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截至3月26日,招商银行(600036.SH)、蚂蚁基金和天天基金三大头部基金代销平台的2023年业绩数据已揭晓。
2023年权益震荡低迷的行情下,避险情绪浓厚,权益类基金销售遇冷。另一方面,被动投资时代到来,而ETF代销渠道中券商独具优势。三大代销平台的营收、代销数据、保有规模等均不同程度的下滑,具体看则各有痛点。
招商银行代销收入在三家中降幅最大。2023年报显示,招商银行代销基金收入51.79亿元,同比下降21.52%。下半年收入不及上半年,环比缩水18.66%。招商银行的代销收入高点是2021年的123亿元,2022年,这一数据就腰斩了。
蚂蚁基金是三家中收入唯一上涨的,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126.27亿元,同比增长13.16%。天天基金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营收36.37亿元,同比下滑16.14%。
对此,招商银行在年报表示,“主要是资本市场震荡下行,费率较高的权益类基金保有及销售规模同比下降”,同时托管业务佣金收入53.28亿元,同比下降8.00%,主要也是权益类公募基金托管、理财托管收入下降。
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在三家中最高,为5028亿元,同比下滑18.96%。2023年,天天基金该项保有规模为4029亿元同比下滑13.49%,蚂蚁基金为4592亿元,同比下降19.61%。
蚂蚁基金的“痛点”在于净利润下滑严重和权益保有量缩水。蚂蚁基金2023年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下降35.63%。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18年以来蚂蚁基金第一次净利润同比下滑。
相比较下,天天基金2023年营收36.37亿元,同比下滑16.14%;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小幅下滑。
天天基金面临的主要是销售额下滑和日活下降。2023年,天天基金的平台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仅为147.7万,2022年是213.66万,减少了超过30%。2023年基金销售额为15479亿元,其中非货币型基金销售额为9085亿元,分别缩水了23.12%和24.08%。
市场环境和投资风格等在变化,代销机构也在调整战略。
蚂蚁基金发力非货基金,截至2023年末。非货保有规模为1.27万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0%,是三家中同比上涨的。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为了顺应客户风险偏好的变化,2023年增加了短债、“固收+”等稳健类产品的供应。招商银行表示将继续推进大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财富管理客群扩面和挖潜并重,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挖掘重点客户的资产配置潜力,密切关注权益市场回暖机遇,优化保险、基金、理财等产品结构,量价并举,提升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贡献。
天天基金母公司东方财富(300059.SZ)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产品服务创新,大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扩大用户规模基础。此外,继续探索AI在基金理财的应用,加强数字化、智能化运营建设,推动基金销售业务稳健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