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董监高接连“换血”,华夏银行的顽疾有救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董监高接连“换血”,华夏银行的顽疾有救了?

新领导班子就任后,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华夏银行的当务之急。

文|达摩财经

开年连续人事调整后,华夏银行又迎来新行长。

3月18日,有多个媒体报道称,华夏银行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干部会议,北京信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瞿纲在履行完相关程序后,将正式出任华夏银行行长。

瞿纲为1974年生人,曾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银投资、中投信托等金融系统。2013年,瞿纲入职北京信托,任公司副总经理。2023年8月,监管部门批准瞿纲北京信托总经理任职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现任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同样也来自北京信托。2017年3月,李民吉接棒樊大志出任华夏银行董事长,加入华夏银行前,李民吉曾在北京信托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北京信托与华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都为北京国资背景。华夏银行控股股东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北京市国资委;北京信托注册资本22亿元,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4.30%。

公开资料显示,李民吉的董事长任职资格于2017年4月14日获得监管部门核准。这也意味着,至今年4月份,李民吉或将触发“7年轮岗期限”的监管要求,华夏银行的高管调整可能仍将持续。

不久前,华夏银行刚刚披露了2023年度业绩快报,虽然华夏银行2023年净利润增长表现好于行业,但营收却同比下滑,且净资产出现二十年来首次下降。从华夏银行目前状况来看,在高管人事变动频繁的同时还将面对多个层面的变化和挑战。

三个月内高管密集调整

除了瞿纲本次将赴任行长一职外,事实上,自2024年开年以来,华夏银行的管理层就经历了多次调整。

1月13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收到关文杰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原因,关文杰辞去本行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该辞职自2024年1月12日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关文杰此前就任华夏银行副行长一职,2022年11月,其被聘任为华夏银行行长,2023年4月21日,其任职资格获监管批准。截至辞任日期,关文杰担任行长一职的时间还不足9个月。

2月20日,华夏银行监事会主席王明兰也因到龄退休辞职。由于王明兰的辞任会导致职工监事人数少于监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所以其将继续履职,直至新一任职工监事被选举产生。

2月23日,华夏银行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聘任韩建红、唐一鸣任职该行副行长,目前二人的任职资格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唐一鸣拥有硕士学位,曾历任北京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通州管理部总经理,在北京银行南昌分行和北京分行还担任过“一把手”。韩建红则属于华夏银行内部提升,其曾在华夏银行湖州分行、温州分行、南京分行等多家分行担任过行长、党委书记职务。

3月5日,在华夏银行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职工监事郭鹏被选举为监事会主席。

至此,华夏银行的副行长和监事会主席更换完毕,即将到任的瞿纲,加上此前副行长杨伟、刘瑞嘉、高波,华夏银行将形成“一正五副”的管理格局。随着“7年轮岗期限”将至,李民吉的董事长一职或也即将更换,届时,华夏银行“董监高”三大首脑也将彻底换新。

营收连续两年下降

频繁的人事变动对华夏银行来说也意味着重要的经营管理调整,近年来,华夏银行一直处于增长乏力、各项排名落后的局面。此次人事变动,能否对华夏银行现有情况加以改善也同样值得业内期待。

华夏银行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华夏银行营收下降0.64%,达9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54.39亿元,较上年增长5.53%;实现归母净利润263.63亿元,较上年增长5.30%;整体业绩看起来还显得比较出色。

虽然在银行业业绩下行、息差收窄的行业大趋势下,大部分银行出现增利不增收的情况,但华夏银行营业收入的下跌却更值得考究。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华夏银行的营业收入为711.09亿元,同比下滑2.54%。其中,利息净收入为512.31亿元,占营收比重超七成,同比下滑9.1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则仅有53.5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6.9%。

可以看出,华夏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其实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但整体营收上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出现了罕见的高速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44.55亿元、27.93亿元和3.91亿元,合计收入为76.39亿元。而2023年同期,三者合计收入达到141.34亿元,同比上涨超85%。

纵观2023年全年,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金融市场,整体走势都比较惨淡。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华夏银行仍然能实现如此高的增长不免让人难以理解,而如此罕见的收益表现,华夏银行并未在三季报中做出详细解释。

事实上,华夏银行营业收入自2021年起就出现压力,2022年和2023年更是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降。

华夏银行一直更侧重于对公业务,虽然对公业务有利于快速做大公司资产,但对公业务也面临更长的回报周期,以及更大的风险敞口,也因此近两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华夏银行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2021年,华夏银行实现营收958.7亿元,仅同比增长0.59%,较2020年12.48%的同比增速下滑了11.89个百分点。到2022年,华夏银行营收出现负增长,全年营收938.1亿元,同比下滑2.15%。

内控不足屡收罚单

比起连续下滑的业绩表现,华夏银行的内控问题也同样值得新的领导班子重新审视。

刚刚迈入2024年,华夏银行就收到了一笔罚单。1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龙岩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因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华夏银行龙岩分行被处以60万元罚款。

2月18日,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又因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资金被挪用等七项规定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罚款461万元。同时,五位相关负责人均被处以警告,合计被处罚46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以来,华夏银行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累计罚没金额已经超过2800万元。通过对罚单的梳理发现,涉房贷款是近年来华夏银行大额罚单的重点领域。

在李民吉刚刚调任华夏银行时,华夏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偏高,且该类贷款不良率的增加,使得华夏银行的不良率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近几年加上房地产行业的陆续暴雷,对于更倾向于对公业务的华夏银行来讲,资产快速积累的同时也埋下了不少风险。

华夏银行也早已意识到不良率高企的问题,并且在李民吉的带领下,华夏银行在不良贷款的处置上也确实做出了不小的成绩。过往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华夏银行的不良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8%、1.77%和1.75%。

2023年,华夏银行的不良率进一步收缩,业绩快报显示,去年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61% ,实现了不良率的“四连降”。但是横向对比来看,截至2023年9月末,华夏银行1.72%的不良率仍在9家上市股份银行中处于垫底位置。

由于资产质量问题,华夏银行频频计提信贷减值损失。2023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38.99亿元,其中,以贷款和垫款为主的经营风险或仍保持增长趋势。

因此对华夏银行来说,除了解决业务增长的问题,其自身经营质量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新领导班子就任后,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华夏银行的当务之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夏银行

3.9k
  • 银行股持续反弹,宁波银行、华夏银行双双涨超3%
  • 银行股震荡反弹,华夏银行涨超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董监高接连“换血”,华夏银行的顽疾有救了?

新领导班子就任后,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华夏银行的当务之急。

文|达摩财经

开年连续人事调整后,华夏银行又迎来新行长。

3月18日,有多个媒体报道称,华夏银行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干部会议,北京信托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瞿纲在履行完相关程序后,将正式出任华夏银行行长。

瞿纲为1974年生人,曾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银投资、中投信托等金融系统。2013年,瞿纲入职北京信托,任公司副总经理。2023年8月,监管部门批准瞿纲北京信托总经理任职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现任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同样也来自北京信托。2017年3月,李民吉接棒樊大志出任华夏银行董事长,加入华夏银行前,李民吉曾在北京信托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北京信托与华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都为北京国资背景。华夏银行控股股东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北京市国资委;北京信托注册资本22亿元,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4.30%。

公开资料显示,李民吉的董事长任职资格于2017年4月14日获得监管部门核准。这也意味着,至今年4月份,李民吉或将触发“7年轮岗期限”的监管要求,华夏银行的高管调整可能仍将持续。

不久前,华夏银行刚刚披露了2023年度业绩快报,虽然华夏银行2023年净利润增长表现好于行业,但营收却同比下滑,且净资产出现二十年来首次下降。从华夏银行目前状况来看,在高管人事变动频繁的同时还将面对多个层面的变化和挑战。

三个月内高管密集调整

除了瞿纲本次将赴任行长一职外,事实上,自2024年开年以来,华夏银行的管理层就经历了多次调整。

1月13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收到关文杰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原因,关文杰辞去本行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该辞职自2024年1月12日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关文杰此前就任华夏银行副行长一职,2022年11月,其被聘任为华夏银行行长,2023年4月21日,其任职资格获监管批准。截至辞任日期,关文杰担任行长一职的时间还不足9个月。

2月20日,华夏银行监事会主席王明兰也因到龄退休辞职。由于王明兰的辞任会导致职工监事人数少于监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所以其将继续履职,直至新一任职工监事被选举产生。

2月23日,华夏银行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聘任韩建红、唐一鸣任职该行副行长,目前二人的任职资格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唐一鸣拥有硕士学位,曾历任北京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通州管理部总经理,在北京银行南昌分行和北京分行还担任过“一把手”。韩建红则属于华夏银行内部提升,其曾在华夏银行湖州分行、温州分行、南京分行等多家分行担任过行长、党委书记职务。

3月5日,在华夏银行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职工监事郭鹏被选举为监事会主席。

至此,华夏银行的副行长和监事会主席更换完毕,即将到任的瞿纲,加上此前副行长杨伟、刘瑞嘉、高波,华夏银行将形成“一正五副”的管理格局。随着“7年轮岗期限”将至,李民吉的董事长一职或也即将更换,届时,华夏银行“董监高”三大首脑也将彻底换新。

营收连续两年下降

频繁的人事变动对华夏银行来说也意味着重要的经营管理调整,近年来,华夏银行一直处于增长乏力、各项排名落后的局面。此次人事变动,能否对华夏银行现有情况加以改善也同样值得业内期待。

华夏银行发布的2023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3年华夏银行营收下降0.64%,达9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54.39亿元,较上年增长5.53%;实现归母净利润263.63亿元,较上年增长5.30%;整体业绩看起来还显得比较出色。

虽然在银行业业绩下行、息差收窄的行业大趋势下,大部分银行出现增利不增收的情况,但华夏银行营业收入的下跌却更值得考究。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华夏银行的营业收入为711.09亿元,同比下滑2.54%。其中,利息净收入为512.31亿元,占营收比重超七成,同比下滑9.1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则仅有53.5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6.9%。

可以看出,华夏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其实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但整体营收上并未出现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出现了罕见的高速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44.55亿元、27.93亿元和3.91亿元,合计收入为76.39亿元。而2023年同期,三者合计收入达到141.34亿元,同比上涨超85%。

纵观2023年全年,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金融市场,整体走势都比较惨淡。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华夏银行仍然能实现如此高的增长不免让人难以理解,而如此罕见的收益表现,华夏银行并未在三季报中做出详细解释。

事实上,华夏银行营业收入自2021年起就出现压力,2022年和2023年更是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降。

华夏银行一直更侧重于对公业务,虽然对公业务有利于快速做大公司资产,但对公业务也面临更长的回报周期,以及更大的风险敞口,也因此近两年受外部环境影响,华夏银行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2021年,华夏银行实现营收958.7亿元,仅同比增长0.59%,较2020年12.48%的同比增速下滑了11.89个百分点。到2022年,华夏银行营收出现负增长,全年营收938.1亿元,同比下滑2.15%。

内控不足屡收罚单

比起连续下滑的业绩表现,华夏银行的内控问题也同样值得新的领导班子重新审视。

刚刚迈入2024年,华夏银行就收到了一笔罚单。1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龙岩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因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华夏银行龙岩分行被处以60万元罚款。

2月18日,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又因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资金被挪用等七项规定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罚款461万元。同时,五位相关负责人均被处以警告,合计被处罚46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以来,华夏银行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累计罚没金额已经超过2800万元。通过对罚单的梳理发现,涉房贷款是近年来华夏银行大额罚单的重点领域。

在李民吉刚刚调任华夏银行时,华夏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偏高,且该类贷款不良率的增加,使得华夏银行的不良率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近几年加上房地产行业的陆续暴雷,对于更倾向于对公业务的华夏银行来讲,资产快速积累的同时也埋下了不少风险。

华夏银行也早已意识到不良率高企的问题,并且在李民吉的带领下,华夏银行在不良贷款的处置上也确实做出了不小的成绩。过往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华夏银行的不良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8%、1.77%和1.75%。

2023年,华夏银行的不良率进一步收缩,业绩快报显示,去年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61% ,实现了不良率的“四连降”。但是横向对比来看,截至2023年9月末,华夏银行1.72%的不良率仍在9家上市股份银行中处于垫底位置。

由于资产质量问题,华夏银行频频计提信贷减值损失。2023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38.99亿元,其中,以贷款和垫款为主的经营风险或仍保持增长趋势。

因此对华夏银行来说,除了解决业务增长的问题,其自身经营质量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新领导班子就任后,如何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华夏银行的当务之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