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资界PEdaily 吴琼
武汉罕见大手笔。
投资界获悉,蔚来近日宣布,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获武汉光创新兴技术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机构1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换言之,武汉国资牵头投了蔚来能源15亿。
其中,武汉目标明确:加强充换电、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制造运维,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汉集聚。这不禁让人想起,几年前合肥通过投资蔚来壮大汽车产业链的一幕。
当下“产业改命”的机遇摆在每个城市面前,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用一次投资,引一个龙头,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
刚刚,李斌又融资了
说起来,蔚来和武汉合作由来已久。
早在2016年底,蔚来汽车与湖北长江产业基金、武汉东湖高新区签署协议,共同发起设立“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基金专注于电动汽车产业链投资,在光谷打造全国最重要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之所以与武汉合作,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在《湖北日报》采访中透露,公司非常看好湖北汽车产业基础,“尤其是光谷拥有良好的政策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设施配套条件。”
次年5月,蔚来再次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就蔚来能源项目展开合作。具体来看,该项目分三期投资建设,围绕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进行充换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布设,提供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智能充换电服务,发展基于动力电池梯次储能的能源互联网业务。
其中一项重要成果便是——双方合资组建蔚来能源,并将全球总部落户武汉。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普及最大的障碍在于基础设施,其中充换电设施更是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因此,蔚来在品牌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车电分离,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解决方案。
蔚来汽车官网介绍,NIO Power (蔚来能源)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加电解决方案,拥有广泛布局的充换电设施网络,依托蔚来云技术,搭建“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体系,为车主提供全场景化的加电服务。换言之,这是蔚来汽车换电业务的主要平台。
眼下,换电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补能模式。而蔚来官网中一则视频显示,通过蔚来换电站,即可实现全自动换电,3分钟满电出发。截至2024年5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建设换电站2427座、充电桩22595根,是全国布局换电站、充电桩最多的汽车品牌。
这一次,蔚来能源宣布引入外部资本——获武汉光创新兴技术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武汉光创基金”)等机构1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
作为本轮投资方,武汉光创基金是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市场化基金。进一步发现,该基金背后为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简称“湖北科投”)。官网显示,湖北科投至今先后推动了武汉新芯、武汉天马、武汉华星光电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发展,参与投资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博沃生物、生物样本库、友芝友生物等项目,同时与国内知名产业集团、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了多支产业基金,总资产规模超2870亿元。
此番获得国资投资,不仅代表着对蔚来能源商业闭环的认可,还将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武汉集聚。几乎同一时间,蔚来能源总部二期项目也签约落户武汉。
为何是武汉?
透过蔚来能源,武汉的新能源汽车版图得以浮现。
坐落于中国腹地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不仅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更在近代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工业制造基础。早在2003年,随着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迁至武汉,武汉汽车工业开始真正兴起。
这些年,当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共识,武汉也在传统汽车产业基础上,打造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优势。尤其是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悄然间,这里正诞生一个个新能源汽车独角兽。
当中不得不提诞生于“中国车谷”的首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东风汽车旗下岚图汽车。2022年11月,岚图汽车完成A轮战略融资,融资额高达45.5亿元,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共同增资。本轮融资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迄今规模最大的首轮融资,融资后岚图市场估值近300亿元。
吉利也与武汉渊源颇深。2017年,吉利控股收购了全球著名的超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为了推动路特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之路,李书福于2020年12月成立路特斯科技,并将全球总部落户在武汉。今年2月,路特斯科技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最新市值超480亿元。
而另一边,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集聚起来。
芯擎科技也是一个吉利系独角兽。2018年,芯擎科技由亿咖通和安谋中国共同出资成立,并落户武汉,主攻汽车电子芯片。截至2023年末,芯擎科技出货量已突破20万片。
去年6月底,黑芝麻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早在2021年9月,黑芝麻智能宣布将公司全球总部落户武汉,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独角兽企业,主攻用于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的核心芯片。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深耕智能驾驶计算的亿咖通科技、车路协同头部企业华砺智行、Car-IoT芯片方案商诚芯智联……最新一幕则是,博雷顿武汉基地正式落地。仅仅是武汉经开区,就已经汇聚了10家整车企业、14个整车工厂、落户12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
用一位VC投资人的话来说,“投汽车产业链,一定要到武汉走走看看。”
中国城市招商竞赛
这是中国城市产业竞争的一缕缩影。
眼下,各地纷纷拉开招商大旗,吸引优质企业落户。而武汉此次投资目标明显:通过投资一家龙头企业,带动更多企业在武汉聚集。这样的路径,几乎成为各地招商的一致选择。
究其原因,以标杆企业带动产业腾飞的案例过去已屡见不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肥与蔚来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2020年初疫情爆发,蔚来持续亏损,李斌陷入创业以来最难的境地之中。在与十多个城市洽谈之后,最终合肥向蔚来汽车抛出橄榄枝,与蔚来汽车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将落户合肥,而合肥市政府将通过指定的投资公司进行增资,为蔚来汽车带来70亿元真金白银。
后面的故事我们知道了,蔚来起死回生,并开始反哺,逐渐成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字招牌——2021年2月和合肥签订了《深化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李斌本人更是化身“合肥市高级招商专员”,帮助数十家公司落地投产合肥。
如今在合肥,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拥有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6家整车企业,500余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率达到35%;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汇聚人才超10万人……合肥正成为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上海引进特斯拉;小鹏在广州获得扶持;长沙用“一本书”征服比亚迪……不难发现,每一次合作背后,都为日后壮大产业链埋下伏笔。
历史经验表明,通过引进一个个标杆企业,可以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以及创新链相关方企业入驻集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而通过这种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甚至颠覆当地产业布局,滋养出一个个“万亿城市”。
于武汉而言,这样的机会更是尤为迫切。
相比于其他兄弟城市,高校众多是武汉最为突出的优势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坐拥92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14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令一众城市羡慕不已。
然而,就业现实也摆在面前。从企业端来看,武汉历来流淌着重工业的血液,吸纳就业能力有限。甚至在武汉流传着一句玩笑话:销售、客服、审核构成了就业市场的三大支柱。以至每逢毕业季,武汉学子们往往选择去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没有新兴产业,终究难以留住人才。早在2021年,武汉就提出构建“9+6+5”的重点产业体系,即9大支柱产业、6大新兴产业和5大未来产业,加快推进国家先进制造基地、产业创新策源地、数字赋能先行地、转型升级样板地建设。
一个个正在崛起的产业集群,给了武汉逆天改命的机会。2023年,武汉新增留汉就业创业大学生30.6万人。
滚滚长江,奔流不息。因一个产业改变一座城的故事,仍在上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