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毒眸
爆款来了,暑期档才终于有点样子了。
上周三,《默杀》上映,带动整周票房环比增长29.47%,观影人次环比增长28.04%,单片贡献了大盘接近一半的票房。截至毒眸发稿前,《默杀》在猫淘的AI预测票房已经分别达到了13.78亿和15.04亿,将成为今年春节档之后第一部过10亿的影片。
和此前的爆款相似的地方在于,《默杀》豆瓣评分仅6.8,同样算不上“高口碑影片”。上半年的口碑票房倒挂现象仍在持续。但所谓的口碑,有时在不同人群之间相去甚远,对部分观众来说,对影片有发自内心的满意。
值得重新审视的,是中国观众对悬疑犯罪片的喜爱程度,以及“专业观众”的退场之后,对电影口碑判断标准的重构。未来一段时间的“小黑马”,或许都不见得与“高口碑”相关。
《默杀》特别在哪?
《默杀》不是一部在创意上与同类拉开差距的影片,正相反,可以在它身上看到太多悬疑犯罪电影的元素,它是一个“叠满buff”的综合体。
议题上,《默杀》涉及了校园霸凌、家暴、虐待儿童、性侵、偷拍、诈捐等等;视觉奇观上,杀人、霸凌、囚禁、殴打、时不时的jump scare,都有最直观的场面呈现。
这些元素的齐备,让它成为了“短视频营销友好型影片”。试着代入一下营销工作者的心理:如果一部电影只有一个点能打,那它能不能跑出来谁心里也没底,但如果一部电影本身有十个点、一百个点可以打,跑出爆款的几率自然大了不少。
《默杀》找到了这个点。在《默杀》的官方抖音账号数据最好的前五条视频里,有四条都是影片开篇女孩被霸凌用胶水粘在墙上的段落。虽然这些片段的过度泛滥,也已经招致不少网友批评,但从效果而言,的确吸引到了不少观众对它的注意。
从内容层面上,悬疑犯罪片其实一直以来面临一个共同的创作困境——世界上高超的杀人手法、推理方式已经被前辈创作者们开发殆尽了,很难有后来的创作者可以在这方面开辟出新的思路。所以,新一代的悬疑犯罪片,基本上都得另辟蹊径。
《默杀》这次就没有将“猜杀人凶手”的部分当作核心环节,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这是在观影过程中没有悬念的。它反而是将悬念设置在了逐步还原真相的过程中,一开始看到的受害者未必全然无辜,加害者未必十恶不赦。导演柯汶利在近期接受过的采访中也提到,“沉默杀人”这一点是他希望表达的核心,“看到最后一层一层翻转的时候,你才发现说原来凶手是谁不是那么重要,而是我看见了事实的真相是什么,这才是这个故事的内核。”
而在警察相对缺位的状况下,交由普通人自己去完成正义的伸张,满足了人们在情感上对朴素正义的期待,这或许也是部分观众看完之后感到“爽”和“畅快”的核心。
从商业案例分析的角度,《默杀》除了创作,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制作层面的尝试。该片此前就有过一个登陆电影节的版本,后因男主演爆出负面新闻,导致公映困难。导演和投资方于是选择了“自己翻拍自己”,找到国内更加知名的演员班底,将故事的细节稍加修改以更符合市场期待。
最关键的是,影片从开机到上映仅仅花费了4个月,虽然有实拍版本在前势必减少了不少沟通工作量,但依然效率惊人。去年暑期档六月由《消失的她》打响头炮,它的出圈路径与《默杀》高度相似——同样由短视频平台发酵奇观场面,以及依靠朴素正义的伸张满足部分观众的情感期待。《默杀》还有校园霸凌议题,在暑期上映是最合适的时间点。整个六月大盘成绩极度不理想,片方或许也是因此而及时选择了提档,在竞争对手更少的环境中成功脱颖而出,给暑期档开了个好头。
中国观众爱悬疑
中国观众爱看悬疑犯罪片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去年开始,悬疑犯罪类影片迎来井喷,大盘贡献也大有提升,证明了这一类型拥有强劲的市场潜力。据灯塔《2023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犯罪类型、悬疑类型,是从2019年-2023年间票房贡献度增长最大的类型。
早在中国电影报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中就曾显示,观众最感兴趣的是案件/犯罪题材的影片,占比49.4%,但2021年公映的犯罪类型影片数量仅占全年总量的3%,处于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状态中。但市场的需求还是传导到了从业者的眼中,这或许是2023年悬疑犯罪电影迎来井喷的原因之一。
(图源:《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尽管也有不少影片深陷同质化的泥潭,没有取得预期中的市场成绩,但至少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悬疑犯罪类型都是国产片中非常有吸引力的一条赛道,井喷之势会进一步延续。核心在于,悬疑犯罪类型在商业投资上有几大突出优势。
一则是性价比高。除了《唐人街探案》系列之外,鲜少有悬疑犯罪片会选择大制作、高成本的路线,往往都是请片酬相对可控的演员,以中小成本完成制作。但它能撬动的票房想象空间却很大。在去年之前,悬疑犯罪类影片的票房上限几乎徘徊在十亿上下(除去《唐人街探案》系列),但一部《消失的她》,骤然将上限拉升至30亿+。到目前为止,15亿-30亿的区间,悬疑犯罪片也几乎是缺位的状态,亟待有新项目能够补充。
犯罪、悬疑影片票房排名(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二则是国内创作者对悬疑犯罪片有极大的创作热情。众所周知,影视生产无法单纯以消费品逻辑观之,想生产什么产品就能生产什么产品,总有需要尊重艺术家想法的部分。而悬疑犯罪片刚好在商业想象空间与艺术家的类型片创作需求上耦合了,井喷是必然结果。
毒眸每年参与各大电影节的创投活动,发现几乎每一次悬疑犯罪类型都是占比最大的。在与部分青年创作者的交流中,毒眸发现,一方面这一代青年创作者受韩影影响极深,韩国电影业的悬疑犯罪类型在近二十年中发展迅速,无论是商业价值还是艺术成就,均跻身世界前列,也由此影响了一代人。可惜的是,连韩影自身,都已经深陷悬疑犯罪的瓶颈多年,自2019年的《寄生虫》之后,几乎再无经典问世。
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接触类型片写作的青年创作者来说,悬疑犯罪类型往往被认为是“更带劲的”,而爱情、喜剧等同样具备商业价值的类型则是“软绵绵的”“太商业的”,不论是寄希望于展现自己的视听能力还是作者表达,悬疑犯罪类型都是看上去更合适的土壤。
这也就导致了尽管创投中无数评审、资方代表反复强调悬疑犯罪类型创作的同质化、浅层化,但仍有无数创作者前仆后继。从产业的角度,这的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和剧本以供择选,再加上还有无数的海外优秀案例可供翻拍,自然会带来井喷。
三是悬疑犯罪类型找到了东南亚这块“福地”,解决了从前许多创作上的难题。自《唐人街探案》发端,到《消失的她》发扬光大,东南亚对悬疑犯罪类型的帮助重大。一些视觉上的大尺度场面能够得以通行,包括在设定上警察、官员可以有不作为或贪腐的情节,这些都能够让罪犯的“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它还能保证观众有一定的熟悉度和连接感,不至于像看西方故事一样提不起兴趣。
但有商业上的优势,也有艺术创作上的劣势,纵观国产悬疑犯罪类型片的片单,口碑好的屈指可数,绝大部分是“豆瓣6分电影”,甚至不及6分。
眼前的例外是《周处除三害》,在冷档期成为了票房黑马,做到了叫好又叫座。不过,很明显的是,《周处除三害》具有强烈的不可复制性。虽然宣传层面上打出的都是“大尺度”的字眼,但视觉奇观上的大尺度与思想锐度上的大尺度实际上是两个方向。
但不必担心,所谓的“评分低”并不会给国产悬疑犯罪片带来所谓的信誉危机,因为对于部分观众而言,这些影片“真的好看”。
重新理解“口碑好”
口碑口碑,有口皆碑。这个词本身指的就是人们口头的颂扬,是非常难以被量化的一种东西。对于不同的人群而言,对一部影片的评价有极大差距实属正常,如果在观测口碑时只能看到一种人群的共同评价,自然会对影片口碑的判断产生误解。
据中国电影报《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默杀》的满意度高达84.1分,比《云边有个小卖部》低0.1分,比《周处除三害》高0.1分。这样的评价标准,和许多“专业观众”聚集的豆瓣相比,显然相去甚远。
所以,相比于从前的青春片——也曾经一度风靡,后因口碑差、同质化严重而出现了信誉危机,导致此后票房不振——悬疑犯罪片在可见的未来并不会走上这样的道路,因为相当一部分购票观众看完之后是满意的,不构成信誉危机。
这背后体现的市场变化更加值得关注。上半年电影市场中,口碑票房倒挂现象就尤其严重(点此阅读:《从国内到国外,电影经历“半年寂”》),其内生肌理在于,秉持着以豆瓣为代表的评判标准的“专业观众”们,购票意愿与购票能力在近几年中急剧下滑,这让一些主打“高口碑”的电影连成本都有可能收不回来。而另一批在互联网上相对失语的“普通观众”们,成为目前电影市场购票的绝对主力人群,任何一部在商业上有所建树的影片都必须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那么在悬疑犯罪类型上,观众的普遍需求是什么呢?
首先是逻辑,中国观众尤其在意电影的逻辑,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悬疑犯罪电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报告显示,2023年关于“剧作”的评论中,观众对于逻辑方面的评价最为严苛,也是好评率最低的一个维度。换言之,只要一部悬疑犯罪片,在逻辑上做到很难被挑出错,那么它就能在普通观众中拥有相当不错的“口碑”。
在《默杀》的短视频营销中,除了官抖发布的物料之外,来自其他账号的视频,最火的一条就是对电影逻辑的重新解析,帮助观众重新梳理层层反转之后的真实时间线。
有的时候,对普通观众来说一个电影好不好看其实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毒眸在此前的文章(点此阅读:《当电影营销开始“打小人”》)中也曾分析过,电影的工具价值有时比电影好看更能促进购票意愿。
在悬疑犯罪片中,工具价值是什么呢?一则非常有趣的数据是,在2023年各电影类型观影结伴分布中,悬疑犯罪片在单人和多人观影占比中均处于低位,只有在双人观影占比中排名前列。
不妨推理一下,这说明悬疑犯罪片既没有足够的内容质量值得观众独自品尝,也没有足够的合家欢属性适合多人集体观看,只适合于“约会”的刚需场景,作为爱情片缺位时的最佳平替。爱情片在总供给中的占比不算高,且高度集中在情人节档期,平日里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而悬疑犯罪片往往存在视觉奇观,适宜在约会中拉近彼此距离,工具价值尽显。
对于电影从业者而言,更期待的电影市场发展状态无疑是“叫好又叫座”的,并不倾向于“沦为”工具价值的提供者。这一方面当然给生产者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要找到既满足大众的需求同时又能实现自身艺术表达的故事。另一方面,专业观众能否回归也尤为关键,这不仅仅是电影对他们的吸引力的问题,也极有可能是这部分观众的口袋比普通观众更加紧缩,从而无限降低观影频次所导致的结果。
要等待这样的市场环境发生改变,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至少在这个改变到来之前,电影产业都十分需要这样“叠满buff”的电影。毕竟世界上所有追求艺术价值的电影,都需要能赚钱的电影来养活。
评论