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特写】没想到吧,你家小区的门卫室可能是个美术馆|上海“新”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没想到吧,你家小区的门卫室可能是个美术馆|上海“新”事

那些出现在街巷、弄堂、车棚、门卫室的社区美术馆,正力图消弭大众与美术场所的距离。

愚园路社区美术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谢灵宁

“家附近的美术馆,经常会来看看。很喜欢的地方。”

“在活动半径之内,一有新展就会参加。”

在碧云美术馆大众点评的评论页,附近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它与人们的参展、出行意愿强关联。

人类学家项飚有一个观点: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就是附近的消失。如何重建附近?这是城市与生活在此的个体共同面对的问题。在上海,社区美术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些出现在街巷、弄堂、车棚、门卫室的美术馆,力图消弭大众与美术场所的距离,希望成为大家重建附近的支点。而在更大的层面,社区美术馆无疑是以文化艺术服务社区改造、城市更新的路径之一。

金桥碧云美术馆成立于2019年4月,是浦东新区立项兴建的第一所集收藏、研究展览、审美教育、文化交流、公众服务于一体的公立美术馆。

在碧云美术馆馆长林薇看来,除了坚持研究、推广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海派当代艺术外,碧云美术馆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社区友好型的定位。其所在的碧云国际社区,地处外高桥、张江、金桥三个片区的交界处,是迄今上海规模最大、社区配套功能最完善、综合环境最具创意特色的新型国际社区。

“碧云美术馆走的是一条日常化路线,将艺术植入社区生活中。但并不是说为单独某个社区去服务,而是为某个社群去服务。”林薇说,社群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碧云美术馆立足于多维度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提供服务。

2020年,碧云美术馆推出基于全年龄段全家庭参与式的《“你去哪里了”——童年玩具寻迹展》。开幕当晚,碧云美术馆邀请了15组亲子家庭参加活动,大多父母和小孩交流的开头语是:“这曾是我小时候玩的玩具。”

图片来源:碧云美术馆

林薇说,碧云美术馆希望通过玩具作为公共记忆的载体,重构大众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展览出人意料的火爆,每天有上千人参观,还有很多人二刷三刷。自那以后,碧云美术馆廓清了方向,即多做一些切入大众生活的展览,关注当下的生活。它关注儿童、女性、书籍、植物,在每年春节期间还会推出关注残障儿童、阿尔兹海默症老人、贫困地区儿童艺术教育等展览。

“要有书”“致敬杜拉斯”…… 每年保持10个左右的展览,与“书”有关的展览却从不缺席,在林薇看来,这是美术馆与大众产生联系的切口。

“从全民阅读的角度看,欣赏一幅跟书籍有关的作品,会比阅读其他艺术作品的普及性更广。”林薇说。碧云美术馆选择展出的书籍大多跟艺术相关,会对它做重新解读,而且多从艺术家的视角出发,希望观众能把文字内容跟视觉内容做一个有机的联系。

此外,碧云美术馆还与周边多所学校、幼儿园开展美育合作,包括与罗山中学、香山中学、香山小学、上海实验学校、上海实验东校等学校开展的基于学校原有美术课程的定点艺术教育,并将馆校联动开展美育的成果在美术馆社区角中进行展示。

碧云社区。记者拍摄

碧云美术馆的特殊,还在于其运营模式的创新。

上海多数公立美术馆都由政府投资建设、出资运营。对于碧云美术馆,浦东新区采取的是政府采购形式,由财政负担80%,剩下20%由企业自主运营。

在保证专业服务的同时,五年来,碧云美术馆也在通过其他方式筹措资金,以多种形式建设美术馆。某种程度上,这也激发了碧云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林薇说,五年来,碧云美术馆覆盖人群、展览数量、公共教育场次都达到预期。

事实上,作为一个社区友好型的美术馆,碧云美术馆依然是一个有形场馆。在更早以前,上海就进行了打破美术馆围墙的探索,把美育资源带到社区。

2018年,刘海粟美术馆率先发起“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探索艺术介入城市、艺术介入城中社区营造的更多面向。

位于愚园路1088弄的愚园路社区美术馆,是该计划首个落地项目。

愚园路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1950年代,愚园路上出现了一些破墙开店的小商店,为上海里弄文化、街区文化、城市文化的塑造提供了一些基因。眼下,这条全长2775米的马路集聚了老洋房、历史建筑以及潮牌概念店、快闪店。

“把创意带到此地,最重要的是要跟社区建立联系,为居民服务。”刘海粟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赵姝萍表示。

因此,弄堂里常见的信箱,被搬到了愚园路社区美术馆首展中,信箱上手写字体、内容,无一不是社区居民的回忆。

图片来源:刘海粟美术馆

“居民看到这些东西时,他们就会有集体记忆。当他们与美术馆建立联系,就会愿意主动进入美术馆。”赵姝萍说,美术馆就像社区的一个客厅,让社区居民很自然地参与到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当中。街道和居委也会把一些便民的服务,一些小朋友课后的兴趣班都放到社区美术馆。

时任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曾表示,社区美术馆不是冰冷的艺术展示空间,希望通过艺术和互动的方式,呈现、诉说、传递更有温度的社区历史、城市精神以及人文关怀。

因此,社区美术馆既要柴米油盐,又要诗和远方。愚园路公共市集一楼开有修鞋铺、馄饨店,二楼的社区美术馆,则设置了咖啡厅、观影区等系列便民社区功能。

可以说,“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为全国的美术馆在公共教育过程中走出场馆、走入城市空间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赵姝萍也特别强调,“粟上海”是社区更新的一种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方的协同与合作,以艺术为载体,使社区文化得到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得社区的公共服务行业也得到新的发展。但是,它不单单是只为一个社区服务,也不是将固有内容从一个社区照搬到一个社区,而是根据社区特性,动态地探索内容与形式。

这几年,“粟上海”在不息的变动中不断成长。愚园路、江川路、华阳路、顺昌路、今潮8弄……作为社区文化的触发器,这些美术馆在上海各个社区落地生根,也逐步从社区走向更大的街区,例如虹口区今潮8弄项目,已经是一个无边界的空间。

2022年8月,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修改了博物馆定义,“社区”成为新的关键词。作为全国首部美术馆领域省级政府规章,于2023年4月施行的《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提出,鼓励美术馆因地制宜参与社区和乡村文化环境营造,推动社区和乡村美育普及。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表示,在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的同时,需要主动地把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或者公共教育放到社区去,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图片来源:上海虹口

眼下,上海出现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社区美术馆。长宁区武夷路的 “华漾美术馆”,将社区弄堂作为开放展厅;浦东新区东昌新村则打造了停车棚美术馆;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复旦小区出现了全国首家开在社区里的“门卫美术馆”。

除了美术馆,上海还出现了一些在地铁站、商店、甚至是电梯间的美术新空间。去年5月,上海市美术馆协会为首批15家“美术新空间”授牌,这些空间分布在徐汇、长宁、虹口、静安、松江、嘉定等多个区,涵盖商务楼宇、文创园区、剧场等不同业态。

长期从事公共教育的赵姝萍认为,这些新型空间的出现是一件好事,不过她更关注如何将好的内容植入到空间,真正为空间发声,“不是把一个现成的东西搬进去,这个空间就活了,如何激活空间并让它持续生长,我觉得蛮关键的。”

“当你停车时有3秒或者4秒的停顿时间,就看到了一幅作品,也许正好就能够勾起你的思考,这不是很好吗?”对于这些把功能和视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空间,林薇表示认同。她认为,文化是一种价值认同,不同人对于艺术作品的感受最终会形成河流效应,点点滴滴汇聚在一起。美术馆只需要做好每一次的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改变是公众自己的。

今年,碧云美术馆也变得更加开放,最近它开始延时开放。

除了艺术作品在展厅里被尊重地展示之外,美术馆其他空间应该被更多人共享,林薇畅想,延时开放后,会有更多儿童可以在此跳摇摆舞、弹钢琴、唱合唱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没想到吧,你家小区的门卫室可能是个美术馆|上海“新”事

那些出现在街巷、弄堂、车棚、门卫室的社区美术馆,正力图消弭大众与美术场所的距离。

愚园路社区美术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谢灵宁

“家附近的美术馆,经常会来看看。很喜欢的地方。”

“在活动半径之内,一有新展就会参加。”

在碧云美术馆大众点评的评论页,附近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它与人们的参展、出行意愿强关联。

人类学家项飚有一个观点: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就是附近的消失。如何重建附近?这是城市与生活在此的个体共同面对的问题。在上海,社区美术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些出现在街巷、弄堂、车棚、门卫室的美术馆,力图消弭大众与美术场所的距离,希望成为大家重建附近的支点。而在更大的层面,社区美术馆无疑是以文化艺术服务社区改造、城市更新的路径之一。

金桥碧云美术馆成立于2019年4月,是浦东新区立项兴建的第一所集收藏、研究展览、审美教育、文化交流、公众服务于一体的公立美术馆。

在碧云美术馆馆长林薇看来,除了坚持研究、推广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海派当代艺术外,碧云美术馆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社区友好型的定位。其所在的碧云国际社区,地处外高桥、张江、金桥三个片区的交界处,是迄今上海规模最大、社区配套功能最完善、综合环境最具创意特色的新型国际社区。

“碧云美术馆走的是一条日常化路线,将艺术植入社区生活中。但并不是说为单独某个社区去服务,而是为某个社群去服务。”林薇说,社群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碧云美术馆立足于多维度地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人群提供服务。

2020年,碧云美术馆推出基于全年龄段全家庭参与式的《“你去哪里了”——童年玩具寻迹展》。开幕当晚,碧云美术馆邀请了15组亲子家庭参加活动,大多父母和小孩交流的开头语是:“这曾是我小时候玩的玩具。”

图片来源:碧云美术馆

林薇说,碧云美术馆希望通过玩具作为公共记忆的载体,重构大众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展览出人意料的火爆,每天有上千人参观,还有很多人二刷三刷。自那以后,碧云美术馆廓清了方向,即多做一些切入大众生活的展览,关注当下的生活。它关注儿童、女性、书籍、植物,在每年春节期间还会推出关注残障儿童、阿尔兹海默症老人、贫困地区儿童艺术教育等展览。

“要有书”“致敬杜拉斯”…… 每年保持10个左右的展览,与“书”有关的展览却从不缺席,在林薇看来,这是美术馆与大众产生联系的切口。

“从全民阅读的角度看,欣赏一幅跟书籍有关的作品,会比阅读其他艺术作品的普及性更广。”林薇说。碧云美术馆选择展出的书籍大多跟艺术相关,会对它做重新解读,而且多从艺术家的视角出发,希望观众能把文字内容跟视觉内容做一个有机的联系。

此外,碧云美术馆还与周边多所学校、幼儿园开展美育合作,包括与罗山中学、香山中学、香山小学、上海实验学校、上海实验东校等学校开展的基于学校原有美术课程的定点艺术教育,并将馆校联动开展美育的成果在美术馆社区角中进行展示。

碧云社区。记者拍摄

碧云美术馆的特殊,还在于其运营模式的创新。

上海多数公立美术馆都由政府投资建设、出资运营。对于碧云美术馆,浦东新区采取的是政府采购形式,由财政负担80%,剩下20%由企业自主运营。

在保证专业服务的同时,五年来,碧云美术馆也在通过其他方式筹措资金,以多种形式建设美术馆。某种程度上,这也激发了碧云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林薇说,五年来,碧云美术馆覆盖人群、展览数量、公共教育场次都达到预期。

事实上,作为一个社区友好型的美术馆,碧云美术馆依然是一个有形场馆。在更早以前,上海就进行了打破美术馆围墙的探索,把美育资源带到社区。

2018年,刘海粟美术馆率先发起“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探索艺术介入城市、艺术介入城中社区营造的更多面向。

位于愚园路1088弄的愚园路社区美术馆,是该计划首个落地项目。

愚园路是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1950年代,愚园路上出现了一些破墙开店的小商店,为上海里弄文化、街区文化、城市文化的塑造提供了一些基因。眼下,这条全长2775米的马路集聚了老洋房、历史建筑以及潮牌概念店、快闪店。

“把创意带到此地,最重要的是要跟社区建立联系,为居民服务。”刘海粟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赵姝萍表示。

因此,弄堂里常见的信箱,被搬到了愚园路社区美术馆首展中,信箱上手写字体、内容,无一不是社区居民的回忆。

图片来源:刘海粟美术馆

“居民看到这些东西时,他们就会有集体记忆。当他们与美术馆建立联系,就会愿意主动进入美术馆。”赵姝萍说,美术馆就像社区的一个客厅,让社区居民很自然地参与到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当中。街道和居委也会把一些便民的服务,一些小朋友课后的兴趣班都放到社区美术馆。

时任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曾表示,社区美术馆不是冰冷的艺术展示空间,希望通过艺术和互动的方式,呈现、诉说、传递更有温度的社区历史、城市精神以及人文关怀。

因此,社区美术馆既要柴米油盐,又要诗和远方。愚园路公共市集一楼开有修鞋铺、馄饨店,二楼的社区美术馆,则设置了咖啡厅、观影区等系列便民社区功能。

可以说,“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为全国的美术馆在公共教育过程中走出场馆、走入城市空间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赵姝萍也特别强调,“粟上海”是社区更新的一种机制,通过项目合作方的协同与合作,以艺术为载体,使社区文化得到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得社区的公共服务行业也得到新的发展。但是,它不单单是只为一个社区服务,也不是将固有内容从一个社区照搬到一个社区,而是根据社区特性,动态地探索内容与形式。

这几年,“粟上海”在不息的变动中不断成长。愚园路、江川路、华阳路、顺昌路、今潮8弄……作为社区文化的触发器,这些美术馆在上海各个社区落地生根,也逐步从社区走向更大的街区,例如虹口区今潮8弄项目,已经是一个无边界的空间。

2022年8月,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修改了博物馆定义,“社区”成为新的关键词。作为全国首部美术馆领域省级政府规章,于2023年4月施行的《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提出,鼓励美术馆因地制宜参与社区和乡村文化环境营造,推动社区和乡村美育普及。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表示,在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的同时,需要主动地把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或者公共教育放到社区去,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图片来源:上海虹口

眼下,上海出现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社区美术馆。长宁区武夷路的 “华漾美术馆”,将社区弄堂作为开放展厅;浦东新区东昌新村则打造了停车棚美术馆;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复旦小区出现了全国首家开在社区里的“门卫美术馆”。

除了美术馆,上海还出现了一些在地铁站、商店、甚至是电梯间的美术新空间。去年5月,上海市美术馆协会为首批15家“美术新空间”授牌,这些空间分布在徐汇、长宁、虹口、静安、松江、嘉定等多个区,涵盖商务楼宇、文创园区、剧场等不同业态。

长期从事公共教育的赵姝萍认为,这些新型空间的出现是一件好事,不过她更关注如何将好的内容植入到空间,真正为空间发声,“不是把一个现成的东西搬进去,这个空间就活了,如何激活空间并让它持续生长,我觉得蛮关键的。”

“当你停车时有3秒或者4秒的停顿时间,就看到了一幅作品,也许正好就能够勾起你的思考,这不是很好吗?”对于这些把功能和视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空间,林薇表示认同。她认为,文化是一种价值认同,不同人对于艺术作品的感受最终会形成河流效应,点点滴滴汇聚在一起。美术馆只需要做好每一次的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改变是公众自己的。

今年,碧云美术馆也变得更加开放,最近它开始延时开放。

除了艺术作品在展厅里被尊重地展示之外,美术馆其他空间应该被更多人共享,林薇畅想,延时开放后,会有更多儿童可以在此跳摇摆舞、弹钢琴、唱合唱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