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国联人寿董事长丁武斌掌舵8年,净利亏损近15亿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联人寿董事长丁武斌掌舵8年,净利亏损近15亿元

经营依赖银保渠道。

文|全球财说 宋涵

在资本市场波动和转型双重压力下,人身险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利润集中于头部寿险公司,中小人身险公司大面积亏损局面难以扭转。

中小人身险企普遍深陷低利率、低收益、低偿付能力泥淖,可谓处境“危矣”。以国联人寿为例,成立近10年,仅2个年度实现微小盈利。经统计,从公司成立之初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累计亏损金额近15亿元。

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首轮增资仅半年后,再次拟增资。不同于上次依托大股东出钱,这次为公开挂牌寻找买家。

只是目前的国联人寿,不论从公司规模还是盈利实力来说,或许还未达到市场预期,增资难度不小。

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加剧

大多数中小寿险公司受制于自身盈利能力不足,叠加受偿二代”二期新规影响,开启多渠道密集补血进程,以增加资产流动性,应对偿付能力危机。最常用的为增资、发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

近期,国联人寿在上海联交所披露拟增资计划。

国联人寿是一家很年轻的II 类保险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江苏无锡。经营区域涵盖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股东由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民营企业组成。实际控制人为无锡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此次公开征集买家,并没有披露具体拟募集资金总额,而是视征集情况而定。募集资金用于增加注册资本,拓展寿险业务发展空间,有效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风险防御水平。

本次增资扩股需履行国资批准程序后方可进行正式挂牌。且注明了增资企业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增资企业基本情况、拟募集资金金额、募集资金用途、投资方资格条件以及增资条件等内容作出调整。

一般险企增资,首先会向内部股东求助,像国联人寿公开挂牌寻找买家的情况,较为罕见。很大可能是股东此次无意增资。事实上,经济下行周期,很多股东的出资能力和出资意愿下降,叠加监管趋严,对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有较高要求,致使险企增资难度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公司刚完成首轮增资。国家监管部门核准其注册资本由20亿元变更为21亿元。彼时增资的1亿元注册资本均来自公司第一大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仅时隔半年,公司再次启动增资计划,很显然首轮增资并未满足公司发展现状。

其实,公司偿付能力承压由来已久。2019年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还维持在200%以内,到2020年受业务规模增长影响,跌至200%以下。2022-2023年,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跌破100%,为92%和75.65%。

为挽救日益吃紧的偿付能力,国联人寿曾于2022年3月,发行了票面利率为4.69%的十年期固定利率债券,规模为10亿元。

然偿付能力下滑仍未止步。2024年一季度,国联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0.66%,环比较上季度下滑4.99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3.42%,环比下滑7.11个百分点。最近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类。

并预测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偿付能力会持续走低。核心偿付能力降至68.06%,综合偿付能力降至126.42%。

目前,国联人寿偿付能力虽然达标了,但根据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将被当作重点核查对象。公司偿付能力正在逼近监管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曾因偿付能力下滑,风险综合评级遭遇下调。2023年上半年由BB类降至B类。前车之鉴,若依照如今走势偿付能力继续下行,或风险综合评级再遭下调,国泰人寿就沦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了。

累计亏损近15亿元

外部输血虽然是快速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重要渠道,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内部造血能力才是破局之道。增资、发债无论选择哪种形式,保险公司都要具备一定“吸金”能力。归根结底,投资者要的是收益,最看重的还是被投资企业的盈利实力。

而对国联人寿来说,这恰恰是短板,也为其增资项目蒙上了一层阴霾。总体来看,成立将近10年的国联人寿,其发展打破了人身险企“七平八盈”的定律。长期增收不增利,保险业务收入不断增长,却难以扭转亏损局面。

公司保险业务收入由2015年0.22亿元增至2023年84.34亿元。保费收入规模得到迅速扩张。然而2015-2023年,公司净利多亏损,分别为0.16亿元、-1.04亿元、-1.58亿元、-4.41亿元、-1.67亿元、-0.58亿元、0.02亿元、-1.39亿元、-2.24亿元。

经统计,国联人寿长期亏损与营业成本难控有关。其中,受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赔付支出、退保金影响最为明显。

近五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由1.68亿元增至17.34亿元,同比增长932.14%;赔付支出在2019年时为0.69亿元,到2023年就高达6.27亿元。与此同时,退保金由0.64亿元,攀升至 13.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亏损还在延续。2024年一季度,国泰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7.59亿元,净利亏损2.02亿元。从成立之初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净利累计亏损金额近15亿元。

净利亏损连累资产收益率指标双双告负。一季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58.12%,总资产收益率-0.81%。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公司综合退保率为0.56%,显示均来自银保渠道。近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险产品绝大部分来自银保渠道。可见国联人寿对银保渠道依赖较大。

随着“报行合一”政策的推行,长远看会使银行代理手续费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险企压降费用、控制成本有奇效。短期看,银保手续费下调后,银行代销的动力或减弱,影响产品销售,目前依赖银保渠道的险企必然会经历一番阵痛。国联人寿势必会受到影响。此外,大环境下公司个险渠道营销员数量还在下滑。2023年度,公司营销员脱落率48.67%。2024年一季度脱落率3.56%。

从产品结构看,国联人寿以传统寿险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一次性趸缴业务占比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23年为例,公司个人寿险业务占比超9成。趸缴保费收入、期交首期、期交续期三足鼎立。其中,趸交保费收入占比偏重为34.25%。而分期缴纳的期交保费优势可以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结合当前低迷经济环境以及国泰人寿自身情况,公司产品期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此外,投资端资本市场权益波动,长端利率下行压力下,防范利差损风险成为寿险公司必备课题之一。利差损简而言之是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不能覆盖资金成本。通常是由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高,而其资金投资收益率低导致的。

国联人寿同样面临此压力。2024年一季度,公司投资端指标欠佳,投资收益率0.47%,综合投资收益率0.97%,均未突破1%。与公司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5.94%,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3.81%,相差甚远。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近期,国联人寿原总经理夏寒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由副总经理赵雪军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此前,赵雪军曾任中融人寿副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经营业绩长期不理想,但成立近10年的国联人寿并不似其他保险公司,管理层常换常新。公司自成立起只经历过两任董事长和两任总经理。看似管理层较为稳定,实际细究之下更像是“病态稳定”。

华伟荣作为公司第一任董事长自任职资格被核准到离职,在职时间仅一年。此后,由丁武斌接棒董事长之职,已有8年之久。

说到国联人寿总经理任期,则更为魔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刘清欣于2015年12月任职资格被核准,到其2017年4月离职,在职仅1年有余。而此次离职的总经理夏寒实际为国联人寿第二任总经理,其任职资格自2021年12月被核准,担任总经理职务也才2年有余。

其他时间,国联人寿总经理之位空悬达4年之久。期间或为方便日常经营,特设常务副总经理一职。

随着夏寒离职,国联人寿下一位总经理何时就位,还未可知。可以预见,其身上的重担不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联人寿董事长丁武斌掌舵8年,净利亏损近15亿元

经营依赖银保渠道。

文|全球财说 宋涵

在资本市场波动和转型双重压力下,人身险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利润集中于头部寿险公司,中小人身险公司大面积亏损局面难以扭转。

中小人身险企普遍深陷低利率、低收益、低偿付能力泥淖,可谓处境“危矣”。以国联人寿为例,成立近10年,仅2个年度实现微小盈利。经统计,从公司成立之初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累计亏损金额近15亿元。

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首轮增资仅半年后,再次拟增资。不同于上次依托大股东出钱,这次为公开挂牌寻找买家。

只是目前的国联人寿,不论从公司规模还是盈利实力来说,或许还未达到市场预期,增资难度不小。

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加剧

大多数中小寿险公司受制于自身盈利能力不足,叠加受偿二代”二期新规影响,开启多渠道密集补血进程,以增加资产流动性,应对偿付能力危机。最常用的为增资、发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

近期,国联人寿在上海联交所披露拟增资计划。

国联人寿是一家很年轻的II 类保险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江苏无锡。经营区域涵盖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股东由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民营企业组成。实际控制人为无锡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此次公开征集买家,并没有披露具体拟募集资金总额,而是视征集情况而定。募集资金用于增加注册资本,拓展寿险业务发展空间,有效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提升风险防御水平。

本次增资扩股需履行国资批准程序后方可进行正式挂牌。且注明了增资企业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增资企业基本情况、拟募集资金金额、募集资金用途、投资方资格条件以及增资条件等内容作出调整。

一般险企增资,首先会向内部股东求助,像国联人寿公开挂牌寻找买家的情况,较为罕见。很大可能是股东此次无意增资。事实上,经济下行周期,很多股东的出资能力和出资意愿下降,叠加监管趋严,对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有较高要求,致使险企增资难度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公司刚完成首轮增资。国家监管部门核准其注册资本由20亿元变更为21亿元。彼时增资的1亿元注册资本均来自公司第一大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仅时隔半年,公司再次启动增资计划,很显然首轮增资并未满足公司发展现状。

其实,公司偿付能力承压由来已久。2019年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还维持在200%以内,到2020年受业务规模增长影响,跌至200%以下。2022-2023年,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跌破100%,为92%和75.65%。

为挽救日益吃紧的偿付能力,国联人寿曾于2022年3月,发行了票面利率为4.69%的十年期固定利率债券,规模为10亿元。

然偿付能力下滑仍未止步。2024年一季度,国联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0.66%,环比较上季度下滑4.99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3.42%,环比下滑7.11个百分点。最近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类。

并预测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偿付能力会持续走低。核心偿付能力降至68.06%,综合偿付能力降至126.42%。

目前,国联人寿偿付能力虽然达标了,但根据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将被当作重点核查对象。公司偿付能力正在逼近监管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曾因偿付能力下滑,风险综合评级遭遇下调。2023年上半年由BB类降至B类。前车之鉴,若依照如今走势偿付能力继续下行,或风险综合评级再遭下调,国泰人寿就沦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了。

累计亏损近15亿元

外部输血虽然是快速解决偿付能力不足的重要渠道,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内部造血能力才是破局之道。增资、发债无论选择哪种形式,保险公司都要具备一定“吸金”能力。归根结底,投资者要的是收益,最看重的还是被投资企业的盈利实力。

而对国联人寿来说,这恰恰是短板,也为其增资项目蒙上了一层阴霾。总体来看,成立将近10年的国联人寿,其发展打破了人身险企“七平八盈”的定律。长期增收不增利,保险业务收入不断增长,却难以扭转亏损局面。

公司保险业务收入由2015年0.22亿元增至2023年84.34亿元。保费收入规模得到迅速扩张。然而2015-2023年,公司净利多亏损,分别为0.16亿元、-1.04亿元、-1.58亿元、-4.41亿元、-1.67亿元、-0.58亿元、0.02亿元、-1.39亿元、-2.24亿元。

经统计,国联人寿长期亏损与营业成本难控有关。其中,受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赔付支出、退保金影响最为明显。

近五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由1.68亿元增至17.34亿元,同比增长932.14%;赔付支出在2019年时为0.69亿元,到2023年就高达6.27亿元。与此同时,退保金由0.64亿元,攀升至 13.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亏损还在延续。2024年一季度,国泰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7.59亿元,净利亏损2.02亿元。从成立之初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净利累计亏损金额近15亿元。

净利亏损连累资产收益率指标双双告负。一季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58.12%,总资产收益率-0.81%。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公司综合退保率为0.56%,显示均来自银保渠道。近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险产品绝大部分来自银保渠道。可见国联人寿对银保渠道依赖较大。

随着“报行合一”政策的推行,长远看会使银行代理手续费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险企压降费用、控制成本有奇效。短期看,银保手续费下调后,银行代销的动力或减弱,影响产品销售,目前依赖银保渠道的险企必然会经历一番阵痛。国联人寿势必会受到影响。此外,大环境下公司个险渠道营销员数量还在下滑。2023年度,公司营销员脱落率48.67%。2024年一季度脱落率3.56%。

从产品结构看,国联人寿以传统寿险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一次性趸缴业务占比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以2023年为例,公司个人寿险业务占比超9成。趸缴保费收入、期交首期、期交续期三足鼎立。其中,趸交保费收入占比偏重为34.25%。而分期缴纳的期交保费优势可以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结合当前低迷经济环境以及国泰人寿自身情况,公司产品期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此外,投资端资本市场权益波动,长端利率下行压力下,防范利差损风险成为寿险公司必备课题之一。利差损简而言之是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不能覆盖资金成本。通常是由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高,而其资金投资收益率低导致的。

国联人寿同样面临此压力。2024年一季度,公司投资端指标欠佳,投资收益率0.47%,综合投资收益率0.97%,均未突破1%。与公司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5.94%,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3.81%,相差甚远。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近期,国联人寿原总经理夏寒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由副总经理赵雪军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此前,赵雪军曾任中融人寿副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经营业绩长期不理想,但成立近10年的国联人寿并不似其他保险公司,管理层常换常新。公司自成立起只经历过两任董事长和两任总经理。看似管理层较为稳定,实际细究之下更像是“病态稳定”。

华伟荣作为公司第一任董事长自任职资格被核准到离职,在职时间仅一年。此后,由丁武斌接棒董事长之职,已有8年之久。

说到国联人寿总经理任期,则更为魔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刘清欣于2015年12月任职资格被核准,到其2017年4月离职,在职仅1年有余。而此次离职的总经理夏寒实际为国联人寿第二任总经理,其任职资格自2021年12月被核准,担任总经理职务也才2年有余。

其他时间,国联人寿总经理之位空悬达4年之久。期间或为方便日常经营,特设常务副总经理一职。

随着夏寒离职,国联人寿下一位总经理何时就位,还未可知。可以预见,其身上的重担不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