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武大教师陈铭回应论文争议,“非升即走”再次引发关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武大教师陈铭回应论文争议,“非升即走”再次引发关注

陈铭自称2014年后并未产出任何论文,且从未考虑高级职称,这与很多高校遵循的“非升即走”制度并不相符。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接连数日,武汉大学教师、奇葩说辩手陈铭深陷舆论漩涡。

先是在电影《坠落的审判》的映后主持中,陈铭因开场触及导演个人隐私问题遭到网友批评,同时作为主持的他因发言时间较长,被一些观众认为抢夺了导演阐述观点的时间。他发言中涉及到的性别议题也遭受争议。

尽管陈铭迅速道歉了,但围绕在其身上的争议并没有因此停下。有网友将矛头指向陈铭的论文质量上,质疑其作为985学校讲师论文很“水”。

知网显示,陈铭的总发文量为八篇,除了博士学位外,其中四篇发在新闻传播等社科类相关期刊上。具体分别是发在《湖北社会科学》上的《媒介融合视域下娱乐节目创新研究》、《新闻传播》上的《大陆综艺娱乐节目创新路径初探》、《媒体时代》上的《突发事件的媒体报道策略》,以及武大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上的《中国电视业制播分离研究的基本现状及其思考》。

上述四家期刊中,《湖北社会科学》属北大核心期刊,其余为普通期刊。

备受网友指摘的是剩余三篇文章,分别为发在《课堂课外(高中版)》的《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以及发在《中学生天地(B版)》上的《奇葩陈老师如是说》、《父亲的模样》。前两篇是陈铭作为辩手的演讲稿和采访内容,最后一篇更像是散文。

对于外界质疑,3月27日,陈铭通过微博发长文回应称,“诸位所查部分文章,实为本人媒体口语传播作品,并非学术论文。”他强调,这是对三年前已经做过回应并已完成司法程序,但三年后网友仍然关心的个人问题作出的回复。三年前也曾有人指责其学术造假,陈铭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他在文中写道,自认尚未达到内心标准,与其发水论文不如不发,不愿占用本就内卷严重的版面资源,2014年后并未产出任何论文,且从未考虑高级职称,只想做一个认真的教书匠,且不违背本教学岗位要求。

针对网友所言的“保研武大”等说法,陈铭回应称:“实为通过2009级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公开招考入学,并非保研。”

陈铭系2009级两年制硕士,2011年参加武汉大学博士生统一考试公开招考入学,自称亦非保博他表示,博士生三年期间按2011级本学科专业要求完成课程学业并达到2011级新闻传播类博士研究生毕业资格,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2014年,陈铭应聘武汉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职教师兼授传播大类口语传播课程任教至今。在强调了“艺术类招聘要求有别于文理工岗位”后,他表示“按照本校本院同岗位考核标准达标”。

在长文回应的最后,陈铭表示,以上回复所涉证据均已在前期司法程序中呈交法院,部分判决书以为辅证。

陈铭论文事件也让“非升即走”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有网友指出,陈铭2014年入职武大至今,并未产出任何论文,为何武大没有“非升即走”?

“非升即走”的聘任模式源于美国私立大学,即规定教师续聘的前提是在数年聘期内晋升至高一级职称,通常是副教授,从而初步形成了不晋升则解聘的规则。

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率先实施“非升即走”制度,随后一批985、211高校相继改革原有的聘任制度,武汉大学于2015年出台聘期制教师制度,正是陈铭入职后一年,也是其以辩手身份加入《奇葩说》走红那年。

日前,太原师范学院博士未晋升转岗后勤保卫一事,也反映了社会对青年教师“非升即走”制度的关注。

国内高校引入这项制度的初衷在于打破传统的“铁饭碗”,以增强人才竞争和流动的方式提升科研绩效。但在落地过程中,有高校借此来压榨青年教师、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老师不合理地降级转岗,让“非升即走”制度变了味。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陈武元曾在《“非升即走”在中国高校》一文中表示,其根本问题并不在非升即走制度本身,而在于许多高校目前还未建成完善的教师评估体系。

教师升与不升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评价,遇到不公正评价如何申诉,流动的渠道是否通畅等,都需要明确。陈武元认为,评估标准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当前许多高校的年薪制不是给教师“减负”,而是“加负”。

而陈铭事件反映出了该制度的另一种“变味”,是否能借此推动这项制度做某种程度上的改良仍是一个未知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武大教师陈铭回应论文争议,“非升即走”再次引发关注

陈铭自称2014年后并未产出任何论文,且从未考虑高级职称,这与很多高校遵循的“非升即走”制度并不相符。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接连数日,武汉大学教师、奇葩说辩手陈铭深陷舆论漩涡。

先是在电影《坠落的审判》的映后主持中,陈铭因开场触及导演个人隐私问题遭到网友批评,同时作为主持的他因发言时间较长,被一些观众认为抢夺了导演阐述观点的时间。他发言中涉及到的性别议题也遭受争议。

尽管陈铭迅速道歉了,但围绕在其身上的争议并没有因此停下。有网友将矛头指向陈铭的论文质量上,质疑其作为985学校讲师论文很“水”。

知网显示,陈铭的总发文量为八篇,除了博士学位外,其中四篇发在新闻传播等社科类相关期刊上。具体分别是发在《湖北社会科学》上的《媒介融合视域下娱乐节目创新研究》、《新闻传播》上的《大陆综艺娱乐节目创新路径初探》、《媒体时代》上的《突发事件的媒体报道策略》,以及武大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上的《中国电视业制播分离研究的基本现状及其思考》。

上述四家期刊中,《湖北社会科学》属北大核心期刊,其余为普通期刊。

备受网友指摘的是剩余三篇文章,分别为发在《课堂课外(高中版)》的《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以及发在《中学生天地(B版)》上的《奇葩陈老师如是说》、《父亲的模样》。前两篇是陈铭作为辩手的演讲稿和采访内容,最后一篇更像是散文。

对于外界质疑,3月27日,陈铭通过微博发长文回应称,“诸位所查部分文章,实为本人媒体口语传播作品,并非学术论文。”他强调,这是对三年前已经做过回应并已完成司法程序,但三年后网友仍然关心的个人问题作出的回复。三年前也曾有人指责其学术造假,陈铭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他在文中写道,自认尚未达到内心标准,与其发水论文不如不发,不愿占用本就内卷严重的版面资源,2014年后并未产出任何论文,且从未考虑高级职称,只想做一个认真的教书匠,且不违背本教学岗位要求。

针对网友所言的“保研武大”等说法,陈铭回应称:“实为通过2009级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公开招考入学,并非保研。”

陈铭系2009级两年制硕士,2011年参加武汉大学博士生统一考试公开招考入学,自称亦非保博他表示,博士生三年期间按2011级本学科专业要求完成课程学业并达到2011级新闻传播类博士研究生毕业资格,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2014年,陈铭应聘武汉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职教师兼授传播大类口语传播课程任教至今。在强调了“艺术类招聘要求有别于文理工岗位”后,他表示“按照本校本院同岗位考核标准达标”。

在长文回应的最后,陈铭表示,以上回复所涉证据均已在前期司法程序中呈交法院,部分判决书以为辅证。

陈铭论文事件也让“非升即走”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有网友指出,陈铭2014年入职武大至今,并未产出任何论文,为何武大没有“非升即走”?

“非升即走”的聘任模式源于美国私立大学,即规定教师续聘的前提是在数年聘期内晋升至高一级职称,通常是副教授,从而初步形成了不晋升则解聘的规则。

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率先实施“非升即走”制度,随后一批985、211高校相继改革原有的聘任制度,武汉大学于2015年出台聘期制教师制度,正是陈铭入职后一年,也是其以辩手身份加入《奇葩说》走红那年。

日前,太原师范学院博士未晋升转岗后勤保卫一事,也反映了社会对青年教师“非升即走”制度的关注。

国内高校引入这项制度的初衷在于打破传统的“铁饭碗”,以增强人才竞争和流动的方式提升科研绩效。但在落地过程中,有高校借此来压榨青年教师、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老师不合理地降级转岗,让“非升即走”制度变了味。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陈武元曾在《“非升即走”在中国高校》一文中表示,其根本问题并不在非升即走制度本身,而在于许多高校目前还未建成完善的教师评估体系。

教师升与不升的标准是什么,由谁来评价,遇到不公正评价如何申诉,流动的渠道是否通畅等,都需要明确。陈武元认为,评估标准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当前许多高校的年薪制不是给教师“减负”,而是“加负”。

而陈铭事件反映出了该制度的另一种“变味”,是否能借此推动这项制度做某种程度上的改良仍是一个未知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