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离上海市区很远,但离世界很近。“
在6月22-24日举行的“新链接、新市场、新变量·2024正和岛案例共学年会”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如此表示。“临港新片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是中国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希望中国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好中国市场资源以及临港更便利化的优势,在世界这个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自2019年设立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45.3%,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37.5%,新设内外资企业超10万家。6月启动的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更是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高集成度、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一站式平台。
中国中化控股原党组书记兼董事长宁高宁在年会论坛上表示,想要企业“走出去”,离不开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让创新成为公司的主业,董事长首先要成为一个首席技术官,会议上由技术创新开始,让搞技术的、搞创新的先发言。”宁高宁认为,任何企业都可以拥抱新的技术,即便是纺织企业也不例外,创新可以让任何企业变成有新质生产力元素的企业。
宁高宁在现场分享了中国中化做转型的“创新三角”理论,即创新主体、创新文化和创新方式。“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所谓的全球产业链的重组只不过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的重新布局而已。2023年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下降了17%,但间接贸易仍在增长,美国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度在上升。“按照原产地原则计算,美国进口里面中国产品的份额大概从2018年的20%,现在上升到25%,为什么?因为中国企业开始全球布局了,我们的很多出口不是从中国直接出口的,而是从其它国家出口的。”
最早开始出海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家们,对想出海重构产业链的中国企业分享了各自的做法。海信集团从2008年开始,坚持16年时间,通过体育营销撬动整个品牌建设,推动自主品牌建设的全球化。“中国品牌如果想占领全球市场,首先要攻占美欧日三大市场。” 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建议。
专门做工业缝纫机械的A股上市公司杰克股份,在过去十多年为拓展国际市场踩了不少坑。其创始人兼董事长阮积祥结合自身出海的经验,如此建议中国出海企业:“在国际化阶段,企业一定要走向自主技术研发和当地用户市场为导向的道路。”
邦泽创科电器董事长徐宁则提醒出海企业一定要尊重当地文化。“我们最初去越南开厂,把中国工厂的那一套直接拿过去,但水土不服。后来我们按照当地工人的习惯做了调整,重新设计了一套流程,事实证明后来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洲明科技董事长林洺锋认为做全球化要早布局。洲明科技主要做LED光显产品,如今6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林洺锋说这一切源于公司一开始就做了全球化布局,“最初做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就想做全球化的企业,要成为全球供应商;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着手布局全球的技术版图,全球的销售版图。早布局让企业捕捉到很多新的需求和市场。”
正和岛创变者年会自2013年创办,至今已举办九届。2024正和岛案例共学年会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指导,由正和岛主办,上海正和岛与港城集团承办。今年创变者年会主题为“案例共学年会”,聚焦“互链共生”、“案例共学”及“供需适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