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横店变回“横”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横店变回“横”店

当横店生态越来越内卷,一些短剧制作公司正在主动离开横店,去更多城市寻找新机会。

文 | 新声Pro 张一童(上海)何婧(北京)

《新声Pro》从多个信源获悉,今年春节后,横店的竖屏短剧剧组有明显减少趋势。

对比横店每日组讯汇总,也可以明确感受到这一变化。去年9月,一周有近60部竖屏短剧在横店开机拍摄,到1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40多部,而最近一周,计划在横店开机拍摄的竖屏短剧剧组仅有30个左右。

代表了中国影视行业工业化集群的最高水平,2023年,短剧市场持续走高推动下,横店涌现出大量竖屏短剧剧组,一时甚至有了横店变「竖」店的说法。

现在,行业参与者却向我们感慨:「横店又变回「横」店了。」

大多数行业人士认为这是热潮退去,行业回归理性的正常现象。曾经被破亿充值数额吸引,一窝蜂涌入的投资者们正逐渐意识到,小程序短剧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挣钱。高度同质的激烈竞争下,能够成为爆款的凤毛菱角。即便侥幸赌中爆款,高额的投流成本和平台数据的不透明,让制作和出品方能够分得的收益非常有限。

「第一波被割韭菜的人已经退场了。」横店竖屏剧组的减少被一些从业者认为是市场回落的一个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被视为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各地都在加速对短剧产业基地的建设,并投入相关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当横店生态越来越内卷,一些短剧制作公司正在主动离开横店,去更多城市寻找新机会。

短剧赚钱越来越难了

小王在横店做了7年灯光师,除了承接灯光工作,也作为制片人组建团队接短剧相关的制作项目。他能明确感觉到投资人和制片人对短剧的热情正在下降。

「去年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月有大概 15 个到 16 个制片人给我打电话说要做短剧,现在已经没有人了。」

导致这一变化最直接的原因是收益的下降。

尽管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充值,但这些钱却很难落到制作方头上,「制作方只能拿到7%,80%给抖音、微博这些平台的投流费用,10%是微信过路费,还有3%给投流团队。」

春节期间的爆款短剧《我在80年代当后妈》充值八千多万,但咪蒙团队实际分到的只有五百多万,扣除制作费用,最后只赚了两百多万。

对当下通常制作费用在五六十万的小程序短剧来说,想要实现盈利,充值至少需要达到1000万。换言之,只有做爆款,才能赚到钱。但激烈且同质化的竞争下,爆款正变得越来越难,此外,小程序短剧正快速卷入低价战,这意味着同等用户体量带来的充值总额更少了,亏钱的成了大部分,「80%-90%的小程序短剧都是亏损的。」

同时,整体的充值大盘也在下滑,有资深从业者透露,现在竖屏付费短剧的每日充值消费已经从去年的日均6000万跌落到5000万,原因是内容同质化太严重,新内容供给不上。

最近流出的一张关于短剧公司杭州益梦解散的朋友圈截图在各个短剧社群流传,截图显示,疯狂小杨哥短剧出品方之一的益梦,上线27部短剧,亏损了3000万。

对于制作方们而言,不确定性还在平台数据的不透明。「平台方说你赚了多少,你就是赚了多少。」尽管有头部从业者表示,作为强势的内容制作方,他们可以要求看到后台的流水,但对于大多数小团队来说,很难和平台争取到话语权。

一位影视从业者告诉我们,他的一个朋友去年先后投资了6部短剧,仅有1部赚了2万元,其余5部都赔了钱。

降成本:6天拍完成为新行规

有限的回报率下,投资方试图通过进一步压缩成本减少亏损,提升利润空间。小高以个人统筹的身份活跃在横店的短剧圈子,去年10月后,她明确感觉到大部分短剧剧组开始降本,直接表现为对拍摄周期的进一步压缩。6天一部正在成为小程序短剧行业的隐形行规,超期几乎再无可能,原定7天拍摄的剧组会希望团队能在6天完成工作,一些剧组在招聘时甚至就会明说拍摄6天。

小高观察到的另一个细节是剧组订购的盒饭在减少。「有的人是不吃剧组盒饭的,以前剧组会按人头订满额,但现在有些剧组会少订十几份。」

与此同步的却是短剧用户越来越高的内容要求。小王从2019年就开始接触短剧,当时一部短剧的制作费用只需要15-20万,三四个人搭一个小团队,三四天就能拍完。「那个时候几乎对内容没有要求,也没有任何审核。」

现在一个标准的竖屏短剧剧组通常有二三十人。以前都是配音的,现在有专门的录音部门现场收音,以前一个编导就够了,现在需要有编剧、导演、执行导演等更多工种,从短视频的拍法变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剧组。

小高在2021年前后也经常一边做剧组统筹,一边客串配角,那时候对演员演技的要求不高,基本只要说完台词就能过,为了节省时间,导演也会尽量一条过。

但这种情况现在很少出现,观众对演员演技的要求更高了,为了达到好的呈现效果,一条镜头拍两三个小时也并不少见。

拍摄周期被压缩,但单条拍摄时间却在拉长,对于一线工作人员而言,日均工作时长不得不进一步增加。多个从业者都对我们表示,跟组期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小高告诉我们,之前她跟过一个组,整个拍摄期间几乎每天都只能睡到两个小时。

这成为很多一线参与者选择离开短剧行业的核心原因,小王的朋友们很多已经转行拍摄横屏短剧和长剧,小高也不再像去年那样无缝衔接进组,而是根据身体情况给自己留出一些喘息的时间,「确实太累了。」

自闭环:外部团队接活越来越难

韦同学是一支常年在横店的专业摄影团队的成员。他2023年初开始参与竖屏短剧的拍摄,是最早一批进入这个行业的职业摄影师之一。去年,他所在的团队参与过多个头部小程序短剧的制作。

春节后,摄影师韦同学明显感觉到接活不如以前容易了。一个和他们签约过的小型制作公司此前每个月至少会送来6个剧本询问档期,今年韦同学主动去找对方,却被告知没有项目可做。

「已经进入闭环了。」韦同学告诉我们,既为了降低成本,也为了更好的控制内容品质,平台和制作公司正逐渐转向闭环生态的打造。闭环的形成是层层传导的,平台选择长期合作或是自己主控的制作公司,制作团队在摄影、灯光等具体工种的选择上也逐渐向签约和自建倾斜。

导致的结果是,像韦同学所在团队这样,相对独立的外部团队能够接到的活正在越变越少。

也有制作公司找到过韦同学,希望他们能成为自己的独家签约团队,但韦同学并没有同意。进入闭环,成为生态的一部分可能可以换来更多和更稳定的项目,但也意味着出让了议价权。

在横店这样一个高度内卷的生态里,这是极为危险的,强大集群效应的另一面,是制作团队之间无休止的价格战。「横店已经进入一个厮杀的局面,如果想,永远有更便宜的团队。」进入闭环,只可能进一步被压榨,「怎么降本最容易,当然是降员工成本。」

春节后,韦同学和团队更多对接的是在抖音、快手上线的定制短剧项目,其中有平台合作的精品短剧,也有品牌定制剧。相比小程序,这类剧集的投资方重内容质量,而轻变现效率,一线工作者可以在成本和时间上得到相对大的创作空间。

和横店诸多靠人脉攒起,实际固定成员只有一人的短剧团队相比,这些制作团队也更为专业和稳定。

外地:新一线城市是首选

今年2月,韦同学在横店只接过一个活。就在我们通话前,他刚刚在深圳结束两部短剧的拍摄工作,计划前往杭州参与一个新项目。3月到4月,他几乎都不在横店,而在全国各地拍摄。

他观察到,正有越来越多的短剧公司离开横店,去往全国各地寻找机会。

「横店的短剧新闻在变少,但是全国其他地方的在变多。」

这种转移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大量来自抖快和品牌方的定制项目不拘泥古装题材,所以也不必再以横店为核心拍摄地;二是横店的竖屏生态逐渐闭环后,流向市场的项目越来越少,独立团队不得不前往外地寻找和新平台的合作可能;三是各地加速的短剧基地建设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很多团队外迁。

从横店的演员招募信息整理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变化。去年11月的一篇组讯汇总中,已经出现诸多在横店外拍摄的短剧剧组的招聘,千岛湖、青岛、杭州等城市均位列其中。

韦同学观察到,很多外地竖屏剧组的开机仪式上,多少会看到一些横店团队的参与,「可能是先以合制的方式,但陆陆续续都在外迁。」

成都、无锡、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目前是横店短剧公司的主要迁出地之一,多与当地的短剧扶持政策有关。比如,杭州余杭、临平、西湖三区都有出台了相关的短剧扶持政策,并投建大型制作基地,吸引了大量短剧公司到当地。

韦同学愿意将这种分散视为行业转好的一个表现,相比去年杂草一样所有人都涌向横店的情况,行业开始出现分流,投机分子被淘汰,内容质量在提升。这一点在我们和多个从业者的对话中都得到了验证,从拍摄流程到灯光、妆造、摄影灯具体工种,短剧的专业化程度在不断提升。

相比韦同学和小王,一直以个人身份进组的小高其实对横店剧组数量的增减并不敏感,「这里一直是有人进来,有人出去,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是也不算太少。」

但她仍然有着隐隐的焦虑,小程序短剧的2C属性意味着一旦它失去了来自用户的关注,就失去了一切。「春节之后,感觉现在的观众好像也没有那么喜欢看竖屏剧了。」想转行的标签至今还挂在小高的小红书首页。

选择题摆在每个人面前,是离开横店,还是离开竖屏短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横店变回“横”店

当横店生态越来越内卷,一些短剧制作公司正在主动离开横店,去更多城市寻找新机会。

文 | 新声Pro 张一童(上海)何婧(北京)

《新声Pro》从多个信源获悉,今年春节后,横店的竖屏短剧剧组有明显减少趋势。

对比横店每日组讯汇总,也可以明确感受到这一变化。去年9月,一周有近60部竖屏短剧在横店开机拍摄,到12月,这一数字下降到40多部,而最近一周,计划在横店开机拍摄的竖屏短剧剧组仅有30个左右。

代表了中国影视行业工业化集群的最高水平,2023年,短剧市场持续走高推动下,横店涌现出大量竖屏短剧剧组,一时甚至有了横店变「竖」店的说法。

现在,行业参与者却向我们感慨:「横店又变回「横」店了。」

大多数行业人士认为这是热潮退去,行业回归理性的正常现象。曾经被破亿充值数额吸引,一窝蜂涌入的投资者们正逐渐意识到,小程序短剧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挣钱。高度同质的激烈竞争下,能够成为爆款的凤毛菱角。即便侥幸赌中爆款,高额的投流成本和平台数据的不透明,让制作和出品方能够分得的收益非常有限。

「第一波被割韭菜的人已经退场了。」横店竖屏剧组的减少被一些从业者认为是市场回落的一个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被视为拥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各地都在加速对短剧产业基地的建设,并投入相关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当横店生态越来越内卷,一些短剧制作公司正在主动离开横店,去更多城市寻找新机会。

短剧赚钱越来越难了

小王在横店做了7年灯光师,除了承接灯光工作,也作为制片人组建团队接短剧相关的制作项目。他能明确感觉到投资人和制片人对短剧的热情正在下降。

「去年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月有大概 15 个到 16 个制片人给我打电话说要做短剧,现在已经没有人了。」

导致这一变化最直接的原因是收益的下降。

尽管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充值,但这些钱却很难落到制作方头上,「制作方只能拿到7%,80%给抖音、微博这些平台的投流费用,10%是微信过路费,还有3%给投流团队。」

春节期间的爆款短剧《我在80年代当后妈》充值八千多万,但咪蒙团队实际分到的只有五百多万,扣除制作费用,最后只赚了两百多万。

对当下通常制作费用在五六十万的小程序短剧来说,想要实现盈利,充值至少需要达到1000万。换言之,只有做爆款,才能赚到钱。但激烈且同质化的竞争下,爆款正变得越来越难,此外,小程序短剧正快速卷入低价战,这意味着同等用户体量带来的充值总额更少了,亏钱的成了大部分,「80%-90%的小程序短剧都是亏损的。」

同时,整体的充值大盘也在下滑,有资深从业者透露,现在竖屏付费短剧的每日充值消费已经从去年的日均6000万跌落到5000万,原因是内容同质化太严重,新内容供给不上。

最近流出的一张关于短剧公司杭州益梦解散的朋友圈截图在各个短剧社群流传,截图显示,疯狂小杨哥短剧出品方之一的益梦,上线27部短剧,亏损了3000万。

对于制作方们而言,不确定性还在平台数据的不透明。「平台方说你赚了多少,你就是赚了多少。」尽管有头部从业者表示,作为强势的内容制作方,他们可以要求看到后台的流水,但对于大多数小团队来说,很难和平台争取到话语权。

一位影视从业者告诉我们,他的一个朋友去年先后投资了6部短剧,仅有1部赚了2万元,其余5部都赔了钱。

降成本:6天拍完成为新行规

有限的回报率下,投资方试图通过进一步压缩成本减少亏损,提升利润空间。小高以个人统筹的身份活跃在横店的短剧圈子,去年10月后,她明确感觉到大部分短剧剧组开始降本,直接表现为对拍摄周期的进一步压缩。6天一部正在成为小程序短剧行业的隐形行规,超期几乎再无可能,原定7天拍摄的剧组会希望团队能在6天完成工作,一些剧组在招聘时甚至就会明说拍摄6天。

小高观察到的另一个细节是剧组订购的盒饭在减少。「有的人是不吃剧组盒饭的,以前剧组会按人头订满额,但现在有些剧组会少订十几份。」

与此同步的却是短剧用户越来越高的内容要求。小王从2019年就开始接触短剧,当时一部短剧的制作费用只需要15-20万,三四个人搭一个小团队,三四天就能拍完。「那个时候几乎对内容没有要求,也没有任何审核。」

现在一个标准的竖屏短剧剧组通常有二三十人。以前都是配音的,现在有专门的录音部门现场收音,以前一个编导就够了,现在需要有编剧、导演、执行导演等更多工种,从短视频的拍法变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剧组。

小高在2021年前后也经常一边做剧组统筹,一边客串配角,那时候对演员演技的要求不高,基本只要说完台词就能过,为了节省时间,导演也会尽量一条过。

但这种情况现在很少出现,观众对演员演技的要求更高了,为了达到好的呈现效果,一条镜头拍两三个小时也并不少见。

拍摄周期被压缩,但单条拍摄时间却在拉长,对于一线工作人员而言,日均工作时长不得不进一步增加。多个从业者都对我们表示,跟组期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小高告诉我们,之前她跟过一个组,整个拍摄期间几乎每天都只能睡到两个小时。

这成为很多一线参与者选择离开短剧行业的核心原因,小王的朋友们很多已经转行拍摄横屏短剧和长剧,小高也不再像去年那样无缝衔接进组,而是根据身体情况给自己留出一些喘息的时间,「确实太累了。」

自闭环:外部团队接活越来越难

韦同学是一支常年在横店的专业摄影团队的成员。他2023年初开始参与竖屏短剧的拍摄,是最早一批进入这个行业的职业摄影师之一。去年,他所在的团队参与过多个头部小程序短剧的制作。

春节后,摄影师韦同学明显感觉到接活不如以前容易了。一个和他们签约过的小型制作公司此前每个月至少会送来6个剧本询问档期,今年韦同学主动去找对方,却被告知没有项目可做。

「已经进入闭环了。」韦同学告诉我们,既为了降低成本,也为了更好的控制内容品质,平台和制作公司正逐渐转向闭环生态的打造。闭环的形成是层层传导的,平台选择长期合作或是自己主控的制作公司,制作团队在摄影、灯光等具体工种的选择上也逐渐向签约和自建倾斜。

导致的结果是,像韦同学所在团队这样,相对独立的外部团队能够接到的活正在越变越少。

也有制作公司找到过韦同学,希望他们能成为自己的独家签约团队,但韦同学并没有同意。进入闭环,成为生态的一部分可能可以换来更多和更稳定的项目,但也意味着出让了议价权。

在横店这样一个高度内卷的生态里,这是极为危险的,强大集群效应的另一面,是制作团队之间无休止的价格战。「横店已经进入一个厮杀的局面,如果想,永远有更便宜的团队。」进入闭环,只可能进一步被压榨,「怎么降本最容易,当然是降员工成本。」

春节后,韦同学和团队更多对接的是在抖音、快手上线的定制短剧项目,其中有平台合作的精品短剧,也有品牌定制剧。相比小程序,这类剧集的投资方重内容质量,而轻变现效率,一线工作者可以在成本和时间上得到相对大的创作空间。

和横店诸多靠人脉攒起,实际固定成员只有一人的短剧团队相比,这些制作团队也更为专业和稳定。

外地:新一线城市是首选

今年2月,韦同学在横店只接过一个活。就在我们通话前,他刚刚在深圳结束两部短剧的拍摄工作,计划前往杭州参与一个新项目。3月到4月,他几乎都不在横店,而在全国各地拍摄。

他观察到,正有越来越多的短剧公司离开横店,去往全国各地寻找机会。

「横店的短剧新闻在变少,但是全国其他地方的在变多。」

这种转移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大量来自抖快和品牌方的定制项目不拘泥古装题材,所以也不必再以横店为核心拍摄地;二是横店的竖屏生态逐渐闭环后,流向市场的项目越来越少,独立团队不得不前往外地寻找和新平台的合作可能;三是各地加速的短剧基地建设和政策支持,吸引了很多团队外迁。

从横店的演员招募信息整理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变化。去年11月的一篇组讯汇总中,已经出现诸多在横店外拍摄的短剧剧组的招聘,千岛湖、青岛、杭州等城市均位列其中。

韦同学观察到,很多外地竖屏剧组的开机仪式上,多少会看到一些横店团队的参与,「可能是先以合制的方式,但陆陆续续都在外迁。」

成都、无锡、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目前是横店短剧公司的主要迁出地之一,多与当地的短剧扶持政策有关。比如,杭州余杭、临平、西湖三区都有出台了相关的短剧扶持政策,并投建大型制作基地,吸引了大量短剧公司到当地。

韦同学愿意将这种分散视为行业转好的一个表现,相比去年杂草一样所有人都涌向横店的情况,行业开始出现分流,投机分子被淘汰,内容质量在提升。这一点在我们和多个从业者的对话中都得到了验证,从拍摄流程到灯光、妆造、摄影灯具体工种,短剧的专业化程度在不断提升。

相比韦同学和小王,一直以个人身份进组的小高其实对横店剧组数量的增减并不敏感,「这里一直是有人进来,有人出去,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是也不算太少。」

但她仍然有着隐隐的焦虑,小程序短剧的2C属性意味着一旦它失去了来自用户的关注,就失去了一切。「春节之后,感觉现在的观众好像也没有那么喜欢看竖屏剧了。」想转行的标签至今还挂在小高的小红书首页。

选择题摆在每个人面前,是离开横店,还是离开竖屏短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