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2024,胶原蛋白大乱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4,胶原蛋白大乱斗

重组胶原蛋白刮起的风,和它引来的质疑,一样巨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聚美丽 夏天童鞋

要说2024年化妆品行业最受关注的成分或技术风口,非胶原蛋白莫属。

人民需要胶原蛋白,在中国,胶原蛋白与白嫩饱满年轻肌肤的关联想像有着天然的群众基础,甚至都不用做太多市场教育。

KOL需要胶原蛋白,讲了这么多年敏感肌、玻色因、玻尿酸、早C晚A,红人们早就需要新故事新概念,作为新内容的来源了。

品牌们更需要胶原蛋白,这一波胶原蛋白的泼天富贵,也自然引来正在同质化道路上内卷的无数品牌的争抢。

01 胶原蛋白大年,从“大乱斗”开局

先来看看目前已经入局的知名品牌玩家推出的胶原蛋白产品吧,虽然只是简单的非完整统计,这个表格已经足够长了,而且这个名单还在快速增长中。

而最受人关注的,自然是欧莱雅集团的加入,先是巴黎欧莱雅推出小蜜罐面霜2.0,修丽可更是重磅推出铂研胶原针,而旗下高端品牌兰蔻、赫莲娜等也推出了相关产品。

国货之光珀莱雅,也在其大单品源力面霜2.0中重点升级了17型胶原蛋白。

另外欧莱雅旗下修丽可、上海家化旗下玉泽,还推出了械字号、医美向的胶原蛋白产品:

但问题是这些产品虽然经由全球与国内化妆品头部企业之手打造,但仍然面临同质化严重,独特性和领先性辩不清楚的竞争局面。

1、技术方:家家都称“技术第一”

往上游看,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的成熟度与其产品在市场的火热程度并不匹配,首先作为原料并没有统一标准,且价格高昂,但目前其功效与其它成熟原料相比并没有突破性提升。

目前国内三家公认技术领先的胶原蛋白上游厂商也是各执一词,均声称自己在该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如:

巨子作为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的地位,依托创始人范代娣的科研带头人的身份,有着扎实的新材料前沿研究,构建了包含毕赤酵母菌、酿酒酵母菌、大肠杆菌等主流的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其重组胶原蛋白产量遥遥领先,旗下产品销量也暂居该赛道第一;

锦波作为目前【唯一获批重组胶原蛋白注射三类器械】的厂家,拿到了目前唯一的注射级别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医用材料注册证,在医美赛道有一定的优势;

创健采取真核生物毕赤酵母菌发酵路线,宣布自己第一个研发出【全长氨基酸序列】和【三螺旋结构】,且自称“能够实现产业化”。

但市场上同时有不同的声音:

“自产自销”的巨子,因为原料只供自家品牌使用,行业人士往往无法得知更多技术细节如蛋白(氨基酸)序列,领先性并没有说清楚;加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作为头部品牌同时遭遇了最多的质疑。

而锦波、创健因为卖原料,所以会向品牌方拼命介绍自己的特点,通过提供给品牌们经过微调的成分来做差异化。

创健的产品采用毕赤酵母发酵法,从理论上看似更先进,但因为酵母菌代谢产物的提纯不像大肠杆菌发酵的提纯过程那样复杂(后者须去除内毒素),所以理论上同时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而且其“全长与三螺旋”所凸显的技术领先性,其公布的信息细节语焉不详,有专家认为只是实现了松散的三螺旋。

但,无论是上述哪种观点,都只是观点。比如对于创健的产品,大家会因为其定价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从而担心厂家因为要压低价格导致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的纯度可能不如另外两家高。因为行业并没有科学地评判这几家企业技术领先性的标尺,这些观点其实“都在自说自话”。

而且对于各家的领先优势,另外两家往往不予认同,并声称自己也具有类似甚至更强的技术储备,究竟谁是第一?市场莫衷一是。

图片来源:公众号·雨潇实验室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口水仗没法决出真正的技术第一的时候,下游品牌商们则从概念、到应用,“各家的牛是越吹越大”。

更有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发生,同是欧莱雅集团,这边刚刚发布了首次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欧莱雅小蜜罐的升级版,那边薇姿官号说胶原蛋白“对抗衰毫无价值”,“外用胶原蛋白从未被证明能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或生长”。

图源:小红书

这个时候,没有几家能真的说清楚生效机理和靶点通路,“全是故事”,纷拥推出的这些胶原蛋白化妆品,究竟有多少科学?多少概念?又有多少故事?

2、品牌方:将信将疑,生怕错过

事实上,品牌们纷纷入局,更多的心理是“生怕错过今年的大风口,而不是真的研究明白或者准备好了”。

去年间,聚美丽听到某头部品牌负责人分析称“这玩意(胶原蛋白)都不透皮,不靠谱”,转眼就在24年初着急忙慌地推出了相关产品。

甚至有传闻称,巴黎欧莱雅之所以推小蜜罐,是为了更快获得修丽可铂研胶原针的技术许可,而向锦波发出的“投名状”,以表集团重视之态度而已。

而更多看不懂上游技术提供方的,自从采购了锦波或创健原料“下水”的,则换了一种说法,开始宣称自己的原料商是天下第一。“有的人是因为和锦波合作了独家创新,所以宣称自家最好。但大家都知道创健家的特别便宜,但品牌只要采购了创健家的,宣称的时候肯定是要说自身的原料是最好的,而且是资生堂投资的原料公司对吧?”

在这样的复杂形势下,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

重组胶原蛋白用作为化妆品原料,究竟是不是智商税?涂抹重组胶原蛋白对皮肤到底有没有效?

重组胶原蛋白这一轮技术风口究竟能吹多久?其长期持续性有多靠谱?

长期而言,重组胶原蛋白要真正成为行业主流,和烟酰胺玻色因甚至HA透明质酸这样成为行业主流原料,还需要哪方面的突破?

今天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在新技术、新成分、前沿研究及应用研究上到底还欠缺哪些环节的进一步验证?

而更深层的追问则是:

全球范围的化妆品学术界,为什么尚未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达成共识?为什么最早是胶原蛋白先于玻尿酸进行研究,但最后却是玻尿酸后来居上抢占了更大市场?

其在全球医美与未来技术版图中的地位究竟是怎么样的?未来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

化妆品未来的技术突破方向会怎么走?究竟是像胶原蛋白这样的大分子生命活性物,还是小分子化合物?

对于那些需要依托上游技术端支持,再进入该赛道的美妆品牌来说,品牌的胶原蛋白产品竞争壁垒究竟体现在哪个方面,又该如何构建?

为探寻这些问题答案,聚美丽团队整理并研究了上百万字的胶原蛋白相关著作、全球论文、研报、文章,走访了数十位医药、生命科学、医美、皮肤科教授专家,以及行业专业人士,召开了多次线上及线下访谈及研讨会……

本文是上述系列讨论、研究、沙龙的首篇总结,旨在厘清今天中国市场对于胶原蛋白乱象的分歧本身,篇幅较长,全文超万字,建议先收藏再细细研读。

注:为表述方便,本文中没有刻意区别不同语境与话术中的“胶原蛋白”与“胶原”,以及“透明质酸”与“玻尿酸”、“HA”,这两组词分别代表同一事物。

02 来自学术界的质疑:胶原蛋白尚未达成普遍共识

对于胶原蛋白以及功效、未来发展空间等,学术、医 等专业圈子里的争议仍然很大。

“我们根本不关心这个东西,就那么点作用有啥好天天研究的?换你,会天天研究造房子的钢筋水泥吗?”上海一所顶级院校的医美教授这样告诉聚美丽,我们似乎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来自前沿学术端的鄙视。

为什么医学大咖并不看好胶原蛋白?首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个成分太普通,“技术上不先进,也没能对皮肤带来革命性的效果”。

1、胶原蛋白在全球医美版图中“不配有位置”?

“你从医美的角度看,现状是最近五年全球排名前十的轻医美项目中都没有胶原蛋白”。一位持续关注胶原蛋白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聚美丽。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2022全球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前十排名中没有胶原蛋白项目,手术数量前三的分别是肉毒素、玻尿酸、激光脱毛。

数据来源:《ISAPS INTERNATIONAL SURVEY ON AESTHETIC/COSMETIC PROCEDURES performed in 2022》,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事实上在美国,FDA早在1981年就首次批准注射牛胶原用于填充,但在透明质酸填充剂诞生后被快速替代。当时存在的问题有1)动物提取法存在致病菌残留、容易有生物毒性、化学制剂残留,易过敏;2)效果维持时间短,且价格较高性价比低。3)适用范围弱于玻尿酸。后两个问题被认为到目前仍未彻底解决。

医美圈的部分专家们除了认为在全球的医美市场中胶原蛋白不是主流外,主要认为1)胶原蛋白分子量这么大,“像肉皮冻一样,不容易打进去”;2)就算打进去了,也太容易降解,“可能很短时间内就没了”。

而如果将其当化妆品原料用涂抹的方式使用,那能否透皮就成为更关键且绕不过去的“灵魂之问”。哪怕透皮之后,这些重组胶原蛋白能否在人体皮肤中起到类似人胶原的效果?

2、学术圈:是否透皮是质疑的关键

胶原蛋白通常是一个非常大的分子,由三条多肽链组成三重螺旋结构,也正是这个大分子结构才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所以分子量巨大,一般在28.5-30万道尔顿之间。

“我们知道能够顺利透皮的小分子,一般需要在1000道尔顿以下,甚至有些人认为是500道尔顿,虽然也有些物质如重组胶原蛋白碎片高达2-5万道尔顿可以通过毛囊等渗透,但完整的二三十万分子量天然的或完整的胶原蛋白,是不可能真正透皮的。”

“这个都是真皮里面的事情了,透皮第一要跨越角质,第二要跨越基底膜。这两道屏障都不能只靠想象(透过)。医美注射进去,肯定没什么问题,填充塌陷的真皮是可以的。所以这么大分子的透皮问题是全世界质疑的核心,而且目前做出实验结果的大都是中国人,这就令人担心数据(的真实性)。”在某化妆品工程师讨论群内,一名研发负责人发言说。

3、质疑背后:蛋白与肽的命名之争

工程师们认为胶原蛋白大分子没法透皮,但目前国内的胶原蛋白技术公司都说自家的原料能透皮,这又牵涉到国内对重组胶原蛋白命名的问题。

不止一位生命科学的教授向聚美丽提起今天中国市场上,几乎所有玩家集体故意忽略了胶原蛋白与胶原蛋白肽的区别,这使得学术界不少专家认为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在传统的胶原蛋白领域,“蛋白就是蛋白,肽就是肽”。

由洪惠等人编写的《胶原蛋白与胶原蛋白肽功能与应用》一书的《胶原蛋白肽的定义与结构特征》章节中,是这样定义的:胶原蛋白肽是由天然胶原蛋白或明胶水解而成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也被称为水解的胶原蛋白或胶原蛋白水解物。胶原蛋白肽是由氨基酸经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所组成的线性或环状化合物,分为寡肽和多肽两种,其中由3~20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占较大比例。它具有大部分活性肽所共有的特征。与其前体原生胶原蛋白(285~300kda)相比,胶原蛋白肽的分子质量更低(<3kda),因此其易消化且易为人体吸收。

因此,在一些行业专业人士的眼里,各种不同概念的“胶原蛋白”根据其特性与来源,可以这样分类:

事实上,国外并没有一个标准、规范、在科学共同体达成共识的对胶原蛋白的命名规则。但在中国,相关部门协同有关专家牵头制定了《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具体如下图所示:

由国家药监局印发的《关于发布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的通告(2021年第21号)》中,对“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术语描述是: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是含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

“胶原蛋白是完整的三螺旋的大分子,胶原蛋白肽是多肽,是胶原单条肽链水解后的片断”,所以胶原蛋白肽可以说“是胶原蛋白分解后的碎片”。

也就是说这个事物叫“蛋白”,但它水解后的碎片,明明是变成了多肽,但它仍然叫蛋白。也就是“爸爸生了儿子,但儿子的名字取得和爸爸一样”。

对比上述的国际通行叫法,中国特色的“重组胶原蛋白”命名指导原则似乎考虑得不够全面,所以在学术界部分教授看来显得不够严谨,甚至会被部分专家认为有“文字游戏”之嫌,消解了这部分学术界专家教授对此命名原则的专业信任感。

4、动物源提取与生物合成的路线差异

世界上的胶原蛋白的方向,是1严肃医疗、2消费医疗/敷料、3化妆品,但国外的论文很少涉及化妆品,而且他们更多的是动物来源的提取,这和中国快速发展的生物合成路径不一样,这是导致国外胶原蛋白在化妆品上的应用很少的原因。

搜索Scopus全球论文数据库,在标题、关键词、摘要中出现“胶原蛋白”一词的共有约297,053篇论文,其中在标题中有出现的约63,192篇。

但在文章标题中同时使用“胶原蛋白”和“化妆品”一词来查找时,Scopus 数据库中只能找到大约35篇论文。当搜索考虑标题、摘要和关键词时,结果会稍多一点——大约 2368 个文档(2020年9月的数据)——该成分在化妆品领域的研究相对非常少。(3)

在西方,目前仍然主要靠从动物组织提取胶原蛋白,一开始多是从猪皮牛皮,最近数年发展的论文则多集中在从非哺乳动物特别是不同的海洋鱼种中来提取。和这几年在国内掀起的用合成生物学,也就是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来生产重组胶原蛋白,就很不一样的,也能解释为什么这轮胶原蛋白热潮会发生在中国。

总结一下,完整结构、三螺旋、几十万分子量的胶原蛋白,没法通过在皮肤表面涂抹的方式起作用,因为没法透皮,这应该是科学界的共识。

而中国的企业说自家的胶原蛋白原料能透皮,是因为这些名为“重组胶原蛋白”,实为短链的、片段的、数百数千分子量的胶原蛋白肽,可以测出能够透皮的数据。为应对此质疑,不少胶原蛋白相关品牌方不断拿出相关透皮的检测报告,如由巨子生物牵头制定,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共同起草的《重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测定方法》。

03 来自行业意见领袖们的质疑

如果说胶原蛋白不能透皮、重组胶原蛋白实际上是多肽能透皮,属于各说各话;那来自化妆品专业科研成分党博主们对于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的质疑,显得更有份量。

1、作为化妆品原料的不足之处?

真魅博客truebuty认为“重组胶原蛋白,目前无法满足在护肤品中使用的要求,在安全性,稳定性,功效性和经济性上,重组胶原蛋白一个都不能打”。

安全性:胶原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过敏现象,在人体中并不少见。虽然理论上重组来源的胶原蛋白比动物来源的会更安全,但如果提纯工艺没做好的话,其引起过敏的可能性也会高。

功效性:分子太大影响健康皮肤上的透皮吸收,对功效会有影响是事实。

稳定性:重组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是热点前沿领域,也是需要攻克的难题。胶原蛋白在常温下也无法保持结构稳定,更不用说在高温下的表现,以及更长的三年保质期了。

经济性:产能低,价格贵,动辄几十万一公斤,没有性价比。

在另一个工程师社群内,也有不少技术人员提到,作为原料的“人源III型重组胶原蛋白”常被诟病稳定性差,“加在化妆品成品里面后,不要说等消费者买到手上,可能连在仓库和货柜上的那几个月内,可能就开始分解成为小分子肽链了。功效测试往往是作为原料,或者刚生产出来没多久做的,但半年一年之后如何?”

而在聚美丽举办的胶原蛋白相关研讨沙龙上,受邀的KOL表示,作为抗老宣称的成分,胶原蛋白相关产品很难让消费者明显感知功效,也是一个大问题。同时,因为缺乏相关的人体临床数据,与主流的抗衰三件套(胜肽、A醇、玻色因)每个都有数十年的临床研究相比,胶原蛋白缺乏这样的数据与临床验证的基础。

2、能否代表化妆品未来技术方向?

另一位KOL大嘴博士发布了一则视频,严厉抨击“重组胶原,只能把行业重组到沟里”,他的观点是:

胶原蛋白只是普通的护肤保湿成分,只是个别几家国内公司在生产环节当中具有规模成本优势,美国、日本、欧洲科学家都不做,甚至国内正规科研机构、公立医院都不跟进。

不代表化妆品行业的未来技术方向:如果认真对待该原料“重组出来的未来”,只会和全球皮肤科学研究真正的趋势和方向差距越来越大,想弯道超车,最后一定是弯道翻车。

如果生命是一座大厦,胶原等结构蛋白就只是砖头,谁会把砖头作为为核心的研究方向?无论哈佛MIT还是交大九院复旦华山,主要科研方向都集中在干细胞信号机制、靶点干预等国际科研的主流方向上。在生命信号机制这部交响乐当中,胶原压根就不是指挥中枢。

简单的蛋白在应用的时候,起根儿上就没办法避免其严重的过敏风险,所以科研界就放在弃了这个方向。“搞反了关于生命结构的科研方向”,核酸、蛋白质、多糖和脂质这四大类生命大分子物质,“从大往小研究才是未来”,终点不可能是“把砖头重做一遍”。

重组胶原这四个字就是这场局里券商和个别企业所营造的一次超级成功的中国式命名运动。甚至连管理部门都被忽悠,是一场精心编制的命名游戏,所以是装神弄鬼,是赤裸裸的皇帝的新装。

对于上述观点,磐缔创投创始合伙人屈红林认为“胶原蛋白诠释了这个市场被反复采用过的营销方法:在没有优势的时候,定义一个关键细分市场,并将自己塑造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领导者。但这种本质属于概念偷换的做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首先是基础科学界和临床医生那里质疑太大。其次,头部企业业务部门想蹭热点的做法,已经接二连三的收到来自最高层的否定。在大家都没有高质量的临床和论文积累的情况下,人家会去那个方向给你抬轿子吗?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品牌战略选择问题。”

除了认定国货胶原蛋白厂商又是一次“营销的胜利”外,屈红林也同意大嘴博士的观点,他借用一个MIT教授的评论:“胶原蛋白这种支撑蛋白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流、高级的研究方向,这就像我们研究一个建筑是要去洞察设计师的思路,而不是去研究砖头混凝土,因为砖头混凝土在哪里、在做什么从来都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

在医疗学术领域,部分医生们的见解与屈红林的意见类似,就是“我如果不玩这个胶原蛋白,会选择更可能能够压中下一个更火的(材料或成分)赛道,功效可能比你更好,然后等你胶原过时能够赢一票大的。”

也就是说,在上述专家们的眼里,胶原蛋白不能代表化妆品行业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04 重组胶原蛋白的东西方差异

对于未来判断的不同视角,同样来源于东西方化妆品技术界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们可以把西方版的总结为“溢出模式”,而把东方版本视为“取水模式”。

来自动物提取的胶原蛋白是明显的西方式的溢出模式,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学术成果转化的逻辑,前文是按1严肃医疗、2消费医疗/敷料、3化妆品进行成果转化,而化妆品在最后环节,是溢出来顺便给你用的。科学家们梦想找到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新物质、新机理、新疗法,他们的视野里往往没有化妆品。至少,他们在医药圈打转,只是将化妆品当作偶尔能承接一些成熟的“已经没什么研究必要”的成果转化的产业,都是“商人赚钱的事罢了”。

而依托于生物合成的重组胶原蛋白则是完全不同的模式,首先是作为一种新材料研发出来的,一开始就应用到了医美注射填充材料、化妆品原料等商业化应用领域,在这些领域产生的收入与利润,可以支撑这些商业公司做进一步的在医疗领域的开发,反哺研发出相关药物与疗法。

所以,在中国商业界大火的重组胶原蛋白,一开始就与前沿医学等学术圈层有着不小的“隔阂”,毕竟目前连完整的标准都没有,至少没有能让科学共同体达成普遍共识的标准。

1、重组胶原蛋白的“中国逻辑”

事实上,中国的科学家与企业们开创了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并且将化妆品作为在沙漠行军路上的“绿洲取水点”。

药物的研发被认为是“三个10”之路,10年时间,10亿美金投入,不到10%的成功率,而且一期二期三期临床,以及长期安全性毒理实验等,使得医药类研发风险巨大困难重重。

而化妆品对于新原料的要求则低的多,只要有相关论文或实验数据支撑就可以宣称,所以那些在医药领域还在研发过程中的成分,可以先在化妆品领域试水,“研究和应用相互反哺、共同推进”,这样的模式可以在研发的早期阶段就获得市场回报,化妆品行业就成了这些在医药研发的沙漠中行军的绿洲取水点。

这种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利用一线消费者反馈,以及尽早从市场获得经济回报方面,可以支撑药企的长期科研投入。

但其往往也成为不成熟技术的实验场,更有甚者,在中国还常常面临过度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的尴尬境地。如干细胞,本身是非常好的东西,在科学性及前沿研究都没有问题,很多科学家与企业都在做各种研究,也有一些医药的项目在注册审核阶段,干细胞治疗本身仍然是一个极具医学研究价值的项目。在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上,干细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最突出的就是造血干细胞对于白血病的治疗。2018年至2021年间,我国发布了许多对于干细胞研究的鼓励政策,大力推动干细胞行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干细胞美容骗局在中国数不胜数,监管部门最终选择一禁了之,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广监司发布《关于加强干细胞广告监管的工作提示》,提示目前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中无干细胞在抗衰、抗癌、美容方面的研究,明确了以上内容为虚假违法广告,将严查。

最近的情况,则是在直播间用胶原蛋白肽进行的相关骗局,人民日报就揭露了部分白牌在抖音等平台以胶原蛋白肽为噱头售卖“抗癌化妆品”。

所以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厂家虽然在原料产量上遥遥领先,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寻找完整的证据链,通过科学依据证明其功效,从而避免重蹈干细胞的覆辙。

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当然是有功效的,比如保湿、再如修复。只是,在强功效成分党的今天,这些基础功效并不足够引起消费者的悸动,也很难让主打该功效的产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出来。大家更想要的是美白、抗老等“更强的功效”。胶原蛋白本来是作为皮肤的钢筋水泥而存在的,而美白、抗老等相当于化妆品大厦的软装精装,现在需要钢筋水泥也有如此性感的功效,要么强人所难,要么就涉嫌“夸大宣传”。

这背后,是学术研究和商业化转化进度的平衡,既不能太过象牙塔,又不能太过急功近利。华大基因、硅谷天才少女的血液检测,横跳在商业奇才和骗子之间的平衡,一直在上演,也一直使其饱受质疑。

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如2023年发表在《日用化学工业》上的一篇研究中,通过体外测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研究者们在皮肤功能性基因层面验证了重组胶原蛋白能促进Collagen Ⅰ、Collagen Ⅲ、Smad3、MMP-1等基因的表达,从而能够促进胶原合成、抑制胶原降解,增强皮肤屏障和保湿,具备显著的抗皱功效。但这样的研究还偏早期,偏学术,其如何走完产学研的漫长道路,完成从体外到人体,从原料、到配方,再到产品的转化,且仍然具有相关的功效和临床效果,还有待时间观察。

2、前车之鉴:玻尿酸是不是好榜样?

从社媒舆论来看,自品牌商家打出重组胶原蛋白的护肤概念以来,这一原料就因为各种“抗老顶流”“全长基因序列”等宣传而饱受质疑。我们经常能看到号称“专业”的护肤博主发表长篇大论的檄文,控诉关于重组胶原蛋白功效的“真相”,认为该原料无法发挥进阶功效,止步于保湿。

而红人的内容也流于表面,一些严谨的成分党KOL会着重强调透皮、稳定性、功效等,旨在“揭露胶原蛋白真相”的拔草党,他们是意见领袖中的“保守派”。

而其它的红人,则更多讲了一个中国成分解决了国外卡脖子问题,并且在国外重重狙击下做成新赛道领先原料代表的故事,讲的是民族情绪与炒作,他们是“激进派”,但这派内容对于重组胶原蛋白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否有帮助,很难说是火上浇油还是无脑拱火。

而让投资人担心的,还有玻尿酸的前车之鉴,华熙也是通过对该原料用生物合成新赛道的大规模量产,夺回了玻尿酸原料产量全球第一的桂冠。然后打通从原料到品牌的商业化环节,推出系列品牌与相关产品,一度登顶中国化妆品上市公司的首位,市值超千亿。

但随着玻尿酸成为技术风口,一时间中国市场冒出来超过20万款添加玻尿酸的化妆品,玻尿酸产品的加成溢价也随之跌落谷底。而华熙生物作为一家生命科学公司,对于化妆品品牌运营与管理有着先天不足,在登顶次年,就传出内部整顿、品牌收入下滑的消息,市值也只剩下高值时的零头。

今天的巨子、锦波似乎接过了华熙的领头大旗,胶原蛋白代替玻尿酸成为新一代的热门原料,创健也传出要IPO的消息,资本市场对他们的看好和看空的声音似乎也都不算少数。而这,也是部分红人与消费者口中“胶原蛋白只是一场资本游戏”的原因。

小结:质疑与争论更多来源自身份与立场的差异

化妆品行业从来没有像重组胶原蛋白这样,同时出现这么多支持和质疑声音,“大家还没有在同一个技术方向上,在行业内部发生如此大的分歧”。

但如果细究上文提到的各种质疑与分歧,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角色在听到“胶原蛋白”后的反应,其实是基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的过往经验。

比如问医美教授对胶原蛋白的看法,得到的答案往往基于动物源提取的胶原蛋白产品注射后的效果与反应,所以会特别注重即时填充效果、降解速度、长期毒理及安全性等。再如再说某些大学的营养学教授,TA关注的点往往是口服水解、起效剂量、肠道吸收效率等。

如果从上述两位教授的回答中听到“胶原蛋白是智商税”,其实只意味着“动物提取胶原蛋白也有不良反应”、“口服胶原蛋白可能没有某些保健品宣传中说的那么奇效”,而与“重组胶原蛋白为成分的化妆品是否有效”没有关系。

这完全是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物基于自身身份与立场,基于过往的经验而得到的回答。

而作为行业新事物的重组胶原蛋白,本身还在持续迭代与发展着,粗暴地得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也许是容易的,但一定是不够全面的。

先不说其它的,对于今天的广大化妆品品牌来说,今年趁热推出胶原蛋白产品,至少是一个“不坏的选择”,“是一份保险”。

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也真正进入了“胶原蛋白的战国时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4,胶原蛋白大乱斗

重组胶原蛋白刮起的风,和它引来的质疑,一样巨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聚美丽 夏天童鞋

要说2024年化妆品行业最受关注的成分或技术风口,非胶原蛋白莫属。

人民需要胶原蛋白,在中国,胶原蛋白与白嫩饱满年轻肌肤的关联想像有着天然的群众基础,甚至都不用做太多市场教育。

KOL需要胶原蛋白,讲了这么多年敏感肌、玻色因、玻尿酸、早C晚A,红人们早就需要新故事新概念,作为新内容的来源了。

品牌们更需要胶原蛋白,这一波胶原蛋白的泼天富贵,也自然引来正在同质化道路上内卷的无数品牌的争抢。

01 胶原蛋白大年,从“大乱斗”开局

先来看看目前已经入局的知名品牌玩家推出的胶原蛋白产品吧,虽然只是简单的非完整统计,这个表格已经足够长了,而且这个名单还在快速增长中。

而最受人关注的,自然是欧莱雅集团的加入,先是巴黎欧莱雅推出小蜜罐面霜2.0,修丽可更是重磅推出铂研胶原针,而旗下高端品牌兰蔻、赫莲娜等也推出了相关产品。

国货之光珀莱雅,也在其大单品源力面霜2.0中重点升级了17型胶原蛋白。

另外欧莱雅旗下修丽可、上海家化旗下玉泽,还推出了械字号、医美向的胶原蛋白产品:

但问题是这些产品虽然经由全球与国内化妆品头部企业之手打造,但仍然面临同质化严重,独特性和领先性辩不清楚的竞争局面。

1、技术方:家家都称“技术第一”

往上游看,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的成熟度与其产品在市场的火热程度并不匹配,首先作为原料并没有统一标准,且价格高昂,但目前其功效与其它成熟原料相比并没有突破性提升。

目前国内三家公认技术领先的胶原蛋白上游厂商也是各执一词,均声称自己在该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如:

巨子作为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的地位,依托创始人范代娣的科研带头人的身份,有着扎实的新材料前沿研究,构建了包含毕赤酵母菌、酿酒酵母菌、大肠杆菌等主流的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其重组胶原蛋白产量遥遥领先,旗下产品销量也暂居该赛道第一;

锦波作为目前【唯一获批重组胶原蛋白注射三类器械】的厂家,拿到了目前唯一的注射级别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生物医用材料注册证,在医美赛道有一定的优势;

创健采取真核生物毕赤酵母菌发酵路线,宣布自己第一个研发出【全长氨基酸序列】和【三螺旋结构】,且自称“能够实现产业化”。

但市场上同时有不同的声音:

“自产自销”的巨子,因为原料只供自家品牌使用,行业人士往往无法得知更多技术细节如蛋白(氨基酸)序列,领先性并没有说清楚;加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作为头部品牌同时遭遇了最多的质疑。

而锦波、创健因为卖原料,所以会向品牌方拼命介绍自己的特点,通过提供给品牌们经过微调的成分来做差异化。

创健的产品采用毕赤酵母发酵法,从理论上看似更先进,但因为酵母菌代谢产物的提纯不像大肠杆菌发酵的提纯过程那样复杂(后者须去除内毒素),所以理论上同时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而且其“全长与三螺旋”所凸显的技术领先性,其公布的信息细节语焉不详,有专家认为只是实现了松散的三螺旋。

但,无论是上述哪种观点,都只是观点。比如对于创健的产品,大家会因为其定价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从而担心厂家因为要压低价格导致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的纯度可能不如另外两家高。因为行业并没有科学地评判这几家企业技术领先性的标尺,这些观点其实“都在自说自话”。

而且对于各家的领先优势,另外两家往往不予认同,并声称自己也具有类似甚至更强的技术储备,究竟谁是第一?市场莫衷一是。

图片来源:公众号·雨潇实验室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口水仗没法决出真正的技术第一的时候,下游品牌商们则从概念、到应用,“各家的牛是越吹越大”。

更有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发生,同是欧莱雅集团,这边刚刚发布了首次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欧莱雅小蜜罐的升级版,那边薇姿官号说胶原蛋白“对抗衰毫无价值”,“外用胶原蛋白从未被证明能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或生长”。

图源:小红书

这个时候,没有几家能真的说清楚生效机理和靶点通路,“全是故事”,纷拥推出的这些胶原蛋白化妆品,究竟有多少科学?多少概念?又有多少故事?

2、品牌方:将信将疑,生怕错过

事实上,品牌们纷纷入局,更多的心理是“生怕错过今年的大风口,而不是真的研究明白或者准备好了”。

去年间,聚美丽听到某头部品牌负责人分析称“这玩意(胶原蛋白)都不透皮,不靠谱”,转眼就在24年初着急忙慌地推出了相关产品。

甚至有传闻称,巴黎欧莱雅之所以推小蜜罐,是为了更快获得修丽可铂研胶原针的技术许可,而向锦波发出的“投名状”,以表集团重视之态度而已。

而更多看不懂上游技术提供方的,自从采购了锦波或创健原料“下水”的,则换了一种说法,开始宣称自己的原料商是天下第一。“有的人是因为和锦波合作了独家创新,所以宣称自家最好。但大家都知道创健家的特别便宜,但品牌只要采购了创健家的,宣称的时候肯定是要说自身的原料是最好的,而且是资生堂投资的原料公司对吧?”

在这样的复杂形势下,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

重组胶原蛋白用作为化妆品原料,究竟是不是智商税?涂抹重组胶原蛋白对皮肤到底有没有效?

重组胶原蛋白这一轮技术风口究竟能吹多久?其长期持续性有多靠谱?

长期而言,重组胶原蛋白要真正成为行业主流,和烟酰胺玻色因甚至HA透明质酸这样成为行业主流原料,还需要哪方面的突破?

今天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在新技术、新成分、前沿研究及应用研究上到底还欠缺哪些环节的进一步验证?

而更深层的追问则是:

全球范围的化妆品学术界,为什么尚未对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达成共识?为什么最早是胶原蛋白先于玻尿酸进行研究,但最后却是玻尿酸后来居上抢占了更大市场?

其在全球医美与未来技术版图中的地位究竟是怎么样的?未来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

化妆品未来的技术突破方向会怎么走?究竟是像胶原蛋白这样的大分子生命活性物,还是小分子化合物?

对于那些需要依托上游技术端支持,再进入该赛道的美妆品牌来说,品牌的胶原蛋白产品竞争壁垒究竟体现在哪个方面,又该如何构建?

为探寻这些问题答案,聚美丽团队整理并研究了上百万字的胶原蛋白相关著作、全球论文、研报、文章,走访了数十位医药、生命科学、医美、皮肤科教授专家,以及行业专业人士,召开了多次线上及线下访谈及研讨会……

本文是上述系列讨论、研究、沙龙的首篇总结,旨在厘清今天中国市场对于胶原蛋白乱象的分歧本身,篇幅较长,全文超万字,建议先收藏再细细研读。

注:为表述方便,本文中没有刻意区别不同语境与话术中的“胶原蛋白”与“胶原”,以及“透明质酸”与“玻尿酸”、“HA”,这两组词分别代表同一事物。

02 来自学术界的质疑:胶原蛋白尚未达成普遍共识

对于胶原蛋白以及功效、未来发展空间等,学术、医 等专业圈子里的争议仍然很大。

“我们根本不关心这个东西,就那么点作用有啥好天天研究的?换你,会天天研究造房子的钢筋水泥吗?”上海一所顶级院校的医美教授这样告诉聚美丽,我们似乎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来自前沿学术端的鄙视。

为什么医学大咖并不看好胶原蛋白?首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个成分太普通,“技术上不先进,也没能对皮肤带来革命性的效果”。

1、胶原蛋白在全球医美版图中“不配有位置”?

“你从医美的角度看,现状是最近五年全球排名前十的轻医美项目中都没有胶原蛋白”。一位持续关注胶原蛋白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聚美丽。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发布的年度调查报告,“2022全球非手术类医美项目”的前十排名中没有胶原蛋白项目,手术数量前三的分别是肉毒素、玻尿酸、激光脱毛。

数据来源:《ISAPS INTERNATIONAL SURVEY ON AESTHETIC/COSMETIC PROCEDURES performed in 2022》,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

事实上在美国,FDA早在1981年就首次批准注射牛胶原用于填充,但在透明质酸填充剂诞生后被快速替代。当时存在的问题有1)动物提取法存在致病菌残留、容易有生物毒性、化学制剂残留,易过敏;2)效果维持时间短,且价格较高性价比低。3)适用范围弱于玻尿酸。后两个问题被认为到目前仍未彻底解决。

医美圈的部分专家们除了认为在全球的医美市场中胶原蛋白不是主流外,主要认为1)胶原蛋白分子量这么大,“像肉皮冻一样,不容易打进去”;2)就算打进去了,也太容易降解,“可能很短时间内就没了”。

而如果将其当化妆品原料用涂抹的方式使用,那能否透皮就成为更关键且绕不过去的“灵魂之问”。哪怕透皮之后,这些重组胶原蛋白能否在人体皮肤中起到类似人胶原的效果?

2、学术圈:是否透皮是质疑的关键

胶原蛋白通常是一个非常大的分子,由三条多肽链组成三重螺旋结构,也正是这个大分子结构才使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所以分子量巨大,一般在28.5-30万道尔顿之间。

“我们知道能够顺利透皮的小分子,一般需要在1000道尔顿以下,甚至有些人认为是500道尔顿,虽然也有些物质如重组胶原蛋白碎片高达2-5万道尔顿可以通过毛囊等渗透,但完整的二三十万分子量天然的或完整的胶原蛋白,是不可能真正透皮的。”

“这个都是真皮里面的事情了,透皮第一要跨越角质,第二要跨越基底膜。这两道屏障都不能只靠想象(透过)。医美注射进去,肯定没什么问题,填充塌陷的真皮是可以的。所以这么大分子的透皮问题是全世界质疑的核心,而且目前做出实验结果的大都是中国人,这就令人担心数据(的真实性)。”在某化妆品工程师讨论群内,一名研发负责人发言说。

3、质疑背后:蛋白与肽的命名之争

工程师们认为胶原蛋白大分子没法透皮,但目前国内的胶原蛋白技术公司都说自家的原料能透皮,这又牵涉到国内对重组胶原蛋白命名的问题。

不止一位生命科学的教授向聚美丽提起今天中国市场上,几乎所有玩家集体故意忽略了胶原蛋白与胶原蛋白肽的区别,这使得学术界不少专家认为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在传统的胶原蛋白领域,“蛋白就是蛋白,肽就是肽”。

由洪惠等人编写的《胶原蛋白与胶原蛋白肽功能与应用》一书的《胶原蛋白肽的定义与结构特征》章节中,是这样定义的:胶原蛋白肽是由天然胶原蛋白或明胶水解而成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也被称为水解的胶原蛋白或胶原蛋白水解物。胶原蛋白肽是由氨基酸经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所组成的线性或环状化合物,分为寡肽和多肽两种,其中由3~20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占较大比例。它具有大部分活性肽所共有的特征。与其前体原生胶原蛋白(285~300kda)相比,胶原蛋白肽的分子质量更低(<3kda),因此其易消化且易为人体吸收。

因此,在一些行业专业人士的眼里,各种不同概念的“胶原蛋白”根据其特性与来源,可以这样分类:

事实上,国外并没有一个标准、规范、在科学共同体达成共识的对胶原蛋白的命名规则。但在中国,相关部门协同有关专家牵头制定了《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具体如下图所示:

由国家药监局印发的《关于发布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的通告(2021年第21号)》中,对“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术语描述是: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是含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

“胶原蛋白是完整的三螺旋的大分子,胶原蛋白肽是多肽,是胶原单条肽链水解后的片断”,所以胶原蛋白肽可以说“是胶原蛋白分解后的碎片”。

也就是说这个事物叫“蛋白”,但它水解后的碎片,明明是变成了多肽,但它仍然叫蛋白。也就是“爸爸生了儿子,但儿子的名字取得和爸爸一样”。

对比上述的国际通行叫法,中国特色的“重组胶原蛋白”命名指导原则似乎考虑得不够全面,所以在学术界部分教授看来显得不够严谨,甚至会被部分专家认为有“文字游戏”之嫌,消解了这部分学术界专家教授对此命名原则的专业信任感。

4、动物源提取与生物合成的路线差异

世界上的胶原蛋白的方向,是1严肃医疗、2消费医疗/敷料、3化妆品,但国外的论文很少涉及化妆品,而且他们更多的是动物来源的提取,这和中国快速发展的生物合成路径不一样,这是导致国外胶原蛋白在化妆品上的应用很少的原因。

搜索Scopus全球论文数据库,在标题、关键词、摘要中出现“胶原蛋白”一词的共有约297,053篇论文,其中在标题中有出现的约63,192篇。

但在文章标题中同时使用“胶原蛋白”和“化妆品”一词来查找时,Scopus 数据库中只能找到大约35篇论文。当搜索考虑标题、摘要和关键词时,结果会稍多一点——大约 2368 个文档(2020年9月的数据)——该成分在化妆品领域的研究相对非常少。(3)

在西方,目前仍然主要靠从动物组织提取胶原蛋白,一开始多是从猪皮牛皮,最近数年发展的论文则多集中在从非哺乳动物特别是不同的海洋鱼种中来提取。和这几年在国内掀起的用合成生物学,也就是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来生产重组胶原蛋白,就很不一样的,也能解释为什么这轮胶原蛋白热潮会发生在中国。

总结一下,完整结构、三螺旋、几十万分子量的胶原蛋白,没法通过在皮肤表面涂抹的方式起作用,因为没法透皮,这应该是科学界的共识。

而中国的企业说自家的胶原蛋白原料能透皮,是因为这些名为“重组胶原蛋白”,实为短链的、片段的、数百数千分子量的胶原蛋白肽,可以测出能够透皮的数据。为应对此质疑,不少胶原蛋白相关品牌方不断拿出相关透皮的检测报告,如由巨子生物牵头制定,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共同起草的《重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测定方法》。

03 来自行业意见领袖们的质疑

如果说胶原蛋白不能透皮、重组胶原蛋白实际上是多肽能透皮,属于各说各话;那来自化妆品专业科研成分党博主们对于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的质疑,显得更有份量。

1、作为化妆品原料的不足之处?

真魅博客truebuty认为“重组胶原蛋白,目前无法满足在护肤品中使用的要求,在安全性,稳定性,功效性和经济性上,重组胶原蛋白一个都不能打”。

安全性:胶原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过敏现象,在人体中并不少见。虽然理论上重组来源的胶原蛋白比动物来源的会更安全,但如果提纯工艺没做好的话,其引起过敏的可能性也会高。

功效性:分子太大影响健康皮肤上的透皮吸收,对功效会有影响是事实。

稳定性:重组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是热点前沿领域,也是需要攻克的难题。胶原蛋白在常温下也无法保持结构稳定,更不用说在高温下的表现,以及更长的三年保质期了。

经济性:产能低,价格贵,动辄几十万一公斤,没有性价比。

在另一个工程师社群内,也有不少技术人员提到,作为原料的“人源III型重组胶原蛋白”常被诟病稳定性差,“加在化妆品成品里面后,不要说等消费者买到手上,可能连在仓库和货柜上的那几个月内,可能就开始分解成为小分子肽链了。功效测试往往是作为原料,或者刚生产出来没多久做的,但半年一年之后如何?”

而在聚美丽举办的胶原蛋白相关研讨沙龙上,受邀的KOL表示,作为抗老宣称的成分,胶原蛋白相关产品很难让消费者明显感知功效,也是一个大问题。同时,因为缺乏相关的人体临床数据,与主流的抗衰三件套(胜肽、A醇、玻色因)每个都有数十年的临床研究相比,胶原蛋白缺乏这样的数据与临床验证的基础。

2、能否代表化妆品未来技术方向?

另一位KOL大嘴博士发布了一则视频,严厉抨击“重组胶原,只能把行业重组到沟里”,他的观点是:

胶原蛋白只是普通的护肤保湿成分,只是个别几家国内公司在生产环节当中具有规模成本优势,美国、日本、欧洲科学家都不做,甚至国内正规科研机构、公立医院都不跟进。

不代表化妆品行业的未来技术方向:如果认真对待该原料“重组出来的未来”,只会和全球皮肤科学研究真正的趋势和方向差距越来越大,想弯道超车,最后一定是弯道翻车。

如果生命是一座大厦,胶原等结构蛋白就只是砖头,谁会把砖头作为为核心的研究方向?无论哈佛MIT还是交大九院复旦华山,主要科研方向都集中在干细胞信号机制、靶点干预等国际科研的主流方向上。在生命信号机制这部交响乐当中,胶原压根就不是指挥中枢。

简单的蛋白在应用的时候,起根儿上就没办法避免其严重的过敏风险,所以科研界就放在弃了这个方向。“搞反了关于生命结构的科研方向”,核酸、蛋白质、多糖和脂质这四大类生命大分子物质,“从大往小研究才是未来”,终点不可能是“把砖头重做一遍”。

重组胶原这四个字就是这场局里券商和个别企业所营造的一次超级成功的中国式命名运动。甚至连管理部门都被忽悠,是一场精心编制的命名游戏,所以是装神弄鬼,是赤裸裸的皇帝的新装。

对于上述观点,磐缔创投创始合伙人屈红林认为“胶原蛋白诠释了这个市场被反复采用过的营销方法:在没有优势的时候,定义一个关键细分市场,并将自己塑造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领导者。但这种本质属于概念偷换的做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首先是基础科学界和临床医生那里质疑太大。其次,头部企业业务部门想蹭热点的做法,已经接二连三的收到来自最高层的否定。在大家都没有高质量的临床和论文积累的情况下,人家会去那个方向给你抬轿子吗?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品牌战略选择问题。”

除了认定国货胶原蛋白厂商又是一次“营销的胜利”外,屈红林也同意大嘴博士的观点,他借用一个MIT教授的评论:“胶原蛋白这种支撑蛋白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流、高级的研究方向,这就像我们研究一个建筑是要去洞察设计师的思路,而不是去研究砖头混凝土,因为砖头混凝土在哪里、在做什么从来都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

在医疗学术领域,部分医生们的见解与屈红林的意见类似,就是“我如果不玩这个胶原蛋白,会选择更可能能够压中下一个更火的(材料或成分)赛道,功效可能比你更好,然后等你胶原过时能够赢一票大的。”

也就是说,在上述专家们的眼里,胶原蛋白不能代表化妆品行业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04 重组胶原蛋白的东西方差异

对于未来判断的不同视角,同样来源于东西方化妆品技术界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们可以把西方版的总结为“溢出模式”,而把东方版本视为“取水模式”。

来自动物提取的胶原蛋白是明显的西方式的溢出模式,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学术成果转化的逻辑,前文是按1严肃医疗、2消费医疗/敷料、3化妆品进行成果转化,而化妆品在最后环节,是溢出来顺便给你用的。科学家们梦想找到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新物质、新机理、新疗法,他们的视野里往往没有化妆品。至少,他们在医药圈打转,只是将化妆品当作偶尔能承接一些成熟的“已经没什么研究必要”的成果转化的产业,都是“商人赚钱的事罢了”。

而依托于生物合成的重组胶原蛋白则是完全不同的模式,首先是作为一种新材料研发出来的,一开始就应用到了医美注射填充材料、化妆品原料等商业化应用领域,在这些领域产生的收入与利润,可以支撑这些商业公司做进一步的在医疗领域的开发,反哺研发出相关药物与疗法。

所以,在中国商业界大火的重组胶原蛋白,一开始就与前沿医学等学术圈层有着不小的“隔阂”,毕竟目前连完整的标准都没有,至少没有能让科学共同体达成普遍共识的标准。

1、重组胶原蛋白的“中国逻辑”

事实上,中国的科学家与企业们开创了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并且将化妆品作为在沙漠行军路上的“绿洲取水点”。

药物的研发被认为是“三个10”之路,10年时间,10亿美金投入,不到10%的成功率,而且一期二期三期临床,以及长期安全性毒理实验等,使得医药类研发风险巨大困难重重。

而化妆品对于新原料的要求则低的多,只要有相关论文或实验数据支撑就可以宣称,所以那些在医药领域还在研发过程中的成分,可以先在化妆品领域试水,“研究和应用相互反哺、共同推进”,这样的模式可以在研发的早期阶段就获得市场回报,化妆品行业就成了这些在医药研发的沙漠中行军的绿洲取水点。

这种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利用一线消费者反馈,以及尽早从市场获得经济回报方面,可以支撑药企的长期科研投入。

但其往往也成为不成熟技术的实验场,更有甚者,在中国还常常面临过度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的尴尬境地。如干细胞,本身是非常好的东西,在科学性及前沿研究都没有问题,很多科学家与企业都在做各种研究,也有一些医药的项目在注册审核阶段,干细胞治疗本身仍然是一个极具医学研究价值的项目。在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上,干细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最突出的就是造血干细胞对于白血病的治疗。2018年至2021年间,我国发布了许多对于干细胞研究的鼓励政策,大力推动干细胞行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干细胞美容骗局在中国数不胜数,监管部门最终选择一禁了之,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广监司发布《关于加强干细胞广告监管的工作提示》,提示目前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中无干细胞在抗衰、抗癌、美容方面的研究,明确了以上内容为虚假违法广告,将严查。

最近的情况,则是在直播间用胶原蛋白肽进行的相关骗局,人民日报就揭露了部分白牌在抖音等平台以胶原蛋白肽为噱头售卖“抗癌化妆品”。

所以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厂家虽然在原料产量上遥遥领先,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寻找完整的证据链,通过科学依据证明其功效,从而避免重蹈干细胞的覆辙。

胶原蛋白作为化妆品原料,当然是有功效的,比如保湿、再如修复。只是,在强功效成分党的今天,这些基础功效并不足够引起消费者的悸动,也很难让主打该功效的产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出来。大家更想要的是美白、抗老等“更强的功效”。胶原蛋白本来是作为皮肤的钢筋水泥而存在的,而美白、抗老等相当于化妆品大厦的软装精装,现在需要钢筋水泥也有如此性感的功效,要么强人所难,要么就涉嫌“夸大宣传”。

这背后,是学术研究和商业化转化进度的平衡,既不能太过象牙塔,又不能太过急功近利。华大基因、硅谷天才少女的血液检测,横跳在商业奇才和骗子之间的平衡,一直在上演,也一直使其饱受质疑。

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如2023年发表在《日用化学工业》上的一篇研究中,通过体外测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研究者们在皮肤功能性基因层面验证了重组胶原蛋白能促进Collagen Ⅰ、Collagen Ⅲ、Smad3、MMP-1等基因的表达,从而能够促进胶原合成、抑制胶原降解,增强皮肤屏障和保湿,具备显著的抗皱功效。但这样的研究还偏早期,偏学术,其如何走完产学研的漫长道路,完成从体外到人体,从原料、到配方,再到产品的转化,且仍然具有相关的功效和临床效果,还有待时间观察。

2、前车之鉴:玻尿酸是不是好榜样?

从社媒舆论来看,自品牌商家打出重组胶原蛋白的护肤概念以来,这一原料就因为各种“抗老顶流”“全长基因序列”等宣传而饱受质疑。我们经常能看到号称“专业”的护肤博主发表长篇大论的檄文,控诉关于重组胶原蛋白功效的“真相”,认为该原料无法发挥进阶功效,止步于保湿。

而红人的内容也流于表面,一些严谨的成分党KOL会着重强调透皮、稳定性、功效等,旨在“揭露胶原蛋白真相”的拔草党,他们是意见领袖中的“保守派”。

而其它的红人,则更多讲了一个中国成分解决了国外卡脖子问题,并且在国外重重狙击下做成新赛道领先原料代表的故事,讲的是民族情绪与炒作,他们是“激进派”,但这派内容对于重组胶原蛋白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否有帮助,很难说是火上浇油还是无脑拱火。

而让投资人担心的,还有玻尿酸的前车之鉴,华熙也是通过对该原料用生物合成新赛道的大规模量产,夺回了玻尿酸原料产量全球第一的桂冠。然后打通从原料到品牌的商业化环节,推出系列品牌与相关产品,一度登顶中国化妆品上市公司的首位,市值超千亿。

但随着玻尿酸成为技术风口,一时间中国市场冒出来超过20万款添加玻尿酸的化妆品,玻尿酸产品的加成溢价也随之跌落谷底。而华熙生物作为一家生命科学公司,对于化妆品品牌运营与管理有着先天不足,在登顶次年,就传出内部整顿、品牌收入下滑的消息,市值也只剩下高值时的零头。

今天的巨子、锦波似乎接过了华熙的领头大旗,胶原蛋白代替玻尿酸成为新一代的热门原料,创健也传出要IPO的消息,资本市场对他们的看好和看空的声音似乎也都不算少数。而这,也是部分红人与消费者口中“胶原蛋白只是一场资本游戏”的原因。

小结:质疑与争论更多来源自身份与立场的差异

化妆品行业从来没有像重组胶原蛋白这样,同时出现这么多支持和质疑声音,“大家还没有在同一个技术方向上,在行业内部发生如此大的分歧”。

但如果细究上文提到的各种质疑与分歧,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角色在听到“胶原蛋白”后的反应,其实是基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的过往经验。

比如问医美教授对胶原蛋白的看法,得到的答案往往基于动物源提取的胶原蛋白产品注射后的效果与反应,所以会特别注重即时填充效果、降解速度、长期毒理及安全性等。再如再说某些大学的营养学教授,TA关注的点往往是口服水解、起效剂量、肠道吸收效率等。

如果从上述两位教授的回答中听到“胶原蛋白是智商税”,其实只意味着“动物提取胶原蛋白也有不良反应”、“口服胶原蛋白可能没有某些保健品宣传中说的那么奇效”,而与“重组胶原蛋白为成分的化妆品是否有效”没有关系。

这完全是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物基于自身身份与立场,基于过往的经验而得到的回答。

而作为行业新事物的重组胶原蛋白,本身还在持续迭代与发展着,粗暴地得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也许是容易的,但一定是不够全面的。

先不说其它的,对于今天的广大化妆品品牌来说,今年趁热推出胶原蛋白产品,至少是一个“不坏的选择”,“是一份保险”。

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也真正进入了“胶原蛋白的战国时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