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首条财经 张珂
编辑|李莉
“樟脑大王+面膜大王”,青松股份曾拥有令人羡慕的一手好牌。
遥想2019年、2020年,这家全球最大的樟脑供应商分两次将诺斯贝尔化妆品公司(下称“诺斯贝尔”)纳入麾下,双主业组合一度让市场充满遐想,股价在2020年11月触及上市以来高点27.29元。
遗憾的是,投资者还是错付了:2021年-2023年青松股份营收三连降,净利累亏超17亿元,尽管2024年一季度净利延续了增势,但依然为亏损状态。
受累于此,企业股价承压,截至2024年5月7日收于4.23元,较高点累缩超八成。股绩双杀,不免让人怀疑转型战略是否精准?上述并购押注是否一场豪赌?
1 双轮变单轮,整体竞争力提升多少?
业绩是说话的资本。
2023年,青松股份营收19.69亿元,同比下滑32.49%;归母净利-6834万元,同比增长90.79%。
对于营收下滑,企业解释称,2022年末完成松节油深加工业务剥离,报告期内主营业务结构同比发生重大变化,从化妆品制造、松节油深加工两大业务板块变成化妆品单一业务,主要收入利润集中于化妆品业务;而国内化妆品业整体消费逐步恢复,但受宏观经济及行业环境等影响,部分客户的面膜和护肤品订单需求仍待复苏,海外市场对湿巾产品需求进一步减弱,湿巾出口订单同比有较大幅下滑。
2023年,公司化妆品营收19.69亿元,同比减少5.72%,比重100%。而2022年时占比71.63%,另外28.37%是林产化学品,营收8.28亿元。
2022年10月31日公告中,青松股份曾表示“为集中发展化妆品等消费相关业务,优化公司资产质量和资源配置,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而剥离松节油深加工业务。
专注专业不是坏事。可起码从上述业绩看,化妆品业务并没想象的那么能打,有多如愿提升整体竞争力呢?
细分化妆品业务,包括面膜、护肤品以及湿巾三大品类。全资子公司诺斯贝尔为经营主体,是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妆品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球四大化妆品ODM企业之一。
简言之,就是代工,为下游品牌商提供从创意到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全案服务,客户包括联合利华、宝洁、丝芙兰、屈臣氏、上海家化、自然堂等国内外200多个知名品牌。
不过即使坐拥众多客户,青松股份在产业链中的议价力并不高,还受品牌方的景气度影响。据青眼《2023年中国化妆品年鉴》,2023年国内美妆市场规模7972亿元,同比增长5.2%,2022年为7576亿,同比增长10.46%。增速放缓,上游需求自然随之波动。
2023年,青松股份面膜系列营收同比减少9.22%至8亿元、毛利率10.94%;湿巾系列同比减少20.8%至3.08亿元,毛利率14.18%;护肤系列毛利率10.87%。综合毛利率虽提升7.13个百分点至12.05%,但据新浪财经,下游品牌商毛利率大多集中在60%-80%,两相对比,足以凸显出上游代工企业盈利能力的羸弱,2023年青松股份净利率为-3.5%。
即便2024年第一季归母净利同比大增87.48%,仍亏损600万元,且营收同比减少4.26%至3.801亿元。
从行业视角看,据Gangtise投研数据,2024Q1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同比基本持平,线上销售略有增长,线下销售因品牌自主收缩及大众消费习惯改变而出现下滑。
简言之,2023年虽被视为化妆品复苏一年,可市场仍然乍暖还寒,作为上游代工的青松股份甘苦自知。
2 产能利用率连滑,业绩“变脸”为哪般
所谓一叶知秋。4月12日,青松股份公告称,受宏观经济、行业环境等因素影响,2021年以来公司化妆品业务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前期新增产能短期未得释放,导致化妆品ODM业务产能利用率较低,短期大规模扩产需求放缓。因此董事会对诺斯贝尔148亩土地项目进行充分讨论,认为在化妆品业未全面复苏的背景下,终止项目建设,并与政府部门协商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有利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减轻资金压力。
追根溯源,时间还要回到2019年2月28日,彼时青松股份先斥资24.3亿元收购诺斯贝尔90%股份,次年又追加4.3亿元将剩余股份梭哈。
交易时,诺斯贝尔承诺2018年至2020年将实现扣非归母净利合计不低于7.28亿元。最终累计实现7.4亿、超额达标,2020年化妆品代工业务为青松股份贡献超60%收入。
大好形势刺激了青松的扩张雄心。企业在2021年7月公告称,为推动化妆品业务产业布局,诺斯贝尔与中山市南头镇人民政府签署《南头镇工业项目投资协议书》,约定后者将一块总面积98858.7平方米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通过公开出让以有偿、有期限的方式提供至诺斯贝尔参与竞拍,用于建设集生产车间、办公及研发大楼、智能仓储、员工生活中心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园区。诺斯贝尔则承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9亿元,达产后年产值18亿元,年税收9000万元。
2021年11月,诺斯贝尔如愿竞得上述地块,成交总价1.14亿元。据青松股份透露,截至2023年底,148亩土地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完成12000平方米基础桩工程,累计建设投入约1335万元。
遗憾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也是2021年,刚完成对赌的诺斯贝尔业绩突然“变脸”,营收25.09亿元,同比下滑6.05%,营业利润-6632.05万元,同比下滑119.89%,毛利同比下滑11.92%至10.44%,归属于诺斯贝尔所有者权益的利润-5489.56万元,叠加对该笔收购计提的9.13亿元商誉减值准备,使青松股份总营收同比减少4.44%至36.93亿元,归母净利减少297.85%至-9.117亿元。
2022年,诺斯贝尔持续业绩下滑,营收同比减少17.17%至20.78亿元,营业利润减少316.09%至-2.76亿元,毛利率减少6.05个百分点至3.49%,归属于诺斯贝尔所有者权益的净利-2.3亿元。
再加上对商誉账面价值清零,再次计提4.53亿元商誉减值准备,2022年青松股份营收同比减少21.01%至29.17亿元,归母净利增长18.56%至-7.42亿元。
也就是说,自完成对赌后,公司就从未盈利、营收连降、两年累计减值13.66亿元,产能利用率自然好不到哪去。2021-2023年,面膜系列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8.54%、32.14%和28.74%,护肤品系列产能利用率为38.04%、28.34%和29.70%,湿巾系列产能利用率为36.24%、18.69%和 12.15%。
如此低利用率,上述终止就在情理中。而甩掉商誉包袱后,青松股份2023年依然没有实现盈利。本想大展拳脚,却落得一地鸡毛。虽有市场疲软、消费不及预期等外因,可兜兜转转5年化妆品转型,自身又错付误判多少?一番折腾反复后,企业耗费多少财力精力、错失多少其他业务机遇呢?
3 樟脑大王转型往事
问题来了,青松股份为啥要跨界化妆品?
公开资料显示,青松股份成立于2001年,曾是一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合成樟脑、合成樟脑中间产品和副产品、冰片等,主要以松节油为原料,2010年登陆创业板,持续深耕松节油深加工领域,据中国证券报2018年消息,彼时青松股份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樟脑生产企业,国内产能占比超80%,全球占比超50%。
但繁华荣耀的背后往往藏着波涛汹涌。2016年9月,曾成功操盘跨境通、收购环球易购的杨建新盯上青松股份,之后通过不断豪买跻身实控人。
2018年9月14日,青松股份以“优化和提升公司现有的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降低公司单一业务的经营风险”为由拟收购诺斯贝尔,得益后者诸多光环,公司股价震荡上行。2019年12月,杨建新继续资本运作,与其一致行动人转让广佳汇100%股权,表决权降至12.66%,自此青松股份变为无实控人制公司。
2020年1月17日-2月6日,杨建新减持公司3.2%股份,直接持股比降至4.42%。到了2023年报时,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列示股东中,已没有杨建新身影。
回头看,一定意义上说,青松股份、诺斯贝尔只是杨建新获利的手段,但对诺斯贝尔创始人林世达却是一个机遇。在青松股份收购诺斯贝尔90%后,香港诺斯贝尔作为后者原控股股东获得股份对价,取得青松股份9.17%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林世达也拥有了董事席位。
2020年10月,青松股份公告称,拟向董事林世达非公开发行股票7191.01万股至1.01亿股,募资金额3.2亿元至4.5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并偿还部分银行贷款,发行完成后,林世达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12.22%至16.37%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并于其一致行动人香港诺斯贝尔合计持有青松股份20.27%至24.04%股份,成为实控人。
2021年7月,历任诺斯贝尔董事、副总经理的范展华接棒成为青松股份董事及副总裁。尽管企业于2023年5月终止了前述定增方案,但接二连三的动作,也最终奠定了青松持续押宝化妆品、决绝剥离松节油深加工的基础。
4 吃出专业性、特色度,蜕变大年?
当然,战略专注、业务聚焦也是产业趋势。客观而言,在化妆品专业性打磨上,青松股份不缺努力。
以2023年为例,通过定期拜访、高层互访等方式,公司加强了与品牌客户的战略协同、深度合作。继续加快数字化工厂建设,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持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质增效。2023年12月,子公司诺斯贝尔中央工厂被纳入“中山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拟培育名单”。
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利用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据choice数据,2020年-2023年,青松股份销售费为5181万元、5896万元、4468万元、4714万元,管理费为1.909亿元、1.851亿元、1.968亿元、1.565亿元,营业成本为28.73亿元、32.13元、27.52亿元、17.32亿元。得益于松节油深加工业务的出表,2023年研发费同比减少43.02%至6940万元。
多项费用支出的减少,为企业腾出一定利润空间,2023年及2024一季度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近日,信达证券发布研报指出,青松股份已成功剥离化工业务,将发展核心转移到诺斯贝尔化妆品代工业务。随着客户量增加和下游需求回暖,公司收入有望实现增长、利润率恢复速度也将加快。但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风险,包括化妆品原料成本大幅上升,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疲软等。
还是那句话,缩水降本只是权益之计,增利不增收毕竟难常持续。要想打破转型藩篱、如愿提升整体竞争力、黏住用户市场突破,最终都要回归产品本身。需在主业精进、产品差异化上多下功夫,背后“技术先行”理念至关重要,持续高质量的研发投入、产业链完善、特色创新、市场战略前瞻,一个不能少。
化妆品市场足够大,贵在吃精吃透、吃出专业性特色度,如能在此方向上持续押宝“豪赌”,青松股份跻身“国际一流的化妆品制造服务商”或许并不遥远。
都说下坠越多、反弹力越大,剥离清商誉包袱、营收三年连降、净利三年连亏后,2024,会是青松股份的蜕变大年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