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华工校友一起IPO敲钟,广合科技市值230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华工校友一起IPO敲钟,广合科技市值230亿

南粤一隅,珠水之畔,华南理工大学一直是高校圈低调却不容忽视的存在。

文|投资界PEdaily

四月伊始,春色正好。

投资界-天天IPO消息,今天(4月2日),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合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这一次,广合科技发行价格为17.43元,开盘暴涨200%,市值一度超过230亿元人民币。

更为称奇的是,广合科技具有浓厚的华南理工大学色彩,身后站着包括董事长肖红星在内的五位华工校友,其中四位都是化学类专业。今天,他们一同收获了人生难得的IPO。

这也是华工系创业大军的冰山一角。“这里盛产创始人。”这几年,不止一位投资人评价到,华工创业氛围之浓厚,堪称大湾区“斯坦福”。如今,越来越多华工人踏上创业旅程。

刚刚,华工同学集体敲钟了

这是一个校友联手创业故事。

1967年,肖红星出生于湖北孝感,21岁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便进入 PCB(印制电路板)行业。要知道,小小一块绿色的PCB无处不在,从摄像头到计算机、从机器人到新能源汽车,只要是电子设备,超过99%的可能包含有 PCB。

工作多年后,肖红星瞄准行业上下游领域,与妻子刘锦婵双双选择辞职创业——1995年,肖红星创立东莞市广华化工有限公司,后来成为华南实力较强的PCB前处理产品供货制造商。随后2010年,肖红星回到老家孝感市云梦县,成立湖北优尼科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闯入液晶面板产行业。

而肖红星与广合科技的故事,源自一场收购。

这里先介绍广合科技的背景:创立于2002年,早期实际控制方为中国台湾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但随着全球 PCB产业向中国转移,竞争日趋激烈,广合科技经营发生困难,至2012年底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2013年5月,肖红星通过广华实业收购了该公司控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彼时公开的交易详情为:大众电脑下属企业 BTI 将其持有公司 92.5%的股权转让给广华实业,对价为2553万美元。

接手后,肖红星很快聚集了曾红、王峻、黎钦源等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 PCB 行业人才。公司重新购置新设备,逐步恢复生产,又重新组建销售团队,开发了海康威视、Fineline、凯多电子等客户,并于2015年成功扭亏为盈。

鲜为人知的是,公司总经理曾红、独立董事陈丽梅、副总经理陈炯辉以及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黎钦源都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友。而且,除了黎钦源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外,其余高管与肖红星一样均是毕业于化学类专业。

其实2020年末,广合科技就曾申请上交所科创板并获受理,但很快就撤回申请。直到2022年7月,广合科技转道申报深交所主板。

兜兜转转,肖红星与华工校友们终于站上了IPO敲钟舞台。

解码招股书,身后站着一群投资人

眼下A股IPO收紧,每一个IPO都弥足珍贵。

那么,广合科技成色几何?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包括戴尔、浪潮信息、海康威视、英业达、霍尼韦尔、惠普、联想等,广泛应用于服务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安防电子、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

数据显示,广合科技服务器用PCB产品的收入占比约七成,是中国内资 PCB 企业中排名第一的服务器 PCB 供应商,为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提供重要电子元器件供应。

这也体现在营收上。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广合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6.07亿元、20.76亿元、24.12亿元、11.72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56亿元、1.01亿元、2.79亿元、1.58亿元。

关于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广合科技表示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且我国 PCB 产业增长较快,下游领域需求旺盛。对于2021年净利润下跌,广合科技则指出原因之一是黄石广合新工厂投产,公司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梳理下来,广合科技背后还站着一众投资机构:长江创投、国投创业基金、招赢科创、丽金投资、人才基金、新余森泽、红土君晟、高新投创投、深创投集团等等20余家机构。

这当中有一段往事。2018年,肖红星、刘锦婵控股的臻蕴投资收购BTI剩余股权后,开始引入外部投资者。

当年8月,长江创投、粤科振粤、丽金投资、人才基金、粤科汕华、宝创共赢、紫宸创投、则凯投资、禾盈同晟、小禾投资等十名新股东增资4247.78 万元。

2020年4月,新余森泽认购公司5%的股权。一年多后,新余森泽将部分股权转让给深创投集团、高新投、国投创业基金、红土君晟、招赢科创等13名股东。同时,包括黄石国资、国投创业基金、招赢科创在内的14 名股东认购公司 3000 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投资人押注背后,是可预见的行业增长速度。根据 Prismark 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 PCB 市场将保持温和增长,2021 年至 2026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4.6%。中国的核心地位更加稳固,2026年总产值将达到 546.05 亿美元。

华南理工,崛起一个创业军团

南粤一隅,珠水之畔,华南理工大学一直是高校圈低调却不容忽视的存在。

起源于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华工曾聚集华南、中南地区7省18所院校的理工科精英,包括无线电电子科学专家冯秉铨、土木工程专家罗明燏、天文大地测量专家陈永龄、航空材料专家余仲奎……深厚工学基础不断累积,成为华工奠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底蕴。

百余年间,从兴学立邦的“四大工学院”,到“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工屡屡创造历史:仅用7年便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从300强跃升至150强,工科领域排在全球22位。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等5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前1‰,堪称顶尖。

过往,华工常以“工程师的摇篮” 为人熟知。但在创投圈眼中,华工大更是“企业家的摇篮”,一度被戏称“华南搞钱大学”——据统计,华工至今诞生了超200位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创始人、掌舵者,校友遍布商界。

根据《证券时报》统计,在A股董事长本科毕业高校统计中,华工以拥有23位董事长校友排名第4位,仅次于清华、北大和浙大;而《2023胡润校友会榜》中,华工以16位校友入选位居第六,上榜校友总财富达6227亿元,位列第四。

追溯起来,华工的创业基因源远流长。犹记得曾叱咤商海的50177班,被称作“超级王牌班”,不仅走出了“彩电三巨头”TCL总裁李东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还诞生了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霍东龄、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等企业家。

如今,华工校友们正在重现这一盛况。作为全国最早开设汽车专业的高校之一,华工深耕汽车领域40年,被称为“新能源汽车黄埔军校”:小鹏汽车何小鹏毕业于华工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巨无霸广汽埃安背后,掌舵者曾庆洪曾在华工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1998年考入华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系;还有亿纬锂能创始人刘金成、洛轲智能创始人昌敬、长安福特总裁何晓庆……不胜枚举。

用何小鹏的话来说,“如果你是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你想要造车的话,只要你在校友群里面吱一声,学长们就已经帮你把供应链给搞定了。”

其实早在1999年,华工就在全国率先系统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敢创新、会创造、能创业”作为华工人的精神密码,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此后,一批又一批华工人涌现在各行各业。

“前贤创业,后人图强。崛起南国,培育栋梁。”这句校歌无疑是华工学子创业精神的一缕写照。“鲤工仔,广横走”,今年毕业季即将来临,又一批学子将走出校园,奔向人生的星辰大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华工校友一起IPO敲钟,广合科技市值230亿

南粤一隅,珠水之畔,华南理工大学一直是高校圈低调却不容忽视的存在。

文|投资界PEdaily

四月伊始,春色正好。

投资界-天天IPO消息,今天(4月2日),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合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这一次,广合科技发行价格为17.43元,开盘暴涨200%,市值一度超过230亿元人民币。

更为称奇的是,广合科技具有浓厚的华南理工大学色彩,身后站着包括董事长肖红星在内的五位华工校友,其中四位都是化学类专业。今天,他们一同收获了人生难得的IPO。

这也是华工系创业大军的冰山一角。“这里盛产创始人。”这几年,不止一位投资人评价到,华工创业氛围之浓厚,堪称大湾区“斯坦福”。如今,越来越多华工人踏上创业旅程。

刚刚,华工同学集体敲钟了

这是一个校友联手创业故事。

1967年,肖红星出生于湖北孝感,21岁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便进入 PCB(印制电路板)行业。要知道,小小一块绿色的PCB无处不在,从摄像头到计算机、从机器人到新能源汽车,只要是电子设备,超过99%的可能包含有 PCB。

工作多年后,肖红星瞄准行业上下游领域,与妻子刘锦婵双双选择辞职创业——1995年,肖红星创立东莞市广华化工有限公司,后来成为华南实力较强的PCB前处理产品供货制造商。随后2010年,肖红星回到老家孝感市云梦县,成立湖北优尼科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闯入液晶面板产行业。

而肖红星与广合科技的故事,源自一场收购。

这里先介绍广合科技的背景:创立于2002年,早期实际控制方为中国台湾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但随着全球 PCB产业向中国转移,竞争日趋激烈,广合科技经营发生困难,至2012年底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2013年5月,肖红星通过广华实业收购了该公司控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彼时公开的交易详情为:大众电脑下属企业 BTI 将其持有公司 92.5%的股权转让给广华实业,对价为2553万美元。

接手后,肖红星很快聚集了曾红、王峻、黎钦源等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 PCB 行业人才。公司重新购置新设备,逐步恢复生产,又重新组建销售团队,开发了海康威视、Fineline、凯多电子等客户,并于2015年成功扭亏为盈。

鲜为人知的是,公司总经理曾红、独立董事陈丽梅、副总经理陈炯辉以及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黎钦源都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友。而且,除了黎钦源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外,其余高管与肖红星一样均是毕业于化学类专业。

其实2020年末,广合科技就曾申请上交所科创板并获受理,但很快就撤回申请。直到2022年7月,广合科技转道申报深交所主板。

兜兜转转,肖红星与华工校友们终于站上了IPO敲钟舞台。

解码招股书,身后站着一群投资人

眼下A股IPO收紧,每一个IPO都弥足珍贵。

那么,广合科技成色几何?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包括戴尔、浪潮信息、海康威视、英业达、霍尼韦尔、惠普、联想等,广泛应用于服务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安防电子、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

数据显示,广合科技服务器用PCB产品的收入占比约七成,是中国内资 PCB 企业中排名第一的服务器 PCB 供应商,为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提供重要电子元器件供应。

这也体现在营收上。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广合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6.07亿元、20.76亿元、24.12亿元、11.72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56亿元、1.01亿元、2.79亿元、1.58亿元。

关于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广合科技表示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且我国 PCB 产业增长较快,下游领域需求旺盛。对于2021年净利润下跌,广合科技则指出原因之一是黄石广合新工厂投产,公司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梳理下来,广合科技背后还站着一众投资机构:长江创投、国投创业基金、招赢科创、丽金投资、人才基金、新余森泽、红土君晟、高新投创投、深创投集团等等20余家机构。

这当中有一段往事。2018年,肖红星、刘锦婵控股的臻蕴投资收购BTI剩余股权后,开始引入外部投资者。

当年8月,长江创投、粤科振粤、丽金投资、人才基金、粤科汕华、宝创共赢、紫宸创投、则凯投资、禾盈同晟、小禾投资等十名新股东增资4247.78 万元。

2020年4月,新余森泽认购公司5%的股权。一年多后,新余森泽将部分股权转让给深创投集团、高新投、国投创业基金、红土君晟、招赢科创等13名股东。同时,包括黄石国资、国投创业基金、招赢科创在内的14 名股东认购公司 3000 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投资人押注背后,是可预见的行业增长速度。根据 Prismark 的预测,未来五年全球 PCB 市场将保持温和增长,2021 年至 2026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4.6%。中国的核心地位更加稳固,2026年总产值将达到 546.05 亿美元。

华南理工,崛起一个创业军团

南粤一隅,珠水之畔,华南理工大学一直是高校圈低调却不容忽视的存在。

起源于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华工曾聚集华南、中南地区7省18所院校的理工科精英,包括无线电电子科学专家冯秉铨、土木工程专家罗明燏、天文大地测量专家陈永龄、航空材料专家余仲奎……深厚工学基础不断累积,成为华工奠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底蕴。

百余年间,从兴学立邦的“四大工学院”,到“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工屡屡创造历史:仅用7年便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从300强跃升至150强,工科领域排在全球22位。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等5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前1‰,堪称顶尖。

过往,华工常以“工程师的摇篮” 为人熟知。但在创投圈眼中,华工大更是“企业家的摇篮”,一度被戏称“华南搞钱大学”——据统计,华工至今诞生了超200位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创始人、掌舵者,校友遍布商界。

根据《证券时报》统计,在A股董事长本科毕业高校统计中,华工以拥有23位董事长校友排名第4位,仅次于清华、北大和浙大;而《2023胡润校友会榜》中,华工以16位校友入选位居第六,上榜校友总财富达6227亿元,位列第四。

追溯起来,华工的创业基因源远流长。犹记得曾叱咤商海的50177班,被称作“超级王牌班”,不仅走出了“彩电三巨头”TCL总裁李东生、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康佳集团前总裁陈伟荣,还诞生了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霍东龄、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伟等企业家。

如今,华工校友们正在重现这一盛况。作为全国最早开设汽车专业的高校之一,华工深耕汽车领域40年,被称为“新能源汽车黄埔军校”:小鹏汽车何小鹏毕业于华工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巨无霸广汽埃安背后,掌舵者曾庆洪曾在华工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1998年考入华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系;还有亿纬锂能创始人刘金成、洛轲智能创始人昌敬、长安福特总裁何晓庆……不胜枚举。

用何小鹏的话来说,“如果你是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你想要造车的话,只要你在校友群里面吱一声,学长们就已经帮你把供应链给搞定了。”

其实早在1999年,华工就在全国率先系统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敢创新、会创造、能创业”作为华工人的精神密码,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此后,一批又一批华工人涌现在各行各业。

“前贤创业,后人图强。崛起南国,培育栋梁。”这句校歌无疑是华工学子创业精神的一缕写照。“鲤工仔,广横走”,今年毕业季即将来临,又一批学子将走出校园,奔向人生的星辰大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