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萄√娱乐官网正规吗知乎

正在阅读:

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变了,上海如何继续确保“一流” ? | 前瞻三中全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变了,上海如何继续确保“一流” ? | 前瞻三中全会

近年来,上海以世界银行环境报告作为指引,推出综合举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编辑 | 谢灵宁

2023年3月,世界银行正式推出全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价。根据最新版说明,新评价项目将在2024年发布第一版数据报告。

而在此前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排名从2018年的全球第78位提升到了2020年的第31位。在该评测中,上海、北京为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占55%。

近年来,上海以世界银行环境报告作为指引,推出综合举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面对全新评估体系,上海能否继续得到高分?

如果将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视作一场考试,那有必要先看看这场全球主要城市集中角逐的考试中会出哪些题?

2003年,世界银行发布了首份《营商环境报告》。世界银行、经济学人智库(EIU)、福布斯杂志、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等参与评估,国际专业营商环境评价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019年,世行发布《营商环境报告2020》,连续17年对全球190多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了年度评价。在此次排名中,中国营商环境达到历史最高的31位。

和此前的延续多年的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不同,全新评估体系提出企业准入、经营场所、公共服务设施、劳动力、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税收、争端解决、市场竞争、企业破产10个主题以及数字技术应用、环境可持续性、性别3个跨领域主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教授赖先进在分析新版评估体系时指出,“原来的世行评价体系主要聚焦监管(规制)这一主题,提高监管(规制)效率,优化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新版评估评价分别从监管框架、公共服务框架、整体效率来设置相关指标。”

简而言之,世界银行评价营商环境的维度从此前的监管效率增加至监管、服务、效率三个维度。

与之对应的“放管服”、“服务监管”、“一网通办”等关键词正是上海近年来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热门领域。

2018年,上海首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至2024年初,该《行动方案》从1.0版升级至7.0版,累计推出了近千项改革举措举措涵盖了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投资环境、涉外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监管环境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多个方面。

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上海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23年12月底,上海市共有经营主体341.76万户,其中企业289.1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16.8户,是全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市场主体最多的城市。

企业办事体验方面,上海推出全国首个集成式企业登记网上服务平台“上海企业登记在线”,全年累计采用全程网办方式办结登记业务36余万件,新设企业全程网办率达90%。

依托在线平台,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目前已办结登记业务36万件,新设企业全程网办率9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上海还推出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评审,14家通过总部评审,便利化举措开店450多家;并在全国率先推出食品研发生产“一址二用”, 3个食品研发中心已获证,5个正在孵化;建立多平台互认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结论机制,累计“同步修复”各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信息794条。

2024年2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化经营主体登记管理改革15项举措,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企业注册登记便利性,降低注册登记门槛。

而在上海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上,至2023年10月17日,累计接入事项3668项、个人实名用户数达8146万、法人用户数达339万、累计办件超4亿件,2023年日均办件量超过37万,实际办件网办率81.6%。

在该平台上,企业办事进一步减环节、减事项、减材料、减跑动。

以经营许可证事项为例,企业在享受“一业一证”的改革举措后,平均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填表要素压减超60%。截至2023年10月,已累计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3.6万张。

而在线下,针对企业的“一对一帮办”也同步推进,企业“有疑就问,边办边问”。

企业办事,进一步像网购一样便利。

综合举措推动下,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年新设经营主体53.55万户,同比增长29.1%。

在新设的市场主体中,各行政区又针对其特点推出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性政策。

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科学城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高地。2023年1-11月,张江科学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80.59亿元。2023年,张江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收入达1630亿元,同比增长23%;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上海浦东张江承接市、区两级下放的121项审批事权,推动实现“张江事、张江办结”;建设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物品通关时间从2-3个工作日缩短到6-10小时;建立全国首个研发用特殊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举措从机制层面探索张江高效运行模式,带来了“张江速度”。

“白名单”推行迄今,已有徕博科、西门子、药明康德、药明奥测、罗氏、和元生物等9家企业入选,另有大量企业排队申请。十部门的联合监管,也让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加速度,近三年,上海获批的国产创新药数量在全国占比高达1/4。

不仅是生物医药领域,在其他很多领域,相关政策的推出也正加速研究成果实现转化应用。

上海静安是我国“首发经济”的橱窗,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都纷纷将首发、首秀放在南京西路商圈。

近期,苹果公司在中国规格最高的旗舰店上海静安AppleStore开业;始祖鸟全球首家以“博物馆”命名的品牌体验店正式营业;American Vintage大陆首店、ANINE BING中国线下精品店、MUGLER全国首家概念店等国际时装品牌纷纷落址静安,开辟中国市场第一站。

全球新品首发纷至沓来,落地上海静安区内的国内首店规模和质量创历史新高。

界面新闻从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获悉,今年1-5月,静安共引入首店108家,其中4家全球首店(始祖鸟全球首家以“博物馆”命名的品牌体验店、Loro Piana全球首家VIC沙龙旗舰店)、9家全国首店(AMOUAGE阿曼香水国内首家概念店等),数量规模继续领跑全市。

2024年3月23日,上海,全球第二、亚洲最大苹果旗舰店在库克揭幕后的首个双休日人气火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际大牌为何愿意将上海静安作为“秀场”?

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源于政府强化企业服务,做强“品牌经济”辐射效应。

近年来,上海静安成功举办“2024上海国际美妆节”,打造引领全球时尚的美妆消费新高地。活动中,欧莱雅、雅诗兰黛、法国Sisley等7大美妆集团集中推出33款美妆新品,数量规模、品牌能级均创历届新高,上海国际美妆节已成为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同时,静安还加快推动高端品牌云集、全球资源汇聚、时尚消费集聚。2024年上半年,德国百年品牌勃肯鞋Birkenstock限时店、法国知名美妆品牌伊菲丹、日本百年眼镜品牌白山眼镜入驻张园。上述人士透露。

政策支撑方面,上海静安区推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鼓励优质品牌企业、相关服务机构开展新品首发活动,助力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企业在静安深耕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不仅是国际大牌,上海静安区还搭建了本土品牌走向国际的通道。

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静安区推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鼓励本土优质品牌企业开展新品首发活动,实施品牌提升战略,不断增强品牌美誉度和标识度。静安区推出了“百企成长计划”和“加快推动民营企业总部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人才、创新、出海等方面加强对本土品牌企业的支持,力争三到五年,在静安进一步集聚一批商贸类本土优质品牌企业,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打造千亿商圈提供有力支撑。

静安设计师品牌“蕾虎”、新锐国货护肤品牌优时颜、百雀羚……一批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本土品牌企业正在静安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徐汇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具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163家。

相较之单一的经营业态,总部经济所需要的政府服务更为复杂、多元,常常覆盖创新、融资、人才等多个领域。

对此,上海徐汇区商务委透露,已建立总部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对外资企业、总部企业实行24×7专班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同时,通过分类指导、重点走访、专题会议等形式,对难点问题分类制定突破计划,重点问题由区领导进行协调走访,予以解决,助力总部企业扎根发展。

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透露,在美国强生、3M总部分拆项目中,相关部门就推出“一企一策”方案制定-全方位要素保障-持续跟踪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快速回应和解决企业分拆过程中遇到的跨部门问题和诉求,推动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新拆分业务落地徐汇,还推动两家企业加大在沪投资和整合业务,扩大本土生产能力及供应链设施。

徐汇区商务委向记者透露,相关专班负责人定期走访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市场拓展、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等情况,并向企业问需问计,听取企业诉求建议,为企业送上专属“服务包”。

上海徐汇区西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获悉,截至2024年4月,上海16个行政区均推出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改革内容包括土地使用、跨部门认证、企业纾困等领域。

在赖先进撰写的《国际营商环境评价的新变化与营商环境建设新趋势——基于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价(B-Ready)的分析》中,他指出,新版评价体系从中小企业个体到私营部门整体,同时从聚焦监管到监管、服务及其效率的平衡。

因此他建议,新评价体系从聚焦监管到监管框架、服务供给平衡的评价支柱变化,决定了在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程中监管与服务的平衡导向更加重要,“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不能只有降低私营部门办事成本的改革措施,还要出台增加私营部门收益的改革措施。不仅要优化监管框架,也要增强服务供给。不仅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也要强化这些制度的执行效力。”

他同时认为,营商环境建设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营商环境建设的数字化是指注重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营商环境建设;并要在生态环保领域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进入营商环境建设有力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变了,上海如何继续确保“一流” ? | 前瞻三中全会

近年来,上海以世界银行环境报告作为指引,推出综合举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编辑 | 谢灵宁

2023年3月,世界银行正式推出全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价。根据最新版说明,新评价项目将在2024年发布第一版数据报告。

而在此前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排名从2018年的全球第78位提升到了2020年的第31位。在该评测中,上海、北京为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占55%。

近年来,上海以世界银行环境报告作为指引,推出综合举措,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面对全新评估体系,上海能否继续得到高分?

如果将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视作一场考试,那有必要先看看这场全球主要城市集中角逐的考试中会出哪些题?

2003年,世界银行发布了首份《营商环境报告》。世界银行、经济学人智库(EIU)、福布斯杂志、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等参与评估,国际专业营商环境评价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2019年,世行发布《营商环境报告2020》,连续17年对全球190多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了年度评价。在此次排名中,中国营商环境达到历史最高的31位。

和此前的延续多年的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不同,全新评估体系提出企业准入、经营场所、公共服务设施、劳动力、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税收、争端解决、市场竞争、企业破产10个主题以及数字技术应用、环境可持续性、性别3个跨领域主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教授赖先进在分析新版评估体系时指出,“原来的世行评价体系主要聚焦监管(规制)这一主题,提高监管(规制)效率,优化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新版评估评价分别从监管框架、公共服务框架、整体效率来设置相关指标。”

简而言之,世界银行评价营商环境的维度从此前的监管效率增加至监管、服务、效率三个维度。

与之对应的“放管服”、“服务监管”、“一网通办”等关键词正是上海近年来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热门领域。

2018年,上海首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至2024年初,该《行动方案》从1.0版升级至7.0版,累计推出了近千项改革举措举措涵盖了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投资环境、涉外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监管环境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多个方面。

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上海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23年12月底,上海市共有经营主体341.76万户,其中企业289.1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16.8户,是全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市场主体最多的城市。

企业办事体验方面,上海推出全国首个集成式企业登记网上服务平台“上海企业登记在线”,全年累计采用全程网办方式办结登记业务36余万件,新设企业全程网办率达90%。

依托在线平台,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目前已办结登记业务36万件,新设企业全程网办率9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此外,上海还推出连锁食品经营企业总部评审,14家通过总部评审,便利化举措开店450多家;并在全国率先推出食品研发生产“一址二用”, 3个食品研发中心已获证,5个正在孵化;建立多平台互认行政处罚信息修复结论机制,累计“同步修复”各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信息794条。

2024年2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化经营主体登记管理改革15项举措,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企业注册登记便利性,降低注册登记门槛。

而在上海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上,至2023年10月17日,累计接入事项3668项、个人实名用户数达8146万、法人用户数达339万、累计办件超4亿件,2023年日均办件量超过37万,实际办件网办率81.6%。

在该平台上,企业办事进一步减环节、减事项、减材料、减跑动。

以经营许可证事项为例,企业在享受“一业一证”的改革举措后,平均审批时限压减近90%,申请材料压减近70%,填表要素压减超60%。截至2023年10月,已累计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3.6万张。

而在线下,针对企业的“一对一帮办”也同步推进,企业“有疑就问,边办边问”。

企业办事,进一步像网购一样便利。

综合举措推动下,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年新设经营主体53.55万户,同比增长29.1%。

在新设的市场主体中,各行政区又针对其特点推出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性政策。

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科学城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高地。2023年1-11月,张江科学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80.59亿元。2023年,张江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收入达1630亿元,同比增长23%;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上海浦东张江承接市、区两级下放的121项审批事权,推动实现“张江事、张江办结”;建设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物品通关时间从2-3个工作日缩短到6-10小时;建立全国首个研发用特殊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些举措从机制层面探索张江高效运行模式,带来了“张江速度”。

“白名单”推行迄今,已有徕博科、西门子、药明康德、药明奥测、罗氏、和元生物等9家企业入选,另有大量企业排队申请。十部门的联合监管,也让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加速度,近三年,上海获批的国产创新药数量在全国占比高达1/4。

不仅是生物医药领域,在其他很多领域,相关政策的推出也正加速研究成果实现转化应用。

上海静安是我国“首发经济”的橱窗,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都纷纷将首发、首秀放在南京西路商圈。

近期,苹果公司在中国规格最高的旗舰店上海静安AppleStore开业;始祖鸟全球首家以“博物馆”命名的品牌体验店正式营业;American Vintage大陆首店、ANINE BING中国线下精品店、MUGLER全国首家概念店等国际时装品牌纷纷落址静安,开辟中国市场第一站。

全球新品首发纷至沓来,落地上海静安区内的国内首店规模和质量创历史新高。

界面新闻从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获悉,今年1-5月,静安共引入首店108家,其中4家全球首店(始祖鸟全球首家以“博物馆”命名的品牌体验店、Loro Piana全球首家VIC沙龙旗舰店)、9家全国首店(AMOUAGE阿曼香水国内首家概念店等),数量规模继续领跑全市。

2024年3月23日,上海,全球第二、亚洲最大苹果旗舰店在库克揭幕后的首个双休日人气火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际大牌为何愿意将上海静安作为“秀场”?

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源于政府强化企业服务,做强“品牌经济”辐射效应。

近年来,上海静安成功举办“2024上海国际美妆节”,打造引领全球时尚的美妆消费新高地。活动中,欧莱雅、雅诗兰黛、法国Sisley等7大美妆集团集中推出33款美妆新品,数量规模、品牌能级均创历届新高,上海国际美妆节已成为推动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同时,静安还加快推动高端品牌云集、全球资源汇聚、时尚消费集聚。2024年上半年,德国百年品牌勃肯鞋Birkenstock限时店、法国知名美妆品牌伊菲丹、日本百年眼镜品牌白山眼镜入驻张园。上述人士透露。

政策支撑方面,上海静安区推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鼓励优质品牌企业、相关服务机构开展新品首发活动,助力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企业在静安深耕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不仅是国际大牌,上海静安区还搭建了本土品牌走向国际的通道。

前述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静安区推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鼓励本土优质品牌企业开展新品首发活动,实施品牌提升战略,不断增强品牌美誉度和标识度。静安区推出了“百企成长计划”和“加快推动民营企业总部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人才、创新、出海等方面加强对本土品牌企业的支持,力争三到五年,在静安进一步集聚一批商贸类本土优质品牌企业,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打造千亿商圈提供有力支撑。

静安设计师品牌“蕾虎”、新锐国货护肤品牌优时颜、百雀羚……一批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本土品牌企业正在静安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徐汇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最具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外商投资首选地之一,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163家。

相较之单一的经营业态,总部经济所需要的政府服务更为复杂、多元,常常覆盖创新、融资、人才等多个领域。

对此,上海徐汇区商务委透露,已建立总部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对外资企业、总部企业实行24×7专班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同时,通过分类指导、重点走访、专题会议等形式,对难点问题分类制定突破计划,重点问题由区领导进行协调走访,予以解决,助力总部企业扎根发展。

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透露,在美国强生、3M总部分拆项目中,相关部门就推出“一企一策”方案制定-全方位要素保障-持续跟踪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快速回应和解决企业分拆过程中遇到的跨部门问题和诉求,推动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新拆分业务落地徐汇,还推动两家企业加大在沪投资和整合业务,扩大本土生产能力及供应链设施。

徐汇区商务委向记者透露,相关专班负责人定期走访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市场拓展、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知识产权等情况,并向企业问需问计,听取企业诉求建议,为企业送上专属“服务包”。

上海徐汇区西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获悉,截至2024年4月,上海16个行政区均推出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改革内容包括土地使用、跨部门认证、企业纾困等领域。

在赖先进撰写的《国际营商环境评价的新变化与营商环境建设新趋势——基于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价(B-Ready)的分析》中,他指出,新版评价体系从中小企业个体到私营部门整体,同时从聚焦监管到监管、服务及其效率的平衡。

因此他建议,新评价体系从聚焦监管到监管框架、服务供给平衡的评价支柱变化,决定了在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程中监管与服务的平衡导向更加重要,“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不能只有降低私营部门办事成本的改革措施,还要出台增加私营部门收益的改革措施。不仅要优化监管框架,也要增强服务供给。不仅要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也要强化这些制度的执行效力。”

他同时认为,营商环境建设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营商环境建设的数字化是指注重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营商环境建设;并要在生态环保领域的营商环境明显改善,进入营商环境建设有力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