现场,带领读者进入古代雅典人的家庭、街道、会场和酒宴,结识政客、将军、商人和工匠,参观热闹非凡的市政广场,走进令人血脉贲张的竞技场,参加雅典的宗教节日,穿越回苏格拉底生活过的那个世界。

“苏格拉底是一个‘eidolon‘(幻象)——这个希腊单词演变成了英语中的‘idol’,一个幽灵——但他曾出没于一片极为真切的景观之中。这个幽灵是有史以来最具挑衅性和启发性的思想家之一,通过探索他所处的物质景观,我希望能充实他的形象,并由此想象他的生活。”休斯在本书中写道。

《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

陈水华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4-2

在中国艺术史中,“花鸟”成为独立的绘画类别发生在公元10世纪。艺术史学者黄小峰认为,宋代人们对自然的观察越来越细致,宋代画家开始用“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的风格描绘动物。他们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花鸟主题传世之作,也为我们留下了宋代的生物学信息。

本书作者陈水华的身份有些特别:他既是一位鸟类学博士,也是浙江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因此这是一部由鸟类学家解读宋代花鸟画的跨界之作。陈水华在174幅宋画中确认了67种鸟类,书中还囊括了101张高清摄影图片,用真实数据做到“形理两全”。他在书中探讨了许多有趣的问题:麻雀竟是宋画中最频繁出现的鸟类?老鹰抓野鸡是宋代花鸟画主要表现的主题,为何它的故事性最强?鹌鹑如何成为宋画最常见的花鸟题材?宋代花鸟画家是如何观察鸟类并作画的?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

[美]彼得·阿提亚 [美]比尔·吉福德 著 程纪莲 译 马向涛 审校
中译出版社 2024-1

为什么在年度体检中你的血液检测和胆固醇测试结果显示正常,但你仍然可能不健康?为什么运动是最强效的“长寿药”,如何为活到百岁开始训练?为什么你应该放弃“节食”,转而关注营养生物化学,利用技术和数据来制定你的饮食计划?在这本书中,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健康专家挑战了固有的医疗保健理念,为读者应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诸多慢性疾病指明了一条全新的、积极的可行性道路。

阿提亚曾是一名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横渡过卡特琳娜海峡。即使有着过人的运动天赋和强健的体魄,他的健康状况也出现了异常,被诊断出有早逝于心脏病的风险。这一发现促使他开始探索长寿之道。在这个日益老龄化的时代,对如何实现有质量的长寿有所疑问的读者或许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