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中财经
过去的一年,除了人工智能以外,另一大热点词语无疑就是“机器人”。
最近一段时间,煮咖啡、做菜、搬重物等一系列机器人操作的视频爆火于网络,刷新了人们的认知。通过视频,人民仿佛看到了那个想象中的靠机器人解放人力的世界正在接近。
事实上,从波士顿动力Altas、特斯拉Optimus 、小米的CyberOne……目前全球科技巨头们先后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资本市场也随之火热起来。
就在前不久,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于近日宣布获得6.75亿美元(折合约48亿人民币)高额融资,估值达到26亿美元(折合约187亿人民币),一举跃升成为世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
在Figure的本轮融资中,投资者里有大批赫赫有名的人物,涵盖了当前AI热潮中的大模型、算力、投资公司等明星玩家。包括当今半导体行业的两大巨头微软和英特尔、AI界的领先人物Open AI、美股市场上木头姐旗下的创投基金 ARK Venture Fund ,还有在前不久刚刚回归世界首富的贝佐斯。
01 人形机器人的全球第一家独角兽
Figure成立于2022年,其团队成员包括来自波士顿动力、特斯拉、谷歌DeepMind的顶尖机器人专家。
据悉,在第一款人形机器人发布之前,Figure就已经收获了80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在2023年的4月,Figure再次收获7000万美元的融资,由此前投资过马斯克Space X的Aliya Capital Partners等10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三个月之后,Figure迎来第三次融资,由英特尔参与,共计900万美元。
三轮投资之后,拿到充足资金的Figure在2023年10月推出了第一款产品也就是人形机器人Figure01。
之前,靠着煮咖啡出圈的机器人正是Figure01,公司透露,该机器人使用端到端的AI系统,仅通过观察人类煮咖啡,即可在10小时内完成训练。同时,就在随后几天,Figure又发布了一段机器人在工厂的视频,视频中的机器人连着绳索,可以自行走到箱子前,然后搬箱子放到传送带上。
突破性的进展后,Figure也迎来新一轮的融资,也就是在近日完成的6.75亿美金融资。
根据披露,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将通过其公司Explore Investments 向Figure共投资 1 亿美元。而据2024最新的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身价2000亿美金的贝佐斯反超马斯克,夺回世界首富宝座,自 2021 年秋季以后再次跃居彭博富豪榜榜首。
此外,微软投资9500万美元,英伟达和亚马逊附属基金各提供了5000万美元;OpenAI参与投资500万美元;英特尔的风险投资部门、LG Innotek、三星的投资集团以及风险投资公司Parkway Venture Capital和Align Ventures等也参与了此轮融资。
老牌科技巨头和风险投资机构组成了Figure背后的一只多元化资本联盟。至此,成立不足两年的Figure融资总额已经达到7.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亿),估值达到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7亿),成为全球第一家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其实在Figure成立之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就有多方强势势力的落子。包括老牌机器人企业波士顿动力、Open AI曾参与领投的1X TECHNOLOGIES、打造全世界首家人形机器人工厂的AGILITY ROBOTICS公司等等。但为何只有Figure摘下了全球第一家独角兽的荣誉称号?问题的答案与创始人和背后的投资方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最重要的莫过于创始人。Figure的创始人布雷特一直是媒体追捧的对象,过去20年时间里,其创立了多家不同类型的科技公司,这也让布雷特在业界被称为“马斯克2.0”。
从佛罗里达大学毕业后的布雷特在26岁时成立了一家基于AI技术的猎头公司Vettery,并且在创立三年后收到了多家风投机构融资1200万美元。卖掉Vettery后,布雷特转身投入到交通领域并成立著名企业Archer,该公司主营业务位生产全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并用于城市空中交通。之后Archer共融资10亿美元,并成功在纽交所敲槌,上市首日市值达到27亿美元。也就是说,仅在4年时间里,布雷特就打造出了一只超级独角兽企业。
2022年5月,布雷特从Archer辞职进军机器人行业,打造了如今的Figure,并在官网中写道“Figure,展望未来30年。”
在Figure成立之前,马斯克已经率领特斯拉进军人形机器人,并且在 2022年9 月 30日推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原型机OPTIMUS。彼时的马斯克在硅谷的人形机器人领域正处在如日中天的地位。
而彼时,作为竞争对手的英伟达、Open AI、微软等公司都迫切需要在硅谷找到一个机器人作为载体来正面应对特斯拉的竞争。Figure在此时间点成立恰好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于是众多科技巨头开启了关于Figure的“造神计划”。
在众多科技巨头的加持下,Figure的发展进行的很顺利。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江磊此前在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示过,Figure 01机器人“自主学习”的模式比特斯拉将数据传输给机器人的方法更具效率。所以,Figure 01人形机器人进步的速度不会比特斯拉“擎天柱”更慢。
根据硅谷华人创业者,史丹福机器人创始人CEO旁博士的介绍,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有着刚需的三件套:GPU算力、高密度电池储能、电机。而对于这三项,布雷特已经在此前对电动垂直起落飞机的开发中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在拿到融资后,Open AI可以为Figure开发专门针对机器人的大模型、微软会提供足够的算力支持、贝佐斯则可以提供亚马逊的物流使用场景。
这样看下来,Figure在进行商业落地过程中需要的所有环节都已得到解决。
02 世界巨头们集体布局人形机器人
劳动力短缺的难题,正前所未有的在全球上演。以美国为例,目前在美国有超过1000万个不安全或不受欢迎的工作,其中700万个职位空缺是仓库、运输和零售业等重要职位。而且,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愈加严重,公司越来越难以扩大员工队伍。
而如果需要打破这个问题,则需要一种更高的生产力出现。面对这一需求,机器人产业应运而生,并开始吸引了众多大佬前来布局。
事实上,本次投资Figure的众多大佬中,此前都有多次在此赛道布局投资的经历。
最近重新回归世界首富宝座的贝佐斯,其不止是亚马逊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投资大佬,其在电子商务、创新科技、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都有涉及投资。早在2018年,贝佐斯就参与了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被投资的企业由一位MIT创立,名为Rethink,是彼时协作机器人的鼻祖之一。其中,贝佐斯参与了Rethink从2008年到2017年A轮-E轮的八轮融资,共计1.1153亿美元,而Rethink十年来的融资额才1.5亿美元,贝佐斯一人占据大头。
可惜的是,被贝佐斯寄予厚望的Rethink最终以破产结尾,成为贝佐斯失败的投资案例之一。
虽然踩了个大雷,但贝佐斯并没有就此放弃对机器人领域的重视。2022年,贝佐斯创立的亚马逊特意设立一项10亿美元的工业创新基金,该风险投资计划旨在通过直接投资支持新兴科技公司。基金第一笔投资流向了五家机器人初创公司,包括正在制造双足行走机器人的Agility Robotics ;开发自主机器人以适应现有的仓库基础设施的BionicHIVE 公司;还有正在开发在开发触觉机器人手臂的Mantis Robotics等。此外,还花费17亿美元的价格溢价收购了彼时美国扫地机器人龙头iRobot。
2013年时,亚马逊还只有堪堪1000 台机器人。如今经历十年的投研双管齐下,今天的亚马逊已经部署了超过 750000个机器人,并正在测试最新的AI技术。
另一位投资方Open AI,在投资完Figure AI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与红杉资本 、Lux Captital和Thrive Capital 等知名机构共同参与了机器人AI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的7500万美元投资。这家公司的创始团队则是集合了Google Brain、Google DeepMind相关研究人员的明星队伍。再往前看,挪威人形机器人企业1X收获Open AI创业基金和环球老虎基金的2350万美元A轮融资。而就在2024年的1月,这家被Open AI押注的公司再次收获了1亿美元的B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到Open AI的投资支持后,Figure就来交卷了。北京时间3月13日深夜,一段人形机器人的视频开始在推特上热传。这是的OpenAI,首次展现其在人形机器人这一赛道的实力。Open AI的算法提供大脑,Figure则提供了机器人的肉身。视频中,这个机器人充分展示了和人类以及环境交互的能力。会说会看,还能给人类递食物、捡垃圾、收拾碗筷等复杂操作。网友对此惊呼:大模型与真实物理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能自主思考并付诸行动的智能机器人,被业界认为是大模型的最佳落地场景,人形机器人为企业解决劳动力短缺似乎也因此变得可行。而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开发者、投资者都极其热衷人形机器人的原因之一。
根据数据,2024年的第一个月,全球机器人领域就完成46轮融资,总投资额达5.78亿美元。同时,根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仿人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40亿美元。如此规模的市场可以填补48%到126%的劳动力缺口,以及高达53%的老年护理缺口。
于是我们看到,各领域都有大佬出现,置身于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投资中去,而这一场景在未来也将更多地上演。
03 中国人形机器人赛道也在疯狂发展中
除了Open AI、微软、英伟达等国外巨头,我国本土地大型企业也在纷纷进行布局机器人,比如小米、华为、阿里巴巴、百度、比亚迪等。
在Figure宣布融资的同时,由一位宁波90后创立的宇数科技也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金额达到10亿人民币,投资方中包括美团、金石投资、源码资本、深创投、中网投、容亿、敦鸿和米达钧石等。据悉,宇数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此前出身大疆,由他团队打造的机器人在春晚、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赛场等大场合均有出现。
还有同样是在2024年2月宣布融资的清华系企业星动纪元,在天使轮便融资亿元。由联想创投、金鼎资本、清控天诚、世纪金源等机构参与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获这次亿元融资时,星动纪元仅成立5个月时间。但是,星动纪元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小星已经可以在草地、石子路等道路上自如行走,搬运重物、取送快递。
2023年12月29日的港交所,黑白配色的熊猫机器人“优悠”手捧锣锤走向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另一边,优必选全新一代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也出现在舞台上,手持另一个锣锤与周剑一起敲响开市锣。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人形机器人敲锣的上市仪式,同时也将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优必选,一家从本土走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在2023年正式IPO上市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首日市值到达380亿港元。
过去一段时间,一大批中国本土的机器人企业宣布融资。根据中国机器人网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34起融资事件,其中,近亿与过亿元级融资事件共52起,2023年融资金额总计约在200亿元左右。
而在这片市场欣欣向荣景象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来自政策的支持。
2023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
2024年1月,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品,以整机带动新技术产业化落地,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体系。同时,在刚过去的两会上,人形机器人也被列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热门领域。
政策发布后,一大批国资引导的基金也宣布落地,用真金白银支持机器人的发展。比如北京设立的10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基金;河北省的2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基金;唐山市设立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基金;上海首期规模100亿人民币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诸如类似的基金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有人说,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元年,将迎来属于自己的“Chat GPT”时刻,从目前的市场和其他方面来看,这样的说法毫不为过。
投资者、企业家、消费者们都在期待着有一天,可以靠人形机器人实现劳动力的解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