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育产业生态圈 马珍妮
编辑|尹航
「普通人打高尔夫,一年多少钱?」
有关高尔夫的讨论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少人也以此为流量抓手,乐此不疲地用「平价打高尔夫」的卖点吸引着一波又一波人的注意力。
当下,拿着固定月薪的普通人真的消费得起高尔夫吗?在国外几乎成为平民运动的高尔夫,在国内为什么还是如此昂贵?高尔夫的价格,怎样才能「打下来」?
高尔夫,到底贵在哪儿?
大多数人都觉得高尔夫「贵」,但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了解它到底贵在哪儿。
一般来说,打高尔夫的开销集中在运动装备、教练学习、练习场练习、下场打球四个部分。在涉及到进入球会、固定场地等特殊需求时,还会涉及到会籍费用。
那么,相较于足篮球这些项目而言,高尔夫到底哪项花费是最烧钱的呢?
高尔夫的运动装备主要涉及鞋服和球杆两类。鞋服方面虽然丰俭由人,但相同品类下高尔夫单品的价格会比其他运动项目高一些,某宝上虽然不乏100+元的服装,但整体上还是300+元往上走,1000+元的单品更是不在少数。
迪桑特在售的高尔夫短袖系列,一般都超过1500元 图源:刘钰微博
比起小红书上动辄上万且上不封顶的高尔夫装备秀,这一项费用是相对可控的。即便球场通常都会有着装规范,但运动者还是可以根据预算自主选择穿什么。
球杆是这一项开销中的大头。在社交媒体上,一些用户在讨论花费时常对「除了杆子好像没比其他的球类贵多少」的发言表示赞同。根据小红书博主@Fiona 的整理,也可以直观感受到球杆丝毫不接地气的价格: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Fiona
配备一套新球杆的价格算不上便宜,但可选择的区间也是比较大的。对新手而言,前期入手一些单价几百块的二手球杆也算是一个具有性价比的选择。由于高尔夫球具可使用的年限较长,按照每年折旧来算价格也不算太昂贵。
不过,很多入门后的爱好者会更换更好的球杆。所谓的「技术不够,装备来凑」在高尔夫行业是很多见的,且随着技术的提高,高尔夫爱好者们也更舍得在装备上花钱,这样算下来,球杆的投入也不小。
教练学习方面,在不同社交平台上查看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地一些高尔夫教练的收费情况后我们发现,教练价格基本是400+元/节起步,800+元属于常态。而入门新手如果要达到能下场的起步阶段,一般至少要经过20节课的学习。
尽管社交媒体上不乏声称高尔夫「没有运动性」的言论,但想要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深入的学习和系统的训练都是必要的,「初学者肯定需要请教练」是大多数已经体验过高尔夫的人的一致看法。这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尔夫的学习费用不宜省略。
练习场练习的单次收费标准,通常被划分为按挥球数量和按练习时间两种方式,折算后150+元/次是比较平均的价格。除此之外,还有套票、年卡、会员卡等不同的练习场收费方式。不同球场往往有着明显差异。
高尔夫练习场 图源:Marina Bay Golf Course官网
存包费用、打位费用等杂费,往往也是练习场打球费用的一部分。总的来说,练习场是一个停留时间较长且比较容易产生增项费用的地方,也恰恰也是对球技提升影响较大的场所。
当前面几步全部准备妥当,我们终于来到了最后一步——下场打球。一般来说,最普通的球场也是400+元/场起步,球童的费用需要另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球场之前价位的差别非常大,顶级球场基本需要2000+元/场起步。
一般来说,入门前几年,一般爱好者基本是每周打一场的节奏。北方由于气候限制,打球时间大多从4月份到10月份,大概能打30场左右,南方气候温暖,可打球的场数会更多一些。
除此之外,很多高尔夫球场往往不在市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也需要计算在内。这一系列的费用和付出算下来,勉勉强强玩一年也得花上好几万块。
虽说丰俭由人、因人而异,但想要打好/玩好/晒好这项上不封顶的运动,十几万元,确实只是一个入门的数字。
国内贵族运动,国外平民运动?
整体而言,国内打高尔夫绝对算不上便宜。从20岁时才开始接触高尔夫的北体万柳高尔夫班毕业生「黑皮47」基于亲历感受谈到:「这项运动既有高消费的状态,也有大众可负担起的常规消费水平,但长期参与确实要‘有钱又有闲’。」
放眼国外,在很多国家,高尔夫却越来越有向平民运动发展的趋势。不少走出国门的人发现,外面竟然是「穷人也能去」的高尔夫世界。这样的明显对比,给国内高尔夫带来了诸多负面评价。
「国外打高尔夫很便宜啊,贵什么族?」
「国内打高尔夫就是装X用的,打球作秀成分太大。」
「现在搞这些的人一般都是缺乏资源的中产。」
「当个高尔夫球媛也不容易……真正打的都很少晒照片。」
……
随机在高尔夫话题下转一圈,类似上述的评论几乎都能看到那么一两条。国内外高尔夫发展的现状差异一方面让很多人对这项运动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则大大加剧了对这项运动的污名化。
很多有关高尔夫球媛的争论,反映的其实是对这项运动的偏见 图源:小红书截图
试想一下:如果高尔夫不再与「小众」「贵族」这些标签捆绑在一起,出现在果岭上的男男女女,还会被冠以除体育之外的各种各样的目的吗?至少这样的声音不会成为一种主流。
实际上,很多指责这项运动的人有意或无意忽略了现实情况。海外打高尔夫比较便宜有其原因,就场地而言,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等这些常被社交媒体用户提到打球便宜的地方,其所拥有的高尔夫球场远远多于国内。
根据Golf Monthly在2022年的统计,中国目前共有599个高尔夫球场,相比拥有16752个高尔夫球场(全球第一)的美国少得不是一星半点。区域而言,全球51%的高尔夫球场在北美,欧洲地区则占据了23%。亚洲地区,除了日韩都不算太多。
在亚洲,日韩两国的高尔夫球场数量也远多于中国 图源:statista。
硬件设施上的差距是影响运动费用和参与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是国内不同项目场地来看,像高尔夫球、网球这些项目的运动场地远远不及足篮球、乒乓球羽毛这些项目,而前者往往都是传统印象中的「贵族运动」。
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的数据统计中,相比上万甚至上百万的其他运动项目场地,高尔夫球场显然只在「其他场地」这一类中。与网球场这些在城市中心也便于找到的场地相比,高尔夫球场的数量也算是少的。
图源:国家体育总局官网
运动的场景还没有普及开来,对这项运动的深度参与、理性认识自然也无从谈起。更多人可能还是如不了解这项运动的人一样,从未去过高尔夫球场,仍怀有「高尔夫的主要属性是社交……肯定是贵族运动啊,月入不到十万恐怕玩不起高尔夫吧」这样的看法。
不过,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高尔夫服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我国高尔夫运动主要消费群体年收入集中于10-20万,占比约60%;20-50万年收入人群占比达37%。实际上,越来越多中等收入群体已经开始接触这项运动。
只是相比之下,更多人群接触高尔夫的途径仍是互联网,这也是这项运动引发平民VS贵族、体育运动场VS社交名利场等两极化争议的一大原因。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能忽视的是,高尔夫都是既有上百万开销也有几百块消费的运动。
简单的「平民」和「贵族」并不能精确概括高尔夫在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但这种差异背后一个显而易见的可能性是:这项运动本身具有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潜力和可能性。
高尔夫的价格,怎样才能「打下来」?
颇具包容性的消费弹性是高尔夫的发展和普及的信心,也正是因此,很多人相信这项运动有朝一日能走下神坛。
但横亘在前的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疑问:高尔夫这项运动,有必要发展吗?
「高尔夫的运动性在哪儿?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建球场给富人玩?这运动乐趣在哪儿?……」这些常见的质疑不仅出现在国内舆论场上,即便在海外也比比皆是,这项长期代表着阶级的运动在大众眼中并不讨喜。
南非德班的高尔夫球场与居民区 图源:Johnny Miller,转自BBC
运动本身并没有错也不携带偏见,是参与运动的个体及其复杂关系影响了人们对高尔夫的认知。唯有破除这种「我们活在巨大的差距中」的刻板印象,它的魅力才能被不断看见,而这最终指向的还是参与门槛的降低。
上文所提及的场地问题是这项运动不断发展和普及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拥有场地的数量在全球排名第11位,比西班牙、丹麦、新西兰、泰国等国家都多,但考虑到我国辽阔的土地,显然在数量上还有增多的空间。
球场建设方向的改变同样有利于将这项运动的价格「打下来」。一方面,我们可以像国外一些公共(public)球场一样打造更为简单舒适的休息区域;另一方面,借助模拟器等技术手段将高尔夫体验搬到室内,这些都是提供更多场地和消费选择的方式。
室内高尔夫场所 图源:the Morning Call
只有越来越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体验这项运动,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所具有的技术性、趣味性才会得到认可。当高尔夫变得不再遥不可及的时候,或许它的强社交属性也不再会是劣势。
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相比中产家庭的孩子才有钱打高尔夫的印象,目前国内高尔夫人才的培养有更多的方式,校园教育就是基本的途径之一,多所体院和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学校其实都有相关专业。
黑皮47表示:「我们北体万柳高尔夫班2002年开班,为高尔夫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现在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高尔夫专业,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和各地方高协也有在开展教练、裁判、球童、球具等领域的专业等级资格培训和考核。」
目前,已经毕业的她正在一边当教练一边备战职业赛。这个20岁才入行的女孩,是普通人也能进入高尔夫世界的一个有力例证。
黑皮47 图源:受访者提供
从大三起每年额外支付的高尔夫专项学费,不单单是技能学习,更多是一种人生经历,以及把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生选择权。只是有些遗憾,她提到同届同学中,只有她一人还在高尔夫行业。
这不禁让人思考,如果高尔夫行业的软硬件建设再加强一些,市场再打开一些,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继续呢?如果更多人欣然往前,就意味着更多参与者和机会的涌现,这反过来会促进高尔夫行业的发展。
当一项运动不断发展的时候,价格的亲民化是大势所归。当然了,这是一件不能操之过急的事情,找到最合适我们走的路是最重要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