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大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罚2.3亿,江苏阳光再跌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罚2.3亿,江苏阳光再跌停

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最早可追溯至十年前,当时的 “高送转”事件轰动资本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阳光,600220.SH)在资本市场的处境岌岌可危。

5月7日晚,ST阳光公告,其收到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阳光集团)通知,后者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上述告知书显示,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案已由中国证监会调查完毕,中国证监会依法拟对阳光集团处以2.32亿元罚款。

ST阳光表示,上述告知书涉及的拟被处罚主体不涉及本公司,且涉及事项与本公司无关。该事项不会对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但ST阳光股价仍受到影响。截至5月8日收盘,该股下跌5.07%,跌停,目前股价报收1.31元/股,总市值仅剩23.36亿元。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5月6日及7日,ST阳光分别下跌5.23%、4.83%。

阳光集团实控人为陆克平,产业涉足毛纺、服装、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态农林、房地产、金属制品等。

ST阳光为阳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原主要从事呢绒面料生产和销售,处于纺织制造业,后再次跨界光伏行业。早在2006年,ST阳光曾投资多晶硅产业试水,但后遭遇硅料价格暴跌等原因,旗下宁夏阳光硅业于2013年破产。

除了ST阳光,还拥有A股上市公司四环生物(000518.SZ)以及新三板公司阳生生物(836959.NQ)。其中,四环生物已经连续三年亏损,阳生生物早已退市。

上述行政处罚书涉及的海润光伏,成立于2004年,曾是国内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主营太阳能电池、组件、电站等业务。2010年7月,阳光集团全资子公司紫金电子收购了海润光伏33.65%的股权,成为海润光伏第一大股东。

2012年,海润光伏借壳江苏申龙在上交所上市,之后陷入亏损。2019年,该公司从上交所主板退市,退市后在老三板交易了两年,最终于2021年宣告破产。

上述公告并未详细说明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的详细内容。

但两者的内幕交易问题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十年前,当时的 “高送转”事件轰动资本市场。

2015年1月23日,海润光伏推出高送转预案。当时其前三大股东杨怀进、九润管业、紫金电子提议,2014年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

当年1月31日,海润光伏披露2014年年度业绩亏损公告,预计201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亿元左右。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2017年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海润光伏2013年度已发生亏损,为避免连续两年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于2014年初制定了实现盈利的经营目标。

但随着2014年下半年国家能源局相关政策的出台,光伏电站收入确认政策发生了调整,对该公司盈利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4年11月底、12月初,杨怀进、周宜可、张永欣等海润光伏高管和财务人员,就2014年业绩问题进行多次讨论和沟通,并达成共识:在公司2014年度无法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在财务允许范围内多确认亏损,尽量把能确认的损失和减值都放在当年。

多次利润测算后,海润光伏在2014年12月22日测算的当年业绩为净亏损4.69亿元,在2015年1月28日则调整为净亏7.99亿元。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称,作为海润光伏董事长,杨怀进将2014年度业绩预亏的信息与前两大股东沟通,在前两大股东利用内幕信息减持之前,向其建议发布与海润光伏基本面不符的高送转预案预披露公告。

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杨怀进、周宜可、张永欣、任向东四人分别对海润光伏减持。海润光伏第二大股东九润管业也对其减持,减持过程中还利用他人账户进行“过桥”减持,避损6000多万元。

最终,杨怀进、周宜可、张永欣、任向东分别被处以60万元罚款,且分别采取3-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九润管业违法所得被没收,并处以处以6194.07万元罚款等。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阳光集团持有江苏阳光2.2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2.69%,目前均处于质押状态。

此前,陆克平已被立案。去年10月,四环生物、江苏阳光两家公司同时公告,陆克平因涉嫌证券市场操纵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去年12月,两家公司再次公告,陆克平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ST阳光当前业绩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2023年,ST阳光实现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减少13.86%;归母净亏损1亿元,同比减少185.35%。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减少30.22%;净亏损0.2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1289.41%。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江苏阳光

  • ST阳光(600220.SH):实控人陆克平遭禁令,多名高管受公开谴责
  • ST阳光(600220.SH):因经营状况变化遭工行江阴支行解除借款合同并诉讼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罚2.3亿,江苏阳光再跌停

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最早可追溯至十年前,当时的 “高送转”事件轰动资本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阳光,600220.SH)在资本市场的处境岌岌可危。

5月7日晚,ST阳光公告,其收到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阳光集团)通知,后者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上述告知书显示,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案已由中国证监会调查完毕,中国证监会依法拟对阳光集团处以2.32亿元罚款。

ST阳光表示,上述告知书涉及的拟被处罚主体不涉及本公司,且涉及事项与本公司无关。该事项不会对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但ST阳光股价仍受到影响。截至5月8日收盘,该股下跌5.07%,跌停,目前股价报收1.31元/股,总市值仅剩23.36亿元。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5月6日及7日,ST阳光分别下跌5.23%、4.83%。

阳光集团实控人为陆克平,产业涉足毛纺、服装、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态农林、房地产、金属制品等。

ST阳光为阳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原主要从事呢绒面料生产和销售,处于纺织制造业,后再次跨界光伏行业。早在2006年,ST阳光曾投资多晶硅产业试水,但后遭遇硅料价格暴跌等原因,旗下宁夏阳光硅业于2013年破产。

除了ST阳光,还拥有A股上市公司四环生物(000518.SZ)以及新三板公司阳生生物(836959.NQ)。其中,四环生物已经连续三年亏损,阳生生物早已退市。

上述行政处罚书涉及的海润光伏,成立于2004年,曾是国内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主营太阳能电池、组件、电站等业务。2010年7月,阳光集团全资子公司紫金电子收购了海润光伏33.65%的股权,成为海润光伏第一大股东。

2012年,海润光伏借壳江苏申龙在上交所上市,之后陷入亏损。2019年,该公司从上交所主板退市,退市后在老三板交易了两年,最终于2021年宣告破产。

上述公告并未详细说明阳光集团涉嫌内幕交易海润光伏的详细内容。

但两者的内幕交易问题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十年前,当时的 “高送转”事件轰动资本市场。

2015年1月23日,海润光伏推出高送转预案。当时其前三大股东杨怀进、九润管业、紫金电子提议,2014年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

当年1月31日,海润光伏披露2014年年度业绩亏损公告,预计201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亿元左右。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2017年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海润光伏2013年度已发生亏损,为避免连续两年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于2014年初制定了实现盈利的经营目标。

但随着2014年下半年国家能源局相关政策的出台,光伏电站收入确认政策发生了调整,对该公司盈利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4年11月底、12月初,杨怀进、周宜可、张永欣等海润光伏高管和财务人员,就2014年业绩问题进行多次讨论和沟通,并达成共识:在公司2014年度无法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在财务允许范围内多确认亏损,尽量把能确认的损失和减值都放在当年。

多次利润测算后,海润光伏在2014年12月22日测算的当年业绩为净亏损4.69亿元,在2015年1月28日则调整为净亏7.99亿元。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称,作为海润光伏董事长,杨怀进将2014年度业绩预亏的信息与前两大股东沟通,在前两大股东利用内幕信息减持之前,向其建议发布与海润光伏基本面不符的高送转预案预披露公告。

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杨怀进、周宜可、张永欣、任向东四人分别对海润光伏减持。海润光伏第二大股东九润管业也对其减持,减持过程中还利用他人账户进行“过桥”减持,避损6000多万元。

最终,杨怀进、周宜可、张永欣、任向东分别被处以60万元罚款,且分别采取3-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九润管业违法所得被没收,并处以处以6194.07万元罚款等。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阳光集团持有江苏阳光2.2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2.69%,目前均处于质押状态。

此前,陆克平已被立案。去年10月,四环生物、江苏阳光两家公司同时公告,陆克平因涉嫌证券市场操纵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去年12月,两家公司再次公告,陆克平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ST阳光当前业绩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2023年,ST阳光实现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减少13.86%;归母净亏损1亿元,同比减少185.35%。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减少30.22%;净亏损0.2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1289.41%。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